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民眾對於中國若武力犯台之常見幻想排名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臺海情勢緊張很久了,至今都未緩和下來,中國對臺灣的武力統一威脅也沒有停過,讓臺灣民眾心生恐懼,甚至已經能夠煽動大量民意,影響選舉結果。
raw-image
究竟臺灣民眾到底在怕甚麼呢? 以下將列出臺灣人內心深處千奇百怪的擔憂排名。

第五名-失去言論自由:最多人會第一個說出的恐懼點其實就是失去言論自由,因為臺灣人一直以來都非常享受言論自由,也養成了一張自由的嘴,對於無法說自己想說的話,或甚至必須說自己不想說的話都會有很大的抗拒,看似沒有實質損傷,實際上是要了臺灣人的命,能想像有天黃昏市場裡的阿姨們會因為他們每天在說的幹話而鋃鐺入獄嗎?想想就有點過度刺激了!


第四名-遭到清算:很多年輕人都是台獨的狂熱支持者,常常在網路上發表相關言論;有些則加入了某些和中國對立多年的政黨;就算沒有明顯政治立場,在言語上肯定也常常因為各種原因不符合對岸對於言論的規範,所以許多人都會有些擔心臺灣若被統一,自己會遭到處置,但這個幻想對有些人來說其實有點太過了,如果你是個平民老百姓,應該不太會有人想管你過去發表了哪些言論,但若有黨籍和參與社會運動的傾向,那有點小擔憂也不能怪你了。


第三名-經濟崩潰:若中國需要強勢接管臺灣,且情況不順遂,那可能會無瑕顧到經濟的波動,或是因為利益考量而透過巨大的政策改變劇烈影響某些產業,屆時越重要的產業如:傳統工業、半導體科技業等,可能會受到越大的影響;當然也會有一些莫名其妙受惠的產業,總之無法預估的經濟波動絕對不會是一般民眾所樂見的。


第二名-無家可歸:武統過程中對於各式建築的攻擊不會少,但要碰到平民百姓的家其實次序絕對在比較後面,畢竟正常人的家一點也不重要,打了又會受到譴責,算是比較吃力不討好,可是也不能保證會不會順便炸到一下啦,世界上最慘的事可以說就是家破人亡了,所以家破肯定可以排在第二。


