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凝思美這件事,人類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碰上世間最黑暗的思想。《金閣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950年,鹿苑寺的見習僧人林承賢在寺內縱火,企圖燒毀金閣,此舉造成全日本轟動,也引發作者 三島由紀夫關注,親自深入考察、探討其犯案動機,並以此為題材撰寫出這部作品。

《金閣寺》/三島由紀夫 著/尤海燕 譯

《金閣寺》/三島由紀夫 著/尤海燕 譯

故事的主角 溝口因天生口吃,時常遭人取笑,加上自幼體弱,又面貌不揚,使之內心愈發自卑、扭曲。美,打自出生起就排斥了他,是他人生中最初碰到的難題,也因這些缺陷,使他對「美」懷著過分的執著與追求。而從小父親便不斷告訴他世上沒有比金閣更美的東西,於是乎、金閣成為美的化身,他對美的執著也化為對金閣的執著。

可縱然他如此癡狂地追求著美,美不僅從未接納他,還背叛他——「美就在那裡,我卻在這裡」。金閣免於戰火,成為永恆的存在,「我」卻不然。同為見習僧人的鶴川,令溝口一度相信自己有被明、善接納的可能,但當柏木揭穿鶴川真正的死因,美好幻想瞬間崩塌,猶如再度要他認清——自己始終不被美的事物接納。同時,他也不斷看見社會的惡——通姦的母親,倒賣物資的軍官,無情陰暗的柏木,偽善的老師。金閣阻止「我」墮入俗世的醜陋,然這卻也猶如詛咒,阻擋他追求未來,於是,他決定燒毀金閣。

他人必須全部滅亡。為了我能真正地面對太陽,世界必須毀滅。

燒毀金閣,令人聯想起戰後老師說的南泉斬貓的公案,且這個公案能有不同解讀。溝口的行動是無執,放下對美好事物的執著,是解脫,捨棄美好事物以迎向未來,又似柏木的理解,美好事物的形體化為無形,超脫為精神上的存在,火燒金閣便是成就破壞性美學的表現。但同時、「解脫」其實也是讓惡之花綻放,若世界盡是惡,「我」又何必受金閣束縛?

書中充斥著美與醜、善與惡、生與死、虛與實、永遠和瞬間的相對,如美突顯了醜,善突顯出惡,讀著讀著便陷入思辨當中,也隱約瞭解它為何會成為經典。

謝謝時報出版 瑋之的邀約,讓我一睹期盼已久的經典之作,感受到金閣寺的美,進入一場美學與毀滅的思辨當中´͈ ᵕ `͈ ♡°◌̊

-

✏️如果只凝思美這件事,人類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碰上世間最黑暗的思想。
✏️金閣不是無力,絕對不是無力。但他是一切無力的根源。

-

書名|金閣寺

作者|三島由紀夫

譯者|尤海燕

出版|時報文化 (2023年7月)

ISBN|9786263740549

喜歡這篇文章可以按下大大的讚、也歡迎在底下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呦!

