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故事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梁祝最早記於初唐梁載言《十道四蕃志》,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一句。此完全不成一個故事,更何況祝為什麼被稱「義婦」、她和梁山伯同冢有何重要性非記載不可,梁氏全沒說明。
較完整的早期記載該數到中晚唐張讀《宣室志》: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
上虞位處今天的浙江紹興,會稽即今江蘇蘇州,換言之,這是一個發生在江浙地區的故事。梁祝二人共學的地點亦該在江浙一帶。
「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梁祝相識於謝安前,則故事開始的時代約為東晉中葉。
「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普通同學相互別離,決無登門再訪之理。梁山伯親身到訪祝家,祝英台過去明顯有告知其家所在,梁山伯對祝英台亦有頗深之情誼。請注意,這未必是男女愛情之情誼,因二人結交時,祝英台乃女扮男裝也。驅使梁山伯到訪祝家之情,更有可能是一種知心、知己之情,梁山伯認定祝英台乃跟自己心意相通的好友,相當於《笑傲江湖》中的劉正風與曲洋。另外,「祝先歸」隱約反映 (1) 祝家門風深嚴,不許女兒家在外胡鬧。(2) 祝英台對家門的要求是接受的,而非反抗的。她對梁山伯的感情並未深厚到與家門相抗衡。
「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梁山伯在造訪祝家之前,根本不知祝英台為女子,男女情愛自然無從談起。「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更多是因為:古代閨女甚少離開家門半步,與陌生男子單獨相處的機會尤其少。梁山伯知悉祝英台為祝家的閨女,縱使她舊時與自己多麼心意相通,以後恐怕再難重拾昔日美好時光了。他痛失一知己好友,故「悵然如有所失」。
可是,梁山伯頗聰明,閨女固然不可離開家門,但祝英台成了婚、自己成為祝英台的夫君,這位知己好友不就可以留在自己身邊嗎?故有「告其父母求聘」。奈何「而祝已字馬氏子矣」,祝家門風深嚴,當為高門大戶,東晉是講究門第的時代,所謂「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祝家拒絕梁山伯的求聘而把祝英台許配馬氏,反映梁山伯的家世不夠馬家顯赫。
求婚不遂,梁山伯做些什麼呢?「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沒有鬱鬱寡歡,沒有悲痛欲絕,還可以出仕為地方官。無他,如上面分析,他對祝英台本無男女之愛情,純然為一知心、知己之情,男女愛情失去會要生要死,知心、知己之情失去是可以克復的。
再看祝英台的反應,「祝適馬氏」,如果祝英台返家前就對梁山伯有意思,她就算不留下,也會暗中派人打聽梁山伯的消息,必要時離家出走私奔,至少會寧死不屈,拒絕跟馬氏完婚。嫁給馬氏,除了見出祝英台對家門的要求接受外,更反映她對梁山伯的愛情並不深厚,甚至根本沒有愛情。
梁山伯娶不到祝英台,無太大的情緒失落。祝英台嫁馬氏,無寧死不從。「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很大機會是驟然知悉舊日摯友離世,一時難掩悲痛、惋惜之情。「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觀乎「風濤不能進」,祝英台極有可能死於天災。
祝、馬兩家都是高門大戶,祝家痛失愛女,馬家痛失媳婦,出身陳留謝氏的謝安,基於政治需要,當然要安撫兩家,於是「奏表其墓曰義婦塚」。
宋代張津《乾道四明圖經》:
「義婦塚,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少嘗同學,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為女也,其樸質如此。按《十道四蕃志》云,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塚,即其事也。」
史能之《咸淳毗陵志》:
「祝陵在善卷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讀書處』,號『碧鮮庵』。昔有詩云:『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
皆對梁祝之間存有男女情愛隻字未提。
直至元代雜劇作家白樸創作《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梁祝才成為愛情悲劇的男女主角。
明朝徐樹丕《識小錄》:
「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塚,失聲哀痛。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
較《宣室志》多添了「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竊以為受到白樸影響。
馮夢龍《情史類略》:
