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的利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靜坐會帶給你:
內心的平靜、滿足和幸福感
更好的人際關係、健康和生活
個人的、哲學的和精神的見解
直接體驗你永恆的存在⋯⋯
靜坐的利益是你與生俱來的權力,無論你是佛教徒、基督教徒、穆斯林教徒、道教徒、儒教徒、印度教徒,還是信奉其他宗教,或者根本不信者。
靜坐……靜坐……靜坐……
本月靜心活動僅剩1天,還有名額,詳情內容請點選下面連結
🌷4/28-5/1高雄美濃 一本書道院
四日共修會
https://forms.gleVrnWGBn3jXTV1XyG8
🌟加入Line
https://page.line.me/113cferr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耶謝智光·原力覺醒 Yeshe Obum•The Force Awakens 的沙龍
13會員
22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某日,一位學生去找一位聖者,詢問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獲得至高的直接體驗和智慧。 他問了問題,但聖者沒有回答,只是坐在那裡。 學生再⋯⋯
有朋友問我說:「既然你說靜坐有那麼多好處,但現實生活也很重要,我現在就面臨龐大的債務,靜坐能解決我的問題嗎?靜坐能解決現實的問題,像是解決食物或財務匱乏、失業等生存的問題嗎?」 老實說,不能。很令人失望,是嗎?不是才說,靜坐從不會讓你⋯⋯
這些年我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現代的人滑手機、使用電腦、閱讀書籍、觀看 YouTube、刷抖音,或是參加琳琅滿目的講座和心靈課程⋯⋯等等 倘若我們沒有將這些真正變成我們自己的體驗,這樣,那麼多的資訊與知識就變成一種負擔
你周圍的人會試圖踩你的底線,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會更好。 你可以配合他們的行為以牙還牙⋯⋯
年輕時代,我的腦海裡一直有一個景象:我身著白長袍,一頭烏黑及腰的長髮迎風飄散。我站立在一處山頂上,遙望遠方,山川景秀,一覽無遺。背後有一個洞窟⋯⋯
只要安靜下來,在靜定中與自己同在 常常這樣做,每日這樣做! 如果可以的話⋯⋯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某日,一位學生去找一位聖者,詢問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獲得至高的直接體驗和智慧。 他問了問題,但聖者沒有回答,只是坐在那裡。 學生再⋯⋯
有朋友問我說:「既然你說靜坐有那麼多好處,但現實生活也很重要,我現在就面臨龐大的債務,靜坐能解決我的問題嗎?靜坐能解決現實的問題,像是解決食物或財務匱乏、失業等生存的問題嗎?」 老實說,不能。很令人失望,是嗎?不是才說,靜坐從不會讓你⋯⋯
這些年我觀察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現代的人滑手機、使用電腦、閱讀書籍、觀看 YouTube、刷抖音,或是參加琳琅滿目的講座和心靈課程⋯⋯等等 倘若我們沒有將這些真正變成我們自己的體驗,這樣,那麼多的資訊與知識就變成一種負擔
你周圍的人會試圖踩你的底線,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做會更好。 你可以配合他們的行為以牙還牙⋯⋯
年輕時代,我的腦海裡一直有一個景象:我身著白長袍,一頭烏黑及腰的長髮迎風飄散。我站立在一處山頂上,遙望遠方,山川景秀,一覽無遺。背後有一個洞窟⋯⋯
只要安靜下來,在靜定中與自己同在 常常這樣做,每日這樣做! 如果可以的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禪修對生活和快樂的益處的文章,深入討論了禪修對情緒管理、认知方式、快樂機制和更廣泛的福報的影響。
Thumbnail
「人人都可以離苦,都可以遠離恐怖煩惱,享有自在喜樂... 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精進修行,才能度一切苦厄... 」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長年以來,不少讀者或有緣朋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你如果整天聽經——有人說整天聽經我也很高興,也很歡喜。但是那種歡喜跟真正靜坐之後得到的法喜是完全不同的層次,完全不同。我們聽經之後的歡喜其實還是比較動,而靜坐念佛、拜佛之後得到的法喜,它是往內攝,寂靜,不必往外求。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禪修對生活和快樂的益處的文章,深入討論了禪修對情緒管理、认知方式、快樂機制和更廣泛的福報的影響。
Thumbnail
「人人都可以離苦,都可以遠離恐怖煩惱,享有自在喜樂... 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精進修行,才能度一切苦厄... 」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長年以來,不少讀者或有緣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