如何把錢越花越多,還越快樂《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只看書名以為是談理財的書,讀了覺得更接近引導人培養「志業」的書。

整本書主要談論兩件事,

  • 金錢和幸福的平衡。
  • 金錢螺旋的概念。

金錢和幸福的關係,不一定錢越多就越幸福。

當金錢超過一個門檻,再多的金錢對提升幸福感是有限的。每個人對於多少錢才足夠的標準不同,甚至不知道要多少才夠。

以喝咖啡來說,我們知道要喝大杯小杯,如果店員用生啤酒杯裝滿一大杯咖啡送來,我們會覺得未免太多,但是對於金錢需要多少才夠,感覺很模糊。

沒人嫌錢多,當然覺得是越多越好,而不知道具體要多少,反而有不安和焦慮。

作者Mentalist DaiGo曾以讀心師的身分在電視上表演,這個工作讓他賺很多錢,不過當電視台為了節目效果,開始越來越偏離他的想法,這件工作逐漸讓他身心俱疲。

他才發現,錢越多竟不能帶來越多快樂。

一個人只要能夠清楚什麼對自己是「適量」的,他就能夠感受到滿足、富裕和幸福。可是很多人在面對金錢時,並不清楚自己適合的容量。


他開始思考什麼能讓自己感到幸福—是書本與閱讀。

只要有書、看書的空間和自由看書的時間,閱讀並獲取知識,把錢投入這樣的生活,他覺得滿足又幸福。

於是,他辭去電視台工作,生活重心轉到閱讀和獲取知識,並製作解說心理學的短片,想不到,影片獲得好評,為他帶來豐厚收入。他把賺到的錢拿去買更多書,累積更多知識,帶來多元的演講和機會,得到更多財富。

這就是金錢螺旋的概念。

當你把錢投資在喜歡的事物(興趣)上之後,就會為你生財


金錢螺旋的4大步驟  摘自《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金錢螺旋的4大步驟 摘自《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如何找出自己想做的事

哇!把錢花在自己的興趣,還能靠它賺錢,真是全天下人的願望。

不過,金錢螺旋四大步驟之中,步驟零-找到自己的興趣是最難的一步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特別喜歡什麼、想做什麼。

放心,你不孤獨,這其實很正常,因為從小到大沒人引導我們思考這件事,而大人自己可能也不知道。

小時候喜歡做的事進入升學,變成浪費時間,因為單純想做而去做的感覺,早被功利主義主導,高薪工作幾乎等同帶來快樂的生活。

是的,充裕的金錢能帶來滿足與成就感,可是這份快樂能持續多久,三天五天一星期?當隔天的工作和自己的喜好相違背,不快樂的感覺是不是又浮現了?

也會常常覺得,都這麼努力(忍耐)工作,要花錢犒賞自己,開啟另一個惡性循環。

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人,心裡踏實,比較快樂。

真正成功的一流人士,每一位都是打從心底樂於自己工作的。


找尋興趣的過程不會白費,各種嘗試都是累積。給自己一個機會,挖掘真正的喜好。

問自己以下這個問題,就知道這件事是不是自己喜歡的事。

「如果每個月得到跟薪水一樣的錢,你還會繼續做現在這份工作嗎?」

如果是,恭喜你,找到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如果不是,也別氣餒,可能是工作時間還不夠久,還感受不到其中的樂趣,基層工作本就繁瑣重複性高,慢慢提高以下這其他8點的數量,會逐漸往理想靠近。

9個問題判斷現在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

9個問題判斷現在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


看完這些問題,你有發現什麼嗎?

就像作者說的,興趣藏在專注時間裡,這些問題和進入心流的要素息息相關,以下9大要素正好和9個問題互相對照。

  1. 明確的目的: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工作。
  2. 集中:能高度專注在某件事上。
  3. 自我意識下降:進入忘我狀態,對外界沒反應。
  4. 時間感消失: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
  5. 即時回饋:就像遊戲過關能得到寶物,吸引人一關接一關玩下去,替自己的工作設定小目標,能提升回饋感。
  6. 難易度適中:太難不想做,太簡單覺得乏味,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達成的難度,最能激發人投入。
  7. 掌控全局:全盤掌握這件事的狀況,也知道要引導前進的方向。
  8. 不被打擾的環境:避開可能干擾的人事物,電話、手機和網路。
  9. 能找出活動本身的價值:錢不是做這件事的主要目的,而是能發現事情本身的價值。

不過,務必提醒的是,別馬上離職去做喜歡的事,而是從目前的工作中發堀隱藏的興趣。工作不可能完美,一定有苦有樂,大部分時光符合9個要素,相信已經越來越接近理想的工作。

