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研究傳造假!誤導後續研究16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媒體報導,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一種失智症)的致病機轉研究驚傳造假醜聞,誤導後續研究方向長達16年,不僅震動神經醫學界,也引起大眾譁然與驚慌。
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於2021年7月21日刊登專文,講述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施拉格(Matthew Schrag)是美國范德比大學的神經科學家,他不太喜歡Aβ類澱粉蛋白導致阿茲海默症這個理論。施拉格認為類澱粉只是和疾病相關,而非真正的致病原因。2021年,他曾經批評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 Aduhelm(一種透過清除Aβ類澱粉蛋白來改善阿茲海默症的新藥)上市的決定。
某天,一個律師上門,付了18,000美元給施拉格,請他協助調查Cassava Sciences這間公司研發中的新藥Simufilam是不是有問題。該律師的兩名客戶是神經科學家,同時也在股票市場內放空Cassava Sciences,他們相信該新藥的一些相關研究有造假的嫌疑。
有錢賺,又能揭發學術詐騙!聽起來是個好生意。
經過調查,施拉格發現一些Simufilam相關研究的文獻,似乎有變造圖片以及不當的複製貼上等嫌疑。因此,他將這些發現彙整起來,提交給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審查。此藥目前尚在臨床試驗階段,但NIH並未終止此新藥的臨床研究案。
然而,在茫茫的文獻大海搜尋的時候,施拉格發現了另一個案外案。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科學家萊斯內(Sylvain Lesné)於2006年發表在頂級期刊《自然》(Nature)的論文,聲稱其團隊發現一種特定的Aβ類澱粉蛋白,稱作Aβ*56,會在實驗鼠大腦中堆疊成斑塊,進而造成失智症。這篇論文刊登出來之後造成相當廣泛的影響,被引用高達兩千多次,激勵許多學者前仆後繼地投入相關的研究。萊斯內也成為神經學界閃耀的新星,獲得大量研究資源的挹注。
施拉格在調查此事的過程中,曾經上PubPeer這個學術爆料網站,這是一個讓科學家可以自由提出對各種文獻的質疑的網站。施拉格發現一個討論串,裡面在質疑某些阿茲海默症研究的文獻圖片看起來怪怪的。經過一番軟體計算,施拉格發現這些圖片確實很有可能經過變造與複製。
有問題的論文就像肉粽一樣,一拉就是一大串,而這整串的源頭就指向萊斯內。
《科學》期刊隨後進行六個月的調查,委託頂尖的圖像分析師與阿茲海默專家檢查這些可疑文獻。結論是萊斯內的許多論文裡有上百張圖片有經變造或複製的問題。
施拉格與眾多專家的努力,在科學界逐漸發酵。《自然》期刊已經加入調查的行列,同時在相關可疑文獻的頁首加註警語。許多期刊也已經展開行動,撤回一些已確認有問題的論文。

Aβ*56有什麼問題?

萊斯內的團隊發表了眾多關於Aβ*56的研究,2006年刊登在《自然》的那篇更是橫空出世,擲地有聲。
然而遍查文獻,卻很難找到其他團隊發表Aβ*56的相關研究。
這是相當反常的事情。
起初Aβ*56被譽為阿茲海默界的新星,理應炙手可熱,按理說世界各地的專家們不會忽略它。肯塔基大學的阿茲海默症專家威爾科克(Donna Wilcock)指出,有許多其他團隊嘗試去找出Aβ*56但是失敗,顯示萊斯內團隊的研究方法可能有問題,才導致他們做出一個無法用科學方法再現的成果。.
哈佛醫學院的阿茲海默症專家塞爾科(Dennis Selkoe),以研究類澱粉蛋白的致病機轉聞名。他在2008年的兩篇論文中表示,他在病人的體液或組織中根本找不到Aβ*56的蹤跡。賽爾科尖銳地批評萊斯內在2006年《自然》那篇論文使用的分析類澱粉寡聚合物(oligomer)的方式,完全違背生化分子實驗的常理。
因此,一個疑問就浮現了:
Aβ*56 真的存在嗎?

慣犯?

