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補一下前陣子寫的讀書心得(更:老師居然只有給我88分,無法接受ˋ_ˊ!

-

追求與束縛——我讀《金閣寺》


故事背景定在日本京都的一座佛寺——金閣寺。故事的主角是一名為溝口的年輕僧人,他在金閣寺裡度過了整個少年時期。他的父親自他兒時便時常提起金閣,以至於在溝口的心中金閣一直是「美」的象徵,即使未曾看過金閣,他也時常在生活中窺見金閣之美,長此以往便導致他對金閣有種異常的執著、追求。然而溝口的口吃——這醜惡的象徵,與金閣之美形成強烈對比,也為他跟外界施加了一層障礙。因口吃而受到的嘲笑、不理解加深了他自閉的個性,種種因素成了他日後行為的火種。


第一次見到金閣令他很是失望,現實遠不及想像中動人。不過這失望並不長久,「夢想孕育的東西,一旦經過現實的修正,似乎反而刺激夢想」,金閣在溝口心中逐漸恢復了美,甚至更甚以往。就這樣不斷地虛實交錯,越是追求心中的美就越是加深了他心中的矛盾。金閣——也就是美的象徵,成了他跟人生之間最大的阻礙,金閣不斷地束縛著他。在不斷的自我對話之中,溝口最後選擇了焚毀金閣、摧毀這個束縛著他的枷鎖。這把火不僅燒毀了他對虛幻美好地追求,也是他對現實的反抗。


本書對於景緻描寫非常細膩,畫面變化、時間流動如行雲流水般順暢,畫面感非常鮮明,對於主角的心境變化過程也刻劃得非常細膩。主角較為孤僻的性格使得他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與自己對話,隨著現實與虛幻不斷交錯、金閣時不時便出現在他的生活中,他心裡對於金閣產生的矛盾逐漸浮上檯面。他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發現原來一直束縛著他的便是他一直在追求的——那代表美的金閣,最後才決定以焚毀金閣來將自己從束縛中解放。


在這過程中我也跟著思考了很多。由於他對金閣的格外執著與追求,使得金閣不斷出現在他的思考模式中,久而久之金閣變成了束縛著他的最大枷鎖。我們生活中也很常遇到這種情形,舉例來說,現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使得我們讀書過於追求成績,過於苛求成績的下場就是迷失在分數裡,導致得失心太重、被分數束縛。現在社群媒體的發達也使得大眾對於「外貌」的標準越來越嚴苛,過於追求姣好的外貌使得我們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最後對於外貌的追求便成了束縛我們的金閣。


