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現場|法國阿公中國阿嬤

宣教現場|法國阿公中國阿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那天正在河邊洗澡洗衣服,夕陽西下,人挺多的,洗洗聊聊、熱鬧滾滾,十足家常。我和旁邊幾個人,邊洗邊聊,誇其中一個人的女兒好可愛,她馬上更正:「不是女兒,是孫女。」然後指著旁邊一個孕婦,說:「這是我女兒。」我有點反應不過來,她看起來年紀輕輕。她邊洗邊說:「我今年卅五。這有什麼,村裡誰不是這樣?十五、六、七歲成家,隔年就當媽媽,我媽也這樣,我女兒也一樣,左鄰右舍、姊姊妹妹、堂表親戚、三姨媽、六嬸婆,大家都一樣。」然後她問我幾歲:「我卅五。」她馬上要孫女叫一聲:「阿嬤。」從此,我就成了阿嬤了。

我家大牛不管走到哪裡,人家都叫他“法國阿公”,大牛從來不厭其煩,反覆更正:

「不是法國,是瑞士。」

「瑞士是什麼?」

「瑞士是一個國家,在法國隔壁。」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人家還是叫他“法國阿公”,大牛持續正視聽。

我不是“法國阿嬤”,我是“法國阿公的太太”,也有一說是“中國阿嬤”。當然,夫唱婦隨,我效法我家大年,必也正名乎:

「不是中國,是台灣。」

「台灣是甚麼?」

「台灣是一個國家,在中國隔壁。」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一視同仁。不管叫我“法國阿公的太太”,或是“中國阿嬤”,我效法我家大牛,持續正視聽。

我們不嫌煩,也從來不怪他們。誰叫這裡曾經被法國殖民九十年呢!雖然是上世紀的事了,可是直到現在,還是把所有外國人,通通叫法國人。至於中國,則是現在進行式,想當然耳的,只要不是高棉人,也不是法國人,那肯定就是中國人了。


avatar-img
宣教柬埔寨
33會員
179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宣教柬埔寨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想好好睡一覺」,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條件;在柬埔寨鄉下過日子,「如果你想好好睡一覺」,蚊帳!蚊帳!蚊帳!沒有之一。要是沒有蚊帳,不管你是三頭六臂、或是皇親國戚,不要說「好好睡一覺」,而是甭!睡!了! “蚊帳”的地位確實隨著水漲而步步高,跟柬埔寨的天氣,還有柬埔寨的房子,尤其是鄉下地方一般人家
我在宣教工場的第一個四年的任期,完全沒有想過,當然也不曾“拜碼頭”。在我第二個四年任期中,一個稀鬆平常的談話裡,不經意聽到兩位長輩語帶悻悻:「他們都沒去“拜碼頭”。一點人情世故不懂!」我從這個關鍵字進入一個文化領域,也改變我之後的做事方式。 “拜碼頭”從何說起 與其說“拜碼頭”是江湖中人的世故伎倆、
情境一 村長:「我知道你們要什麼,我幫得上忙。我可以叫全村的人,每個禮拜天早上去你們那裡,你要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只有一點要求—每個去的人,一個人發一斤米。這樣呢,你們人氣足,業績好看,我們也分到一些好處。魚幫水水幫魚,雙贏!」 情境二 縣政府主任秘書:「你們來我家教我小孩,我兩個小孩,還有兩
1998年起,我們分別駐點桔井(ក្រុងក្រចេះ)、仕倫(ស្រុកស្នួល)和高涅(ស្រុកកោះញែក),這些地方都沒有垃圾車收垃圾,所以沒有「少女的祈禱」天天免費聽,也沒有“垃圾不落地”的耳提面命,更沒有“垃圾費隨袋徵收”的囉哩囉嗦。可是我們還是有垃圾,怎麼辦? 柬埔寨鄉下地方,“垃
柬埔寨在北回歸線以南,比台灣更靠近赤道,氣溫卅度以上是常態,多半落在卅五到四十度,全球暖化推波助瀾,氣候變遷只有更熱。無論乾季雨季,每天從早到晚,人人汗涔涔、滴滴答答,沖個涼消消暑,再理所當然不過。雨季奢侈一點,動不動就沖個涼;乾季節省一點,早午晚各一次,滿足基本款。我在柬埔寨工作生活,不只因為入境
我加入的差會使用的官方語言是英文,所有書面或碰面的溝通語文是英語;我宣教工場所在地的官方語文是高棉文。所以,當我在宣教工場時,跟我講話的人,不是英語就是高棉語;放眼所及的文字,不是高棉文就是英文。對差會所有同工來說,高棉文都不是母語,大家都在學習這個新語文的不同階段,反正一樣"菜",這點倒是很公平。
「如果你想好好睡一覺」,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條件;在柬埔寨鄉下過日子,「如果你想好好睡一覺」,蚊帳!蚊帳!蚊帳!沒有之一。要是沒有蚊帳,不管你是三頭六臂、或是皇親國戚,不要說「好好睡一覺」,而是甭!睡!了! “蚊帳”的地位確實隨著水漲而步步高,跟柬埔寨的天氣,還有柬埔寨的房子,尤其是鄉下地方一般人家
我在宣教工場的第一個四年的任期,完全沒有想過,當然也不曾“拜碼頭”。在我第二個四年任期中,一個稀鬆平常的談話裡,不經意聽到兩位長輩語帶悻悻:「他們都沒去“拜碼頭”。一點人情世故不懂!」我從這個關鍵字進入一個文化領域,也改變我之後的做事方式。 “拜碼頭”從何說起 與其說“拜碼頭”是江湖中人的世故伎倆、
情境一 村長:「我知道你們要什麼,我幫得上忙。我可以叫全村的人,每個禮拜天早上去你們那裡,你要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只有一點要求—每個去的人,一個人發一斤米。這樣呢,你們人氣足,業績好看,我們也分到一些好處。魚幫水水幫魚,雙贏!」 情境二 縣政府主任秘書:「你們來我家教我小孩,我兩個小孩,還有兩
1998年起,我們分別駐點桔井(ក្រុងក្រចេះ)、仕倫(ស្រុកស្នួល)和高涅(ស្រុកកោះញែក),這些地方都沒有垃圾車收垃圾,所以沒有「少女的祈禱」天天免費聽,也沒有“垃圾不落地”的耳提面命,更沒有“垃圾費隨袋徵收”的囉哩囉嗦。可是我們還是有垃圾,怎麼辦? 柬埔寨鄉下地方,“垃
柬埔寨在北回歸線以南,比台灣更靠近赤道,氣溫卅度以上是常態,多半落在卅五到四十度,全球暖化推波助瀾,氣候變遷只有更熱。無論乾季雨季,每天從早到晚,人人汗涔涔、滴滴答答,沖個涼消消暑,再理所當然不過。雨季奢侈一點,動不動就沖個涼;乾季節省一點,早午晚各一次,滿足基本款。我在柬埔寨工作生活,不只因為入境
我加入的差會使用的官方語言是英文,所有書面或碰面的溝通語文是英語;我宣教工場所在地的官方語文是高棉文。所以,當我在宣教工場時,跟我講話的人,不是英語就是高棉語;放眼所及的文字,不是高棉文就是英文。對差會所有同工來說,高棉文都不是母語,大家都在學習這個新語文的不同階段,反正一樣"菜",這點倒是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