您小小的鼓勵會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一杯咖啡的力量】

想看到更多精采好文與分享,追蹤我的Instagram:☞「安橙🌻|閱讀✖️文字✖️插畫✖️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橙的沙龍
39會員
81內容數
記錄書與生活。 目標是將看過的書疊成一座巨塔!
安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9
客人是神。 「神明本來就會降災啊。既不知道祂們在想什麼,又總是心血來潮擺弄人類的命運,還不帶任何罪惡感,神明不是也有這一面嗎?」 「就我所知,從來沒有一個把自己當神的客人真的是神。但我倒曾無數次祈求他們乾脆全部當場死光,立地成佛。」
Thumbnail
2025/01/19
客人是神。 「神明本來就會降災啊。既不知道祂們在想什麼,又總是心血來潮擺弄人類的命運,還不帶任何罪惡感,神明不是也有這一面嗎?」 「就我所知,從來沒有一個把自己當神的客人真的是神。但我倒曾無數次祈求他們乾脆全部當場死光,立地成佛。」
Thumbnail
2024/12/22
柔情便利店是一家只在九州地區經營的連鎖便利商店,然而這間位在司門港、小金村大樓一樓的小金村門市,明明客人多半來自鄰近的住戶,人氣卻特別地高,業績遠勝其他分店,其中最熱門的,無非就是「費洛蒙店長」——志波三彥莫屬✨
Thumbnail
2024/12/22
柔情便利店是一家只在九州地區經營的連鎖便利商店,然而這間位在司門港、小金村大樓一樓的小金村門市,明明客人多半來自鄰近的住戶,人氣卻特別地高,業績遠勝其他分店,其中最熱門的,無非就是「費洛蒙店長」——志波三彥莫屬✨
Thumbnail
2024/12/17
由熊先生和鮭魚先生經營的甜點店,只在深夜營業,每天也只提供一道餐點,放棄夢想的夜晚,討厭自己的夜晚,思念所愛之人的夜晚,無論疲憊、寂寞或悲傷,來到這裡,他們會為每位訪客呈上只屬於今夜的一道甜點—— 《想哭的夜晚,來份甜點》,這是療癒人心的漫畫,也是份平凡溫暖的食譜。
Thumbnail
2024/12/17
由熊先生和鮭魚先生經營的甜點店,只在深夜營業,每天也只提供一道餐點,放棄夢想的夜晚,討厭自己的夜晚,思念所愛之人的夜晚,無論疲憊、寂寞或悲傷,來到這裡,他們會為每位訪客呈上只屬於今夜的一道甜點—— 《想哭的夜晚,來份甜點》,這是療癒人心的漫畫,也是份平凡溫暖的食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第一章中,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向我們介紹了主角的童年、記憶和意外事件,這些元素共同構築了主角的性格和信仰。金閣寺成為他對美的不懈追求的象徵,一開始存在於他的想象世界中。由於他無法聽到來自僧侶口中對金閣寺的美的恰當描述,他開始思考美的本質是什麼。
Thumbnail
在第一章中,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向我們介紹了主角的童年、記憶和意外事件,這些元素共同構築了主角的性格和信仰。金閣寺成為他對美的不懈追求的象徵,一開始存在於他的想象世界中。由於他無法聽到來自僧侶口中對金閣寺的美的恰當描述,他開始思考美的本質是什麼。
Thumbnail
1950年,鹿苑寺的見習僧人林承賢在寺內縱火,企圖燒毀金閣,此舉造成全日本轟動,也引發三島由紀夫關注,親自深入考察、探討其犯案動機,並以此為題材撰寫出這部作品。 主角 溝口因天生口吃,時常遭人取笑,加上面貌不揚,使之內心愈發自卑、扭曲。美,是他人生中最初碰到的難題,也使他對「美」懷著過分的執著……
Thumbnail
1950年,鹿苑寺的見習僧人林承賢在寺內縱火,企圖燒毀金閣,此舉造成全日本轟動,也引發三島由紀夫關注,親自深入考察、探討其犯案動機,並以此為題材撰寫出這部作品。 主角 溝口因天生口吃,時常遭人取笑,加上面貌不揚,使之內心愈發自卑、扭曲。美,是他人生中最初碰到的難題,也使他對「美」懷著過分的執著……
Thumbnail
補一下前陣子寫的讀書心得 - 追求與束縛——我讀《金閣寺》 故事背景定在日本京都的一座佛寺——金閣寺。故事的主角是一名為溝口的年輕僧人,他在金閣寺裡度過了整個少年時期。他的父親自他兒時便時常提起金閣,以至於在溝口的心中金閣一直是「美」的象徵,即使未曾看過金閣,他也時常在生活中窺見金閣之美,長此以往便
Thumbnail
補一下前陣子寫的讀書心得 - 追求與束縛——我讀《金閣寺》 故事背景定在日本京都的一座佛寺——金閣寺。故事的主角是一名為溝口的年輕僧人,他在金閣寺裡度過了整個少年時期。他的父親自他兒時便時常提起金閣,以至於在溝口的心中金閣一直是「美」的象徵,即使未曾看過金閣,他也時常在生活中窺見金閣之美,長此以往便
Thumbnail
1950年金閣寺遭一位天生口吃的學生放火燒毀,造成全國轟動,三島由紀夫以此為背景,寫出小說「金閣寺」。
Thumbnail
1950年金閣寺遭一位天生口吃的學生放火燒毀,造成全國轟動,三島由紀夫以此為背景,寫出小說「金閣寺」。
Thumbnail
《菊與刀》裡面談到,日本人長期處在高度緊張的生活狀態,日本社會對感官享樂的寬容就是對此的補償。川端康成筆下的《睡美人》客棧,不僅存在於半世紀前˙的日本,十五年前的哥倫比亞,現在應該還存在於不同的城市中。所謂享樂,所謂寬容,所謂補償,一直在翻新。
Thumbnail
《菊與刀》裡面談到,日本人長期處在高度緊張的生活狀態,日本社會對感官享樂的寬容就是對此的補償。川端康成筆下的《睡美人》客棧,不僅存在於半世紀前˙的日本,十五年前的哥倫比亞,現在應該還存在於不同的城市中。所謂享樂,所謂寬容,所謂補償,一直在翻新。
Thumbnail
我去過金閣寺,那個美是說不上來的,她既非精巧細緻也非無懈可擊,但是在售票口處就開始心跳加速,畢竟金閣寺的美已經聞名世界。如同書裡說的:金閣處處皆是,而在現實裡卻也看不見。三島由紀夫將這樁灰燼化作永恆的藝術,無疑是對死亡美學的崇敬,如同三島晚年決定切腹結束自己生命一樣。
Thumbnail
我去過金閣寺,那個美是說不上來的,她既非精巧細緻也非無懈可擊,但是在售票口處就開始心跳加速,畢竟金閣寺的美已經聞名世界。如同書裡說的:金閣處處皆是,而在現實裡卻也看不見。三島由紀夫將這樁灰燼化作永恆的藝術,無疑是對死亡美學的崇敬,如同三島晚年決定切腹結束自己生命一樣。
Thumbnail
金閣寺中的金閣,很幸運地沒被足利義滿的暴怒兒子摧毀,並作為足利幕府後代將軍的別莊,被繼續使用著。在之後的歷史長河裡,金閣從古都京都中無數的戰火生存下來,也逃過了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雖然不再金碧輝煌,其古色古香的韻味始終都是京都人的驕傲之一。然而,這一切都在1950年,被一把火燒成了灰燼...。
Thumbnail
金閣寺中的金閣,很幸運地沒被足利義滿的暴怒兒子摧毀,並作為足利幕府後代將軍的別莊,被繼續使用著。在之後的歷史長河裡,金閣從古都京都中無數的戰火生存下來,也逃過了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雖然不再金碧輝煌,其古色古香的韻味始終都是京都人的驕傲之一。然而,這一切都在1950年,被一把火燒成了灰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