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好久才開始又動筆寫第二集
說實話,我之前重看的時候,看到第二集也是懷疑人生了一下
或許是第一集太震撼我
第二集對我來說稍嫌平淡,沒有太多讓我情緒有正向波動的地方
所以我當初看到第二集也在想著還要不要繼續看下去
所以我想現在我也遇到了一樣的坎
要去越過
但我也必須說
正因為如此,第二集也是給予我很大的驚訝
我自己也沒想到
在打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能夠從那些我曾經覺得平淡的劇情裡面找到讓我覺得興奮的意義
太久沒打這樣長篇的文字,需要醞釀一下情緒
廢話有點多,以下正文:
【前言】
第二集原本的架構,是陳韻如與黃雨萱時空交錯的排列方式,原本我看了有點無感,但我後來用新的方式去看,讓我有了感覺
單一故事線觀看
如果你是看第二次電視劇《想見你》的觀眾
我誠心建議你像我這次一樣,一次就看一個故事線
也就是
看黃雨萱的時候就一次看黃雨萱的故事線到底
看陳韻如的時候就一次看陳韻如的故事線到底
不要像第一次那樣時空跳躍,兩個故事線混雜在一起看
會看出一個全新的感受
像我就是在這樣觀看之後,更能夠感受到黃雨萱在這一集裡的那份悲傷
也感覺陳韻如的故事可以很完整地去理解
所以這次會用這樣的方式去書寫
分成:黃雨萱故事線、陳韻如故事線、時空交會
這三個大段落
為什麼架構上要時空交錯?
如果單一故事線可以讓情感比較出來,為什麼劇組要選擇使用交錯時空的方式來敘事呢?
我想,劇組想要兩個世界慢慢交融的感覺
在第二集一開始,雙方的故事線各自在敘事的時間都很長
後來慢慢的,時間越來越短,在觀眾眼裡,也就代表時空的交換越來越頻繁
甚至到後面要穿越的時候,甚至是幾個畫面就交換一次
就像是原本兩者離的很遠,你都還能看得清楚雙方各自的生活樣貌
這是黃雨萱、這是陳韻如
但隨著越來越靠近,他們互相影響交錯,他們開始像是融合變成一體
越來越頻繁的交換,就像是不斷交換的幻燈片
最終動起來就像是同一個個體
我想用這樣的方式
可以讓觀眾可輕易接受後面的時空穿越
因為一直接受交換時空交換時空,到後面對於真正的交換,就不會感到突兀
不會有怎麼突然來到這裡的斷裂感
因為前面早就很多次暗示了這場時空的交換
【黃雨萱故事線】
第一場戲:夢境與夢醒
一、夢裡
虛幻的美好結局
在夢裡,一切都如同計畫
她搭上了王銓勝的車,王銓勝順利假裝拋錨,求婚成功了。
在這裡,劇組展示了:「如果一切往美好結局發展會是怎樣。」
夢裡的黃雨萱喜極而泣,所以應該會接受他的求婚
然後他們會錯過那班失事的飛機,會一起去上海,或一起留下來
就算搭上那班失事的飛機,他們也會一起離開這世間
不管怎麼樣,他們都不會分離,都會一直在一起。
這是,美好的結局。
但看過第一集的我知道,並不是如此,夢與現實相反,看著這場戲,我反而感到更多的悲傷。
二、夢醒
摸摸臉頰、沒有淚水
醒來後,黃雨萱摸了摸臉頰,並沒有淚水
在夢裡,喜極而泣的淚水代表著快樂
然而,現實之中,這份快樂並不存在,彰顯著剛剛所經歷的一切只是夢境,那份快樂是虛幻的
連帶著,剛剛那個美好結局也是不存在的
不論是接受求婚後,一起生活、一起死去,或是即便不在身邊但至少都還一起活在這個世界
這樣的結局都不存在
存在的,是自己被單獨留下、王銓勝死掉的世界。
想起戒指怎麼來的
除了眼淚是代表現實與夢境的分界
手上戒指的也有這一層的意思
手上的戒指並不是像夢中那樣,從王銓勝的求婚中接過來的
而是自己在車子的後車廂找到的
除了幫助觀眾喚起第一集最後最高潮的悲傷
也是告訴黃雨萱:
這裡是現實,是沒有王銓勝的現實。
原本象徵幸福的戒指,這裡則是象徵孤獨與悲傷的現實
戒指上的文字
黃雨萱閱讀了戒指上的文字:
「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後面的集數在揭示完整句子的時候有給了翻譯,就是:「只有妳想見我的時候」
但在這邊,就是留下一個小伏筆、一個小疑問,不是很影響主線劇情,但就是一個小細節,讓觀眾好奇:下一句是什麼?
意外
最近重聽了小球莊鵑瑛的《何必紀念》
裡面有這麼一句歌詞:
「我的故事 怎麼突然被畫下句點」
讓我對於第一集的王銓勝的計劃失敗有了新的體悟。
王銓勝的求婚計畫,發生了意外,所以計畫被迫中止。
對應到人生,死亡不也是一場意外嗎?
我們總是想著還有明天,為了明天計畫這個和那個,總想著明天還能跟誰在一起
但死亡總是突然到來,故事突然就被畫下句點,計畫就這樣被打亂。
所以我想,出了意外而被打亂的計畫
不只王銓勝的求婚計畫,還有他的人生
和黃雨萱的人生
三、小結
在這段夢境與夢醒的劇情之中
作為第二集的開頭,必然要銜接第一集的內容
而且不只內容,還有角色的情緒
所以劇組用夢境與夢醒,讓觀眾回憶起第一集講到的求婚和婚戒
並藉此表示了那段關係,以及王銓勝不在身邊的現實
最後埋了一個小伏筆,關於婚戒的文字,到後面會揭示意義。
第二場戲:在公司
一、虛擬實境APP
展現內心的渴望與願望
如同第一集,阿脫一開始展示了全新的科技商品,這一集也是如此
昆布使用了虛擬實境跟自己心愛的偶像進行互動
這反映出了虛擬實境APP的功能:
實現人內心的渴望與願望,
也展現人內心的渴望與願望。
順帶一提
這邊也算小小埋了一個伏筆
阿脫像黃雨萱展示這個APP可以和任何心儀的偶像近距離接觸,然後說從金城武到明金城都任君挑選
但黃雨萱一副興致缺缺的模樣,根本沒有搭理阿脫
一來是要維持自己的人設,不願意把自己內心的願望展示在眾人面前
想想如果劇情是黃雨萱接受了某個偶像,然後在眾人目光下戴上眼罩變得跟昆布一樣對虛幻的偶像又摟又抱,那會是多麼衝擊的畫面ㄏㄏ
二來,這一集的最後也會揭示為什麼黃雨萱對阿脫的提議沒有任何興趣
因為她最想見的、最想近距離接觸的,不是那些偶像,是王銓勝。
跨越現實障礙
阿脫在跟黃雨萱介紹這個產品的時候是這麼說的:「完整建立一個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體驗的虛幻夢境」
這讓我想到第一集所展示、關於第三個願望不能說出口的原因:「不說出口的願望並不會比較容易實現,而是這個願望就算沒有實現,你也不會因此而感到受傷」
因為你說出口的願望會被審視,會被要求要符合現實,與現實不符合的,不好說出口。
某種程度,這個APP也是實現了人們心中的第三個願望
因為他可以跨過現實的障礙,你現實生活之中無法體驗的、違背現實的,在這套APP都可以幫你實現
所以我想我們可以這麼理解這套APP:
它是一個能夠帶你跨越現實世界的阻礙,把不可能化為可能,帶你前往到你所渴望的世界。
虛擬實境APP:穿越時空、虛擬實境、夢,不都是一樣的嗎?
