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Podcast麥克風推薦-FIFINE動圈式麥克風K68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在這一集中,我們要討論製作 Podcast 最重要的器材 - 麥克風。

你可能會問:「不是才剛開始經營 Podcast,為什麼現在就可以推薦麥克風呢?」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支麥克風可以讓你全心全意地專注在錄音上,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在消除雜音的後製,錄下來的音頻品質可以直接上架節目!

這聽起來是不是超美好的?!特別是對於想嘗試錄製 Podcast 的人來說,更有吸引力!

而我確實在研究了好一段時間之後,找到了適合我的 錄音環境,錄音習慣,還有符合我 預算 麥克風。今天會談到的內容就包含我之前用手機錄音的經驗,還有我參考了什麼樣的資料,最後挑選了動圈式麥克風的經歷。希望能給想踏入 Podcast 界的人一個參考。

最基礎的Podcast錄音設備:手機原生錄音APP

之前,我為了參加一個投稿活動,錄製了生平第一集的 Podcast 節目。當時,我使用的是三星中階手機內建的 錄音 APP ,但錄下來的音檔除了我的聲音,還有週圍環境的噪音。因此,我需要將音檔轉存到 Audacity 網站進行後製,消除噪音,然後再上傳到 Podcast 的 Hosting 平台 Firstory。

Firstory 的 SEO 做得非常好,即使我當時沒將節目上架到 Apple Podcast 或 Spotify,後來也沒有再繼續錄製Podcast 節目,但直到現在,在能聽 Podcast 的平台裡,仍然能夠搜尋到當時的這個節目,甚至從 Google 網站搜尋【漫閱讀】, Firstory 的排名儘排在我自己的網站後面,甚至比其他寫作平台都還高。

因此,我建議自媒體經營者不要放棄 Podcast 這個曝光效果非常好的平台和管道。

但今年我重新開始經營 Podcast 頻道,我沒有繼續使用 Firstory,而是改用了 SoundOn。原因是,如果沒有付款,每一集節目的資訊欄位都會出現 Firstory 的浮水印(之前沒有),而我已經在資訊欄位中放了很多超連結,還要再加一個位置給 Firstory 就讓我感到有些不舒服。不過,關於 Hosting 平台的選擇,我們改天再細聊。

總之,如果不知道自己會錄多久,不想一開始就投資麥克風的人,拿起自己手機就錄音是最簡單的方式。但最簡單的方式便需要更費心地去處理你的錄音工作,錄音並不是一種可以走到哪就錄到哪的創作方式,以下有幾種方式可以讓你的手機錄音效果提升。

手機固定在桌面

手機雖然是全方位的收音,但他被固定在一個位置時,收音效果會比較穩定,也可以避免因為晃動或是移動所產生的噪音。

連接耳機

連接耳機錄音的好處是可以讓收音的麥克風更接近你自己的嘴巴,聲音會比較清晰。有線的耳機效果也會比藍牙耳機來得更好。

避開垃圾車時間錄音

在WFM期間的視訊會議,我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被垃圾車聲音給打斷的經驗。垃圾車音樂穿透力真的是超強的,大概僅次於選舉時期的宣傳車廣播了吧!想要把這個聲音給剔除,需要花很大力氣的後製,最快的方式就是「一刀剪」,直接把那段聲音棄置重錄。

使用手機錄音的最大好處就是你不用花時間去練習器材,錄音就跟講電話似的,也比較沒有心理壓力。我會建議大家可以多多嘗試用手機開始錄音,如果你連拿起手機錄音都會抗拒,那 Podcast 這條路就「可能」不適合你。

為什麼說是「可能」?

