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長週報 #21 申請攝影研究所的作品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拿著相機邊走邊拍,是我最一開始喜歡攝影的原因,這個過程讓我非常放鬆。
第一次深感自己「拍不好」,是跟同事去植物園拍照時,同一個風景之下,對方拍了很多內容強度極高的照片,我卻零感知的閒晃。
我請同事教我,他反問:「 #你想用攝影表達什麼?我要知道目的才能幫上忙。」最後,同事還是陪我在植物園修煉了半年。
回看過去,才明白我的第一次創作(creation)是申請攝影 #攝影研究所 的16張系列作品。
挑了幾張分享給大家,而且是 #第一次公開
這系列的動機與執行過程,是植物園同事的督促下完成的,完整過程可以寫3000字 然而當初 #勢必得拍好 的其中一個原因是:
若這系列能展現申請人對於 #攝影技術與概念 的掌握度,可以抵免6學分的基礎數位課程。
#6學分近20萬台幣,就這樣省下來了,果然,人是要有目標才會拼了命往前衝的!
若你正苦思創作主題,問問同事或朋友,也許他能成為創作思辨的一大推力。
最後,這系列是用傻瓜相機拍的,而且當時的我不知道光圈快門是啥,還是完成了達標的作品,才明白 #概念發展 的重要性之高
加油 !

圖文好讀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K會員
139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筠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一巴掌之後(接續前一篇),中間經歷了三年的研究所生活,回台後隨即遇上第二巴掌。 當時 in house 的上司,在我試拍完一件家庭形象照之後,請我直接帶相機進辦公室評圖。 是帶著相機,而且不能修圖,心裡聽了直接發毛。 我是後製派的人,一切以精修為考量按下快門,上司不管這些,直接看著 raw 檔批評
問題總是來自提問人的自身經驗,我一開始學攝影的方式(出國唸書前),就是以攝助的身份找師父學的。而這六個月的密集工作,意外成為我在思想上進步神速的
本週自述書寫課的時候,可能剛好全班都是藝術本科生,讓我回想起寫畢業論文時,教授(高加索白人)不留情面的N次提醒: ​你的英文語感不夠優美、不夠道地(native),這樣下去拍的再好也不能讓你畢業。 雖然大學唸英文系,但英文就不是我母語,請問如何寫的「道地」? 當然不敢回嗆,只能頻頻點頭「是的,我改!
每學期固定至大學攝影社講課,在今年來到第八年。近兩年播放布列松(Henri Bresson)的作品時,發現台下在座沒有聽過這號人物,才驚覺世界潮流已在世代間劃下一道鴻溝,而我卻忽略了它的存在。
上週密集看完六區塊時間管理書之後,仔細攤平檢查了我使用時間的方式,在筆記中找到一個有趣的區塊:在髮廊弄頭髮的時間。 ​我的頭髮比較難處理,每次剪髮約時間3.5-4.5小時,基本染燙要坐到8-9小時。仔細回推,除了跟髮型師聊天,我會用這大把的時間看時尚雜誌。 ​髮型師每次都忍不住問我:「要不要借你平板
時間管理(毫無疑問)是人類的永恆命題,因為難搞的永遠都是自己。
第一巴掌之後(接續前一篇),中間經歷了三年的研究所生活,回台後隨即遇上第二巴掌。 當時 in house 的上司,在我試拍完一件家庭形象照之後,請我直接帶相機進辦公室評圖。 是帶著相機,而且不能修圖,心裡聽了直接發毛。 我是後製派的人,一切以精修為考量按下快門,上司不管這些,直接看著 raw 檔批評
問題總是來自提問人的自身經驗,我一開始學攝影的方式(出國唸書前),就是以攝助的身份找師父學的。而這六個月的密集工作,意外成為我在思想上進步神速的
本週自述書寫課的時候,可能剛好全班都是藝術本科生,讓我回想起寫畢業論文時,教授(高加索白人)不留情面的N次提醒: ​你的英文語感不夠優美、不夠道地(native),這樣下去拍的再好也不能讓你畢業。 雖然大學唸英文系,但英文就不是我母語,請問如何寫的「道地」? 當然不敢回嗆,只能頻頻點頭「是的,我改!