當萊斯內還在法國的時候,他曾與細胞生物學家維維安(Denis Vivien)的團隊合作,進行一個關於Aβ的研究,預計要投稿到《自然-神經科學》 (Nature Neuroscience)這個期刊。
維維安回憶道,當年在論文最後修訂的階段,他看到萊斯內提供的免疫染色照片,覺得怪怪的。因此他交代其他研究生去重做實驗,試著重現萊斯內的這些照片—結果他們都失敗了。維維安說,雖然萊斯內當時否認任何造假的情事,而且自己手上其實也沒有明確他造假的證據,但維維安仍然撤回了這篇即將刊登的論文,並且立刻和萊斯內斷絕一切往來!
維維安和萊斯內在那之前早已是好幾篇論文的共同作者,而施拉格的調查中,發現他們合作的五篇論文有類似的圖片變造之嫌。難道,維維安其實也是包庇他的共犯嗎?施拉格仔細爬梳過維維安其他沒有和萊斯內合作的論文,發現那些都沒有異常。好險,看起來維維安應該是清白的。
難怪當時維維安要和萊斯內斷絕往來了。維維安說:
和一個可能欺騙我們的學生共事,我們將再也不會安全。

實驗造假!類澱粉學說完蛋了嗎?媒體過度誇大!

一開始看到新聞報導的時候,我真的嚇了一大跳。
報導指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科學家萊斯內(Sylvain Lesné)於2006年發表在頂級期刊《自然》(Nature)的關鍵論文,直指大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Amyloid beta,Aβ)堆積是導致阿茲海默症的主因。但最近該作者遭到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踢爆,其一系列論文當中的圖片有後製變造以及挪用無關圖片之嫌。由於近一二十年來的阿茲海默症藥物,幾乎都以清除類澱粉蛋白作為目標,若此爆料為真,等於醫藥界被誤導了16年,浪費無數資金與人力物力。
我相信神經學界對於阿茲海默症的成因仍然沒有全盤了解,類澱粉不一定是真正的病因,或許它只是一個和疾病高度相關的指標。然而,難道多年來作為鎂光燈焦點的類澱粉導致阿茲海默症的主流論點自始至終只是個謊言?
才沒有!
類澱粉其實是一個總稱。萊斯內等人被踢爆的研究,是關於Aβ*56這種類澱粉。而目前神經醫學界所相信和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的,其實是Aβ42,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東西。
媒體報導的時候,沒有闡明這兩者的差異,用聳動的文字說得彷彿連Aβ42也是假的一樣。這不只對辛勤的研究者不公平,也無端造成醫師的迷惑與病患的恐慌,實在不該。

這個學術醜聞會造成什麼影響?

