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凝思美這件事,人類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碰上世間最黑暗的思想。《金閣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950年,鹿苑寺的見習僧人林承賢在寺內縱火,企圖燒毀金閣,此舉造成全日本轟動,也引發作者 三島由紀夫關注,親自深入考察、探討其犯案動機,並以此為題材撰寫出這部作品。

《金閣寺》/三島由紀夫 著/尤海燕 譯

《金閣寺》/三島由紀夫 著/尤海燕 譯

故事的主角 溝口因天生口吃,時常遭人取笑,加上自幼體弱,又面貌不揚,使之內心愈發自卑、扭曲。美,打自出生起就排斥了他,是他人生中最初碰到的難題,也因這些缺陷,使他對「美」懷著過分的執著與追求。而從小父親便不斷告訴他世上沒有比金閣更美的東西,於是乎、金閣成為美的化身,他對美的執著也化為對金閣的執著。

可縱然他如此癡狂地追求著美,美不僅從未接納他,還背叛他——「美就在那裡,我卻在這裡」。金閣免於戰火,成為永恆的存在,「我」卻不然。同為見習僧人的鶴川,令溝口一度相信自己有被明、善接納的可能,但當柏木揭穿鶴川真正的死因,美好幻想瞬間崩塌,猶如再度要他認清——自己始終不被美的事物接納。同時,他也不斷看見社會的惡——通姦的母親,倒賣物資的軍官,無情陰暗的柏木,偽善的老師。金閣阻止「我」墮入俗世的醜陋,然這卻也猶如詛咒,阻擋他追求未來,於是,他決定燒毀金閣。

他人必須全部滅亡。為了我能真正地面對太陽,世界必須毀滅。

燒毀金閣,令人聯想起戰後老師說的南泉斬貓的公案,且這個公案能有不同解讀。溝口的行動是無執,放下對美好事物的執著,是解脫,捨棄美好事物以迎向未來,又似柏木的理解,美好事物的形體化為無形,超脫為精神上的存在,火燒金閣便是成就破壞性美學的表現。但同時、「解脫」其實也是讓惡之花綻放,若世界盡是惡,「我」又何必受金閣束縛?

書中充斥著美與醜、善與惡、生與死、虛與實、永遠和瞬間的相對,如美突顯了醜,善突顯出惡,讀著讀著便陷入思辨當中,也隱約瞭解它為何會成為經典。

謝謝時報出版 瑋之的邀約,讓我一睹期盼已久的經典之作,感受到金閣寺的美,進入一場美學與毀滅的思辨當中´͈ ᵕ `͈ ♡°◌̊

-

✏️如果只凝思美這件事,人類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碰上世間最黑暗的思想。
✏️金閣不是無力,絕對不是無力。但他是一切無力的根源。

-

書名|金閣寺

作者|三島由紀夫

譯者|尤海燕

出版|時報文化 (2023年7月)

ISBN|9786263740549

喜歡這篇文章可以按下大大的讚、也歡迎在底下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呦!

