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心態】面對物慾,你是「需要」還是「想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抱歉了錢錢,但我真的需要那個酷酷的東西!
2021年剛開始背債的時候,家裡的財務狀況還不太穩定,薪水也比現在少了許多,扣除每個月固定還債、投資的錢,可動用的錢真的是少之又少,每個月都會需要和「物慾」抗爭
但...偶爾也是有失控的時候(有點不好意思分享)
  1. 今年開始收入增加,變得比較會亂花錢了...(常常外食或是吃好料的)
  2. 申辦信用卡後,開始有「預支消費」的壞習慣(慢慢在改善了)
  3. 大促銷時候總會忍不住(線上課、服飾)
如果要對抗以上這些「誘惑」,如何分辨「需要」和「想要」就會變得非常重要!

什麼是「需要」

你必須擁有,並且在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事物
例如:吃飯、交通費、房租

什麼是「想要」

你很想要得到,但不是必需品的東西
翻譯蒟蒻:就是那些酷酷的東西
例如:PS5、名牌包、iPhone14
所以在蘋果出新機之際,請給自己一個「靈魂拷問」!!
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一台最新的「iPhone14」?你是真的需要高階的攝影鏡頭或是最新的功能?還是你只是需要手機的基本功能而已?
像我...是真的很想買新的iPhone,但目前手上的11代還算堪用,所以為了避免自己不小心被剁手手,所以就買了幾股APPLE的股票,來平衡一下心情(不要亂學)
心裡OS:你們買iPhone都太遜了!我都直接投資Apple!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25歲,從小康家庭到千萬負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財務自由看的是擁有多少金錢地位,還是在兼顧日常生活的同時,擁有時間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 維持生活基本需要的金錢是需要。滿足個人欲望的物質生活是想要。 「需要」是生活的基本需求,食、衣、住此類基本的必須。「想要」是建立在獲取社會價值對成功所定義的表面價值。 努力工作,賺錢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精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說到金錢,你的第一個感受是什麼呢?是心情雀躍呢,還是情緒低落呢? 即便,現在的你正在為了錢苦惱,在這段你感覺難以負荷,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情緒裡,也有無比重要的意義和禮物要傳遞給你。 那就是:「你該改變跟金錢的關係了!」 你把金錢當好朋友看待,還是把它視作是維持生活最低所
Thumbnail
生活中存在的符號消費 生活中的符號消費無所不在,當人們工作不再單純為了生活,而是為了消費用品,出現以生活風格與品味為重心的個體性, 透過展示自己所買的物品,創造並保持一種認同感,美學與文化是消費商品的元素,消費主要的目的是產品所象徵的符號意義,而不是產品本身。
Thumbnail
錢是重要,偏偏大眾就認定它的機會成本是自我價值,空虛就不會是個意外。
Thumbnail
想要;有點想,得不到會覺得不舒坦,但又不是非常的迫切需要… 必要:非常想,得不到會覺得很難過,但真的是「需要」嗎? 要-積極的要,請付出代價… 要-消極的要,請付出等待… 你(妳)逛街走著,看到帥氣/漂亮的衣服,「想買」… 理性消費者會守住荷包不輕易消費… 感性消費者會買下它,不管這衣服
Thumbnail
斷捨離:人生中的「想要」與「需要」 斷捨離、斷捨離,這是這幾年經常被提及的字眼。 有捨才有得。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們都是怎麼決定是否要購買某樣東西的呢?
Thumbnail
今年在財務上做出了不少錯誤的決策,導致年中開始就開始覺得煩躁,一方面有意識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看著資產減少,還要支付各樣的貸款,兩種衝突的模式讓我覺得好疲倦,因此陷入好幾個月的低潮,每天都覺得過得很混沌
Thumbnail
女人,要買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且每一件都有非買不可的理由。 物慾,是個想放下,卻又是不容易放下的一種信念。 回頭想想你在購物時的所有理由,和你買回家後的種種情形,不難懂女人,哎~女人! 超前部署很重要,但超前消費就要謹慎了。 勤勞和勤儉在現今的這個世代,不只是標配,還是簡配,超不濟的。雖然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財務自由看的是擁有多少金錢地位,還是在兼顧日常生活的同時,擁有時間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 維持生活基本需要的金錢是需要。滿足個人欲望的物質生活是想要。 「需要」是生活的基本需求,食、衣、住此類基本的必須。「想要」是建立在獲取社會價值對成功所定義的表面價值。 努力工作,賺錢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精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說到金錢,你的第一個感受是什麼呢?是心情雀躍呢,還是情緒低落呢? 即便,現在的你正在為了錢苦惱,在這段你感覺難以負荷,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情緒裡,也有無比重要的意義和禮物要傳遞給你。 那就是:「你該改變跟金錢的關係了!」 你把金錢當好朋友看待,還是把它視作是維持生活最低所
Thumbnail
生活中存在的符號消費 生活中的符號消費無所不在,當人們工作不再單純為了生活,而是為了消費用品,出現以生活風格與品味為重心的個體性, 透過展示自己所買的物品,創造並保持一種認同感,美學與文化是消費商品的元素,消費主要的目的是產品所象徵的符號意義,而不是產品本身。
Thumbnail
錢是重要,偏偏大眾就認定它的機會成本是自我價值,空虛就不會是個意外。
Thumbnail
想要;有點想,得不到會覺得不舒坦,但又不是非常的迫切需要… 必要:非常想,得不到會覺得很難過,但真的是「需要」嗎? 要-積極的要,請付出代價… 要-消極的要,請付出等待… 你(妳)逛街走著,看到帥氣/漂亮的衣服,「想買」… 理性消費者會守住荷包不輕易消費… 感性消費者會買下它,不管這衣服
Thumbnail
斷捨離:人生中的「想要」與「需要」 斷捨離、斷捨離,這是這幾年經常被提及的字眼。 有捨才有得。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們都是怎麼決定是否要購買某樣東西的呢?
Thumbnail
今年在財務上做出了不少錯誤的決策,導致年中開始就開始覺得煩躁,一方面有意識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看著資產減少,還要支付各樣的貸款,兩種衝突的模式讓我覺得好疲倦,因此陷入好幾個月的低潮,每天都覺得過得很混沌
Thumbnail
女人,要買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且每一件都有非買不可的理由。 物慾,是個想放下,卻又是不容易放下的一種信念。 回頭想想你在購物時的所有理由,和你買回家後的種種情形,不難懂女人,哎~女人! 超前部署很重要,但超前消費就要謹慎了。 勤勞和勤儉在現今的這個世代,不只是標配,還是簡配,超不濟的。雖然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