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還記得前文提到,根本沒幾個團隊有辦法重現萊斯內等人關於Aβ*56的發現嗎?
就因為大家找不到這個東西,相關的研究自然就做不下去啦!
真正有受到影響的,是故事一開始的Cassava Sciences藥廠,當學術詐欺的醜聞甚囂塵上,公司的股價受到波及。那兩位放空Cassava Sciences股票的神經學家,照該公司股價看來,或許真的有大賺一筆呢!
果然知識就是力量,書中自有黃金屋啊!
最後,就由施拉格一句振聾發聵的話語,作為文章的結尾。
你或許可以使詐來取得論文、學位,和研究經費,但你不能使詐去治療疾病。生物學才不管那些東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醫界相信,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肇因於類澱粉蛋白Amyloid-beta的不正常堆積。而長新冠的腦霧,也有可能是新冠病毒蛋白質,在腦中產生另一種類澱粉蛋白的堆積,進而對腦細胞產生毒性所致。
醫界相信,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肇因於類澱粉蛋白Amyloid-beta的不正常堆積。而長新冠的腦霧,也有可能是新冠病毒蛋白質,在腦中產生另一種類澱粉蛋白的堆積,進而對腦細胞產生毒性所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Thumbnail
那些科學家說的又不是 100%, 你為何那麼堅信?科學那麼可靠的話, 為何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現在變成可能會致癌,請問為啥? 科學不是超很可靠嗎? . Kyou Lowell 我逐點逐點跟我的家人和朋友說, 那些破壞免疫力的食物要少點吃, 他們都用異樣眼光看著我... 不是我
Thumbnail
很多東西真的在實務上有一好不一定沒有一壞,很久以前的塑膠、戴奧辛,跟這篇文章的阿斯巴甜,都是為了特定的需求研發出來的,後續卻又衍生新問題,但他們帶來的好處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用證據說話,將利弊放在同一個天平上,再做出決策,就是科學呀!
Thumbnail
阿度患有中度智能障礙,投保了兩份醫療保險。投保後,被診斷出患有「戀物症」和「衝動控制疾患」。保險公司以他投保時已患「戀物症」為由,拒賠住院費用。法院根據醫學證明判定這是兩種不同疾病,阿度在投保時並未患「衝動控制疾患」,判決保險公司敗訴,需支付醫療費用。文章最後提到其他法律爭議將另行討論。
Thumbnail
看到一份不錯的文獻,想說近日聽說不少老人腦部退化的很多案例,或許希望有緣的人,可以看到這份文章,因為這些文獻與腦部有關。在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小鼠中,為期六個月的薄荷醇療程足以阻止小鼠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的惡化。此外,薄荷醇似乎可以將大腦中的 IL-1β 蛋白推回到安全水平。
Thumbnail
牛津大學羅德學者,研究藝文與神經科學關係的喬納·萊勒,在他所寫的《阿加莎·克裏斯蒂失蹤了》裡說道: 人腦會分泌的多巴胺,讓人會被能夠帶來強烈情感的反應所吸引(比如說,做愛做的事)。而多巴胺尤其會被「預期誤差」的事情,給壓得死死的。一句話,神祕感會讓人想要,一定要,關注。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分享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部份,就是重新認識阿茲海默症,大腦退化&照顧&安樂死,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的問題。也許當我們去了解這個症狀是如何發生和進行,心理上的負擔和惶恐就能因此減輕許多! 作者: 迪克.斯瓦伯
2025 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預計到 2030 年,全球會有 7800 萬人患上腦退化症(Dementia)。由於失智症無法靠藥物治癒, 因次科學家相當鼓勵高齡長輩以手部運動的方式來保持腦部健康。日前澳洲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就推動一項[編織大腦]的計畫,來鼓勵高齡長輩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Thumbnail
那些科學家說的又不是 100%, 你為何那麼堅信?科學那麼可靠的話, 為何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現在變成可能會致癌,請問為啥? 科學不是超很可靠嗎? . Kyou Lowell 我逐點逐點跟我的家人和朋友說, 那些破壞免疫力的食物要少點吃, 他們都用異樣眼光看著我... 不是我
Thumbnail
很多東西真的在實務上有一好不一定沒有一壞,很久以前的塑膠、戴奧辛,跟這篇文章的阿斯巴甜,都是為了特定的需求研發出來的,後續卻又衍生新問題,但他們帶來的好處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用證據說話,將利弊放在同一個天平上,再做出決策,就是科學呀!
Thumbnail
阿度患有中度智能障礙,投保了兩份醫療保險。投保後,被診斷出患有「戀物症」和「衝動控制疾患」。保險公司以他投保時已患「戀物症」為由,拒賠住院費用。法院根據醫學證明判定這是兩種不同疾病,阿度在投保時並未患「衝動控制疾患」,判決保險公司敗訴,需支付醫療費用。文章最後提到其他法律爭議將另行討論。
Thumbnail
看到一份不錯的文獻,想說近日聽說不少老人腦部退化的很多案例,或許希望有緣的人,可以看到這份文章,因為這些文獻與腦部有關。在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小鼠中,為期六個月的薄荷醇療程足以阻止小鼠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的惡化。此外,薄荷醇似乎可以將大腦中的 IL-1β 蛋白推回到安全水平。
Thumbnail
牛津大學羅德學者,研究藝文與神經科學關係的喬納·萊勒,在他所寫的《阿加莎·克裏斯蒂失蹤了》裡說道: 人腦會分泌的多巴胺,讓人會被能夠帶來強烈情感的反應所吸引(比如說,做愛做的事)。而多巴胺尤其會被「預期誤差」的事情,給壓得死死的。一句話,神祕感會讓人想要,一定要,關注。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分享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部份,就是重新認識阿茲海默症,大腦退化&照顧&安樂死,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的問題。也許當我們去了解這個症狀是如何發生和進行,心理上的負擔和惶恐就能因此減輕許多! 作者: 迪克.斯瓦伯
2025 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預計到 2030 年,全球會有 7800 萬人患上腦退化症(Dementia)。由於失智症無法靠藥物治癒, 因次科學家相當鼓勵高齡長輩以手部運動的方式來保持腦部健康。日前澳洲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就推動一項[編織大腦]的計畫,來鼓勵高齡長輩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