您小小的鼓勵會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一杯咖啡的力量】

想看到更多精采好文與分享,追蹤我的Instagram:☞「安橙🌻|閱讀✖️文字✖️插畫✖️生活」

avatar-img
39會員
81內容數
記錄書與生活。 目標是將看過的書疊成一座巨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島敦,昭和初期的作家,其生於漢學世家,對漢學瞭若指掌,大學時亦鑽研東西方典籍,豐富滋養了他的創作道路,作品更大量取材於歷史,可惜33歲時便因氣喘離世,一生如彗星般、僅留下短暫耀眼的光芒便轉瞬即逝。而他的人生、作品風格都與芥川龍之介極為相似,因此也被譽為「小芥川龍之介」。
這是本關於「拒學族」的故事。 為這世上,在求學路上垂頭喪氣、獨自奮鬥、無法上學的人們所寫下的故事。 本書於2017年5月出版,隔年獲得本屋大賞第一名殊榮,並勇奪日本九大獎項榮耀,隨後也在2019年時改編為漫畫,2022年又獲改編為舞台劇,同年12月更是上映改編動畫電影,廣受好評!
當時年欲五十的川端決定作全集以茲紀念,便將中學時的日記、高等學校時的信件與往日之作,各種提及中學時的室友 清野的文稿加以整理,這些往事回憶以及他的化身——「宮本」的話串接成《少年》,一部記錄著同性之愛的半自傳私小說。也因多為節錄,整體而言小說性並不強,更像是本回憶錄。
以小說音樂化為特色的日本雙人音樂組合 YOASOBI,過去合作的作品多出自一般人士,這回的企劃卻非同小可,是其與四位直木賞作家 島本理生、辻村深月、宮部美幸、森繪都攜手合作而成!四位作家以「第一次」為主題,創作出各具特色的故事。《第一次的…》,是文學界與音樂界的首度合作,更是小說音樂化的奇蹟之作!
《藍狗的眼睛》是馬奎斯早期的作品,裡頭收錄了14個短篇小說,篇幅都滿短的,可坦白說我讀得有些吃力,腦中時常浮出馬欣在推薦序裡說的:馬奎斯的書不好懂,這本書也是。 故事突然間就開始了,只得茫然地進入書中世界,面對這些文句,只能讀懂表面的文字,讀不進其中,似懂非懂,於是決定拋下邏輯,自由徜徉在文字之中。
仔細想想,世上大部分人都在鼓勵學壞。他們似乎相信,只要沒學壞,就不會在社會上成功;偶爾看到一個正直又純真的人,就說對方是大少爺、是小鬼頭,雞蛋裡挑骨頭,瞧不起人。既然這樣,小學和中學的公民老師又何需教孩子「不准說謊」、「為人要正直」呢?乾脆直接在學校傳授「說謊的技巧」以及「不相信人的方法」……
中島敦,昭和初期的作家,其生於漢學世家,對漢學瞭若指掌,大學時亦鑽研東西方典籍,豐富滋養了他的創作道路,作品更大量取材於歷史,可惜33歲時便因氣喘離世,一生如彗星般、僅留下短暫耀眼的光芒便轉瞬即逝。而他的人生、作品風格都與芥川龍之介極為相似,因此也被譽為「小芥川龍之介」。
這是本關於「拒學族」的故事。 為這世上,在求學路上垂頭喪氣、獨自奮鬥、無法上學的人們所寫下的故事。 本書於2017年5月出版,隔年獲得本屋大賞第一名殊榮,並勇奪日本九大獎項榮耀,隨後也在2019年時改編為漫畫,2022年又獲改編為舞台劇,同年12月更是上映改編動畫電影,廣受好評!
當時年欲五十的川端決定作全集以茲紀念,便將中學時的日記、高等學校時的信件與往日之作,各種提及中學時的室友 清野的文稿加以整理,這些往事回憶以及他的化身——「宮本」的話串接成《少年》,一部記錄著同性之愛的半自傳私小說。也因多為節錄,整體而言小說性並不強,更像是本回憶錄。
以小說音樂化為特色的日本雙人音樂組合 YOASOBI,過去合作的作品多出自一般人士,這回的企劃卻非同小可,是其與四位直木賞作家 島本理生、辻村深月、宮部美幸、森繪都攜手合作而成!四位作家以「第一次」為主題,創作出各具特色的故事。《第一次的…》,是文學界與音樂界的首度合作,更是小說音樂化的奇蹟之作!
