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故事工廠〈天后〉第552場演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看見有人發問:故事工廠〈天后〉好看嗎?
我很想回答:當劇情的架構大約等於一本小說,在一個舞台上要呈現小說中所有場景,包含演唱會、家中、辦公室、街道、休息室等;在有限的時間中,又要呈現每個人物的心理狀態與內心轉折;在舞台上要誇張表現,但又要表達真誠的感情。
怎麼可能不好看呢?
就等於看一本小說。
但是現實還有許多遺憾,在台中的演出其他劇本故事,因為票房不佳而取消了。
因為我本人容易受到文案跟音樂節目的吸引,這其實也是我第一次看戲。
我聽說有些民眾固定會看戲,所以有人是故事工廠的固定劇迷,這幾年也有很多出色的作品由影劇另外改為舞台劇。
舞台劇本身以表演為主軸,傳達出劇本的核心精神,所以在呈現一位樂壇歌后的時候,舞台會有大的布幕,可以看見或聽見觀眾的呼喊跟掌聲,雖然沒有旋律但仍然可以表演出一個天后的氣勢,這一點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
還沒看戲之前我一直覺得,裡面會有歌唱跟全新的曲子,可能會寫一首歌給女主角唱給我聽。
站在大院前 ,細心看看我的路,再下個車站,到天后,當然最好。
在台上,任我唱,未必風光更好。人氣不過肥皂泡──〈下一站天后〉
事實證明是我在幻想。這也是我覺得跟音樂表演最不一樣的地方,若是音樂表演裡面,女主角是歌手,通常都會寫一些新的曲目給歌手演唱。說到這邊我忍不住接個題外話──〈歌喉讚1-3〉每一集我都看三遍,所以這個系列我全部看九遍。
回正題,此劇內容是由一場試鏡做為開始,每個人都想要演出「夏玲」(一位知名藝人但香消玉殞的天后),但所有女演員都發生了奇怪的意外,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跟著發現導演是夏玲的親生兒子,但母親從未關照過這個親生孩子,也沒有在導演成長的任何時候陪伴在側。導演在父親的告知下,只知道母親不愛他,但他內心深處並不願意相信。

由於思念母親,人生目標以及拍片的動機,都是為了能夠更靠近母親,為了拍攝母親的人生傳奇,選角等過程之中開始出現想像不到的意外,也終於有機會與母親對話。
在所有劇情的支線下,我們可以看到女演員之間的競爭、導演與女演員之間的曖昧、導演對於角色演出的執念以及絕對的權力、不符合標準的母親、拋棄原生背景另求發展的偶像、為了試鏡可以成功使用的招數、為了人設而造假的過去......這些糖衣的謊言就是劇中好看的部分。
催淚也不少,不管誇張的演技或是精心設計的台詞,與音樂一樣直擊人心,傳達了很多灰色、盲目、醜惡、糾結。當偶像不符合我們心中的樣子,顛覆時將如何呈現暴力?

印象中的台詞便條貼:

