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講座讓自己成為更有效能的爸爸媽媽,其實是最有智慧的策略。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要從書上得到教養新知與找到對的觀念,這一定是對的。
問題是當一天工作累了回到家,要處裡小孩,要整理家中讓雜亂歸序,是要花時間的。
當一切就緒,有了那一小段孩子睡著可以偷閒的時光可以好好享受閱讀的片刻,
似乎周公也找上了,拿起書卻昏昏欲睡是爸爸媽媽的普遍的心聲吧。
於是,透過講座共同學習,就變成一種稍微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了。
講師將精華整理,用著統整易懂的專業知識變成輕鬆有趣的方式,
讓爸爸媽媽一個半小時可以濃縮的學習,這是一件多麼省時省力有有效率的親職學習。
不過,重點是得要走出來的。
這一場談親子共讀的講師楊壁琿老師說,我們的家長在聆聽中讓她有好大的成就感。
眼神專注,會場安靜,這無疑是對講師最大的鼓勵與回饋。
親子共讀原來可以這麼有趣。找到方法,一起享受這親密的感覺,也只有身為父母能夠得到的專屬獎勵。
在照顧教養的過程中縱使辛勞,卻能在共讀中享有的樂趣,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不要想著當檢驗師,去驗證孩子讀了多少,記得多少;也不要想去考孩子認得了幾個字,讀了未來有沒有用?
要知道當孩子在其中專注,願意一本再一本要求的同時,其實孩子已經獲得了。或許父母會覺得又累又煩,到底要陪讀到什麼時候?
講師說了,如果你願意,就繼續讀下去吧!
呵呵,聽到這樣的回答,會不會覺得「額,真累人!」
我想,有很多在講座中聽到的回答,或許您都認同,但真正面臨狀態的時候,就不見得真的能做到,不過,這就是功課。
在開放教育中陪伴孩子與相信孩子則是確定的事。在幼兒園學齡前時期,已經有太多研究報告告訴我們,
別急著贏在起跑點,也別要求幼兒園老師把大班當成小一的先修班。這也是肯定的事,您聽到了,也知道到了,但你能做到嗎?
加油!要從心理去思考自己,不要只是嘴巴說知道,知道了卻做不到,那就是「不知道」。
否則,每一條路選擇了必然要承擔。沒有對錯,但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
這也是在講座的末了,講師的對爸爸媽媽們的叮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