綜合上述兩點,再來看這一集之中所有虛幻的東西:
時空穿越、虛擬實境APP、夢境
他們難道不是一樣的嗎?
在故事一開始,夢境不就是帶著黃雨萱穿越了現實的阻礙,回到了求婚的那一天,求婚成功,體驗了一場美好的結局嗎?
在故事的後期,虛擬實境APP不也是帶著黃雨萱穿越現實阻礙,來到一個有著王銓勝、一起聽伍佰唱歌的未來嗎?
在故事的最後,時空穿越不正是帶著黃雨萱穿越現實的阻礙,來到一個有王銓勝的世界嗎?
這三個東西,名字不一樣,運作的方式大概也不相同,但意義是一樣的:
展示你潛意識之中,你所期望的那個世界。
它們三個還有一個一樣殘酷的地方:就是它都是虛幻的。
再美好的夢、再美好的虛擬實境、再美好的時空穿越
你都要醒來、都要拿掉頭套
都要
回來到這個現實世界
虛擬實境APP:給予機會
同時,夢境、虛擬實境APP、時空穿越這三項機制,也都有一個美好的地方:
都給了機會。
給人實現願望的機會,給人道別的機會,給人獲得新生的機會
最近在聽研究深度心理學的鍾穎老師講《西藏度亡經》
經典裡面大致提到,人死後會在自己的內心之中看見光明,以及諸多幻象。
我們必須去認知,不論是看到的光明、還是任何凶神惡煞,都是自己的內心所顯現,要去接受他們,走向他們,就能獲得解脫。
這裡就提到,獲得解脫、救贖的方式,不是依靠神、佛這些外在的因素
而是依靠自己,獲得救贖的方式一直就在我們內心之中
只是我們被現實遮蔽,讓我們看不見,直到死了,現實崩塌,我們才終於得以看見這些。
有時候獲得救贖的方式,不在外面,而是就在自己內心的陰影之中
所以這三項機制,其實給了人機會去面對黑暗,或許,在直面這個黑暗之後,人能夠跨越它,成為自己的力量,迎向自己的光明
就像
夢到死去的人回來跟自己告別,在跟他們好好聊過之後,就能接受他們的死亡
也像
《何必紀念》這首歌的MV所展示的
女主角用虛擬實境APP去收拾和男友生活的一切,最後男友的下跪、她的哭泣,讓她好好跟他告別了。
所以現實生活之中就已經存在這些機制可以面對自己黑暗,讓自己解脫的方法
然而
對於黃雨萱來說,這些方法都無效
我們其實可以把這些劇情視為黃雨萱尋求治療、尋求救贖的過程
找了第一個叫做夢境的醫生,沒有用
找了第二個叫做虛擬實境APP的醫生,還是放不下
好吧
本來不想用這招的,但看來現實世界的醫生都已經無法治療他
只好請出最後手段
也就是時空穿越
之所以是最後手段不想動用,因為這個方式對於當事人來說最麻煩、最痛苦、最勞心勞力
但也像《西藏度亡經》裡面提到那些死後解脫的階段一樣
最一開始是最簡單的,擁抱強烈刺眼強光就好
你因為害怕做出選擇,所以遲疑、所以錯過
那後面就越來越麻煩,開始會有諸佛出現、或者開始有凶神惡煞出現
但即便越來越麻煩,但不用擔心,這些都是來幫助你解脫
而且任何階段,只要一念之間想通了,就可以解脫
正如同,後續黃雨萱所經歷的那些冒險
不論痛苦或快樂,都是她自己的內心出現的幻象,來幫助她解脫。
最終,黃雨萱才終於從這段關係、這段輪迴之中,獲得了解脫。
二、查照片的線索
推進劇情
在這邊,主要是推進主線劇情
黃雨萱找到阿脫,請他幫忙找照片的出處
並且表示,得知這張照片是在2010年上傳到無名小站
藉此證明:絕對不是黃雨萱失憶忘了曾經拍過這張照片。
因為從年紀來看,黃雨萱和王銓勝那個時候都還沒認識
所以刪除掉了其實照片上的女生是黃雨萱這個可能性
原來是抓小三喔
阿脫幫黃雨萱找完之後蹦出了這句話
「我還以為妳為什麼要找這張照片,原來是要抓小三喔,不對,人家認識的比妳早,應該妳才是小三。」
黃雨萱聽完沒有否認,只是凹了阿脫的手指
代表
她的確是這樣想,但不願意聽、不願意承認而已。
這段故事因此變得並不突兀
從劇情上,因為找到一張奇怪的照片,所以想找人幫忙找出處,很合理。
從動機上,第一集後半段,黃雨萱就是在試圖找到小三,找到王銓勝移情別戀的證據,試圖藉此證明王銓勝並不愛自己,好讓自己可以不再那麼愛他。
這邊延續第一集抓小三的動機,來到了第二集,合理化了黃雨萱這麼積極調查這張照片出處的理由。
應該妳才是小三
在抓小三這件事情之上,劇情這邊甚至還轉了個彎
現在已經不是抓小三
而是要去證明自己會不會是小三
自己會不會是王銓勝愛情之中的替代品
會不會王銓勝真的沒那麼愛自己,只是愛著前任,因為自己長得跟前任很像才跟自己交往
會不會王銓勝一直都愛著別人,而不是愛自己?
在這裡
雖然是相同的動機,但給予觀眾新的目的、新的問題、新的好奇:
到底王銓勝是不是渣男?是不是把黃雨萱當成一個替代品才對她那麼好?
被迫接受幫助
我一直在想
為什麼要特別設計一個橋段
是阿脫把「王銓勝可能有小三」這件事情弄得全辦公室都知道
我沒有一個很好的答案
但我自己推測
依照黃雨萱的人設
黃雨萱會認為這是她自己的事情,該自己一個人去處理
畢竟她不是很喜歡把王銓勝的事情展露在眾人面前。
所以在被阿脫把這件事情講開的時候
黃雨萱的表情很為難,像是被喊破心事一樣
代表她本來沒有打算讓大家知道這件事情
但現在沒辦法,已經被公開了。
如果阿脫沒有這樣的行為
黃雨萱肯定什麼都不說,會自己行動自己找,然後大概率一無所獲。
就是因為阿脫把這件事情弄得全辦公室都知道
黃雨萱的朋友們才知道有這件事情,才能參與進來幫忙
然後
才能接到後面昆布幫她找到了32咖啡店。
三、小結
在這場戲裡,主要是闡述三件事情:
1.埋下虛擬實境APP到後面功用的伏筆
2.推進主線劇情,刪除照片線索的可能性
3.給予這條故事線一個目標:找出照片中的男生和女生是誰。
這樣作為這條故事線的開場,開啟後面的搜查
第三場戲:在家裡
一、找畢業紀念冊
製造疑點,刪除可能性
黃雨萱找來陳財裕,要求他給予畢業紀念冊,想從中找出照片中女生的下落
然而,卻是遍尋不著
這裡製造疑點,讓大家開始想:
依照年份推算,照片應該是高中時期拍的,但為什麼高中畢業紀念冊上卻從沒見過這個女生呢?