在這個容易迷失自己的世代,我們需要具備的是洞察自己內心的思考能力,需要知道自己正在追求的是什麼、又是為了什麼而追求。很多人被自己心中的金閣束縛許久卻毫不知情,過於追求「金閣」卻沒發現自己的思考其實早已被框限,就這樣帶著心中未覺的矛盾蹣跚前行,最後迷失自己。唯有焚毀那些框限著我們的「金閣」,才會發現火光照亮的是我們一度迷失的自己,找回我們當初那熾熱的生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少女失格的沙龍
20會員
33內容數
少女失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7
以下是超級口語的心得,含大量嗚嗚啊啊 (?) 抱歉我真的講不出什麼很有條理的東西,純粹放著紀錄用的,大家可以加減看就好( ˙꒳​˙  ) L最後試著抬頭挺胸、一個人回去的路上笑著在心中說: 渡,我想在這世界⋯⋯再多活久一點 啊啊啊啊啊啊啊嗚嗚嗚嗚嗚嗚嗚我的天這部真的太神了死亡筆記本真的
Thumbnail
2025/02/07
以下是超級口語的心得,含大量嗚嗚啊啊 (?) 抱歉我真的講不出什麼很有條理的東西,純粹放著紀錄用的,大家可以加減看就好( ˙꒳​˙  ) L最後試著抬頭挺胸、一個人回去的路上笑著在心中說: 渡,我想在這世界⋯⋯再多活久一點 啊啊啊啊啊啊啊嗚嗚嗚嗚嗚嗚嗚我的天這部真的太神了死亡筆記本真的
Thumbnail
2024/12/28
(先說,這篇是很口語的心得文ㄛ) 因為片長兩個半小時,我其實原本有點擔心我會睡著(?) 結果大概最後一個小時我通通都在哭(??? 而且開頭的前奏一下我就想哭了⋯⋯⋯(不得不說電影院的音響放PTP的歌真的超炸耳朵超爽) 尤其是BLARE FEST. 2020的live節錄: PTP跟
Thumbnail
2024/12/28
(先說,這篇是很口語的心得文ㄛ) 因為片長兩個半小時,我其實原本有點擔心我會睡著(?) 結果大概最後一個小時我通通都在哭(??? 而且開頭的前奏一下我就想哭了⋯⋯⋯(不得不說電影院的音響放PTP的歌真的超炸耳朵超爽) 尤其是BLARE FEST. 2020的live節錄: PTP跟
Thumbnail
2024/07/14
你在人力派遣公司工作,今天被派去搬運展覽的一些大型物品。不過你今天狀態不好,屢犯一些小錯誤,因此被那邊的老闆罵了個臭頭,你雖然知道是自己犯了錯但還是很不悅,於是決定去有冷氣的廁所裡當一下薪水小偷。 推開最後一間的門居然發現一個裸女矇著眼被架在馬桶上,仰面朝上、雙腿大張,濕漉漉的小穴就這麼對準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7/14
你在人力派遣公司工作,今天被派去搬運展覽的一些大型物品。不過你今天狀態不好,屢犯一些小錯誤,因此被那邊的老闆罵了個臭頭,你雖然知道是自己犯了錯但還是很不悅,於是決定去有冷氣的廁所裡當一下薪水小偷。 推開最後一間的門居然發現一個裸女矇著眼被架在馬桶上,仰面朝上、雙腿大張,濕漉漉的小穴就這麼對準著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第一章中,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向我們介紹了主角的童年、記憶和意外事件,這些元素共同構築了主角的性格和信仰。金閣寺成為他對美的不懈追求的象徵,一開始存在於他的想象世界中。由於他無法聽到來自僧侶口中對金閣寺的美的恰當描述,他開始思考美的本質是什麼。
Thumbnail
在第一章中,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向我們介紹了主角的童年、記憶和意外事件,這些元素共同構築了主角的性格和信仰。金閣寺成為他對美的不懈追求的象徵,一開始存在於他的想象世界中。由於他無法聽到來自僧侶口中對金閣寺的美的恰當描述,他開始思考美的本質是什麼。
Thumbnail
1950年,鹿苑寺的見習僧人林承賢在寺內縱火,企圖燒毀金閣,此舉造成全日本轟動,也引發三島由紀夫關注,親自深入考察、探討其犯案動機,並以此為題材撰寫出這部作品。 主角 溝口因天生口吃,時常遭人取笑,加上面貌不揚,使之內心愈發自卑、扭曲。美,是他人生中最初碰到的難題,也使他對「美」懷著過分的執著……
Thumbnail
1950年,鹿苑寺的見習僧人林承賢在寺內縱火,企圖燒毀金閣,此舉造成全日本轟動,也引發三島由紀夫關注,親自深入考察、探討其犯案動機,並以此為題材撰寫出這部作品。 主角 溝口因天生口吃,時常遭人取笑,加上面貌不揚,使之內心愈發自卑、扭曲。美,是他人生中最初碰到的難題,也使他對「美」懷著過分的執著……
Thumbnail
補一下前陣子寫的讀書心得 - 追求與束縛——我讀《金閣寺》 故事背景定在日本京都的一座佛寺——金閣寺。故事的主角是一名為溝口的年輕僧人,他在金閣寺裡度過了整個少年時期。他的父親自他兒時便時常提起金閣,以至於在溝口的心中金閣一直是「美」的象徵,即使未曾看過金閣,他也時常在生活中窺見金閣之美,長此以往便
Thumbnail
補一下前陣子寫的讀書心得 - 追求與束縛——我讀《金閣寺》 故事背景定在日本京都的一座佛寺——金閣寺。故事的主角是一名為溝口的年輕僧人,他在金閣寺裡度過了整個少年時期。他的父親自他兒時便時常提起金閣,以至於在溝口的心中金閣一直是「美」的象徵,即使未曾看過金閣,他也時常在生活中窺見金閣之美,長此以往便
Thumbnail
1950年金閣寺遭一位天生口吃的學生放火燒毀,造成全國轟動,三島由紀夫以此為背景,寫出小說「金閣寺」。
Thumbnail
1950年金閣寺遭一位天生口吃的學生放火燒毀,造成全國轟動,三島由紀夫以此為背景,寫出小說「金閣寺」。
Thumbnail
映入眼簾的,一開始並非書名《鏡之孤城》,而是『2018 本屋大賞 第1名』。 鮮少接觸日本文學的我,第一次被這個字彙吸引住。 接著就是『在這裡,你的眼淚會被收納,你的煩惱會獲得理解、為了正在垂頭喪氣的你,我寫下這部作品!…』等等激勵人心的話。 「真的有那麼神奇?」我一臉不可置信地翻開書頁。 看起來也
Thumbnail
映入眼簾的,一開始並非書名《鏡之孤城》,而是『2018 本屋大賞 第1名』。 鮮少接觸日本文學的我,第一次被這個字彙吸引住。 接著就是『在這裡,你的眼淚會被收納,你的煩惱會獲得理解、為了正在垂頭喪氣的你,我寫下這部作品!…』等等激勵人心的話。 「真的有那麼神奇?」我一臉不可置信地翻開書頁。 看起來也
Thumbnail
我去過金閣寺,那個美是說不上來的,她既非精巧細緻也非無懈可擊,但是在售票口處就開始心跳加速,畢竟金閣寺的美已經聞名世界。如同書裡說的:金閣處處皆是,而在現實裡卻也看不見。三島由紀夫將這樁灰燼化作永恆的藝術,無疑是對死亡美學的崇敬,如同三島晚年決定切腹結束自己生命一樣。
Thumbnail
我去過金閣寺,那個美是說不上來的,她既非精巧細緻也非無懈可擊,但是在售票口處就開始心跳加速,畢竟金閣寺的美已經聞名世界。如同書裡說的:金閣處處皆是,而在現實裡卻也看不見。三島由紀夫將這樁灰燼化作永恆的藝術,無疑是對死亡美學的崇敬,如同三島晚年決定切腹結束自己生命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