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船發現海洋被「塑膠化」◎CNN / SW摘譯(2012.05.22)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研究船發現海洋被「塑膠化」◎CNN / SW摘譯(2012.05.22)

 

Research ship finds the world's oceans are 'plasticized'

研究船發現海洋被「塑膠化」

By Rose Hoare, for CNN, May 22, 2012

http://edition.cnn.com/2012/05/21/world/asia/algalita-eco-solutions/index.html?hpt=hp_c2

 

【重點翻譯】

北太平洋環流(the North Pacific gyre),位於北緯35度以下,是五大熱帶環流之一。在這裡,洋流會合,聚集大量的塑膠殘骸,造成惡名昭彰的「大太平洋垃圾帶」(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長期觀測海洋建康的非營利組織Algalita Marine Research Foundation以及5 Gyres Institute組成了海洋考察隊,搭乘72英呎高的「海龍號」,從馬紹爾群島出發到日本,研究塑膠的汙染及其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他們橫越「大太平洋垃圾帶」,把觀察重點放在之前尚未被仔細探察的環流西半部。他們證實了一個壞消息:「大太平洋垃圾帶」的範圍比之前所知道的要延伸得更廣。

領隊是Marcus Eriksen,南加州大學的博士生,曾服務於美國海軍。他在電話裡說:「我們發現大量的微小塑膠屑,大小就像米粒或小彈珠。用網子一撈,就會撈上來一把像五彩碎紙的塑膠屑,一次就10,20,30粒。過去這幾千英哩的航程,都是這樣的情形。」Eriksen跑過五大環流,不管在那裡都會發現這種塑膠廢屑,他認定這世界的海洋已經被「塑膠化」(plasticized)了。

海龍號除了記錄塑膠汙染之外,還研究:藤壺、蟹、軟體動物聚積成為群落所需的時間;塑膠是否成為浮筏,讓物種渡過大陸;以及化學汙染的程度。

海龍號第二段航程從東京到夏威夷,五月30出發,預計將碰到日本大海嘯捲入大海的東西。Eriksen說:「我們將找尋一些船隻或冰箱之類的殘骸,這些東西在海面下,不受風吹影響。我們想知道有多少這種殘骸,情況到底如何,有多少毒素因此被帶進海洋。」

2009年,美國加州Scripps研究所的研究生Miriam Goldstein曾在「大太平洋垃圾帶」參與類似的航行,主導科學研究。根據她的研究,過去40年來,海洋的塑膠垃圾增加百倍,大部分都風化為小碎屑,把海水變成了塑膠濃湯。

這些塑膠屑太小太多,無法打撈清除。Goldstein說:「你必須用細孔的網子去撈,問題是你也會把出生不久的的小魚小烏賊之類的通通撈上來。你撈一公克的塑膠屑,就會連帶著也撈起差不多份量的海洋生物。」

科學家們擔心,適應了塑膠的生物,會將其它物種排擠掉,這是Goldstein認為最主要的擔憂。因為,附著在固體上的生物,會壟斷已經稀少的食物,毀損其他的物種。她說:「可以附著在塑膠上面的生物通常種類很少,又很會繁衍叢生。附著在船塢上的生物就是這樣。我們可不想整個海洋都是藤壺。」

Eriksen說,海龍號上面的船員很歡樂,彈著四弦琴,又作瑜珈。但是大家都很清楚:我們航行在塑膠合成湯(synthetic soup)上面。

Valerie Lecoeur創立一家製造嬰幼兒用品的公司(產品包括用玉米製造的可以生物分解的海灘玩具),Michael Brown則來自包裝顧問公司Packaging 2.0,他們兩位也在海龍號上面。

Erikson說,他們一直在討論「生產者責任延伸」這個概念。

他說:「現代的各種製造商,不能不為產品的整個使用生命預作計劃,因為可能會有70億顧客買你的產品。」

「如果一顆小鈕扣沒有生命計劃,大家就得去處裡大量的廢棄小鈕扣。這世界已經無法容納更多的廢棄物了,觀念上也好,空間也好,就是沒有地方去容納了。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我們到處都看得到這些廢棄的塑膠!」