再加上陳財裕個人的保證,可以證明王銓勝在高中的時候沒有這樣的交友關係
那麼照片中的人到底是誰?
再加上小黛詢問之前王銓勝有沒有什麼蛛絲馬跡
也是刪除掉了這個可能性
並且給出合理的解釋:「如果有的話他早就被我揍扁了」
合理,畢竟如果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在戀愛關係之中必然是一起事件,不可能毫無印象。
即便後面有一些回憶的線索,但對於那個人的身分是誰卻毫無頭緒
以人搜索到這邊斷了線索,進入了死胡同。
提出新的疑點與埋伏筆
隨後,小黛問出了關鍵問題:「那你們第一次見面呢?他有沒有透露出好像你們早就認識了一樣」
從這句話帶入黃雨萱和王銓勝第一次見面的回憶
王銓勝的確是一副他早就認識黃雨萱
再加上
王銓勝曾經對著一幅自己的作品,說那是他第一個喜歡上的人。
藉由這二項回憶串聯
讓黃雨萱不禁懷疑:好像王銓勝的確在認識她之前有認識另一個跟她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這邊會讓觀眾更加好奇照片中女生的身分
以及
好奇著:難道黃雨萱真的只是王銓勝對某人愛情的替代品?
並像第一集一樣懷疑:難道王銓勝真的沒那麼愛黃雨萱?
在提出這個疑點的同時,也埋下伏筆
後面會再揭示這幅作品與那次見面的真貌。
對話
我很喜歡這段對話的編排
它慢慢排除可能性,然後指到最重要的核心
先是排除王銓勝在高中時候認識這個女生
再來,詢問交往過程有沒有蛛絲馬跡
排除掉之後
最後才問出這場戲想要表達的事情:關於第一次見面、關於王銓勝第一個喜歡的女生
這樣慢慢排除可能性的作法,會讓觀眾不會覺得突兀,怎麼突然就問這個
以及
也讓整個戲不會看起來太刻意
如果沒有「先問交往過程有沒有蛛絲馬跡」以及「被黃雨萱否定」
而是直接就詢問「第一次見面有沒有異狀」並且接著「黃雨萱的回憶」
這樣看起來就會太刻意,編劇的目的太明確,會讓觀眾一眼看出來:喔這場戲,劇組就是要跟我說這件事情唄。
這樣的編排,有了否定,讓角色看起來有在思考而不是被操線的人偶,也讓整個對話更加自然與順暢。
陳財裕的人設
這邊也完整了陳財裕的人設
從跟陳財裕借畢業紀念冊可以知道陳財裕跟王銓勝同一個高中也同一屆
但他們肯定在高中互相不認識或是不熟,不然黃雨萱就會直接問他王銓勝在高中時候的情況
這裡也把陳財裕的人設展現完整:喜歡四處撩妹。
再藉由這樣的人設,「照片中女生跟王銓勝在高中認識」這件事情給排除。
二、小結
這個部分主要是承接第二場戲所訂定的故事目標,推進主線,並藉由完善陳財裕這個配角的人設,刪除可能性,也埋下未來的伏筆。
第四場戲:揭曉答案
一、在公司
得知32咖啡店的存在
這邊昆布告知她找不到32唱片行,卻找到了32咖啡店。
在這邊,我們可以看到阿脫把這件事情公諸於世後對黃雨萱的好處
如果他沒有白目地把這件事情大聲說出來
昆布不會知道這件事情
就不會協助查找
黃雨萱就不會知道32咖啡店的存在
她會獨自一人
然後像個無頭蒼蠅一樣毫無頭緒地尋找
最終一無所獲
陪伴的重要性
雖然我覺得這邊談這個有點太過於硬要
但或許這邊也反映出了陪伴對於走出創傷的重要性
我們每個人都會被自己的視野所侷限
然後很容易就自己在死胡同打轉
所以很需要有另外一個人
帶著另外一個視野
另外一個角度
走進來一起討論
讓彼此共享各自的視野
這樣才能看得更全面
更容易去看見自己沒有看見的
自己漏掉的地方
或許
就這樣一個新的觀點加入
就能為整件事情注入新的活水
時間就又能再流動起來
而不會是停在創傷的那一刻
就像玩英雄聯盟,被夜曲開大遮蔽和隊友共享的視野時,每一步都是那麼可怕,而且多麼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好的,離題了XD)
總之
因為黃雨萱被迫不能自己去面對,所以有了朋友的陪伴,她找到了新的方向,也讓她看見自己沒有看見的
因此,才能找到往下前進的線索。
二、32咖啡店
答案揭曉
來到32咖啡店的昆布和黃雨萱,如願以償見到陳韻如的舅舅
也因此得知了,照片上的女生叫做陳韻如,她早在1999年死去
所以這張照片頂多是1999年拍攝
照片上的人更不可能是王銓勝
因為1999年他也才五六歲,不可能是一個高中生
到這邊
劇組把這條故事線的目標完成了
做了完整的交代
照片的年代、上面的人是誰、男生到底是不是王銓勝、女生又是誰
都一併說明清楚
也確確實實刪除了「黃雨萱是王銓勝感情上替代品」這個可能性。
再一次告知,黃雨萱的抓小三行動再次以失敗坐收
接上另一條時間線與非平行世界
我們在這個地方,透過舅舅講述的訊息可以證實
照片上的男生和女生,分別是莫俊傑、李子維和陳韻如
雖然前面大概在時空交錯的敘事方式時,早就已經猜到了,但這個地方是劇情上第一次跟觀眾明確告知這張照片的來源和上面人的身分
也是觀眾第一次明確被告知(如果沒有細看陳韻如的桌曆年分)
這張照片並不是跟黃雨萱和李子維處在同一條時間線、處在同一個時空下
而是時間的差異,年代的不同,一個在2019年,一個在1998年
但也僅僅是時間的不同,大家都在同一個世界之中
並不是平行世界。
所以這邊刪除了陳韻如李子維是平行世界的可能性
並且這裡在某種程度上,讓兩條故事線交會,前面那些分開、交錯的各自故事片段,在這邊已經開始要交融,暗示快要變成同一個時空。
難以跨越的空間與時間鴻溝
談完照片的年代,證明了照片上的人並不是王銓勝也不是黃雨萱,而是身處不同時代的兩組人馬
我看到這裡衍伸出一個想法:在這個世界,空間基本上都能夠跨越,即便身處美國台灣,也能夠輕易聯繫上或者坐飛機過去找對方
但
時間,是我們科技至今都無法跨越的。
可憐的黃雨萱
連相同時間與空間下的王銓勝都找不到、聯繫不上
更不可能找到那個,永遠留在1999年的陳韻如
到了這邊
面對空間和時間的鴻溝,所有線索都已經斷絕了
一切回到原點
那個可恨,痛苦、悲傷、無力的原點。
陳韻如竟然死了?