「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嘗同學。祝先歸,梁後過上虞訪之,始知為女。歸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若有所失。後三年,梁為鄞令,病且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適馬氏,過其處,風濤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冢,失聲哀慟。忽地裂,祝投而死。馬氏聞其事於朝,丞相謝安請封為義婦。和帝時,梁得顯靈異效勞,封為忠義。有事立廟於鄞云。」
大體抄自徐樹丕《識小錄》,但有「去白樸化」的傾向,少了「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誓不復娶」、「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塚復自合」,卻添上《寧波志》「和帝時,梁得顯靈異效勞,封為忠義。有事立廟於鄞云」。
以長於考證見稱的清代學者翟灝,撰《通俗編》,其中有以下一段:
「白仁甫《祝英台》劇見《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之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英台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竟完全不採白樸、徐樹丕、馮夢龍的版本,而遙承張讀《宣室志》。翟灝或許覺得,《宣室志》成書年代距離東晉較近,滲雜偽作竄改的內容較少。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說:
「盡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後期改編過的史料......何以引用史料要避免用後期改編過的呢?因為史料每經改編一次,價值就減低一次。此中至少有兩種原因可言。第一,史料改編絕不能百分之百的保存所依據原本的內容,即第一次改編,不能完整的保存原始資料的內容,第二次改編又不能完整的保存第一次改編本的內容......不但不能百分之百的保存舊本內容,而且可能無意中寫錯。」
相信翟灝也是按照此一原則作取捨篩選。
不過,張讀是大中年間進士及第,故事發生在東晉,相隔數百年,其記載可信性仍是不高。加上《宣室志》專錄仙佛鬼怪之事,其文字能否作為史料,頗值得疑問。
姑勿論如何,梁祝作為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配上雙雙化蝶的淒美浪漫的結局,展示出中國人豐富的想像力,兼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嚮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晉書・阮籍傳》有這麼一條:「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獨自一人任意駕駛,可視作特立獨行。不依尋常使用的徑路,也算是一種自由的表現。何解「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難道阮籍恐懼迷路恐懼到「慟哭」?當然不是,阮籍「慟哭」甚至獨自不由徑路駕車,背後涉及一種難以言喻的鬱結。 先從阮籍的身
陳寅恪說:「『七賢』之中應推嵇康為第一人」(<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可見嵇康在「竹林七賢」中地位崇高。 嵇康是曹魏女婿,父、兄皆涉官場,他對曹魏有好感,受儒學薰陶,可想而知。唯其天性愛好自然,厭惡政治,崇尚老莊,「性烈而才雋」(孫登語),他卒之避世隱居,打鐵過活,其思想夾雜儒道,充滿著張力,
媽媽撒手塵寰已經八年了,她是在我二十一、二歲左右因突發中風而離世的,勉強算是看到我和弟弟長大。 關於媽媽在世時和我們的相處,有許多地方值得大書特書。可是,一個總體的印象是:她很疼愛我和弟弟,也很愛這個家。 小學時,媽媽總愛接我和弟弟放學。有別於現在一些家庭找外傭代勞,媽媽喜歡親力親為。她在誕下弟弟時
新一代認識謝霆鋒,只知他是一廚師。我認識謝霆鋒,他是一位擅長玩結他音樂的流行歌手,卻不是一搖滾者 (rocker)。 搖滾者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體現搖滾精神。何謂搖滾精神?對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制度、價值觀予以質疑甚至否定,簡單講,即是叛逆。不過,叛逆不是躁動。它是有深層的理由、基礎,非扎根
《倚天屠龍記》又在電視播放。談到《倚天》,不得不提「明教」。 根據《佛祖統紀》記載:「吃菜事魔,三山尤熾,為首者紫冠寬衫,婦人黑觀白服,謂之明教。」「吃菜」就是食素的意思,明教教徒相信,吃素可以淨化人的靈魂。「魔」通「摩」,即摩尼,明教源自波斯,公元三世紀中葉由先知摩尼所創立。 由於信徒行為有違平常
魯迅對民主並不感興趣,視其為「多數人的暴政」。在<文化偏至論>,他說: 「一梭格拉第也,而眾希臘人鴆之,一耶穌基督也,而眾猶太人磔之,後世論者,孰不云謬?顧其時則從眾志耳。」 「必借眾以凌寡,托言眾治,壓制乃尤烈於暴君。」 「嗚呼,古之臨民者,一獨夫也;由今之道,且頓變而為千萬無賴之尤,民不堪命矣,
《晉書・阮籍傳》有這麼一條:「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獨自一人任意駕駛,可視作特立獨行。不依尋常使用的徑路,也算是一種自由的表現。何解「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難道阮籍恐懼迷路恐懼到「慟哭」?當然不是,阮籍「慟哭」甚至獨自不由徑路駕車,背後涉及一種難以言喻的鬱結。 先從阮籍的身