第一名-葛屁:也就是所謂人亡的部分了,若身體沒有殘疾,是個男生都需要當兵,但現在年輕人已經沒有上過戰場,大家對於戰爭的想像都來自電影,難免都會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在壕溝裡被炸噴的龍套,不在前線的婦女則可能就是被天空的飛彈一丟就不見的東西,而對於死亡的恐懼值絕對大得不得了,所以這點必定名列第一, 且這也絕對不是不可能發生的,畢竟雙方若沒有武力交鋒的打算,也不必花這麼大的成本在軍購和軍演,一旦動用到這種手段,我們瞬間就會變成遊戲中命都不值錢的小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巨砲妹妹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到處亂砲一通,但沒有在吵架的?
巨砲妹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07
配飯的影片常常很難選擇,常常影片挑一挑菜就冷掉了,所以之後會開始推薦一些可以重複利用且百看不厭的配飯影片,在無法抉擇時可以直接點來看! 推薦頻道: 「張家夫妻滑起來 」
Thumbnail
2023/05/07
配飯的影片常常很難選擇,常常影片挑一挑菜就冷掉了,所以之後會開始推薦一些可以重複利用且百看不厭的配飯影片,在無法抉擇時可以直接點來看! 推薦頻道: 「張家夫妻滑起來 」
Thumbnail
2023/05/07
我要來讓大家跳過這痛苦的過程,直接讓你瞭解“精神內耗”是什麼。 當你的腦袋在任何不適宜的時候思考,或是毫無理由地思考一些影響你情緒的事情,導致你的生理或心
Thumbnail
2023/05/07
我要來讓大家跳過這痛苦的過程,直接讓你瞭解“精神內耗”是什麼。 當你的腦袋在任何不適宜的時候思考,或是毫無理由地思考一些影響你情緒的事情,導致你的生理或心
Thumbnail
2023/05/06
時至今日,雞排妹這個人好像被大家捧為一個有話語權的上流社會女士, 從她個人的社群經營方向也不難發現她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知性且已有所成就的女強人。 但這人到底如何發跡?她真的很厲害? 她真的有自己所表現出來的那麼高級? 有些年紀且記憶力不錯的人一定還記得,這個人是從在一個雞排店擺弄姣好的
Thumbnail
2023/05/06
時至今日,雞排妹這個人好像被大家捧為一個有話語權的上流社會女士, 從她個人的社群經營方向也不難發現她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知性且已有所成就的女強人。 但這人到底如何發跡?她真的很厲害? 她真的有自己所表現出來的那麼高級? 有些年紀且記憶力不錯的人一定還記得,這個人是從在一個雞排店擺弄姣好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昨晚又收到家人的訊息。 「我們很擔心你,怕你發生危險,不要公開表態,好嗎?」 看了很難過,猶豫了許久不知道怎麼回。 為什麼?在一個民主國家,我們正當行使憲法給予人民權利時,我們卻要害怕?卻要噤聲? 害怕。 怕誰?怕什麼? 怕發聲的代價太高?怕我們根本無力改變什麼?
Thumbnail
昨晚又收到家人的訊息。 「我們很擔心你,怕你發生危險,不要公開表態,好嗎?」 看了很難過,猶豫了許久不知道怎麼回。 為什麼?在一個民主國家,我們正當行使憲法給予人民權利時,我們卻要害怕?卻要噤聲? 害怕。 怕誰?怕什麼? 怕發聲的代價太高?怕我們根本無力改變什麼?
Thumbnail
臺海情勢緊張很久了,至今都未緩和下來,中國對臺灣的武力統一威脅也沒有停過,讓臺灣民眾心生恐懼,甚至已經能夠煽動大量民意,影響選舉結果。 究竟臺灣民眾到底在怕甚麼呢? 以下將列出臺灣人內心深處千奇百怪的擔憂排名。 第五名-失去言論自由:最多人會第一個說出的恐懼點其實就是失去
Thumbnail
臺海情勢緊張很久了,至今都未緩和下來,中國對臺灣的武力統一威脅也沒有停過,讓臺灣民眾心生恐懼,甚至已經能夠煽動大量民意,影響選舉結果。 究竟臺灣民眾到底在怕甚麼呢? 以下將列出臺灣人內心深處千奇百怪的擔憂排名。 第五名-失去言論自由:最多人會第一個說出的恐懼點其實就是失去
Thumbnail
兩岸統一到底是個甚麼鬼?
Thumbnail
兩岸統一到底是個甚麼鬼?
Thumbnail
         疫情再度的爆發,現在的情形比起去年剛開始的時候,那時的三、四月還要悽慘。更可怕的是人心惶惶,我們似乎已經慢了好幾拍,整個由被動到不知所措的情況。幾乎可以確定接下來最起碼到六月底,應該都不會太樂觀,甚至要有心理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當然疫情的崩壞有批評聲是很正常的,再
Thumbnail
         疫情再度的爆發,現在的情形比起去年剛開始的時候,那時的三、四月還要悽慘。更可怕的是人心惶惶,我們似乎已經慢了好幾拍,整個由被動到不知所措的情況。幾乎可以確定接下來最起碼到六月底,應該都不會太樂觀,甚至要有心理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當然疫情的崩壞有批評聲是很正常的,再
Thumbnail
昨天收到朋友的訊息,像報股市明牌那樣,興沖沖告訴我:快要打仗了!建議屯物資,包括食品、藥物、飲水,可以買兩三包米,在家預備慢慢吃,反正外送服務非常方便,趁匯率好就多換美金,開戰的瞬間趕快把手邊所有新台幣拿去買東西,不要留了......等等良心的建議。本來想臭罵我朋友一頓,批評他危言聳聽.....
Thumbnail
昨天收到朋友的訊息,像報股市明牌那樣,興沖沖告訴我:快要打仗了!建議屯物資,包括食品、藥物、飲水,可以買兩三包米,在家預備慢慢吃,反正外送服務非常方便,趁匯率好就多換美金,開戰的瞬間趕快把手邊所有新台幣拿去買東西,不要留了......等等良心的建議。本來想臭罵我朋友一頓,批評他危言聳聽.....
Thumbnail
(聲明:在這個小天地中,不屬於任何公司、沒有任何立場,只是記錄採訪當下大家帶給我的感想,也歡迎大家跟我討論!) 兩岸、軍事新聞轟轟烈烈,尤其「鳳梨事件」更在近期佔據各大新聞版面。而這次的採訪,時間就在鳳梨新聞爆發之前。老實說,過去擔任社會線記者,跑的都是一些社會案件,對於這次兩岸的新聞,也是花了許多
Thumbnail
(聲明:在這個小天地中,不屬於任何公司、沒有任何立場,只是記錄採訪當下大家帶給我的感想,也歡迎大家跟我討論!) 兩岸、軍事新聞轟轟烈烈,尤其「鳳梨事件」更在近期佔據各大新聞版面。而這次的採訪,時間就在鳳梨新聞爆發之前。老實說,過去擔任社會線記者,跑的都是一些社會案件,對於這次兩岸的新聞,也是花了許多
Thumbnail
除非是發洩情緒,不然我很少提到我關於自我認同這部分。但是如果真的要認真談這件事情,我的說法可能會讓一些人不爽,但是我不得不說其實我在台灣生活這麼久,我從來沒有去過大陸,但是光是透過網路和現實的互動,我不敢說我對大陸有情懷,但是我確實是覺得台灣沒有讓我有種“家”的感覺。所以當有人要拿台
Thumbnail
除非是發洩情緒,不然我很少提到我關於自我認同這部分。但是如果真的要認真談這件事情,我的說法可能會讓一些人不爽,但是我不得不說其實我在台灣生活這麼久,我從來沒有去過大陸,但是光是透過網路和現實的互動,我不敢說我對大陸有情懷,但是我確實是覺得台灣沒有讓我有種“家”的感覺。所以當有人要拿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