這邊我當初在看的時候有點情感上的震撼
因為劇組是採用跳接的手法去敘事
所以在這一場戲之前
其實陳韻如才跟李子維在公園談心
把她過去承受的壓力跟他說
也把她對於未來的規畫呈現在觀眾面前
看到這邊我們知道
陳韻如活得很痛苦
但她還有著某種生命力
她還是像個青春洋溢的高中生
對於未來有所期望
還在規畫著自己的未來
甚至
她已經遇到了莫俊傑
交到她人生第一個朋友
也已經遇到了李子維
心中也有了愛情的悸動
這是多麼生機萌發的狀態
好像終將苦盡甘來
她的人生就要變好了
結果
這一場戲
劇組竟然直接跟我說
她死了。
這樣鮮活、有著活力和希望的個體
結果沒有辦法看到未來的美好
等待她的
竟然是死亡的結局
對我來說那是震撼的
然後
開始期待:
劇組你要怎麼讓陳韻如合理地死去呢?
畢竟這不是現實世界
不能隨便一場車禍就帶走她
勢必要讓她的死很合理
所以
她到底後面會經歷什麼?
導致命運(劇情)的走向會是迎向死亡呢?
這邊運用預告的方式
也勾起觀眾的好奇心與期待
在另外一個意義上
這裡賦予了觀眾全新可以期待的目標
以及結尾必須揭曉的答案。
陳韻如在1999年死亡的誤導(?)
接下來三個段落有大量我主觀的想法,甚至根本不完全與事實符合,也在劇本裡面找不到相對應的證據來證明,甚至後面的劇情會啪啪打臉的那種
但由於我覺得很有趣,所以還是忍不住想講XD
總之
雖然老闆是說陳韻如在1999年死亡
但我想如果是第一次看的觀眾
大概沒辦法看那麼細到
能夠因為陳韻如房間書桌上的日曆顯示1998年,知道第二集裡的陳韻如是身處1998年,所以在這一集裡面她並不會死
至少我沒有發現。
所以我有以下二個誤會:
- 誤以為第二集的陳韻如所在的年份就是1999年,她應該要在1999年過世,所以她應該會在第二集死去,進而有上面所說對於劇組劇情安排的期待感
- 基於第一點,我已經認定陳韻如死掉了,所以我當時看到黃雨萱穿越回到陳韻如身體裡面的時候,我下意識以為劇組的安排就像是很多穿越故事一樣,原主死掉,身體成空殼,然後另外一個靈魂住進來。
不知道這樣的誤導是不是劇組刻意為之,畢竟這部劇的劇組很愛先誤導人,然後在劇情後面給你一個翻轉,給人驚喜。
OK,剛剛的論述都還不會說真的偏離劇情很多,反正是不是誤導就見仁見智,也還好
接下來奠基於這樣誤導而衍生出來的論點,才是我所說的主觀、偏離事實、會被打臉、但我覺得很有趣的觀點──「關於陳韻如死亡的意涵」
陳韻如死亡的意涵--(1)絕命終結站
在電影《絕命終結站》裡面
一群原本應該在飛機失事而死去了人們,因為某些原因而沒在那個時候死去,後來被死神追殺,整個世界都變成要他們去死的樣貌,最後一一死去。
我覺得
這樣的劇情不也很像是陳韻如的劇情嗎?
原本應該在車禍死去的陳韻如,因為特殊的機緣所以沒在那個時候死去,後來,整個世界不也變成了要她去死的樣貌嗎?
黃雨萱佔領了她的身體,所有人都說黃雨萱很棒、陳韻如超級糟糕的,世界上所有人都在排斥她
(在她的視角啦,替莫俊傑抱屈一下。)
大家都想要陳韻如死去,希望黃雨萱留下。
這個世界變成她無法被容納的世界
簡直就像是死神在看到她逃離這次死亡之後,再次想要用全世界的力量,把她逼到死亡這條路上。
所以把她的世界變成地獄,讓她為了離開地獄,終究逃不過死亡。
陳韻如的死亡意涵--(2)地獄
在上一個想法談到地獄之後,我念頭一轉:
會不會陳韻如第2集的時候的確已經死了,後面的11集內容,都是在描述她的地獄呢?
為什麼會這麼說?
我們從第2集就可以知道,陳韻如因為從小家庭的因素,很害怕被丟下,所以安靜、不表態、迎合他人隨波逐流的態度,希望自己不要被丟下。
但讓人受苦的地獄,不就是把你最害怕的事情呈現在你眼前嗎?
所以我才會接著想到
陳韻如在第2集就死了,後面我們所看到的穿越時空,是陳韻如的地獄樣貌,她在裡面,逐漸不被需要、逐漸被取代,最後她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也就是被這個世界丟下
正如同她把自己從廢棄大樓的高空丟下一樣。
民間說法總說
跳樓自殺的人會每天都到那個樓頂再跳一次,不斷輪迴
或許,陳韻如死後,也不斷地在輪迴,一次又一次經歷這場地獄
直到她知道這場地獄來自於自己心中的恐懼
直到她真正接受了自己
才終於
被莫俊傑的那隻手拉住
脫離地獄的輪迴。
當然啦
後面的劇情早就打臉了
陳韻如就沒死吼,講什麼地獄不地獄的
但,這觀點有點意思不是嗎?XD
好啦,後面繼續接回到正題~~~
舅舅為什麼隱瞞李子維的資訊?
昆布詢問了舅舅關於李子維的資訊
舅舅都推託說不知道
但看過後面劇情的人
都知道舅舅這邊肯定是知情的
那麼為什麼舅舅針對二個人問的問題都說不知道呢?
那是因為
在劇組巧妙的設計問題與後面劇情的發展下,
「李子維和陳韻如的關係真的一言難盡」
我們可以一一來檢視。
昆布問的問題是:「李子維和陳韻如是不是男女朋友?」
後面的劇情已經告知了
陳韻如喜歡李子維、李子維喜歡黃雨萱
偏偏,她們同一個軀體、不同的靈魂
那麼你要說
李子維跟陳韻如是男女朋友?
欸......李子維大概不會同意,畢竟他喜歡黃雨萱
那麼你要說
李子維跟陳韻如不是男女朋友?
他們都在一起了,後面粉紅泡泡吹成那樣,你能說不是嗎?
接著
黃雨萱問了另外一個問題:「照片中男生的名字是不是叫做王銓勝?」
看過後面的劇情
你是舅舅要怎麼回答呢?
說不是吧........王銓勝就是李子維穿越時空變成的啊,能說他不是他嗎?
說是吧........他明明不叫王銓勝叫做李子維啊,能說他就是他嗎?
所以
我如果是舅舅
這二個問題我聽了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所以
舅舅都是做客觀事實的回覆:他們是同學、常來店裡所以感情應該很好。
那些主觀的關係定義
舅舅不是不想說,是真的很難說
一講下去,就是十三集的內容,三言兩語根本不能講完
那......倒不如都說不知道吧,反正黃雨萱之後自己就會知道了ㄏㄏ
舅舅為什麼不把未來跟黃雨萱說?
這邊如果去細想
還有一個矛盾的地方
舅舅知道一切
陳韻如會出車禍
黃雨萱會穿越時空
李子維會愛上她
後面會有一連串的悲劇
那麼
為什麼舅舅不要在此時跟陳韻如說:
「王銓勝還活著,就是李子維,他就住在樓上,你在這裡等著吧,我去叫他!」
或者像個預言家一樣
告知她會穿越時空,並請她回去的時候多注意什麼,藉此改變悲慘結局呢?