專業麥克風讓你省時省力、專心創作

如果製作 Podcast 的工作只剩下「錄音」這件事,錄完之後的音檔可以直接上架節目,不用再作繁瑣的音頻後製處理,這樣你對 Podcast 的熱情與興趣也比較不會被磨耗掉。

專業的麥克風就可以做到這樣的效果,讓你可以專注在內容創作。

而麥克風的挑選會與你的錄音習慣、錄音環境,以及預算息息相關。

如果前面提到的垃圾車聲音已經讓人感到困擾,那麼我家的錄音環境就更加糟糕了!我住在台中火車站附近,垃圾車一天會來兩趟,家門口就是主要幹道,公車和汽車聲幾乎要到凌晨兩三點才會稍微減弱。更慘的是,我家走路十分鐘的範圍內有兩家大型醫院,救護車更是時不時地呼嘯而過。在無法進行隔音施工的情況下,我感到非常絕望。

最適合Podcast的動圈式麥克風

直到我看了 Podcast 老前輩 百靈果 的「# Podcast 麥克風還有錄音器材怎麼買? 推薦哪些麥克風呢?」這一集節目,我才瞭解到麥克風有分為電容式麥克風和動圈式麥克風。而後者「動圈式麥克風」在離說話者很近的情況下,可以清晰地收音,而周圍的環境音、雜音幾乎都不會收入。對於像我這種住在大馬路邊,又想經營 Podcast 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希望的曙光啊!

後來我又在 好和弦 的「# 這部影片用了13種方式收音,哪一種最好用?」這一集節目中聽到了 13 種錄音器材的收音效果, 好和弦 也有提到「動圈式麥克風」是比較適合錄製 Podcast 的。

最後讓我下決定的是另外一部影片「# 【科技說】3款麥克風推薦Shure、鐵三角、FIFINE!直播、Podcast、Discord該買哪款?|實測EP10
裡面相中了最經濟實惠的 FIFINE K688,最大的理由是他跟其他 Podcaster 用的專業麥克風長得超像的。Shure的單價太貴,鐵三角的 KTV 麥克風外型讓我覺得不夠酷,如果要再買海棉套,價格就比FIFINE K688 還貴。所以我後來就選擇了K688 這隻麥克風。

最後讓我做出決定的是另一部影片「# 【科技說】3款麥克風推薦Shure、鐵三角、FIFINE!直播、Podcast、Discord該買哪款?|實測EP10」。在這部影片中,我相中了經濟實惠的 FIFINE K688 麥克風,且它的外觀與 Shure 外型有點像,而 Shure 的價格太貴。另外一個鐵三角的動圈式麥克風,因為外型跟 KTV 麥克風太像,又沒有海棉套,雖然他最便宜,我還是放棄了。

題外話,我很喜歡 科技說 頻道的這個小編,他在測試麥克風與耳機時,都會唸上一段很有趣的貫口,除了好笑之外,你也可以從播放出來的音效,去了解每隻麥克風或是耳機的優缺點。若該設備在某些字音,如ㄆ ㄘ 音,會爆掉,那在小編唸的一串貫口裡,絕對是會顯露無遺。

FIFINE動圈式麥克風K688

後來我也從國外 YouTuber 的 K688 測試影片中聽到了不同音源的錄音效果,對於我這種中高音的女聲來說非常適合。此外,K688 同時具備 USB 與 XLR 兩種連接孔,未來若想從電腦錄音跨越到專業錄音器材,也不用擔心無法跟上。

K688 這個型號在台灣似乎是由「智選家」獨家代理,因此在 FIFINE 的繁體中文官網上並無法找到這款麥克風。我趁母親節特惠和 Line 購物的限時贈點加碼活動,就入手了這款麥克風,折合下來約莫兩千六百多。

這集節目在錄製期間,總共有兩輛救護車、一輛有鳴笛的警車經過我家,錄製到中段時,我的家人站在離我 2 公尺的位置使用吹風機;錄音的時候,還有一台大電扇對著我直吹,但是你從節目裡完全聽不到這些噪音,真的是太神奇了!!這就是「動圈式麥克風」厲害的地方!

