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弄(TARGETED)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這個主題異常關注,看了電影之後回味再三,偶然機會看到書,變成從三方以上的角度去切入各種客觀的事實,在化成次方級的視野,我想我可以確定我充滿偏見,也可以被大數據的手法掌握(已經不知道看了多少被推薦在首頁的東西!)第十五章我認為是本書重中之重,但因為這本書是描述川普當選、英國脫歐的事件(還有很多總統選舉)。
主角的工作內容貫穿整個劍橋崛起的始末,我看的順序是從第八章開始看到目前十八章,然後再從頭看起(有時候如果一開始就睡著,我會調整一下章節)。
妙的是本書全劇走向皆以眼前最好的選擇起始──彷彿物理現象的規則,然後不可思議被柔性的扭曲掰彎──整本書的人物都充滿理想抱負,直到他們的數據足以毀掉民主結束。
不管是劍橋主理人(亞歷山大)或是馬克祖伯這些人,政治圈的一些不為人曉的規則,都是深入的一手資料,也許從權勢頂端到人人喊打,只需要一點時間。

真相是什麼?在民眾絲毫不了解本質的時候,討論是否太難?而深入瞭解的人──是往高處走至懸崖,或是能回頭?又該怎麼抉擇?

「頂尖的心理圖像技術,運作的前提是,宣傳的基礎不是事實,而是情緒。」

「我們的工作,是把水桶打到人心這口井的深處,打撈他們內心最深的恐懼跟擔憂。」(P326-327,已編輯)
書中舉例:如果你放一個方型告示牌說明「這片海域為私人獨有」,改變不了人們的任何行為,因為你只是在陳述事實,這毫無作用。但如果三角告示牌上面寫著:「警告!有鯊魚!」那人們就會避開在你的海游泳。(整理自P39)
我拿第十五章的例子來說明如何贏得選舉。「千里達」是個人口130萬的小國,分屬於印度以及黑人政黨,劍橋公司找到一個關鍵因素,國家的年輕人充滿剝奪感,因此,他們先宣傳一個看起來很酷的「DO SO」活動,無關政治(因為年輕族群不在乎),這個活動重點是成為大家的一份子,鼓勵「不投票比較酷」,致使18~35的投票率差了40%,改變6%的投票結果,跟預測的數字一樣!雖然大家都不投票,但印度的孩子普遍聽父母的話去投票,導致了預測的精準度。
2013年肯亞選舉,因為總統上任時兩袖清風,卸任時腰纏萬貫,所以肯亞人將總統所屬的政黨當做貪汙的同義詞,這影響了總統兒子甘耶達競選總統職位,所以在劍橋的研究下,他們成立一個新政黨,表面上跟政治無關,都是足球比賽、音樂季、自發淨村等活動,等到政黨形象打造得很清新之後,安插年輕人在集會中表示支持甘耶達,之後他順勢離開父親的政黨,加入新成立的黨,得到青年以及父親支持者的支持,前後只花了16個月時間。
本書其實有很多重點,留給有緣人細品吧。我會推薦給一般市民,我個人認為,但凡有接觸一點政治的人,此書對他們來說內容都很普通,但對於一般不了解政治操作的人,或是特有支持政黨的人民,看畢可提供更中性的思考。