《藍狗的眼睛》是馬奎斯早期的作品,裡頭收錄了14個短篇小說,篇幅都滿短的,可坦白說我讀得有些吃力,腦中時常浮出馬欣在推薦序裡說的:馬奎斯的書不好懂,這本書也是。 故事突然間就開始了,只得茫然地進入書中世界,面對這些文句,只能讀懂表面的文字,讀不進其中,似懂非懂,於是決定拋下邏輯,自由徜徉在文字之中。
仔細想想,世上大部分人都在鼓勵學壞。他們似乎相信,只要沒學壞,就不會在社會上成功;偶爾看到一個正直又純真的人,就說對方是大少爺、是小鬼頭,雞蛋裡挑骨頭,瞧不起人。既然這樣,小學和中學的公民老師又何需教孩子「不准說謊」、「為人要正直」呢?乾脆直接在學校傳授「說謊的技巧」以及「不相信人的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1950年,鹿苑寺火災成為三島由紀夫創作名作《金閣寺》的靈感來源。透過主角溝口的內心掙扎,文中探討了美的執念、對比與矛盾,如何影響他對人生的追求與認識。金閣的永恆與現實的落差,象徵著人類對於不可觸及之美的渴望以及終將面臨的毀滅結局。故事最終以溝口甩掉安眠藥,象徵著對生存的重新選擇。這篇文章不僅是
Thumbnail
金閣寺,又稱鹿苑寺,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想更了解詳細的京都金閣寺的實際經驗,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金閣寺文章。 這座三層建築外觀覆蓋著純金箔,無論晴雨雪霧,都顯得格外壯麗。春日裡,櫻花環繞的金閣寺倒映在鏡湖池中,營造出夢幻的氛圍;秋日則被紅葉包圍,景色如畫,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Thumbnail
三島由紀夫就像他筆下的溝口,其貌不揚且瘦弱,因自卑而崇尚絕對的美,對此抱著病態的癡迷。他和溝口的差別在於,溝口放火燒了金閣寺,而他既已在小說裡燒去絕對的美,就像暫時吃了解藥一般,可以振作起來。
Thumbnail
《地獄變》為芥川龍之介1918年所著,以下文字節錄採彭春陽所譯之譯本。 平安時期的畫師良秀是一位古怪的人,待人桀傲不遜,唯獨對女兒疼愛有加。他的眼裡只有繪畫,甚至為了畫作而去仔細觀察半邊腐爛的屍體、飼養毒蛇、梟等等,由此可見良秀對於藝術異常之偏執。
Thumbnail
「金閣寺」 - 三島由紀夫 五月初還在日本打工換宿時,趁著連休空檔去了趟京都2天。想説去朝聖參拜金閣寺,決定在把之前一直沒看完的小說繼續拜讀。 金閣寺又叫作鹿苑寺,70多年前曾被見習僧人燒毀過,三島先生因這真實事件發生而創作成知名小說「金閣寺」。小說中細緻地描寫主角為了擺脫金閣的美,必須
第一章:裂痕之始 在唐代的一个繁华都市中,林彦志心怀不满地走在石板路上,他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对邱芷葳的迷恋以及对李白的嫉妒。他无法接受,那个他日夜思念的女子,竟然与李白有着未婚夫妻的关系。 一阵风吹过,林彦志的衣袍猎猎作响,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深吸一口气,双手快速结印,口
Thumbnail
「你注意到山頂的光是綠色的?」 主角優素福(古蘭經中稱虔誠的人)自小被買賣至商人阿齊茲名下,身而為奴,天生聰明伶俐、皮相美好,在各種環境與強勢面前都能獲得寵愛,異性更是常為他迷戀瘋狂。 但天真浪漫性格的懞懂,在強迫勞動、長遷與不得自由的選擇際遇之中,逐漸消耗磨損。
