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觀念根治憂鬱 兩分鐘摸透自己的精神內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幾天突然在yt上看一些關於精神內耗的影片,大部分小ytr的廢話都太多,節奏掌握都怪怪的,導致調兩倍速都不夠,但我為了學習新知識還是都吞了。
現在我要來讓大家跳過這痛苦的過程,直接讓你瞭解“精神內耗”是什麼。
當你的腦袋在任何不適宜的時候思考,或是毫無理由地思考一些影響你情緒的事情,導致你的生理或心理產生負面的疲憊感,這就被稱為精神內耗
簡單來說,你在睡前想早上發生的事想到睡不著;突然想起過去某個尷尬的瞬間而起雞皮疙瘩;或是莫名其妙想到傷心的回憶然後開始陷入負面情緒等,都算是常見的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小則導致疲憊、情緒低落,嚴重時可能演變成憂鬱症或強迫症等精神疾病,所幸預防精神內耗只需要一個簡單的觀念。
現在就要幫大家用觀念打個預防針,只要照著我的指示去想像即可。
首先,大腦並不代表自我,你的大腦跟你自己是不同東西,大腦突然開始想事情只是一種身體器官的反應,就像你的胃會自己一直動一樣,你無法控制自己的大腦要幹嘛。 因此,要將你的大腦和你的自我劃清界線,如當它今天毫無來由地蹦出一個你很討厭某件事的念頭,請你聽聽就好,因為大腦很善變,搞不好明天就會蹦出完全相反的想法,所以忽略他們吧,留一個護城河保護好自己的心情,不需把大腦的日常運作產物照單全收。
總之,大腦是一個器官,是一個工具,只有當自己想使用大腦時,思考出來的東西才能代表自我, 其他時候當它在自己運作時,敷衍他就好,千萬不要以為你的大腦就是你!
avatar-img
3會員
5內容數
到處亂砲一通,但沒有在吵架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巨砲妹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時至今日,雞排妹這個人好像被大家捧為一個有話語權的上流社會女士, 從她個人的社群經營方向也不難發現她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知性且已有所成就的女強人。 但這人到底如何發跡?她真的很厲害? 她真的有自己所表現出來的那麼高級? 有些年紀且記憶力不錯的人一定還記得,這個人是從在一個雞排店擺弄姣好的
在爭鮮這種劃時代卻過時的產物早就已經不在現在年輕人眼界裡的時代,討論度最高的連鎖迴轉壽司基本上剩兩間:壽司郎和藏壽司,點爭鮮等雜魚我就先跳過,咱們只講大哥級的,一個是當五次盤子附約40%中獎機率扭蛋,也就是0.4個廉價公仔的藏壽司;一個是附贈日本屁孩口水
時至今日,雞排妹這個人好像被大家捧為一個有話語權的上流社會女士, 從她個人的社群經營方向也不難發現她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知性且已有所成就的女強人。 但這人到底如何發跡?她真的很厲害? 她真的有自己所表現出來的那麼高級? 有些年紀且記憶力不錯的人一定還記得,這個人是從在一個雞排店擺弄姣好的
在爭鮮這種劃時代卻過時的產物早就已經不在現在年輕人眼界裡的時代,討論度最高的連鎖迴轉壽司基本上剩兩間:壽司郎和藏壽司,點爭鮮等雜魚我就先跳過,咱們只講大哥級的,一個是當五次盤子附約40%中獎機率扭蛋,也就是0.4個廉價公仔的藏壽司;一個是附贈日本屁孩口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知道嗎,精神內耗,是我們的心靈在向我們求救的警訊。就像感冒一樣,身體用症狀來傳達身體受到病菌感染,免疫系統正在努力抵抗。所以,我們會希望能讓身體休息,讓免疫系統有機會清除病菌。而當精神內耗出現時,則是心靈受到了刺激與壓力,因而陷入反覆的“情緒重播”。特別是在夜深人靜時,黑暗的視野、寂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你知道嗎,我們的內在其實早已給了我們所有需要的一切了,但我們有辦法看見嗎,還是我們仍然只活在大腦裡而不是心裡呢?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現代人腦袋常覺得超累,壓力大到爆、資訊多到炸,心理健康真的會受影響。要讓大腦恢復活力,平常就要記得好好放鬆,多動一動,還有睡飽一點。如果累到快撐不下去,真的不要硬撐,找專業幫忙比較保險。聽自己的身體講話,給它一點空間,像手機沒電一樣,充飽電才能繼續好好生活!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人生不如意,大腦內分泌】   自從幾年前稍微研究飲食與腦科學後,發覺很多事情的原因都歸結於大腦中的神經處理。   比如無意義感,來自長期沒有好的回饋、長期重複同樣一件事情、沒有生活掌控感等原因,導致自己大腦某些區域的處理上產生抗拒,進而導致自己做什麼事情都無力感。   又或者睡眠不好、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知道嗎,精神內耗,是我們的心靈在向我們求救的警訊。就像感冒一樣,身體用症狀來傳達身體受到病菌感染,免疫系統正在努力抵抗。所以,我們會希望能讓身體休息,讓免疫系統有機會清除病菌。而當精神內耗出現時,則是心靈受到了刺激與壓力,因而陷入反覆的“情緒重播”。特別是在夜深人靜時,黑暗的視野、寂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你知道嗎,我們的內在其實早已給了我們所有需要的一切了,但我們有辦法看見嗎,還是我們仍然只活在大腦裡而不是心裡呢?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現代人腦袋常覺得超累,壓力大到爆、資訊多到炸,心理健康真的會受影響。要讓大腦恢復活力,平常就要記得好好放鬆,多動一動,還有睡飽一點。如果累到快撐不下去,真的不要硬撐,找專業幫忙比較保險。聽自己的身體講話,給它一點空間,像手機沒電一樣,充飽電才能繼續好好生活!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人生不如意,大腦內分泌】   自從幾年前稍微研究飲食與腦科學後,發覺很多事情的原因都歸結於大腦中的神經處理。   比如無意義感,來自長期沒有好的回饋、長期重複同樣一件事情、沒有生活掌控感等原因,導致自己大腦某些區域的處理上產生抗拒,進而導致自己做什麼事情都無力感。   又或者睡眠不好、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