完成步驟零,找到自己樂在其中的事情,把金錢投入,就可以開啟金錢螺旋。


小記

錢花出去要流回來的概念跟投資好像,不過前提是投入正確標的和足夠的等待時間。

賺到的錢再丟回去,不就是股息再投資,等待複利帶來的奇蹟。

祝福每一位能找到自己的金錢螺旋開關~

avatar-img
63會員
27內容數
嗨,我是艾利森,沉迷於閱讀和寫作的上班族。 我覺得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故事,即使是工具書也是作者在說故事。 想知道持續寫作能帶我走向哪裡,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察、紀錄和體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到一年內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該怎麼做? 《強風吹拂》作者是三浦紫苑,故事描述,同住一起的10個大學生,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挑戰長跑接力比賽—箱根驛傳。 箱根驛傳於每年1/2和1/3舉辦,今年(2024)是第100回,一邊慶祝新年,一邊看賽程轉播,是日本新春節目的收視保證。 有多難?平均速度約
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學習,怎麼樣也偏向成長型心態多一點吧? 結果發現,相反的症狀可多了。 《心態致勝》作者是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她認為抱持成長心態(growth-mindset)的人,最終發展得更為傑出,2006年這個概念引起大量關注,這本書也成為暢銷書。
故事要從《Newspaper Blackout》開始說起。 這是奧斯汀.克隆(Austin Kleon)的第一本書。 Austin Kleon大學畢業後,遇到幾乎所有作家都會遇到的瓶頸,對著一片空白的word,寫不出東西。 這天,他看到回收桶有一堆報紙,他想著,我一個字也擠不出,那邊卻有幾百萬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原來我的筆記只做了一半。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J,開會的時候,我發現他總是專心聽,偶爾才動筆在筆記本上寫一兩句話,會後總結和行動他非常清楚。而我幾乎一直寫,筆記本上滿滿的,可是會議要點和該做的事卻很模糊。 看了《巨人的筆記》,我才發現我只是寫下訊息,而不是紀錄。
這是一本逼迫大腦運動的書... 靈感枯竭反而要往內繼續挖掘靈感,聽起來不合理?看看作者怎麼說吧。 這本書分成三大部分,自由書寫的六大要點、秘訣應用練習,和整理輸出成品。
不到一年內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該怎麼做? 《強風吹拂》作者是三浦紫苑,故事描述,同住一起的10個大學生,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挑戰長跑接力比賽—箱根驛傳。 箱根驛傳於每年1/2和1/3舉辦,今年(2024)是第100回,一邊慶祝新年,一邊看賽程轉播,是日本新春節目的收視保證。 有多難?平均速度約
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學習,怎麼樣也偏向成長型心態多一點吧? 結果發現,相反的症狀可多了。 《心態致勝》作者是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她認為抱持成長心態(growth-mindset)的人,最終發展得更為傑出,2006年這個概念引起大量關注,這本書也成為暢銷書。
故事要從《Newspaper Blackout》開始說起。 這是奧斯汀.克隆(Austin Kleon)的第一本書。 Austin Kleon大學畢業後,遇到幾乎所有作家都會遇到的瓶頸,對著一片空白的word,寫不出東西。 這天,他看到回收桶有一堆報紙,他想著,我一個字也擠不出,那邊卻有幾百萬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原來我的筆記只做了一半。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J,開會的時候,我發現他總是專心聽,偶爾才動筆在筆記本上寫一兩句話,會後總結和行動他非常清楚。而我幾乎一直寫,筆記本上滿滿的,可是會議要點和該做的事卻很模糊。 看了《巨人的筆記》,我才發現我只是寫下訊息,而不是紀錄。
這是一本逼迫大腦運動的書... 靈感枯竭反而要往內繼續挖掘靈感,聽起來不合理?看看作者怎麼說吧。 這本書分成三大部分,自由書寫的六大要點、秘訣應用練習,和整理輸出成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金錢螺旋一書提倡花錢的概念,並解釋人類心理機制,主要推行金錢螺旋的概念,讓錢花在最未來有利增值或加倍回饋的地方,源源不絕地創造財富。
Thumbnail
啟動「金錢螺旋」,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 一、打造金錢螺旋的好處? 這是讓獲利源源不絕的「興趣投資」如此一來,就可以,活得更自由,過自己想過的人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無悔地度過這一生,真正成功的一流人士,每一位都是打從心底樂於自己工作的。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上,然後從工作中賺取應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一書中,作者討論金錢與幸福之間的平衡,強調個人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衡量理想的財富量。作者透過個人經驗說明,將金錢投資於喜愛的事物如購書和營造閱讀環境,是達到財富和幸福平衡的方式。他提倡創建個人化的幸福標準,而非盲目追求無限的財富。
