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軟體知識】認識延遲、吞吐量、頻寬的差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Latency 延遲

執行一個操作要花費的「時間長度」。
舉例來說,時速100公里的前提下,從台北到高雄大約花費4個小時,而這個花費的耗時就稱為延遲。

Throughput 吞吐量

以一個時間區間作為單位,單位時間內可以執行「幾次」操作,或運算的「次數」。
舉例來說,時速100公里的前提下,從台北到高雄的路段,每一個小時能夠乘載的量能,以高速公路來說,一台車可以乘載4個人的理想狀況之下,那麼從台北到高雄一台車需要耗費3.5個小時,以吞吐量來說就是衡量一個小時可以載送多少人到達目的地的指標。

Bandwidth 頻寬

以高速公路來說,假設A地到B地的路段都是四線道,理想的狀況下,四線道都通車,且不塞車的狀況下,同時並行四輛車就稱為頻寬。

結語

對於以上的名詞具有基本的認識之後,我們可能會想,如何減少延遲與提高吞吐量呢?
  • 減少延遲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提高時速、減少風阻…,也就是提升硬體資源,讓處理速度更快,減少延遲。
  • 提高吞吐量的部分重點在於如何在有限的道路限制下運載更多的量到目的地,以高速公路來說,我們可能會採取高乘載管制,盡量讓每一台車(封包),塞滿人(資料),達到最有效率的運輸,讓道路的空間發揮到極致,並搭配最低限速來減少塞車的狀況。
  • 增加頻寬雖有助於提升運載量,但如果沒有從減少延遲與提高吞吐量來改善的話,很容易誤入加大頻寬解決一切的陷阱。
其實我們會發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都應用在軟體領域的解決方案之上,我想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所有的解決方案都是基於我們人類的智慧,因此不論是虛擬甚至是實體生活,我們只要好好思考出一個策略就能解決眼前遇到的困難。
喜歡撰寫文章的你,不妨來了解一下:
歡迎加入一起練習寫作,賺取知識,累積財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1會員
271內容數
哈囉,我是阿Han,是一位 👩‍💻 軟體研發工程師,喜歡閱讀、學習、撰寫文章及教學,擅長以圖代文,化繁為簡,除了幫助自己釐清思路之外,也希望藉由圖解的方式幫助大家共同學習,甚至手把手帶您設計出高品質的軟體產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一篇的「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傻傻分不清楚?」主要在介紹認證與授權的差異之處,而本章節著重於授權這部分,也使用了經典的RBAC模型進行說明。 RBAC模型(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 認為可以抽象的表示: Who是
認證(authentication)跟授權(authorization)這兩個名詞常常被混淆,但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數位化的時代下,為了確保每位使用者的安全性,每個系統幾乎都具備認證(authentication)與授權(authorization)這兩大功能,而這些概念也常常出現在我們生
在進入Message Queue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同步/非同步任務的概念。 菜單稱為訊息(Message), 為工作內容描述。 送出菜單的客人稱為生產者(Producer), 負責建立訊息。 櫃台就相當於Queue, 負責接單並依序處理。 廚師就是消費者的概念, 負責消化Queue裡面的訊息。 採
前一篇的「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傻傻分不清楚?」主要在介紹認證與授權的差異之處,而本章節著重於授權這部分,也使用了經典的RBAC模型進行說明。 RBAC模型(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 認為可以抽象的表示: Who是
認證(authentication)跟授權(authorization)這兩個名詞常常被混淆,但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數位化的時代下,為了確保每位使用者的安全性,每個系統幾乎都具備認證(authentication)與授權(authorization)這兩大功能,而這些概念也常常出現在我們生
在進入Message Queue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同步/非同步任務的概念。 菜單稱為訊息(Message), 為工作內容描述。 送出菜單的客人稱為生產者(Producer), 負責建立訊息。 櫃台就相當於Queue, 負責接單並依序處理。 廚師就是消費者的概念, 負責消化Queue裡面的訊息。 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一種想法可能會覺得,這是我們的體感問題,很快搭到車的時候我們不會特別注意,但如果等待時間久一點,我們就會特別不高興,也會特別印象深刻。我同意會有這種狀況,但事實是,即便不關於這種體感差異,我們等公車的時間就是會比「隨機等公車的理論值」--「二分之一車班間距」來得更長一些。這便關連到了檢查悖論。
Thumbnail
從東京到成田空港約兩個小時的車程,接駁順暢的話可以更快。 我搭了幾天的成田特快,安靜的車廂寥寥無人。 可能是末班車的關係,或如遊客戲謔的 「成田特慢」一般,不如skyliner迅捷,一個半小時的高鐵票價,換不回一丁點時間。 千葉站之後,車進隧道 。 車窗外是更紮實的黑,列車在軌道上跌
Thumbnail
