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要領 64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唯有靜止,見到與否無關緊要

唯有輕輕柔柔、舒舒服服地靜止下來,
有沒有看見什麼,都無關緊要,就先這樣練習靜坐。
對練習靜坐感到法喜,並做對方法,不久便會自行看見。
因為我們想要見到的,已然具足,只要方法正確,便能得見。
法喜與看見皆在我們自己的掌握之中,
只要閉上雙眼,用對方法練習即可。

唯有静止,见到与否无关紧要

唯有轻轻柔柔、舒舒服服地静止下来,
有没有看见什么,都无关紧要,就先这样练习静坐。
对练习静坐感到法喜,并做对方法,不久便会自行看见。
因为我们想要见到的,已然具足,只要方法正确,便能得见。
法喜与看见皆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只要闭上双眼,用对方法练习即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219內容數
泰國法身寺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寺院, 而法身寺的導師法勝大師是一位修行有成的長老, 他在知名佛教有線電視節目"夢中夢幼兒園''中自稱是不大老師, 而這個專題便是將法勝大師的禪修開示語錄翻譯成中文, 與全世界的華人分享. 翻譯來源取自於泰語書籍แด่นักรบกล้าแห่งกองทัพธรรม 第26-50的禪修開示卡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ukman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能否看見,是否光亮,皆靜止即可 練習禪定,我們的任務只是輕輕閉上雙眼,保持放鬆舒服的狀態, 讓心靜止下來,如如不動。 不要去想著:應該要光亮起來了,不應該還黑暗一片⋯⋯。 我們的任務只是靜止下來,直到心自行找到正確的定心點。 所謂的「自行找到」,不是我們促使它發生, 能否看见,是否光亮,皆静止即可
靜止正確,將慢慢細膩起來 每一次閉上雙眼,練習讓心靜止下來,內心的純淨將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 內心將被精雕細琢、洗刷過濾,逐漸清澈透明,定力也隨之俱增,逐漸穩固。 就如同白蟻慢慢挖土,逐漸堆積成蟻垤, 或是我們每天灌溉樹木,樹木一天天成長。 雖然我們往往觀察不出來樹木每天長高了幾公分,
只是看著,什麼都不想⋯⋯僅此而已 學會閉上眼睛的方法,放鬆舒服、輕鬆舒適、靜止不動, 靜心要領也僅是如此而已。 內在有什麼,就看著什麼。有黑暗,就看著黑暗; 有光亮,就看著光亮;有畫面,就看著畫面。 只是持續輕輕鬆鬆地看著。什麼都不想。 只是看着,什么都不想⋯⋯仅此而已 静心要领也仅是如此而已。
與無畫面為友(覺得心滿意足) 不要去否定內在的修行經驗, 無論在每一次的經驗中發生了什麼,都要保持愉悅的心。 即使內在經驗只是黑暗一片,或是什麼畫面都沒有, 也要與每一次的經驗為友。 繼續維持內心的靜與止。 与无画面为友(觉得心满意足) 不要去否定内在的修行经验, 也要与每一次的经验为友。
有無新變化,都靜靜看著 只要靜止,唯有靜止。 無論有沒有新的內在畫面,都要持續維持靜止的狀態。 沒有新的內在畫面可以看,依然靜止不動,不去關心。 並不表示說,靜坐無所獲,沒有任何進步,很可惜。 那些都只是自己妄加揣測的。 有无新变化,都静静看着 只要静止,唯有静止。 那些都只是自己妄加揣测的。
有什麼就看什麼,是不是觀想出來的沒關係 靜坐時出現的內在畫面,無論是光球、法身佛像、諸大導師⋯⋯都是很好的, 不需要擔心是不是觀想出來的,或是自己出現的,有什麼就看什麼。 若有畫面出現,即使是觀想出來的,也代表著心已經靜止到某種程度, 而畫面若是自己出現的,那靜止的程度就更加深層了。僅此而已。
能否看見,是否光亮,皆靜止即可 練習禪定,我們的任務只是輕輕閉上雙眼,保持放鬆舒服的狀態, 讓心靜止下來,如如不動。 不要去想著:應該要光亮起來了,不應該還黑暗一片⋯⋯。 我們的任務只是靜止下來,直到心自行找到正確的定心點。 所謂的「自行找到」,不是我們促使它發生, 能否看见,是否光亮,皆静止即可
靜止正確,將慢慢細膩起來 每一次閉上雙眼,練習讓心靜止下來,內心的純淨將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 內心將被精雕細琢、洗刷過濾,逐漸清澈透明,定力也隨之俱增,逐漸穩固。 就如同白蟻慢慢挖土,逐漸堆積成蟻垤, 或是我們每天灌溉樹木,樹木一天天成長。 雖然我們往往觀察不出來樹木每天長高了幾公分,
只是看著,什麼都不想⋯⋯僅此而已 學會閉上眼睛的方法,放鬆舒服、輕鬆舒適、靜止不動, 靜心要領也僅是如此而已。 內在有什麼,就看著什麼。有黑暗,就看著黑暗; 有光亮,就看著光亮;有畫面,就看著畫面。 只是持續輕輕鬆鬆地看著。什麼都不想。 只是看着,什么都不想⋯⋯仅此而已 静心要领也仅是如此而已。
與無畫面為友(覺得心滿意足) 不要去否定內在的修行經驗, 無論在每一次的經驗中發生了什麼,都要保持愉悅的心。 即使內在經驗只是黑暗一片,或是什麼畫面都沒有, 也要與每一次的經驗為友。 繼續維持內心的靜與止。 与无画面为友(觉得心满意足) 不要去否定内在的修行经验, 也要与每一次的经验为友。
有無新變化,都靜靜看著 只要靜止,唯有靜止。 無論有沒有新的內在畫面,都要持續維持靜止的狀態。 沒有新的內在畫面可以看,依然靜止不動,不去關心。 並不表示說,靜坐無所獲,沒有任何進步,很可惜。 那些都只是自己妄加揣測的。 有无新变化,都静静看着 只要静止,唯有静止。 那些都只是自己妄加揣测的。