夏玲
  • 沒有被看見的都不算人生,如果沒有那幾分鐘,誰會知道台下的十年?我不想被拖累,我拿著那筆錢逃了,最後逃到了舞台上。
  • 在你五歲那一年我去看你,你正在觀看我的演唱會,指著電視說這是我媽媽,那時候我又發病,根本不是你在影片上看見的母親......
  • 我以為我終於可以有一個永遠愛我,我也永遠愛他的人,但是當你軟軟的在我手中哭鬧時,我發現我不愛你,甚至差一點把你......所以我逃了!逃得遠遠的。
得到夏玲角色的女演員與其閨密
  • 我可以證明我能飾演妳,我是宜蘭人,父親想要遺棄我,與妳相同的遭遇,妳以為我是怎麼得到這個角色的?在試鏡的時候我.....
  • 妳只是一個學人精,跟我買一樣的褲子、一樣的包款,跟在我屁股後面假裝對我崇拜,妳一定要放棄這個角色......
  • 妳怎麼可以用我的故事,這是我的故事,妳的專訪我看了,妳根本就不是宜蘭人,我會讓妳身敗名裂......
導演父
  • 你的母親不過是作戲,她是一個為別人而活的人,她的人生都是演的,她只是在利用你,她帶你上場的那場演唱會也是。
導演
  • 「我看的不是妳!妳不懂嗎?妳這樣子怎麼演好角色!(憤怒,不管有沒有睡覺過。)」
  •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妳,我從小就愛妳,為什麼妳這麼多年來不來看看我?」
編導的文本精簡陳述:「劇場的表演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說觀眾想聽的,或是與觀眾對話。
我想這部戲,確實有與我對談。
故事工廠,天后,第552場
avatar-img
47會員
231內容數
故事小說以及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他不在了 的其他內容
蛇欲語柏
〈透支的信任〉心得文
比莉貓網購湯姆龍等身玩偶
湯姆龍非龍,而是一隻熊熊偶像角色
因為瞭解,所以無解之心得文
蛇欲語柏
〈透支的信任〉心得文
比莉貓網購湯姆龍等身玩偶
湯姆龍非龍,而是一隻熊熊偶像角色
因為瞭解,所以無解之心得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推薦度:★★★☆春河劇團維持過往家庭類型劇目常見的缺失,場上角色眾多,每位角色都有自已的故事要交待,使得主軸弱化,支線過多且破碎。
Thumbnail
事實證明周雨彤挑劇本的眼光依舊挺好的,這次的角色以殘疾人作為出發點,融合前一部《愛情而已》事業心強獨立女性的設定,和從《去有風的地方》無縫接軌到本劇的李現上演一場探討生死別離、探討男女關係該如何在愛情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的愛情劇。
Thumbnail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Thumbnail
沒有人喜歡犧牲,默娘和媽祖的身影重合、默默揮袖:犧牲若能換來留給下一世代的愛,何嘗不可。
Thumbnail
這部戲在預告的時候,就讓我非常的有感觸 可能是我本身就是某某人的太太、媽媽、媳婦, 所以一開始不太敢看這齣戲.........
劇中女兒:「(爸爸) 好浪漫喔!」 劇中母親:「浪費時間而且很慢!」 劇中母親這一句話大概是我學到最經典的一句台詞吧! 這一齣舞台劇實在很有趣,看似在描述一位追求第二春的寡婦的故事,但其實我覺得骨子裡卻是疑似有戀父情結的大女兒個人的內心小劇場延伸出整個舞台。 一切都是從新好父親過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Thumbnail
早年的紹興戲舞臺,女性演員與女性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特殊的情感聯繫,也為彼此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文化空間,讓她們在這裡分享情感、交流心情,形成一個互相支持的社群。演員們以這種表演形式,回應了當時女性的心靈需求,成為當年戲曲舞臺上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從替身到女角,從有限度的步伐到從容轉頭,這是一本關於女演員、女人、你、我,不論性別的每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曾經的自我懷疑、不安、失去、抉擇、受傷,成長的路途也許顛簸難行,但終於擁有屬於自己被記住的角色的故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推薦度:★★★☆春河劇團維持過往家庭類型劇目常見的缺失,場上角色眾多,每位角色都有自已的故事要交待,使得主軸弱化,支線過多且破碎。
Thumbnail
事實證明周雨彤挑劇本的眼光依舊挺好的,這次的角色以殘疾人作為出發點,融合前一部《愛情而已》事業心強獨立女性的設定,和從《去有風的地方》無縫接軌到本劇的李現上演一場探討生死別離、探討男女關係該如何在愛情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的愛情劇。
Thumbnail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Thumbnail
沒有人喜歡犧牲,默娘和媽祖的身影重合、默默揮袖:犧牲若能換來留給下一世代的愛,何嘗不可。
Thumbnail
這部戲在預告的時候,就讓我非常的有感觸 可能是我本身就是某某人的太太、媽媽、媳婦, 所以一開始不太敢看這齣戲.........
劇中女兒:「(爸爸) 好浪漫喔!」 劇中母親:「浪費時間而且很慢!」 劇中母親這一句話大概是我學到最經典的一句台詞吧! 這一齣舞台劇實在很有趣,看似在描述一位追求第二春的寡婦的故事,但其實我覺得骨子裡卻是疑似有戀父情結的大女兒個人的內心小劇場延伸出整個舞台。 一切都是從新好父親過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Thumbnail
早年的紹興戲舞臺,女性演員與女性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特殊的情感聯繫,也為彼此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文化空間,讓她們在這裡分享情感、交流心情,形成一個互相支持的社群。演員們以這種表演形式,回應了當時女性的心靈需求,成為當年戲曲舞臺上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從替身到女角,從有限度的步伐到從容轉頭,這是一本關於女演員、女人、你、我,不論性別的每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曾經的自我懷疑、不安、失去、抉擇、受傷,成長的路途也許顛簸難行,但終於擁有屬於自己被記住的角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