「每秒公尺是速度還是速率?」你問 「是速度也是速率。」我答 「那速度與速率有何不同?」你再問 「速度有方向性,速率沒有;速度是向量,速率是純量。」 沒有方向感的人生,是繞圈的速率 從起點又回到原點,有了移動的距離,卻未曾有過位移 找到方向感的人生,有了移動的距離,也有實質的位移 那種每
Thumbnail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通車後,從歷年旅客人數來看,除了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下跌,其餘都是穩定的向上成長,更在2023年突破7000萬大關。而人流越多,就代表商機越大,連帶讓車站一同完成的高鐵特區,在近幾年都有許多開發案進駐,所以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全台灣的高鐵特區,目前有哪些重大開發案正在進行中吧!
Thumbnail
馬力催到一百,長途開下去,遲早沒油,人生不像交通,會有速限,違規拍照,但有潛規則、世俗眼光、社會文化,那就像速限標誌,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避免出事,真正的高手並非飆仔;換言之,分好輕重緩急,依序處理,提升效率,不用當路隊長被時間追著跑。
Thumbnail
另一個證據,就是統計學裡面的「索羅門曲線」顯示,若根據「自由車流速率分佈」與「事故發生率」兩者相對比,我們會發現,越接近自由車流85分位數的速率,才是事故率最低的速率,而不是「越慢越安全」。
Thumbnail
前天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 One於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首次測試了超級高鐵(hyperloop),無殼金屬滑車以時速186公里花了1.9秒飆過914公尺的規道,計畫最終將加速至時速1125公里,到時候繞行台灣一周(1139公里)只需約一小時。高速鐵路公司預計在2019年開始運送貨物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
Thumbnail
從台灣目前人口聚集的核心區域—六大直轄市來看,每座重量級車站,現在也非常多針對車站本身、甚至周遭區域的工程正在進行。所以今天我們就打破先前一集只談一個縣市的空間限制,一次看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以及高雄各自的超級車站,目前在進行那些工程,以及最新進度到哪裡 !
  一種想法可能會覺得,這是我們的體感問題,很快搭到車的時候我們不會特別注意,但如果等待時間久一點,我們就會特別不高興,也會特別印象深刻。我同意會有這種狀況,但事實是,即便不關於這種體感差異,我們等公車的時間就是會比「隨機等公車的理論值」--「二分之一車班間距」來得更長一些。這便關連到了檢查悖論。
Thumbnail
從東京到成田空港約兩個小時的車程,接駁順暢的話可以更快。 我搭了幾天的成田特快,安靜的車廂寥寥無人。 可能是末班車的關係,或如遊客戲謔的 「成田特慢」一般,不如skyliner迅捷,一個半小時的高鐵票價,換不回一丁點時間。 千葉站之後,車進隧道 。 車窗外是更紮實的黑,列車在軌道上跌
Thumbnail
「每秒公尺是速度還是速率?」你問 「是速度也是速率。」我答 「那速度與速率有何不同?」你再問 「速度有方向性,速率沒有;速度是向量,速率是純量。」 沒有方向感的人生,是繞圈的速率 從起點又回到原點,有了移動的距離,卻未曾有過位移 找到方向感的人生,有了移動的距離,也有實質的位移 那種每
Thumbnail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通車後,從歷年旅客人數來看,除了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下跌,其餘都是穩定的向上成長,更在2023年突破7000萬大關。而人流越多,就代表商機越大,連帶讓車站一同完成的高鐵特區,在近幾年都有許多開發案進駐,所以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全台灣的高鐵特區,目前有哪些重大開發案正在進行中吧!
Thumbnail
馬力催到一百,長途開下去,遲早沒油,人生不像交通,會有速限,違規拍照,但有潛規則、世俗眼光、社會文化,那就像速限標誌,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避免出事,真正的高手並非飆仔;換言之,分好輕重緩急,依序處理,提升效率,不用當路隊長被時間追著跑。
Thumbnail
另一個證據,就是統計學裡面的「索羅門曲線」顯示,若根據「自由車流速率分佈」與「事故發生率」兩者相對比,我們會發現,越接近自由車流85分位數的速率,才是事故率最低的速率,而不是「越慢越安全」。
Thumbnail
前天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 One於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首次測試了超級高鐵(hyperloop),無殼金屬滑車以時速186公里花了1.9秒飆過914公尺的規道,計畫最終將加速至時速1125公里,到時候繞行台灣一周(1139公里)只需約一小時。高速鐵路公司預計在2019年開始運送貨物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
Thumbnail
從台灣目前人口聚集的核心區域—六大直轄市來看,每座重量級車站,現在也非常多針對車站本身、甚至周遭區域的工程正在進行。所以今天我們就打破先前一集只談一個縣市的空間限制,一次看完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以及高雄各自的超級車站,目前在進行那些工程,以及最新進度到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