我想
這都是因為:說了她也不信。
這個情形發生過
在第五集的時候,黃雨萱跟舅舅說她來自未來,跟他講了一堆真相,講了穿越時空,講了未來會如何
但舅舅嘴巴上說相信,但壓根底兒就不信。
所以
從這邊可以明白,就算今天舅舅在這個時候選擇把所有真相都說開
那又如何?
就像黃雨萱在第五集的那個陳韻如房間裡,把一切真相都說開,但沒有親身經歷的人,誰會相信這一切呢?
舅舅是過來人,他知道講了對方也不會相信,只會跟當時的自己一樣,覺得對方撞壞了腦子
所以倒不如不說吧
看破,不說破
是一個看盡人間滄桑的人,才能有的體悟與實踐
反正
時間到了,該懂的,在體會到了就自然會懂了。
(題外話,小小共鳴)
我自己目前從事教書的工作
面對孩子
很多時候真的很像舅舅的角度
我知道未來他們應該會遇到什麼
大考、找工作的徬徨、薪資的壓力、社會的現實.......
所以
我就會很努力、很焦慮地想要把知識都告訴他們
想要讓他們準備好
以免未來會遇到
但
他們不怎麼領情
因為就還沒遇到,所以就也還沒共鳴,就根本不信、不聽。
或許我自己也是無形之中把太多關於未來的壓力加諸在他們身上了吧
可能要跟舅舅多學學ㄏㄏ
關於舅舅這個角色
我個人一直覺得舅舅這個角色是很特別的存在
他見證了男女主角四個靈魂的所有相遇與別離
他始終是一個旁觀者
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知道了這一切
我感覺他是這樣的存在
那麼這樣的角色對於整部戲有什麼意義?
我不知道,等到後面寫到再來說ㄏㄏ
但我這邊想先小聊一下舅舅的演員「張翰」在演技上的處理
我個人覺得
在第二集我們已經可以看見張翰在飾演不同時空的舅舅,有著很細微的處理方式
雖然聲音都是低沉的,但是在陳韻如故事線裡的舅舅,他的聲音更有活力、更有中氣一點
然而,在黃雨萱故事線裡的舅舅,經歷過陳韻如的死亡、莫俊傑的死亡,看見了這麼多悲劇
歷經了這些滄桑的舅舅,聲音上沒有了之前的活力,更加低沉,少了一些起伏,說話也不再是那麼有中氣,變得比較小聲、也比較慢
像是看破紅塵的和尚一樣,心中好像不再起波瀾,看盡人間滄桑,不再隨之擺動
我覺得在《想見你》裡面,一大看點就是角色在不同時間線的變化,考驗著演員的演技與詮釋能力
我覺得張翰這樣的處理很好,不明顯,卻有著變化,畢竟他不是主角,不能夠有多大的變化,會太搶戲,但他依然在角色的個性和形象上做出了變化,讓舅舅這個角色更加立體了。
劇情目的與角色個性充分結合
我覺得《想見你》很神的地方是它的劇情非常合乎常理
很少會有地方是很明顯就是為了劇情需求所以這麼做
以這個地方來說
在劇情上,舅舅當然不能把真相說出來
因為說出來了,後面十一集是要演什麼?
那麼
在角色的世界,為什麼不能把真相說出來呢?
這邊透過問題詢問的設計以及角色本身的難處、經歷和個性
給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
舉例來講就是
不是因為要後面劇情要殺人所以出現槍
是因為這邊本來就要出現槍,所以才出現槍
這樣讓角色的世界也合理了
劇情上看起來也就會很舒服。
而且有這麼多細讀之後可以互相圓滿的劇情設計,真的是很佩服劇組啊。
三、回到住處
酒後真心話
在這一幕
我們看到黃雨萱在借酒澆愁
這邊
容許我題外話一下
身為酒量不是太好的我
看到她桌上已經灌了十瓶的台啤
還沒倒
心中不禁佩服
不愧是商界人士啊XD
然後不禁想到:
她穿越到1998年會不會也很想喝酒,但又不能喝呢XD
好啦,題外話結束
回歸主題。
這邊我覺得劇組很巧妙地利用酒醉的虛實交界
讓王銓勝問出大家想問、也是劇情要問的問題:「好像非得證明,我真正所愛的那個女人不是妳,妳才甘願?」
然後,才能再一次把第一集黃雨萱的困境再次提出來:「我如果不找到一個你沒有那麼愛我的證據,我就沒有辦法真的放下你。」
以及講出這段戲裡面最讓人揪心的那段話:
「你怎麼可以那麼過分,你怎麼可以丟下我一個人,你知不知道,要自己一個人,活在沒有你的世界有多難」
然後最最讓人痛苦的事情是
當她講出這段話
畫面上又沒有了王銓勝的身影
回到了現實,這都是黃雨萱的自言自語
也就是
她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回應
不論是嘻笑又或者是安慰
那樣的空蕩
搭配黃雨萱的悲傷
很完整把離別的難受給表達了出來。
在面對離別的時候,我們都很希望對方可以給予我們回應
不論是好的是壞的
但,他離開了,不在了,那份不著力、空蕩、自言自語的可笑、妄想,才是最讓留下來的人痛苦的原因。
故事線目標的轉向
昆布問:「我們已經證明了照片上面的男生根本就不是王銓勝,也證明了妳不是王銓勝感情上面的替代品,這不就是我們今天來這邊的目的嗎?」
在這段話,昆布把這條故事線大家以為的目標說了出來:他們在找照片上的女生是不是王銓勝的初戀,黃雨萱是不是替代品。
原本在上一幕揭開「照片上男生不是王銓勝」的時候,由於故事線目標的完成,這條故事線到這裡就會沒什麼好說,就應該要停下。
但藉由黃雨萱的心境,這邊把目標做了一個轉向:不是要證明黃雨萱不是王銓勝的替代品,恰好相反,是黃雨萱想要證明自己是王銓勝的替代品。
就跟第一集的目的一樣,這樣黃雨萱覺得這樣才能藉此放下這段感情。
這邊故事目標在原本的目標上做了轉向:
從「懸疑搜查照片上的女子是誰」
轉向成第一集的目標:「黃雨萱如何放下與王銓勝的關係」
因此
有了這個嶄新的目標
後面才繼續開展那些關於「黃雨萱心中對於放下這段關係是多麼痛苦」的劇情
我覺得這一幕很神的地方在於
這個嶄新目標的賦予非常流暢,並不是天外飛來一筆,突然發生嶄新的事件,所以有了新的目標
而是在現有的目標上,只是做出一個不同的、專屬於黃雨萱的解釋,我們就又把目光放回到了黃雨萱的身上,有了新的故事目標,開展後面的故事。
這是我很喜歡的敘事手法。
接到結尾需要的條件
這裡有一個編劇的小手法
這條故事線的開頭是非常理智的調查
但這條故事線的結尾是非常玄幻的因為思念所以穿越時空
所以
這必然會遇到一個問題:怎麼把「理性的氛圍」轉接到「玄幻的氛圍」?