陳寅恪說:「『七賢』之中應推嵇康為第一人」(<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可見嵇康在「竹林七賢」中地位崇高。 嵇康是曹魏女婿,父、兄皆涉官場,他對曹魏有好感,受儒學薰陶,可想而知。唯其天性愛好自然,厭惡政治,崇尚老莊,「性烈而才雋」(孫登語),他卒之避世隱居,打鐵過活,其思想夾雜儒道,充滿著張力,
媽媽撒手塵寰已經八年了,她是在我二十一、二歲左右因突發中風而離世的,勉強算是看到我和弟弟長大。 關於媽媽在世時和我們的相處,有許多地方值得大書特書。可是,一個總體的印象是:她很疼愛我和弟弟,也很愛這個家。 小學時,媽媽總愛接我和弟弟放學。有別於現在一些家庭找外傭代勞,媽媽喜歡親力親為。她在誕下弟弟時
新一代認識謝霆鋒,只知他是一廚師。我認識謝霆鋒,他是一位擅長玩結他音樂的流行歌手,卻不是一搖滾者 (rocker)。 搖滾者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體現搖滾精神。何謂搖滾精神?對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制度、價值觀予以質疑甚至否定,簡單講,即是叛逆。不過,叛逆不是躁動。它是有深層的理由、基礎,非扎根
《倚天屠龍記》又在電視播放。談到《倚天》,不得不提「明教」。 根據《佛祖統紀》記載:「吃菜事魔,三山尤熾,為首者紫冠寬衫,婦人黑觀白服,謂之明教。」「吃菜」就是食素的意思,明教教徒相信,吃素可以淨化人的靈魂。「魔」通「摩」,即摩尼,明教源自波斯,公元三世紀中葉由先知摩尼所創立。 由於信徒行為有違平常
魯迅對民主並不感興趣,視其為「多數人的暴政」。在<文化偏至論>,他說: 「一梭格拉第也,而眾希臘人鴆之,一耶穌基督也,而眾猶太人磔之,後世論者,孰不云謬?顧其時則從眾志耳。」 「必借眾以凌寡,托言眾治,壓制乃尤烈於暴君。」 「嗚呼,古之臨民者,一獨夫也;由今之道,且頓變而為千萬無賴之尤,民不堪命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進入麓尚書院大宋。 花了一年有餘,終於成為祝文山知己好友。 生辰之日,我想欲坦言。與他天生一對的白月光回來了。 楚柔:「祝文山,你和梁大牛不能在一起!他是男人!」 旁人譴責我倆有悖人倫,禍害國之棟樑。 我撕去鬍子,散開秀發。 「不好意思,我是公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他們去忙了,那我們是不是也要去忙了?」梅少摟著祝英台腰的手,意有所指的撫動起來。
Thumbnail
「你渡點陽氣給我不就得了?」 馬文才聞言輕笑,附耳細語:「今晚都渡給你,你想多少,就渡多少。」
Thumbnail
「我對妳也是一片真心,但這真心,會不會來得太遲?」
Thumbnail
「罷了,馬哥哥,揍他做啥?反正什麼都沒發生。」祝英台道,將目光從梅少的臉上移開。
Thumbnail
「但凡兩京中被你沾惹過的男人女人,從未說你強他們。那你為何要強我們?」馬文才進一步逼問。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Thumbnail
「哎哎,算了算了,真是沒眼看。」祝英台拿出帕子揮揮:「祝你們百年好合。不過,馬公子,我們的婚事就在兩天後,可怎麼辦?」 「我來此,就是想跟你打個商量。」馬文才說。
Thumbnail
閨怨 唐代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描寫了一位閨中少婦春日登樓賞景時,因思念遠戍的丈夫而產生的幽怨之情。她原本對離別沒有什麼感覺,但在春日裡看到柳綠花紅,心裡卻突然生出惆悵之意。悔教夫婿覓封侯,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想到丈夫在外征戰,可能久久不能回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進入麓尚書院大宋。 花了一年有餘,終於成為祝文山知己好友。 生辰之日,我想欲坦言。與他天生一對的白月光回來了。 楚柔:「祝文山,你和梁大牛不能在一起!他是男人!」 旁人譴責我倆有悖人倫,禍害國之棟樑。 我撕去鬍子,散開秀發。 「不好意思,我是公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他們去忙了,那我們是不是也要去忙了?」梅少摟著祝英台腰的手,意有所指的撫動起來。
Thumbnail
「你渡點陽氣給我不就得了?」 馬文才聞言輕笑,附耳細語:「今晚都渡給你,你想多少,就渡多少。」
Thumbnail
「我對妳也是一片真心,但這真心,會不會來得太遲?」
Thumbnail
「罷了,馬哥哥,揍他做啥?反正什麼都沒發生。」祝英台道,將目光從梅少的臉上移開。
Thumbnail
「但凡兩京中被你沾惹過的男人女人,從未說你強他們。那你為何要強我們?」馬文才進一步逼問。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Thumbnail
「哎哎,算了算了,真是沒眼看。」祝英台拿出帕子揮揮:「祝你們百年好合。不過,馬公子,我們的婚事就在兩天後,可怎麼辦?」 「我來此,就是想跟你打個商量。」馬文才說。
Thumbnail
閨怨 唐代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描寫了一位閨中少婦春日登樓賞景時,因思念遠戍的丈夫而產生的幽怨之情。她原本對離別沒有什麼感覺,但在春日裡看到柳綠花紅,心裡卻突然生出惆悵之意。悔教夫婿覓封侯,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想到丈夫在外征戰,可能久久不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