有什麼就看什麼,是不是觀想出來的沒關係 靜坐時出現的內在畫面,無論是光球、法身佛像、諸大導師⋯⋯都是很好的, 不需要擔心是不是觀想出來的,或是自己出現的,有什麼就看什麼。 若有畫面出現,即使是觀想出來的,也代表著心已經靜止到某種程度, 而畫面若是自己出現的,那靜止的程度就更加深層了。僅此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所以我們大家就慢慢練習放鬆,但放鬆的同時也要專注。那你說這個怎麼達到平衡點呢?其實很簡單,專注並不需要用力。 或者是像我們走在路上,路上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就看到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知道就好了。你就去看,但是你不需要很緊張去看,追著它去看。
所以這平常就要訓練。訓練不只是說我平常行門用功而已,或者是說我靜坐用功而已,而是說你要掌握這種止觀的方法,把它用在一切動一切靜的狀態當中,時時刻刻都能夠保持正念正知。
止觀從狹義來說,就是腿一盤,靜坐。但從廣義來說,在任何時刻,不管動不管靜,靜坐止觀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只是說靜坐的時候,正念正知比較好修,但是正念正知在任何時候都是相通的。 我們只是保持安住在當下,不要憶念過去,不要幻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修止,乃至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靜坐須知》一共分為四段,前行、正行、結行以及最後的輔助。 前行是說在修學靜坐之前必須要有的一個認知。不是說我們腿一盤就開始坐了,不是的,要先有認知。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就很容易退心,即便沒有退,如果你修行方向是錯誤的,也很難得到利益,所以這個前行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在第十三週,作者分享了靜心的心得。作者認識到,靜心不僅是專注呼吸,而是擴展到觀察身體和心理的感受。初步練習從身體感受開始,探索背後隱藏的情緒。 靜心時不要評判思緒,而是觀察感受。作者意識到,過度正向樂觀反而忽略真實自我。面對自我並不容易,但要有勇氣去感受,透過學習發現並陪伴情緒。
Thumbnail
靜心,不是對治的處理,是超越性的恢復。 靜心,不是往外再找ㄧ個依持,是清楚「回家就好」 當能不為消滅痛苦而抗拒離開, 也不為渴求快樂而貪戀追求 這清清淡淡、寧靜平安的境地 即是無限的愛  無盡的喜悅。 過去,靜坐似乎只是修行者的領域,被視為宗教性的聯想,一種神秘而超自然的活動。然而,現在,靜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所以我們大家就慢慢練習放鬆,但放鬆的同時也要專注。那你說這個怎麼達到平衡點呢?其實很簡單,專注並不需要用力。 或者是像我們走在路上,路上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就看到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知道就好了。你就去看,但是你不需要很緊張去看,追著它去看。
所以這平常就要訓練。訓練不只是說我平常行門用功而已,或者是說我靜坐用功而已,而是說你要掌握這種止觀的方法,把它用在一切動一切靜的狀態當中,時時刻刻都能夠保持正念正知。
止觀從狹義來說,就是腿一盤,靜坐。但從廣義來說,在任何時刻,不管動不管靜,靜坐止觀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只是說靜坐的時候,正念正知比較好修,但是正念正知在任何時候都是相通的。 我們只是保持安住在當下,不要憶念過去,不要幻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修止,乃至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你能夠修止觀的話,在平常的戒律、威儀的行持上,你就能夠很自在。而不是說,這個不能這麼做,因為有規定的,不可以這麼做,但事實上很勉強,不會的。這時候你是真正地心往內收攝,不去攀緣外境,所以持守戒律、威儀對你來說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而且你更能夠感受到,你持守戒律、威儀之後,對於你止觀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
《靜坐須知》一共分為四段,前行、正行、結行以及最後的輔助。 前行是說在修學靜坐之前必須要有的一個認知。不是說我們腿一盤就開始坐了,不是的,要先有認知。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就很容易退心,即便沒有退,如果你修行方向是錯誤的,也很難得到利益,所以這個前行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在第十三週,作者分享了靜心的心得。作者認識到,靜心不僅是專注呼吸,而是擴展到觀察身體和心理的感受。初步練習從身體感受開始,探索背後隱藏的情緒。 靜心時不要評判思緒,而是觀察感受。作者意識到,過度正向樂觀反而忽略真實自我。面對自我並不容易,但要有勇氣去感受,透過學習發現並陪伴情緒。
Thumbnail
靜心,不是對治的處理,是超越性的恢復。 靜心,不是往外再找ㄧ個依持,是清楚「回家就好」 當能不為消滅痛苦而抗拒離開, 也不為渴求快樂而貪戀追求 這清清淡淡、寧靜平安的境地 即是無限的愛  無盡的喜悅。 過去,靜坐似乎只是修行者的領域,被視為宗教性的聯想,一種神秘而超自然的活動。然而,現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