這也是我覺得這個喝酒劇情厲害的地方
它就是那個分水嶺
也同時是那座橋梁
透過喝酒、出現王銓勝這個不該出現的人,以及帶入了情感
讓理性推理的劇情到此告一個段落
帶著觀眾們進入角色本身情緒的劇情
因此
後面沒有了故事線的推進
都在講述角色的情緒和感受
最終再把這段悲傷和思念透過告別式烘托到最高處
然後順理成章
連接到了最後「因為思念所以穿越」的結局
這也是為什麼看到這邊
觀眾不會去吐槽:「怎麼可能聽音樂就穿越?」、「科學上穿越是要怎麼穿?」、「大腦記憶難不成還能移植嗎?」
諸如此類「理性、理智、科學」的問題
就是因為劇組處理得好
觀眾看到最後,理智腦早已隨著劇情關閉,變成感性的思維
我們都希望這對戀人可以再見,不論是否符合邏輯。
所以當黃雨萱真的穿越
觀眾不會吐槽,而是覺得「天啊這太浪漫了」、「思念真的帶著他們相遇了」。
這一切都起源於這場喝酒戲的轉接
這是我很喜歡的地方。
理性再次被證明沒有救贖
這場戲再次證明了:「現實世界沒有救贖。」
黃雨萱理智的調查、理性的辯證,卻找不到救贖的方向,依然是失敗收場
所以
劇組這邊藉由夜晚、獨自一人、在家、喝酒這些元素,並且讓科學上不應該存在的王銓勝在這個地方出現
這些都在在展現了,從「理智、理性的世界」轉變成「情感、感性的個人層面」
結合到之後的穿越時空這種非理性的劇情
讓我聯想到:這很尼采啊。
尼采就是覺得這個追求理性科學的世界沒有救贖,
所以要轉向追求非理性的藝術世界,
之後還跟另外一個人一起復刻古代的希臘悲劇,認為這樣可以拯救世界。
黃雨萱不也是覺得理性科學的世界沒有救贖,
所以藉由寵物溝通師這樣非理性的方式找到了好像是王銓勝的人,
並且要穿越回到過去,因為這段過去將可以拯救她的世界。
突然覺得這個劇情很適合拿來講現代哲學啊XD
悲傷的無力感
我在第一集的分析裡面有提到
抓小三是黃雨萱自己辦給與王銓勝這段關係的告別式
希望透過這個告別式讓自己真正放下他
第一集的抓小三告別式失敗了
在第二集
也失敗了。
如同第一集所說,這裡展現出黃雨萱這個角色的立體面
她不是沒有迷惘、她不是那麼堅強
她也想要放下王銓勝,並且為此付出了努力與嘗試
但卻失敗了
又可以呼應到第一集車子拋錨的意象
黃雨萱不是沒有想要開著車子離開這段關係、離開這場輪迴
然而
車子開著開著
拋錨了
想走也走不了
依然還是在這裡深陷
這裡會給予當事人一種無力感:
我都已經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什麼都沒有回報呢?
為什麼我還是走不出去呢?
我是不是.......永遠好不起來了?
我覺得
劇組透過再一次描述抓小三的戲碼
再一次給予黃雨萱一個努力的機會
然後讓她再一次失敗
充分營造出一種想要擺脫這段關係的努力
也是充分描繪了
因為愛,在這段關係之中無法自拔的無力
正如第一集的第二場夢
黃雨萱真的就這麼被鎖在了她與王銓勝的小屋之中,無法離開。
黃雨萱與陳韻如的共同惡夢
黃雨萱在這裡因為不斷努力想要擺脫這段關係卻不可得而感到無力
陳韻如不也是如此嗎?
她不也是非常努力想要擺脫自己原有的生活卻不可得,而感到無力嗎?
這麼說來
正如同陳韻如最後在廢墟時,說自己身在噩夢之中
搭配第一集的開頭從夢開始,以及不斷在夢境與現實交換而言
誰能夠說,黃雨萱現在所身處沒有王銓勝的世界不是一場夢呢?
這難道不也是黃雨萱的一場惡夢嗎?
只是黃雨萱沒有像陳韻如的夢那麼可怕
全世界都在排斥她
黃雨萱還有一些好朋友在身旁
世界再苦再難,也還不是全貌
所以
沒有像陳韻如一樣
選擇用最簡單暴力的方式
從這個無法逃脫的惡夢醒來
也就是殺死自己。
用黃雨萱的角度模糊焦點
其實當整個關於照片的真相大白的時候
昆布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另外一個長得跟妳一模一樣的女生,跟另外一個跟王銓勝長得一模一樣的男生,在另外一個時空互相認識。天啊,這很浪漫欸。」
然後黃雨萱並沒有對這段話發表任何感想,也沒有任何表示出有興趣的模樣
劇組有時候會用這樣的手法
明示暗示出後面的一些劇情,但沒有細談,就像是一場毫無意義的對話就讓它過去
但為什麼沒有細談?
因為黃雨萱不在乎,在這一幕的重點在於黃雨萱想要放下王銓勝
所有心思都在這個上面
所以就算講了再多有意義的事情,有再多可能性,黃雨萱也不會在乎,因為好像都跟她沒有關係,她也不會去在意
她只在意,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藉由這樣黃雨萱的狀況,劇組才能堂而皇之的埋伏筆
比方說:
照片上的男女與黃雨萱和王銓勝真的沒關係嗎?
那又是一段怎麼樣的故事?
陳韻如死了,那長得像王銓勝的人現在在哪裡?
這很多很多從照片上透露出來的疑問
全部都不會在這邊被提出來
為什麼?
因為對於黃雨萱來說,這所有的問題都沒有意義
反正沒有辦法讓她解決現在的困境
她都不在意。
替代品
貫穿第二集的這張照片,是來自於第一集的「尋找另一個自己APP」
在第一集的分析有提到
「尋找另一個自己APP」或許正是黃雨萱的期待:如果這世界上有另一個王銓勝,是不是他就能回到我的生活之中,我就不會再那麼痛苦了?
正如同我們失去了玩偶,會想要買一個新的;失去了衣服,會想買一件新的。
我們生活當中,在失去了的時候,總會希望找一個替代品回來填補那個空缺。
但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可以有替代品嗎?」
我覺得這是在這一幕,劇組第一次點出來讓大家思考的問題。
當然
劇組在這裡也第一次進行了否認
透過黃雨萱並不是王銓勝對於初戀情人的替代品,否認了這件事情,否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可以是替代品。
所以
人都是獨一無二,黃雨萱不是王銓勝的替代品
正如同
陳韻如無法是黃雨萱的替代品
所以李子維不能愛她
因為誰也替代不了黃雨萱
正如同
在莫俊傑的眼中
黃雨萱也替代不了陳韻如。
然而
正是這樣浪漫的無可取代
卻也帶給世間的紅男綠女諸多痛苦
正因為所有人都無法取代
所以當失去的時候
那份空缺也無法再次被填滿。
所以李子維後來如此痛苦
所以黃雨萱現在如此無法放下。
四、小結
黃雨萱故事線目標的收尾
在這場戲之中,劇組藉由找到32咖啡店,找到了照片的年代,並藉此把「找出照片中的女生身分」這個故事目標做了收尾
這個照片中的女生叫做陳韻如,在1999年死了,所以這張照片中的男生並不是王銓勝,只是另外一個長得跟王銓勝很像的男生,和另外一個跟黃雨萱長得很像的女生
與此同時也接上了另一條時間線,證實了這張照片和黃雨萱的時間並不相同,但都在同一個世界,並不是平行時空
也同時埋下伏筆,或者說讓觀眾有更多好奇:
照片中的三人,又是怎麼樣的故事?
