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2 毀謗的迴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兩位好朋友一起來問事。
A:為何受無名的毀謗?且家人間諸多爭吵?
B:為何皮膚病不會好?一直無姻緣?
我在安靜的觀察中,看到了一段故事。
那是在尼泊爾加德滿都附近,一座白色的小廟。
這個地區很貧瘠,農作物不豐富,居民們都不豐裕。
一旦風不調與雨不順時,農產欠收,大家常常有一頓、沒一頓的。
不富裕的地區,就出現了兩種現象:生了沒辦法養,就放在寺廟門口,讓寺廟收養。
或是讓小孩去廟裡出家,一樣給寺廟撫養。
因此寺廟裡收養了很多孤兒,與被父母送來的小沙彌。
所幸大多居民對於佛法有信仰,只要有多餘的食物,也會捐助到廟裡來。
廟很窮,但過得去。
有一天,有兩位孤兒,聽聞了寺廟老僧的收養事蹟,前來請求依止、依靠。
粗壯的那位說:我願意出家學習,請教我佛法。
老僧看了一眼:我這裡沒有適合你的教法。
粗壯小童:沒關係,初淺的就好,我會認真學習的。
( 他其實是想住進廟裡,有吃有住就好)
老僧拗不過,說:好吧,你留下來。
另一位急忙說道:我也要出家!
老僧問:你知道什麼是出家?
另一位:我不知道。但是他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
(他指了指粗壯的小童。)
老僧搖搖頭,說:我這裡是大乘的教法,大乘是『覺有情』,有情才能『覺』有情。
你沒有感情,在我這裡,你學不到東西,我也不知道怎麼教。
我跟你沒有緣分。去找適合你的地方,不好意思。
另一位幾經哀求,都被拒絕。
原本的期待,開始變質。
粗壯小童便在廟裡住了下來。
偶爾,老僧會出來為大眾說說話。少部分,會叫喚幾位弟子,到自己沒有房門的土牆房裡低聲說話。
好幾次,小童躲在門外故意偷聽,想知道老僧藏了什麼法寶,沒有教他。
但實在是太小聲了,一點內容也聽不清楚。
小童發現,有時候老僧會叫幾位年紀特別小的沙彌,睡在老僧的房間。
而他自己提出要睡在老僧的房裡,都被拒絕。
這讓小童起了疑心,更想知道老僧在夜裡跟小沙彌們做些什麼。
有一天夜裡,小沙彌們如常到老僧房裡睡,寺外打起了大雷,小沙彌有的驚醒後哭鬧,有的不自覺地發抖。
小童躲在牆後偷看,看到了老僧抱著,親吻著小沙彌的額頭,不知道說了什麼,依續地抱著、親吻、說話。
小童驚住了:這是在做什麼?!
這一夜,小童沒睡。
一天亮,小童便衝出寺廟,在街上找到了那一位被拒絕入寺的朋友,說了自己看見的事。
另一位驚呼:骯髒的老頭!竟然欺負小孩!我要讓大家知道他做的醜事!
他說:你盡快離開那個骯髒的地方!跟我一起回到街上吧!
在天剛亮的大街,另一位朋友,開始散播著從小童聽來的內容。
為了平衡被拒絕「入寺」的不愉快,更是加油添醋。
沒半天,整個地區的居民,都聽到了風聲,大家議論紛紛。
小童獨自在樹下坐了半天,決定回寺廟拿幾件衣物就離開。
一進廟裡,看見一位昨晚被老僧擁抱的小沙彌。
小童對小沙彌:你不覺得噁心嗎?那老頭居然親吻著你。
小沙彌看著小童說:你在說什麼?
小童說:我都看見了!那老頭跟你說什麼?
小沙彌:師父知道我害怕打雷,所以親我的額頭說:不用怕,諸佛菩薩都在。
有時候,我想父母,會難過的掉淚,師父就會跟我說:你的父母雖然不在身邊,但諸佛視眾生如子,你是諸佛菩薩的孩子,不要難過。
我們都是沒有父母的孤兒,師父才會特別叫我們到他的房裡睡。
小童驚愣住了,知道自己做了錯事,急忙回到街上,想跟朋友澄清。
等他找到朋友時,「醜聞」早已傳開了。
小童羞赦的來到老僧前跪下,懺悔自己的不察,老僧緩緩抬起頭,看了看他,說:我沒事。
但是你造的業,將來會回到自已身上。
這是:因果。
說完,老僧就像沒這件事,依然低頭禪修。
至於另一位,後來聽了小童的說明,由於心懷被拒絕的情緒,在老僧離世前,都沒有跟老僧懺悔。
他依著「業報計量」,幾次轉世成蛇,窩居穴裡。
儘管轉為人身,依然有著「前生」的「習性」與「特性」。
這件事,嚴重影響著居民供養寺廟的意願,讓寺廟著實餓苦了好長一段時間。
我要說的是:
毀謗、妄語,在生活中很容易發生。
但是業報很重!