Thumbnail
德瑞克.金尼著 愛錢不丟臉,告別金錢焦慮,財務自由與成就感我全都要! 整本書告訴我們錢是好錢,我們可以利用錢做很多好事情,最後面也有一部分都在講捐款奉獻的~~ 第一部 好錢 錢,這個好東西,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作者享受賺錢、理財和付出的過程,它能為我和家人不提供舒適
Thumbnail
書名: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比賺多少錢重要 因此這本書就是我的致富守財寶典
Thumbnail
很多人說只要有錢就越多越好,當然這是每個人的盼望,問題來了,到底錢多是一種福報還是一種業障呢?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關注如何利用個人興趣和專長來創造財富,並建立持續增值的金錢循環。作者強調將錢花在真正喜歡的事物上,並利用興趣和專長來創造價值,再將收益再投資,形成金錢循環。每一章節都討論了不同的觀念和策略,旨在幫助讀者找到啟動金錢螺旋的關鍵。
Thumbnail
作者在前言探討擁有多少錢才會幸福? 伊斯特林悖論主張,當人們貧窮時對於收入增加會帶來幸福感。然而當年收入達到某個高度之後,就算收入再增加,幸福感也不會有所改變。 金錢的確可以帶來物質的享受與歡愉,但有許多心靈層面的感受是無法用錢買來的,難怪俗話說: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小事。倒也不是說自己很富有,而是
Thumbnail
透過幾位理財作家的書籍,可以瞭解要想成為有錢人,必須先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錢不過是實現目標的工具,重要的是要透過金錢實現什麼目的,並且在賺錢後,更該瞭解金錢價值觀。本篇文章反省了作者過去對金錢的態度,分享了對金錢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並提出了試著寫筆記的挑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金錢螺旋一書提倡花錢的概念,並解釋人類心理機制,主要推行金錢螺旋的概念,讓錢花在最未來有利增值或加倍回饋的地方,源源不絕地創造財富。
Thumbnail
啟動「金錢螺旋」,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 一、打造金錢螺旋的好處? 這是讓獲利源源不絕的「興趣投資」如此一來,就可以,活得更自由,過自己想過的人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無悔地度過這一生,真正成功的一流人士,每一位都是打從心底樂於自己工作的。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上,然後從工作中賺取應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一書中,作者討論金錢與幸福之間的平衡,強調個人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衡量理想的財富量。作者透過個人經驗說明,將金錢投資於喜愛的事物如購書和營造閱讀環境,是達到財富和幸福平衡的方式。他提倡創建個人化的幸福標準,而非盲目追求無限的財富。
Thumbnail
德瑞克.金尼著 愛錢不丟臉,告別金錢焦慮,財務自由與成就感我全都要! 整本書告訴我們錢是好錢,我們可以利用錢做很多好事情,最後面也有一部分都在講捐款奉獻的~~ 第一部 好錢 錢,這個好東西,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作者享受賺錢、理財和付出的過程,它能為我和家人不提供舒適
Thumbnail
書名: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比賺多少錢重要 因此這本書就是我的致富守財寶典
Thumbnail
很多人說只要有錢就越多越好,當然這是每個人的盼望,問題來了,到底錢多是一種福報還是一種業障呢?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關注如何利用個人興趣和專長來創造財富,並建立持續增值的金錢循環。作者強調將錢花在真正喜歡的事物上,並利用興趣和專長來創造價值,再將收益再投資,形成金錢循環。每一章節都討論了不同的觀念和策略,旨在幫助讀者找到啟動金錢螺旋的關鍵。
Thumbnail
作者在前言探討擁有多少錢才會幸福? 伊斯特林悖論主張,當人們貧窮時對於收入增加會帶來幸福感。然而當年收入達到某個高度之後,就算收入再增加,幸福感也不會有所改變。 金錢的確可以帶來物質的享受與歡愉,但有許多心靈層面的感受是無法用錢買來的,難怪俗話說: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小事。倒也不是說自己很富有,而是
Thumbnail
透過幾位理財作家的書籍,可以瞭解要想成為有錢人,必須先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錢不過是實現目標的工具,重要的是要透過金錢實現什麼目的,並且在賺錢後,更該瞭解金錢價值觀。本篇文章反省了作者過去對金錢的態度,分享了對金錢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並提出了試著寫筆記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