avatar-img
47會員
231內容數
故事小說以及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他不在了 的其他內容
故事3。封面縮圖自pexels.com,攝影者Anna Vatochkina
角色是深植在女性深處的渴望!?縮圖取自張雍攝影集《波希米亞六年》
〈любовник Элайджи〉以利亞和他的愛人
縮圖:曾懷德/綠蔭/膠彩/水干顏料/紙本/116*91cm/局部,攝於穆夏展期間
故事2。封面縮圖自pexels.com,攝影者Anna Vatochkina
故事3。封面縮圖自pexels.com,攝影者Anna Vatochkina
角色是深植在女性深處的渴望!?縮圖取自張雍攝影集《波希米亞六年》
〈любовник Элайджи〉以利亞和他的愛人
縮圖:曾懷德/綠蔭/膠彩/水干顏料/紙本/116*91cm/局部,攝於穆夏展期間
故事2。封面縮圖自pexels.com,攝影者Anna Vatochkin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劍賢思齊4 國高中的教官是否要請回來協助訓練後備兵役?與後勤單位?(該篇文章藏投資彩蛋),現在距離美國大選越來越近了,現在也兵臨到兩位總統候選人持續辯論的時刻了。在執政者的優勢之下,不可能讓股市跌一大跤,頂多就是盤整休息或小幅度的放空。但是川普卻不一樣,他不是典型的政治人物,我在閱讀他的書籍與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怎麼說呢?請問你是誰,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社會與政治之間的擺盪越來越大。生物科科技與人工智慧機乎霸佔了新聞頭條。但沒人去注意權力如何演變來的。歡迎買來看。這是我國中與高中甚至研究所都在用的經典書本。 「所有政治制度都是權力的展現與實體化。」──漢娜‧鄂蘭(已故)。路克斯的《權力:基進觀點》在 197
今早聽到廣播在講川普的預言,說川普以前的話有部份實現了。 我突然想到川普剛當選的年代。 那時其實全球人心思動,不少國家都選出讓人預外的敢說總統。
Thumbnail
國會目前之亂,“亂鬥”一詞不足形容,不若“亂戰”。“亂鬥”有失控之義,2021年初川普競選連任失敗後鼓動川粉進軍國會山莊近之。“亂戰”則是有戰略、有勝算的篡權行動。謀略就是理性的計算,希特勒1933年2月焚毀國會乃其範例。近日執政黨發動“群眾”撻伐唯一的民選機構“擴權”乃另類的“國會縱火案”。
政府的目的是控制人民 全球強大力量網絡   少數人控制多數人 錯誤的人毀掉了一切 政治充滿欺詐而沒有誠信 當危機變成了生意
Thumbnail
「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所有媒體與政治學者跌破眼鏡。」 你知道2016年川普勝選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你知道英國脫歐也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劍賢思齊4 國高中的教官是否要請回來協助訓練後備兵役?與後勤單位?(該篇文章藏投資彩蛋),現在距離美國大選越來越近了,現在也兵臨到兩位總統候選人持續辯論的時刻了。在執政者的優勢之下,不可能讓股市跌一大跤,頂多就是盤整休息或小幅度的放空。但是川普卻不一樣,他不是典型的政治人物,我在閱讀他的書籍與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怎麼說呢?請問你是誰,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社會與政治之間的擺盪越來越大。生物科科技與人工智慧機乎霸佔了新聞頭條。但沒人去注意權力如何演變來的。歡迎買來看。這是我國中與高中甚至研究所都在用的經典書本。 「所有政治制度都是權力的展現與實體化。」──漢娜‧鄂蘭(已故)。路克斯的《權力:基進觀點》在 197
今早聽到廣播在講川普的預言,說川普以前的話有部份實現了。 我突然想到川普剛當選的年代。 那時其實全球人心思動,不少國家都選出讓人預外的敢說總統。
Thumbnail
國會目前之亂,“亂鬥”一詞不足形容,不若“亂戰”。“亂鬥”有失控之義,2021年初川普競選連任失敗後鼓動川粉進軍國會山莊近之。“亂戰”則是有戰略、有勝算的篡權行動。謀略就是理性的計算,希特勒1933年2月焚毀國會乃其範例。近日執政黨發動“群眾”撻伐唯一的民選機構“擴權”乃另類的“國會縱火案”。
政府的目的是控制人民 全球強大力量網絡   少數人控制多數人 錯誤的人毀掉了一切 政治充滿欺詐而沒有誠信 當危機變成了生意
Thumbnail
「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所有媒體與政治學者跌破眼鏡。」 你知道2016年川普勝選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你知道英國脫歐也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