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長週報 #29 拍攝靈感如何發生?找到一件讓你著迷的事情,並徹底迷戀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段影片,我已經看到可以背下逐字稿了(2014 年看到現在),這是美國攝影家 Ryan McGinley 受邀於紐約 Parsons the New School 給 2014 年畢業生的致詞。

然而有段話特別被我摘錄下來,記在筆記本中譯文如下:

「大四的時候,我沒日沒夜的拍照,而且什麼都拍:手上的食物、滿是塗鴉的走廊,還有我的朋友以及室友。我也瘋狂紀錄我與當時第一任男友馬克的每個親密互動。我強烈著迷於記錄自己的生活,而這就是我要給你們的忠告:找到一件讓你著迷的事情,並徹底迷戀它。
你必須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拍攝方式,千萬不要與人競爭。把你的生活經驗與你對攝影的知識和攝影史結合起來,創作出一個大眾都能欣賞的藝術世界。」


唯有源自於內心,才能源源不絕,最重要的是,把這些靈感結合知識(Ryan 居然還講到攝影史!)轉化成眾人能理解的形式語言,畢竟藝術最終的目的,是透過作品搭建溝通的橋樑。

這是很真誠的一件事情,也是創作者與其他職業不同的地方。

相機是建構自我世界觀的手段之一,也只有自己能找到方式進入這以你為名的世界之中;唯有實踐,方能體會創作帶來的踏實感。Do it, shall we?

「Do your pictures, don't try and do someone else's pictures.」

看到這邊如果還不知道 Ryan McGinley (1977- )是誰的話,你已錯失非常多有趣的作品了!


室長週報全系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筠青的沙龍
1.0K會員
140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韓筠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2024/11/18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2024/09/29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Thumbnail
2024/09/29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Thumbnail
2024/09/29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
Thumbnail
2024/09/29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是個很沒有耐心的人。以往在創作的時候,不管是透過文字、或是影像,我都很討厭鋪陳,總是想要趕快切入最精華、最有趣、最能展現自己的部分。 會養成這種習慣,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學習創作時,最先接觸到的是攝影這個媒材。攝影創作對我來說有種速度感,拿起相機,憑著直覺去捕捉最美的瞬間,所有故事的細節,就全都鎖在
Thumbnail
我是個很沒有耐心的人。以往在創作的時候,不管是透過文字、或是影像,我都很討厭鋪陳,總是想要趕快切入最精華、最有趣、最能展現自己的部分。 會養成這種習慣,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學習創作時,最先接觸到的是攝影這個媒材。攝影創作對我來說有種速度感,拿起相機,憑著直覺去捕捉最美的瞬間,所有故事的細節,就全都鎖在
Thumbnail
從你讀到這一行字開始,直到我們線上相遇,請你收集一個「你看見的空缺」,並用手機把它拍下來。這個空缺是你定義出來的,它可能是公車上沒有人坐的空位,可能是路上斑馬線的兩道白線之間,可能是你掌心上斷開的掌紋……。今天試著,凝視空缺,用你的目光把空缺填滿。
Thumbnail
從你讀到這一行字開始,直到我們線上相遇,請你收集一個「你看見的空缺」,並用手機把它拍下來。這個空缺是你定義出來的,它可能是公車上沒有人坐的空位,可能是路上斑馬線的兩道白線之間,可能是你掌心上斷開的掌紋……。今天試著,凝視空缺,用你的目光把空缺填滿。
Thumbnail
第一次深感自己「拍不好」,是跟同事去植物園拍照時,同一個風景之下,對方拍了很多內容強度極高的照片,我卻零感知的閒晃。
Thumbnail
第一次深感自己「拍不好」,是跟同事去植物園拍照時,同一個風景之下,對方拍了很多內容強度極高的照片,我卻零感知的閒晃。
Thumbnail
與攝影最初的相遇,是和大學同學一起出去玩開始,直到研究所時期全力發展畢制,總覺得攝影是自己的事,有人在旁邊變的靜不下心,就很少揪人拍照了。 一直到今年(2022)遇上生活與事業上的轉折,我才再度拾回 #帶著相機寫日記 的舊習慣,而且主動尋求陪伴。 自己拍照的時候,舒服、自在,沒有收穫也行。
Thumbnail
與攝影最初的相遇,是和大學同學一起出去玩開始,直到研究所時期全力發展畢制,總覺得攝影是自己的事,有人在旁邊變的靜不下心,就很少揪人拍照了。 一直到今年(2022)遇上生活與事業上的轉折,我才再度拾回 #帶著相機寫日記 的舊習慣,而且主動尋求陪伴。 自己拍照的時候,舒服、自在,沒有收穫也行。
Thumbnail
從自己喜歡的事情出發尋找拍照靈感,最不會出錯。
Thumbnail
從自己喜歡的事情出發尋找拍照靈感,最不會出錯。
Thumbnail
攝影的藝術與哲學,如同人生一般,或許對於影像會有主觀或客觀的美醜,但沒有對錯、標準答案,而是看到影像的人們對於影像的感受如何、在心中留下什麼。那種感動、那個漣漪,更勝過種種高深的技巧。
Thumbnail
攝影的藝術與哲學,如同人生一般,或許對於影像會有主觀或客觀的美醜,但沒有對錯、標準答案,而是看到影像的人們對於影像的感受如何、在心中留下什麼。那種感動、那個漣漪,更勝過種種高深的技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