實際上,吹風機的聲音在監聽耳機裡變成了一種嗡鳴的底噪(K688上有個 3.5 的耳機孔,可以讓你邊錄音,邊監聽自己的聲音狀況),我原本想著剛好可以讓大家體驗一下「底噪」,就不後製直接上架節目了,結果音訊估計在傳輸過程中有被壓縮,反而最後成品裡連短暫的底噪都沒有了!

我錄音的位置是在牆角的一個小工作桌,桌面不比 Mac 筆電大多少,按照道理來說應該會錄到迴音超重的音頻(就像我前年製作的第一集 Podcast 節目一樣)。但是使用動圈式麥克風來錄音,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也不用在自己周圍掛上大毛毯來吸音,真的非常方便!

不過我也沒有料到我的工作桌要放下筆電跟麥克風就已經很吃力了,更別提我還 599 元加購了麥克風支架(原價上千元),結果根本沒有地方可以放置支架!大家若也有在考慮這隻麥克風,一定要先評估一下自己的錄音環境,再來決定要不要購置麥克風支架喔!

保固服務做得超好的智選家

其實最後會選擇 K688 這款麥克風,它的代理商也是加分了不少。

我之前提過我是個很依賴 Podcast 的人,不論是上班通勤一小時的車程,或是長時間的運動訓練,我都會戴著藍牙耳機收聽 Podcast。然而在跑馬拉松或三鐵比賽時,全身上下都會不斷地流汗,再好的藍牙耳機也無法承受汗水的浸泡,通常一年左右就會報廢。因此,我曾聽從運動圈前輩的建議,去光南買最便宜的 399 元藍牙耳機,一年左右報廢後再換新的,五六年下來花費也不到 2999 元。

雖然這聽起來很有道理,我也買了三輪 399 元的耳機,但這些耳機的音量往往太大,且續航力掉得特別快,出門騎腳踏車時,根本撐不到 120 公里就沒電了。

就在我尋找適合運動的藍牙耳機時,剛好看到前面提到的 科技說 的藍芽耳機測試影片,才發現這幾年來,藍牙耳機的續航力已經大幅提升,電池可以兩三天再充一次,實在是太方便了!

去年十月,我在智選家下單買了一副 Soundcore 藍牙耳機當作自己的生日禮物。然而,當我收到耳機不到一天後,因為電池倉太小巧,我沒有留意到旁邊的水瓶口沒有蓋緊,一揮手就把整瓶水淋在電池倉上,導致耳機立即損壞。

雖然這種人為疏失不在保固範圍內,但去年十月是我最低落的時候,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泡湯了(真的是字面意義的泡湯),這讓我難過極了。最後我硬著頭皮聯繫了 智選家 的客服,告知他們我的耳機狀況,以及我明白這不屬於保固範圍內,我也願意付錢修理,想請他們幫我看一下耳機是否還有救?

想不到客服回覆我說,雖然我的狀況不在保固範圍之內,但因為我才剛拿到耳機,他們可以換新的一副給我!

哇!這真是太令人開心了!智選家的客服和保固服務也太棒了吧!

這種服務絕對不是光南 399 藍牙耳機製造商可以提供的。因為這樣的好印象,當我看到我想買的麥克風在智選家有販售時,我毅然決然地在他們的官網上購買了這款麥克風。

寫在最後

有人說,藍牙耳機的便利性帶動了聲音經濟,人們開始培養了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聽些什麼的習慣。再加上幾年前的疫情,更促進了 Podcast 的蓬勃發展。

你有意識到耳機距離我們的腦子非常近嗎?透過聲音傳播的資訊更容易讓人聽進耳裡、記在心裡。

因此,如果你想開始創作 Podcast,體驗一下 Podcast Hosting 平台超強的 SEO 宣傳效果,那就買一支適合你錄音環境的專業級麥克風,開啟 Podcast 創作人生吧!

歡迎訂閱追蹤,我們下次空中見!

