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 圖/ 文 馮煜婷、杜孟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孩子們的小班生活邁入第二個學期啦~

這天早上,一台大貨車出現在學校的廣場,

嗯?是什麼東西被運送過來呢?

看著叔叔們搬運著白白的箱子進到教室,原來是新的櫃子呀!

但這些要拿來裝什麼的呢?

又廷:「老師,怎麼這麼多這個。」

老師:「這是要給你們放書包的呀!很棒吧!」

幼兒:「哇~」   

在老師幫孩子在櫃子門上貼上姓名貼之後,

孩子開始練習將書包放進自己的櫃子裡,

也因為一格裡面可以放兩個書包,所以孩子在放自己書包的同時,

也會顧慮到另一位小朋友,而把書包靠邊邊放,真是貼心的舉動呢!

在嘗試完成後...... 欣縈:「我會自己放~」 元任:「成功!」   

這一兩週,孩子可以感受到有新的資源與感受進入到教室,

除了書包櫃,學校也添購了教室設備,而老師與孩子們也在新學期期間,

準備著表演活動與大掃除,一起感受新年新氣象喔!

raw-image

raw-image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問竹籤:「這次假期,你最喜歡哪一天?」 她歪著頭想了想,笑著說:「每一天我都喜歡,因為我最喜歡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這個答案,簡單又美好。 我希望她能一直記得這份純粹的快樂——不是因為去了哪裡、做了什麼,而是因為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任何時刻都閃閃發光。 於是
新年新希望總是無法達成嗎?本文針對新年新希望的迷思提出反思,並建議從改變一個習慣或踏出最小一步開始,而非設定宏大願景,並提供靈感清單和以週為單位的規劃方法。
我通常不會寫新年新希望,因為我覺得過年,只是又多了一天而已。但是慢慢我發現,我之所以對西曆過年很冷淡,是因為我已經習慣農曆新年。 即便現在的我比較習慣且生活於西方文化之中,農曆過年卻是深根蒂固在我心裡的一個東西。或許這是我原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很難以西曆新年去取代,也很難選擇不過農曆新年。 在農
Thumbnail
本文探討歲末年終的反思,以及如何規劃未來,並以賽跑比喻人生,點出時間管理和目標設定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及年末大掃除的困境,和作者自身的拖延問題。
Thumbnail
讀小學時,新學期開始,都會發下一箱兒童繪本書, 好像是依照班級學生人數一人一本。 那箱童書,老師都吩咐班長放在講台左邊, 離老師批改作業那張桌子最近的椅子上, 擺明跟圖書館裡的大量書本一樣,就是不允許人去觸摸翻閱。 小四時,級任導師生小孩休產假,來代課的年輕老師不寫黑板時,都在看書,
Thumbnail
心想,這週有什麼大節日嗎? #禮物 ?!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目前各個小學已陸續完成報到手續,看到家長們開始提問,要買什麼書包、便當盒、削鉛筆機、鉛筆盒和水壺等問題,忍不住想分享我們家的書包。 這個愛迪達書包是「豐」從幼兒園就開始揹的,幼兒園只有一週一次的回家作業,大抵就是一本繪本搭配作業本,書本量不多,於是,升上小一以後,這個灰撲撲、沒有亮麗圖案的書包
Thumbnail
從一月初的寒假到今天,宣告結束五專第一個寒假。因為要回學校住校,所以今天一樣的再送大寶回學校去。上次第一次外住而且又一人提前入校,離開沒多久訊息秒讀電話秒接。到今天這次東西放完,你們可以回家囉(我要找同學玩去了)。該放真的要放手,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要學會自己行為負責喔,加油!!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問竹籤:「這次假期,你最喜歡哪一天?」 她歪著頭想了想,笑著說:「每一天我都喜歡,因為我最喜歡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這個答案,簡單又美好。 我希望她能一直記得這份純粹的快樂——不是因為去了哪裡、做了什麼,而是因為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任何時刻都閃閃發光。 於是
新年新希望總是無法達成嗎?本文針對新年新希望的迷思提出反思,並建議從改變一個習慣或踏出最小一步開始,而非設定宏大願景,並提供靈感清單和以週為單位的規劃方法。
我通常不會寫新年新希望,因為我覺得過年,只是又多了一天而已。但是慢慢我發現,我之所以對西曆過年很冷淡,是因為我已經習慣農曆新年。 即便現在的我比較習慣且生活於西方文化之中,農曆過年卻是深根蒂固在我心裡的一個東西。或許這是我原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很難以西曆新年去取代,也很難選擇不過農曆新年。 在農
Thumbnail
本文探討歲末年終的反思,以及如何規劃未來,並以賽跑比喻人生,點出時間管理和目標設定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及年末大掃除的困境,和作者自身的拖延問題。
Thumbnail
讀小學時,新學期開始,都會發下一箱兒童繪本書, 好像是依照班級學生人數一人一本。 那箱童書,老師都吩咐班長放在講台左邊, 離老師批改作業那張桌子最近的椅子上, 擺明跟圖書館裡的大量書本一樣,就是不允許人去觸摸翻閱。 小四時,級任導師生小孩休產假,來代課的年輕老師不寫黑板時,都在看書,
Thumbnail
心想,這週有什麼大節日嗎? #禮物 ?!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目前各個小學已陸續完成報到手續,看到家長們開始提問,要買什麼書包、便當盒、削鉛筆機、鉛筆盒和水壺等問題,忍不住想分享我們家的書包。 這個愛迪達書包是「豐」從幼兒園就開始揹的,幼兒園只有一週一次的回家作業,大抵就是一本繪本搭配作業本,書本量不多,於是,升上小一以後,這個灰撲撲、沒有亮麗圖案的書包
Thumbnail
從一月初的寒假到今天,宣告結束五專第一個寒假。因為要回學校住校,所以今天一樣的再送大寶回學校去。上次第一次外住而且又一人提前入校,離開沒多久訊息秒讀電話秒接。到今天這次東西放完,你們可以回家囉(我要找同學玩去了)。該放真的要放手,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要學會自己行為負責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