為什麼陳韻如會在1999年死掉?
諸如此類的問題浮現,留待後面揭曉。
承先啟後
當故事目標被完成,理論上來說這條故事線就要在這邊結束
然而
劇組在這邊做了轉向
賦予了「找出照片中的女生身分」這個目標一個專屬於黃雨萱內心的詮釋:
「想藉由抓小三來讓自己脫離這段關係」
所以這邊劇情上非常流暢地又轉回了第一集的目標「脫離這段關係」
這邊流暢轉折厲害的地方在於,這邊再次讓觀眾想起黃雨萱是怎麼樣的人和遇到什麼問題,然後把黃雨萱的情感再次帶進來,因為這終究是一個透過思念穿越時間的故事
這裡很無違和地賦予新的目標,並且連接到最後穿越需要符合的條件:思念
從前面的理性調查,話鋒一轉又轉成感性的情感探討,並且透過這件事情再次證實:現實世界沒有救贖,終究要寄託虛無飄渺的事物。
因此這段承先啟後,開啟後面到結束之前的種種劇情,都是在試圖脫離這段關係,然後接上最後需要的思念感情,是一個很好的轉折連結。
第五場戲:告別式
一、架構處理
世俗的告別式與黃雨萱的失敗告別式
這邊劇組做了交錯的處理
一個是王媽媽為了王銓勝所辦的告別式,所有人都去參加,所有人都哭得唏哩嘩啦
一個是黃雨萱自己辦的告別式,只有黃雨萱一個人的
劇情安排是很有意思的使用了對比的手法
在王媽媽所舉辦的王銓勝告別式上,眾人都在哭泣,只有黃雨萱沒有哭
這讓觀眾浮起一個疑問:
為什麼她不哭?
然後接著透過照片,連接到黃雨萱自己的那場失敗告別式上。
因為劇情這樣安排,所以以下會分開由「黃雨萱的失敗告別式」和「世俗的告別式」這二個部分來進行討論:
二、黃雨萱的失敗告別式
思念才能帶我再次見到你
阿脫介紹APP的時候這麼說:
「可以透過掃描照片,直接建立3D影像在虛擬實境之中」
照片,是紀錄過去,也乘載思念
黃雨萱透過照片,再一次看見了王銓勝
也就是,黃雨萱透過了過去、透過了思念,才能再一次跟所愛的人相見。
正如後面,黃雨萱透過思念,穿越了時空,再一次看到王銓勝。
這邊已經暗示了穿越時空必須擁有的媒介,那就是「思念」。
失敗的告別式
為什麼會說是失敗的告別式呢?
告別式在於跟死者告別,接受自己活在沒有死者的世界
但正如上一場戲,黃雨萱撕心裂肺的那句話:「你知不知道,要自己一個人,活在沒有你的世界有多難」
太難了,所以無法接受,所以無法告別。
這裡便是呈現出她的無法接受與無法告別
所以這裡劇情上,用APP讓她看見跟王銓勝完成她的願望:
可能在好多好多年以後,我們會肩併著肩,一起坐在台下,聽著、看著,我們約定好,要一起去看的那場演唱會。
這裡我們可以發現,演唱會的場景都跟第一集開頭的夢境是一樣的
也就是,這樣美好的場景,看似實現的願望,其實都是一場夢。
在在就是因為它只是一場夢,是虛幻的,所以才讓人揪心
因為它把「渴求無法成真的願望」這項情感具體表現在我們眼前。
讓我們看見了黃雨萱的想要、現實的空蕩、願望的不可得、以及幻想跟現實之間的落差。
而既然妳還想要,就代表妳還沒放下。
所以這套APP,並沒有辦法實現黃雨萱的願望,而是讓她更加放不下而已。
她多想緊緊在虛擬實境之中抱著王銓勝不要離開,但現實裡,她什麼也沒抱到。
而且即便她抱得再緊、有多麼不想離開,她終究是要拿下裝置,回到只有她一個人的世界,回到沒有王銓勝的世界。
所以這是一場失敗的告別式
即便哭得徹底,卻沒有辦法真正放下與告別。
替代品終究會是抱到一場空
這邊我覺得呼應到前面關於替代品的論述,是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可以有替代品嗎?」這個問題第二次的否定
這次否定的方式是用具體的行動以及後果來呈現
不論虛擬實境APP掃描出來的照片再怎麼像本人,只要不是他,終究不是他。
如果去追尋替代品,就如同去追尋APP裡面的影像,最終也只會追尋到悲傷而已
就如同這場戲,追尋那些影像,黃雨萱最後擁抱到的
只是一場空。
畫面上劇組也呈現了,黃雨萱空抱的畫面,即便在APP影像裡面她好像抱著王銓勝,但從外面看的我們清楚知道,她其實什麼都沒有抱到,什麼都沒有擁有。
或許,正如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裡面盛明蘭所說的:
「永遠別向後看。」
因為失去的已經失去,向後看的,並不存在於現在,終究是一場空而已。
我多想去到有你的世界
正如前面的那句台詞:「你知不知道,要自己一個人,活在沒有你的世界有多難」,它衍伸出黃雨萱的放不下
也同時衍伸出另一個意思:「我多想離開這個沒有你的世界,去到一個有你的世界。」
所以
黃雨萱掛上了虛擬實境APP的裝置,暫時離開這個世界,去到一個有王銓勝的世界
以及之後
黃雨萱掛上了錄音機的耳機,暫時離開這個世界,去到一個有王銓勝的世界
這整個意涵都是來自於那句台詞的脈絡而成
甚至
最後的陳韻如,不也是如此嗎?
只是她更為激進,她想要完全離開這個世界,去到一個能夠接受她的世界
也就是死亡。
但
套一句《西藏度亡經》課程裡面講師的說法:「解脫不在彼岸,在每個人的內心。」
所以一直想要去到另一個地方找到自己的解脫,並不是最好的做法
因為解脫的方法一直都在每個人的內心裏面
只等待你去發掘。
歌詞與場景的連結
這段的安排有許多歌詞很應景的安排,我覺得很有意思,感受到劇組的小巧思,所以想特別拿來講,例如:
「你可以隨著我的步伐輕輕柔柔的踩,將美麗回憶慢慢重來」
當歌曲唱到這裡的時候,是黃雨萱在虛擬實境APP裡面第一次看見王銓勝。
這段相遇,是來自於照片,是來自於他們的美麗回憶。
王銓勝現在也是僅存在於回憶的人了
所以現在這一刻,
不正是「將美麗回憶慢慢重來嗎?」
「突然之間浪漫無法釋懷,明天我要離開」
當歌曲唱到「無法釋懷」的時候,畫面切換,來到陳財裕在葬禮上說話並且哭得唏哩嘩啦。
這樣對於王銓勝的放不下,在在呈現出了「無法釋懷」的情感。
王銓勝的這場告別式,就是活人對亡者的一場告別,所以對應到「明天我要離開」這句台詞,活人就要離開亡者,亡者也要離開活人。
今天告別,明天我要離開了。
「你給的愛,甜美的傷害,深深的鎖住了我,隱藏不住的脆弱」
當歌曲唱到這邊,畫面又切換回到黃雨萱的虛擬實境之中,畫面上只剩下王銓勝開心的笑
這段歌詞唱出來,不正是黃雨萱的心聲,想對王銓勝說的話嗎?