之前,我一直關注著水上勉小說中的敘述手法,留意他用細膩的文字想要突顯的帶有高度美學視覺效果的場景。當然,我們可以說這是水上勉一開始就設定的,這樣方便以後改拍成電影或連續劇,同時保留住他文本的原味。   在小說《五番町夕霧樓》的結尾處,身患重病的夕子得知其愛慕的正順因縱火燒了鳳閣寺自殺身亡,她萬念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初春,祇園裏百花盛開,美不盛收,但我一點欣賞的心思都沒有,昨天佛陀講完《金剛經》,就說過二天「可能」會口試,天啊!我有聽但沒太懂,最怕怕考試,正愁著,就遇到在苦楝樹下打坐的舍利弗,真是天助我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1950年,鹿苑寺火災成為三島由紀夫創作名作《金閣寺》的靈感來源。透過主角溝口的內心掙扎,文中探討了美的執念、對比與矛盾,如何影響他對人生的追求與認識。金閣的永恆與現實的落差,象徵著人類對於不可觸及之美的渴望以及終將面臨的毀滅結局。故事最終以溝口甩掉安眠藥,象徵著對生存的重新選擇。這篇文章不僅是
Thumbnail
金閣寺,又稱鹿苑寺,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想更了解詳細的京都金閣寺的實際經驗,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金閣寺文章。 這座三層建築外觀覆蓋著純金箔,無論晴雨雪霧,都顯得格外壯麗。春日裡,櫻花環繞的金閣寺倒映在鏡湖池中,營造出夢幻的氛圍;秋日則被紅葉包圍,景色如畫,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Thumbnail
三島由紀夫就像他筆下的溝口,其貌不揚且瘦弱,因自卑而崇尚絕對的美,對此抱著病態的癡迷。他和溝口的差別在於,溝口放火燒了金閣寺,而他既已在小說裡燒去絕對的美,就像暫時吃了解藥一般,可以振作起來。
Thumbnail
《地獄變》為芥川龍之介1918年所著,以下文字節錄採彭春陽所譯之譯本。 平安時期的畫師良秀是一位古怪的人,待人桀傲不遜,唯獨對女兒疼愛有加。他的眼裡只有繪畫,甚至為了畫作而去仔細觀察半邊腐爛的屍體、飼養毒蛇、梟等等,由此可見良秀對於藝術異常之偏執。
Thumbnail
「金閣寺」 - 三島由紀夫 五月初還在日本打工換宿時,趁著連休空檔去了趟京都2天。想説去朝聖參拜金閣寺,決定在把之前一直沒看完的小說繼續拜讀。 金閣寺又叫作鹿苑寺,70多年前曾被見習僧人燒毀過,三島先生因這真實事件發生而創作成知名小說「金閣寺」。小說中細緻地描寫主角為了擺脫金閣的美,必須
第一章:裂痕之始 在唐代的一个繁华都市中,林彦志心怀不满地走在石板路上,他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对邱芷葳的迷恋以及对李白的嫉妒。他无法接受,那个他日夜思念的女子,竟然与李白有着未婚夫妻的关系。 一阵风吹过,林彦志的衣袍猎猎作响,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深吸一口气,双手快速结印,口
Thumbnail
「你注意到山頂的光是綠色的?」 主角優素福(古蘭經中稱虔誠的人)自小被買賣至商人阿齊茲名下,身而為奴,天生聰明伶俐、皮相美好,在各種環境與強勢面前都能獲得寵愛,異性更是常為他迷戀瘋狂。 但天真浪漫性格的懞懂,在強迫勞動、長遷與不得自由的選擇際遇之中,逐漸消耗磨損。
之前,我一直關注著水上勉小說中的敘述手法,留意他用細膩的文字想要突顯的帶有高度美學視覺效果的場景。當然,我們可以說這是水上勉一開始就設定的,這樣方便以後改拍成電影或連續劇,同時保留住他文本的原味。   在小說《五番町夕霧樓》的結尾處,身患重病的夕子得知其愛慕的正順因縱火燒了鳳閣寺自殺身亡,她萬念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初春,祇園裏百花盛開,美不盛收,但我一點欣賞的心思都沒有,昨天佛陀講完《金剛經》,就說過二天「可能」會口試,天啊!我有聽但沒太懂,最怕怕考試,正愁著,就遇到在苦楝樹下打坐的舍利弗,真是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