Apple Podcast | YouTube | Spotify

【作者介紹】漫閱讀

若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歡迎直接訂閱我的網站或電子報
網站|電子報 | 方格子 | Threads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直接 小額打賞本文將同步刊載於 漫閱讀筆記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manread.chen@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漫閱讀-漫談人生/自媒體經營/職場經驗
34會員
46內容數
✨漫閱讀✨ENFP型人 希望透過寫作達到身、心、靈富足 我熱愛閱讀📚也熱愛運動🧘🏃🏊🚴 我在這漫談人生,自媒體經營與職場經驗。
2025/03/27
幾個月前,我根本沒想過自己能日更,更沒想到自己可以堅持寫作超過 120 天,追蹤數破千。 這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曾經「完全寫不出字」的我來說,這是靠著一段段文字,所累積起來的信念啊!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曾在寫作路上迷惘、自我懷疑,或者感到卡關的人一些幫助! 為什麼開始日更?
Thumbnail
2025/03/27
幾個月前,我根本沒想過自己能日更,更沒想到自己可以堅持寫作超過 120 天,追蹤數破千。 這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曾經「完全寫不出字」的我來說,這是靠著一段段文字,所累積起來的信念啊!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曾在寫作路上迷惘、自我懷疑,或者感到卡關的人一些幫助! 為什麼開始日更?
Thumbnail
2025/03/08
如果要我在看過的書裡,挑選一本影響我極深的書,《抉擇: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The Choice: Embrace the Possible)絕對可以排行在前 10 名。 (延伸閱讀:最愛的 10 本書單推薦)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年近百歲的女心理治療師,伊蒂特.伊娃.伊格(Edith Ege
Thumbnail
2025/03/08
如果要我在看過的書裡,挑選一本影響我極深的書,《抉擇: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The Choice: Embrace the Possible)絕對可以排行在前 10 名。 (延伸閱讀:最愛的 10 本書單推薦)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年近百歲的女心理治療師,伊蒂特.伊娃.伊格(Edith Ege
Thumbnail
2025/02/20
作者陳思宏在 2021 年 2 月擔任讀墨店長時,分享了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推薦書單長文。於是,我從他的書單中首先挑選了《鬼地方》來閱讀。 在那之前,我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碰台灣文學作品了。因為在我印象裡,許多台灣文學作品總是充斥著過多的苦情。現實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若還要在有限的閱讀時光裡,讓自己沉浸
Thumbnail
2025/02/20
作者陳思宏在 2021 年 2 月擔任讀墨店長時,分享了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推薦書單長文。於是,我從他的書單中首先挑選了《鬼地方》來閱讀。 在那之前,我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碰台灣文學作品了。因為在我印象裡,許多台灣文學作品總是充斥著過多的苦情。現實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若還要在有限的閱讀時光裡,讓自己沉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或許不能像太陽那般炙熱,但我成為你靜夜中耀眼的月光,照亮你的夢想 這是我為人錄音的內心話
Thumbnail