英文版: http://edition.cnn.com/2012/05/21/world/asia/algalita-eco-solutions/index.html?hpt=hp_c2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耶魯研究》禁止電子煙導致傳統香菸銷售上升耶魯大學主持的一項研究顯示,禁止銷售調味電子菸會增加傳統燃燒香菸的銷售,傳統香菸可能導致癌症,被認為更加危險。七個州已經禁止銷售調味電子菸。最近一項由耶魯大學主持的研究發現,這些政策使吸煙者轉向傳統香菸,這是一種更致命的習慣。
    Thumbnail
    avatar
    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
    2023-11-04
    推拿世家的傳統醫學研究傳統中醫學和療法在世界各地都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台灣作為一個融合多元文化的地方,擁有豐富的傳統醫學寶藏。其中,推拿療法是一門擁有悠久歷史的治療技術,傳承至今,成為台灣醫療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篇部落格將探討推拿世家的傳統醫學研究,以及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揚光大。
    Thumbnail
    avatar
    Arthur Duncan
    2023-09-16
    談鬼故事與都市傳說:文化研究如何把恐懼變nerdy其實我也還是相信無形的世界,只是能被廣為流傳的文本,經常也是帶有更深層的意義和力量的。就是一個小小的分享,提供一些新的視角。希望不要壞了大家農曆七月膽戰心驚的興致,也還是期望大家寧可信其有,尊敬萬物,平安至上。
    Thumbnail
    avatar
    渡狼/DL
    2023-08-21
    美國船級社(ABS)和Herbert Engineering(HEC)正在投資研究核動力在商業船舶上使用核動力聽起來像是科幻情節,但這正是美國船級社(ABS)和Herbert Engineering(HEC)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的主題。
    Thumbnail
    avatar
    倍鋭領域
    2023-07-26
    【研究介紹】原住民族的傳統知識,讓科學家更了解仙女圈的形成在澳洲,科學家透過研究原住民族的傳統生態知識解開仙女圈之謎。
    Thumbnail
    avatar
    One minute biology
    2023-07-03
    阿茲海默症研究傳造假!誤導後續研究16年?媒體報導,阿茲海默症的致病機轉研究驚傳造假醜聞,誤導後續研究方向長達16年。 到底發生什麼事? 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於2021年7月21日刊登專文,講述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難道,多年來作為鎂光燈焦點的類澱粉導致阿茲海默症的主流論點自始至終只是個謊言? 還有股票放空者的意外貢獻
    Thumbnail
    avatar
    廖晉緯醫師|神經學的腦霧大開
    2022-07-24
    《說岳全傳》研究自 序 前 言
    Thumbnail
    avatar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2022-05-27
    看清傳統真面目的文化研究:《異常的正常家庭》、《古蘭似海》傳統總是和其他社會條件交織,無法分離出來,看清傳統與社會現象的因果關係。這兩本書我在逼人讀書專題都已經介紹過(解開把「高度相關」誤認成「因果關係」的迷思、真誠了解異溫層),但基於不同的切入角度,好書值得重溫。
    Thumbnail
    avatar
    麟左馬
    2022-03-24
    科學家的笨笨 傳說中的大智若愚:愚笨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雞編從念博班開始,就常常被身邊的人說:哇~妳好聰明喔,念博士耶!而我一直對這句話感到很迷惘,因為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很!笨!每天盯著實驗數據時總是腦中充滿了一大堆問題,而答案永遠是無解。因此,當我讀到這篇發表於細胞科學期刊標題為"The importance of stupidity in scien
    Thumbnail
    avatar
    Sky in the wall
    2021-01-04
    【傳播沙龍】肖小穗教授講座-修辭傳播學研究與主流傳播學研究美國的最初傳播學會是由一群修辭專家發起的,講者認為傳播是由修辭脫胎換骨而來的。   修辭傳播學簡單講-分析某個視野與評價跟公共領域的關係。   一、修辭學研究取向與主流研究取向的分歧  「怎樣」與「什麼」- how vs what : 預先框架了「什麼」才來探討。    「過程」與 「結
    Thumbnail
    avatar
    Ni砸惑舖
    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