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親子共讀,孩子一定會愛上閱讀

這樣的親子共讀,孩子一定會愛上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raw-image

透過講座讓自己成為更有效能的爸爸媽媽,其實是最有智慧的策略。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要從書上得到教養新知與找到對的觀念,這一定是對的。

問題是當一天工作累了回到家,要處裡小孩,要整理家中讓雜亂歸序,是要花時間的。

當一切就緒,有了那一小段孩子睡著可以偷閒的時光可以好好享受閱讀的片刻,

似乎周公也找上了,拿起書卻昏昏欲睡是爸爸媽媽的普遍的心聲吧。

於是,透過講座共同學習,就變成一種稍微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了。

講師將精華整理,用著統整易懂的專業知識變成輕鬆有趣的方式,

讓爸爸媽媽一個半小時可以濃縮的學習,這是一件多麼省時省力有有效率的親職學習。

不過,重點是得要走出來的。

這一場談親子共讀的講師楊壁琿老師說,我們的家長在聆聽中讓她有好大的成就感。

眼神專注,會場安靜,這無疑是對講師最大的鼓勵與回饋。

親子共讀原來可以這麼有趣。找到方法,一起享受這親密的感覺,也只有身為父母能夠得到的專屬獎勵。

在照顧教養的過程中縱使辛勞,卻能在共讀中享有的樂趣,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不要想著當檢驗師,去驗證孩子讀了多少,記得多少;也不要想去考孩子認得了幾個字,讀了未來有沒有用?

要知道當孩子在其中專注,願意一本再一本要求的同時,其實孩子已經獲得了。或許父母會覺得又累又煩,到底要陪讀到什麼時候?

講師說了,如果你願意,就繼續讀下去吧!

呵呵,聽到這樣的回答,會不會覺得「額,真累人!」

我想,有很多在講座中聽到的回答,或許您都認同,但真正面臨狀態的時候,就不見得真的能做到,不過,這就是功課。

在開放教育中陪伴孩子與相信孩子則是確定的事。在幼兒園學齡前時期,已經有太多研究報告告訴我們,

別急著贏在起跑點,也別要求幼兒園老師把大班當成小一的先修班。這也是肯定的事,您聽到了,也知道到了,但你能做到嗎?

加油!要從心理去思考自己,不要只是嘴巴說知道,知道了卻做不到,那就是「不知道」。

否則,每一條路選擇了必然要承擔。沒有對錯,但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

這也是在講座的末了,講師的對爸爸媽媽們的叮嚀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0會員
3.4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