我或許不能像太陽那般炙熱,但我成為你靜夜中耀眼的月光,照亮你的夢想 這是我為人錄音的內心話
Thumbnail
猶豫許久,我還是購入了專業麥克風。 剛開始錄製Podcast的時候,老師耳提面命的說不用太早投入設備,等做滿十集再來考量。 所以一直以來我還是很陽春的使用手機附贈的耳麥在錄製,催眠自己重點在內容的含金量。 在推廣自己的節目給親朋好友時,曾經有位朋友就很客氣的來反應,聲音有點小、有點矇矇的。 當下我還
Thumbnail
猶豫許久,我還是購入了專業麥克風。 剛開始錄製Podcast的時候,老師耳提面命的說不用太早投入設備,等做滿十集再來考量。 所以一直以來我還是很陽春的使用手機附贈的耳麥在錄製,催眠自己重點在內容的含金量。 在推廣自己的節目給親朋好友時,曾經有位朋友就很客氣的來反應,聲音有點小、有點矇矇的。 當下我還
Thumbnail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支麥克風可以讓你全心全意地專注在錄音上,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在消除雜音的後製,錄下來的音頻品質可以直接上架節目! 這聽起來是不是超美好的?!特別是對於想嘗試錄製 Podcast 的人來說,更有吸引力!
Thumbnail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支麥克風可以讓你全心全意地專注在錄音上,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在消除雜音的後製,錄下來的音頻品質可以直接上架節目! 這聽起來是不是超美好的?!特別是對於想嘗試錄製 Podcast 的人來說,更有吸引力!
Thumbnail
#開始錄就對了 想開始錄podcast的新手,在錄音前考慮最多的3個問題 1.我要講什麼主題與內容 2.我要用什麼器材錄製 3.我不會後製剪接怎麼辦 Podcast可以做得精緻專業,也可以隨興紀錄 如果先不考量品質,隨性錄下每天生活的心情,手機就是最好的工具。上架平台的部分,我推薦新手朋友可們可以下
Thumbnail
#開始錄就對了 想開始錄podcast的新手,在錄音前考慮最多的3個問題 1.我要講什麼主題與內容 2.我要用什麼器材錄製 3.我不會後製剪接怎麼辦 Podcast可以做得精緻專業,也可以隨興紀錄 如果先不考量品質,隨性錄下每天生活的心情,手機就是最好的工具。上架平台的部分,我推薦新手朋友可們可以下
Thumbnail
聲音有種看不見的力量,聲音是你的第二張臉,也是你的第二張名片。信息氾濫,瓜分掉消費者的眼球視覺,唯一還能吸引他們注意的,就是靠聽覺。釐清廣播與Podcast的差別?了解你的產品或服務,適合做Podcast嗎?再善用聲音行銷三部曲,有效增加能見度、吸粉與降低行銷預算,實現0成本變現。
Thumbnail
聲音有種看不見的力量,聲音是你的第二張臉,也是你的第二張名片。信息氾濫,瓜分掉消費者的眼球視覺,唯一還能吸引他們注意的,就是靠聽覺。釐清廣播與Podcast的差別?了解你的產品或服務,適合做Podcast嗎?再善用聲音行銷三部曲,有效增加能見度、吸粉與降低行銷預算,實現0成本變現。
Thumbnail
永文:畢希琳  我曾是廣播新聞主播,我也曾是一位電視製作人,我現在是一位聲音優化教練, 更是一位寵物溝通師、塔羅密碼老師、潛意識投射教練。. 最近也在練習手機拍片跟剪片,而今天嘗試錄我生平第一支podcast,但是好糗, 我錄了半天,才發現我的麥克風沒開,白錄了一場。.  因為是第一集,我還在猶豫要
Thumbnail
永文:畢希琳  我曾是廣播新聞主播,我也曾是一位電視製作人,我現在是一位聲音優化教練, 更是一位寵物溝通師、塔羅密碼老師、潛意識投射教練。. 最近也在練習手機拍片跟剪片,而今天嘗試錄我生平第一支podcast,但是好糗, 我錄了半天,才發現我的麥克風沒開,白錄了一場。.  因為是第一集,我還在猶豫要
Thumbnail
直接進結論。 持續不懈的行為,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近來 Podcast 的頻道數量似乎沒有六、七月時那麼蓬勃的發展了,這是因為 Podcast 泡沫化了嗎?還是因為有了不同的發展呢?我在這邊發表一下自己聽了 Podcast,以及錄了大概四個月 Podcast 的心得。
Thumbnail
直接進結論。 持續不懈的行為,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近來 Podcast 的頻道數量似乎沒有六、七月時那麼蓬勃的發展了,這是因為 Podcast 泡沫化了嗎?還是因為有了不同的發展呢?我在這邊發表一下自己聽了 Podcast,以及錄了大概四個月 Podcast 的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