王銓勝給的愛,對於現在的黃雨萱來說,正是一個甜美的傷害,那些曾經的濃情蜜意,現在都成為痛苦的枷鎖
這些枷鎖深深鎖住了黃雨萱,她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逃脫,無法放下這段關係,這份無力、無奈、絕望、失望、不捨、悲傷、痛苦等情緒交織而成的心,便是現在獨自一人時,隱藏不住的脆弱。
「氾濫河水將我沖向你的心頭,不停流」
當歌曲唱到這句,黃雨萱才開始哭泣,並且朝王銓勝抱過去。
若將眼淚視作河水,黃雨萱的確是因為這份悲傷眼淚,驅使她將她沖向王銓勝,頭靠在王銓勝左側的胸口,位置正是他的心頭。
歌詞唱到「不停流」,對於黃雨萱而言,的確不停流的,是那停不下來的眼淚與悲傷。
「舞池中的人群漸漸散開,應該就是現在」
這句歌詞在講述離別時刻到來,所以當歌詞唱到這句話,黃雨萱把虛擬實境APP的裝置拿下,離開了虛幻影像,與虛擬的王銓勝分別,回到現實世界。
以上
是我大概找到的幾個歌詞跟劇情的搭配。
這些歌詞和劇情的搭配
細看之後真的很佩服
不知道該佩服劇組會挑歌、還是劇組很會安排這些重疊
可以把歌詞和劇情搭配這麼渾然天成
在短短三分鐘內,讓這幾個畫面這麼精彩。
甚至後面這首歌曲還直接作為過場,與另一條故事線陳韻如的場景連接在一起
並且透過陳韻如關掉收音機,順理成章的把音樂停掉,也就是把另一條故事線的劇情告一個段落,進入這個陳韻如的故事線。
用一首歌推進劇情和連結兩條故事線
太神了。
三、世俗的告別式
唯一沒有選擇告別的人
在告別式上
大家都哭了,但黃雨萱沒有哭
可以理解為,她在維持她理智的人設,畢竟一個女強人,理智掛帥,不會讓自己有情緒上的波動,甚至她還去安慰陳財裕。
但也可以這麼理解
大家都選擇告別了,但黃雨萱沒有。
為什麼沒有?我們從喝酒的獨白以及虛擬實境APP的劇情就可以明確知道了
她放不下。
所以
此時此刻,黃雨萱是孤獨的
當整個世界都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接受王銓勝的死」
那麼
選擇「不接受王銓勝的死」的人,就是被世界遺棄的人。
在第一集,這樣的被遺棄感與孤獨感,還算是抽象的,沒有定型的
但現在,卻是非常現實、很實際地
一巴掌打在黃雨萱的臉上
這場世俗的告別式就像現實是在說著:
「我們都選擇告別了,為什麼你還不接受呢?」
當然,她肯定內心是動搖的,如同第一集所呈現的掙扎那樣
但
也如同第一集和第二集所呈現的
再動搖又如何呢?
她就是放不下啊。
這一刻
周遭都接受王銓勝已經死去
不願接受地只剩下她
於是
天地之間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對比
這段劇情的情緒之所以特別滿
我覺得是劇組大量使用了對比的手法
世俗告別式的「人多」 VS 黃雨萱失敗告別式的「孤獨」
眾人的「哭泣」 VS 黃雨萱的「鎮靜」
世俗告別式的「告別」 VS 黃雨萱失敗告別式的「擁抱」
虛擬實境中王銓勝的「笑容」 VS 虛擬實境中黃雨萱的「哭泣」
虛擬實境中重逢的「快樂」 VS 現實世界離別的「悲傷」
用這樣大量對比的手法
襯托出這場戲所隱含的負面情緒
讓觀眾在這樣的轉換下,更能體會到那些情緒的重量。
四、小結
放不下與被世界遺棄
到了這場告別式
劇情上已經告知,黃雨萱在這個現實世界裡面不可能放下了
因為已經走完所有現實世界對死者的儀式
也等於走完要放下死者的旅程
但她不願意接受
她沒有辦法接受
在這裡
全世界都選擇相信王銓勝死掉的世界線
剩下她還在相信王銓勝還活著
我們在這邊知道
她是一個人了
真真正正一個人了。
透過對比大幅度渲染了情緒
劇情走到了這裡,必須讓情緒上漲到最高點
不然
如果沒有讓那份情緒淹過觀眾的理智線
觀眾就會對於後面的穿越感到抽離
所以這邊使用了對比的手法
渲染了悲傷與思念
不得不說,尤其是王銓勝的笑和黃雨萱的悲傷,我真的是被深深觸動到
畢竟黃雨萱是如此痛苦,他卻一無所知的笑著,這更加凸顯出他的虛假
因為如果是真正的王銓勝,不會是這樣笑著,肯定會是趕緊安慰黃雨萱的
因此即便你真的看到對方,他真的就在你的眼前了
但他卻離妳好遠好遠
他的存在,反而更加強調了他的離開與不在
我的天,真的要哭爛了。
後面穿越什麼的,不要管什麼邏輯不邏輯,趕快讓他們穿越讓他們見面啊啊啊!
第六場戲:準備穿越
一、王銓勝的房間
不愛拍照變得愛拍照
告別式後,黃雨萱來到了王銓勝的房間,由王媽媽告知,王銓勝去大學之前一直都是沉默寡言、內向憂鬱
但上了大學遇到了黃雨萱之後突然變得開朗起來
這邊劇組用照片來連接與敘事
照片連接了告別式,也從照片著手,開始談之前不愛拍照,遇到黃雨萱才愛拍照
用具體事件講出王銓勝的變化
這邊就埋下了伏筆,為後面的劇情做準備
交錯頻率增加,準備穿越
從這場戲之後,兩條故事線的交錯頻率開始明顯增加
像是快速交錯兩個畫面,要透過視覺暫留的效果,把二個畫面合而為一
也就是
兩個世界就要交會
準備要穿越
至於穿越的原因,除了媒介是那台錄音機和伍佰的《LAST DANCE》以外
什麼原因可以穿越,等後面講完陳韻如故事線後一併講解
二、小結
因為這場戲比較短
像是個過場,所以用這樣比較簡單的方式來書寫
主要就是要:
1. 告知王銓勝有人格變化
2. 告知準備要時空穿越
3. 把穿越媒介送到陳韻如手中
中場休息?
那個.......說真的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第二集會寫這麼多字
就像我前面說的
這一集我是看得相對無感的
但怎麼.......
我已經寫了快兩萬字,快要追上我最愛的第一集所寫的字數
然後才寫完一條故事線??!!
我都懷疑我是不是打了一堆冗詞贅字
或者同一個概念重講了好多遍
所以才會湊到這麼多字數XD
還是
真的被《想見你》之神附身了XDD
總之
因為莫名其妙的我的字數太多了
我自己預期上來說
陳韻如故事線也會有至少相同的份量
所以我想
陳韻如故事線、時空交會和總結
這三個段落就拿到下個章節再來講好了
不然如果變成了四萬字
我也覺得有點累XD
不如先拿出來刷刷存在感好了ㄎㄎ
特別感謝看到這裡的你
真的要很有耐心啊XD
希望我們很快再相遇
(就是我別再懶了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