每學期固定至大學攝影社講課,在今年來到第八年。近兩年播放布列松(Henri Bresson)的作品時,發現台下在座沒有聽過這號人物,才驚覺世界潮流已在世代間劃下一道鴻溝,而我卻忽略了它的存在。
上週密集看完六區塊時間管理書之後,仔細攤平檢查了我使用時間的方式,在筆記中找到一個有趣的區塊:在髮廊弄頭髮的時間。 ​我的頭髮比較難處理,每次剪髮約時間3.5-4.5小時,基本染燙要坐到8-9小時。仔細回推,除了跟髮型師聊天,我會用這大把的時間看時尚雜誌。 ​髮型師每次都忍不住問我:「要不要借你平板
時間管理(毫無疑問)是人類的永恆命題,因為難搞的永遠都是自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本次徵件展「離焦出走」圓滿結束,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以李侑鋌的作品〈林徑〉為主題,展現了焦點與逃離的深層意義。透過道路反射鏡,作品呼應了逃避城市注視的渴望。本次展覽鼓勵觀眾思考「離焦」與「出走」,讓攝影以新角度進入我們的視野。
Thumbnail
在《激讚網紅》第四集的平面照片攝影比賽中,參賽網紅們以創作獨特照片為目標。八個拍攝場景,兩人一組的合作模式,讓比賽充滿創意與挑戰。這場比賽更特別的是,評審透過眼球追蹤技術評價每張照片的吸引力,讓我們思考注意力的重要性。在社群時代,如何讓目光停留是成功的關鍵,這集值得大家關注!
Thumbnail
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要準備畢業製作,而我選擇了攝影這個媒材,當初定下的主題是派對、酒吧以及廢墟,而在寒假準備初審的時候我選擇了工地攝影作為我畢業製作的主題。 就開始我一段時間的工地攝影之路。
開始玩花的過程,總是會想問親朋好友:"這樣好看嗎?", "那樣美不美?"再則就是網路搜尋很厲害的花藝師或是品牌的照片, 想嘗試看看為什麼自己做不出那樣生動的作品,總覺得自己作品的呈現都很僵硬。 而身旁不是在花窩裡的人,為了不給我喪氣的想法,總是會鼓勵我說:"這樣很棒了!" "我覺得很美啊!"。但偶包
Thumbnail
攝影,是紀錄、是表達,也是抒發 這些天文章寫得頻繁,是想讓自己找回攝影的初心,回到20年前,對攝影充滿熱情的時光。 那是blog剛興起的年代,無時無刻的拍照,將照片洗了出來後,便心急的想趕快放上blog,也隨手寫下拍攝時的種種感受。 每隔幾年,每一個時期,拍的照片都有了些不同變化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剛上大學的我,還帶著對攝影龐大的熱忱,加入了攝影社,也在社團裡認識了一些朋友。學長姐時不時會從學校那邊接到一些打工的機會,工作內容大多是幫忙活動紀錄。這種工作對技術要求不算太高,如果剛好有缺人、時間也允許的話,我通常會去幫忙。 一開始,當我發現能用攝影賺錢時,是很開心的。攝影一直以來是我的興趣,但
Thumbnail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Thumbnail
本次徵件展「離焦出走」圓滿結束,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以李侑鋌的作品〈林徑〉為主題,展現了焦點與逃離的深層意義。透過道路反射鏡,作品呼應了逃避城市注視的渴望。本次展覽鼓勵觀眾思考「離焦」與「出走」,讓攝影以新角度進入我們的視野。
Thumbnail
在《激讚網紅》第四集的平面照片攝影比賽中,參賽網紅們以創作獨特照片為目標。八個拍攝場景,兩人一組的合作模式,讓比賽充滿創意與挑戰。這場比賽更特別的是,評審透過眼球追蹤技術評價每張照片的吸引力,讓我們思考注意力的重要性。在社群時代,如何讓目光停留是成功的關鍵,這集值得大家關注!
Thumbnail
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要準備畢業製作,而我選擇了攝影這個媒材,當初定下的主題是派對、酒吧以及廢墟,而在寒假準備初審的時候我選擇了工地攝影作為我畢業製作的主題。 就開始我一段時間的工地攝影之路。
開始玩花的過程,總是會想問親朋好友:"這樣好看嗎?", "那樣美不美?"再則就是網路搜尋很厲害的花藝師或是品牌的照片, 想嘗試看看為什麼自己做不出那樣生動的作品,總覺得自己作品的呈現都很僵硬。 而身旁不是在花窩裡的人,為了不給我喪氣的想法,總是會鼓勵我說:"這樣很棒了!" "我覺得很美啊!"。但偶包
Thumbnail
攝影,是紀錄、是表達,也是抒發 這些天文章寫得頻繁,是想讓自己找回攝影的初心,回到20年前,對攝影充滿熱情的時光。 那是blog剛興起的年代,無時無刻的拍照,將照片洗了出來後,便心急的想趕快放上blog,也隨手寫下拍攝時的種種感受。 每隔幾年,每一個時期,拍的照片都有了些不同變化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剛上大學的我,還帶著對攝影龐大的熱忱,加入了攝影社,也在社團裡認識了一些朋友。學長姐時不時會從學校那邊接到一些打工的機會,工作內容大多是幫忙活動紀錄。這種工作對技術要求不算太高,如果剛好有缺人、時間也允許的話,我通常會去幫忙。 一開始,當我發現能用攝影賺錢時,是很開心的。攝影一直以來是我的興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