尤其是針對出家眾的不實評價與污衊。
現在網路發達,資訊量很多,我们很容易左耳聽,嘴就出,不經意的就造業,千萬不可不慎。
所有的業報,均會迴現,真實不虛。
唯有懺悔能除。
懺悔是什麼?
懺悔是:洗心革面,自此不犯。
我的老師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對於懺悔有諸多細說,歡迎查閱學習。
如果看完還有不懂,何不聽聽我的「懺悔總說」,自此積極修過,銷業還淨,不枉此生。
阿彌陀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人問起「加持」。 人:什麼是加持? 我:簡單說,加持可以分成兩種。 不了義(入世解厄)的加持。 了義(出世解脫)的加持。 人:一般我們祈求工作順利、疾病痊癒的是「入世解厄」的加持,對嗎? 我:是。 人:那什麼是你提到的「出世解脫」的加持? 我:我的老師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在2023年2月於台北
很少提及「超渡」。 那是因為「超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並不是單方面努力,就可以保證會有圓滿的結果。 相應之後,我練習的第一個法門是:替代。 第二個法門,就是:超渡。 當時超渡練習的第一位主尊是:阿彌陀佛。 對象,是我的親人。 我的父親,對於親人的早逝艮艮於懷。 為了讓父親能安心,也為了亡者能
早就知道今年「雨少」。 在夏天,雨水少,生活很不便。 工業,就更是辛苦了。 記得在從事印刷電路板的那些年,每次碰到限水,就需要另外叫「水車」,以免影響產線需要,造成停線與損失。 我想到,那些在街頭巷尾生活的遊民朋友,一旦發生缺水,生活品質更將惡劣。 這一次,我會準備跟「清潔」有關的供品,做廣大的供養
有一位同學,興沖沖的來找我。 他:我學了「與神對話」的法門。 我:喔! 他:這段時間,我已經跟很多佛菩薩、神明、天使,對話過了。 我:你們有哪些對話? 他:很多啊!有時心情不好,會安慰我;還帶我去看前世。 我笑了笑,說:喔,這麼厲害! 他興沖沖的說:有一次我跟朋友吵架,氣不過,我還請他們把對方的靈抓
20230618 天氣之子 - 龍王菩薩 與 沐浴水 < 現場與線上課程 > 一周前,我去了一個地方。 我到的當天,氣象預報說:90%會下雨。 我一下車,烏雲密佈,空氣中濕度很高,可是沒有下雨。 辦完事,一上車,霹靂啪啦下起大雨。 到了目的地,雨就停了。 第二天,也是一樣。 第三天,也是一樣。 同
我去過幾個地方,那些地方聚集著很多人。 大家閒聊著奇聞異事,熱鬧得很。 偶爾會有「神異之人」參加,談些玄學大道、不同的見聞。 有一天,來了一位異人,自稱是『大神』。 我好奇的靜靜地坐在一旁聽。 「大神」針對在場眾人開始點評,大家紛紛點頭稱是,真有神異之處。 後來「大神」對某人說:只要妳願意買下某
有人問起「加持」。 人:什麼是加持? 我:簡單說,加持可以分成兩種。 不了義(入世解厄)的加持。 了義(出世解脫)的加持。 人:一般我們祈求工作順利、疾病痊癒的是「入世解厄」的加持,對嗎? 我:是。 人:那什麼是你提到的「出世解脫」的加持? 我:我的老師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在2023年2月於台北
很少提及「超渡」。 那是因為「超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並不是單方面努力,就可以保證會有圓滿的結果。 相應之後,我練習的第一個法門是:替代。 第二個法門,就是:超渡。 當時超渡練習的第一位主尊是:阿彌陀佛。 對象,是我的親人。 我的父親,對於親人的早逝艮艮於懷。 為了讓父親能安心,也為了亡者能
早就知道今年「雨少」。 在夏天,雨水少,生活很不便。 工業,就更是辛苦了。 記得在從事印刷電路板的那些年,每次碰到限水,就需要另外叫「水車」,以免影響產線需要,造成停線與損失。 我想到,那些在街頭巷尾生活的遊民朋友,一旦發生缺水,生活品質更將惡劣。 這一次,我會準備跟「清潔」有關的供品,做廣大的供養
有一位同學,興沖沖的來找我。 他:我學了「與神對話」的法門。 我:喔! 他:這段時間,我已經跟很多佛菩薩、神明、天使,對話過了。 我:你們有哪些對話? 他:很多啊!有時心情不好,會安慰我;還帶我去看前世。 我笑了笑,說:喔,這麼厲害! 他興沖沖的說:有一次我跟朋友吵架,氣不過,我還請他們把對方的靈抓
20230618 天氣之子 - 龍王菩薩 與 沐浴水 < 現場與線上課程 > 一周前,我去了一個地方。 我到的當天,氣象預報說:90%會下雨。 我一下車,烏雲密佈,空氣中濕度很高,可是沒有下雨。 辦完事,一上車,霹靂啪啦下起大雨。 到了目的地,雨就停了。 第二天,也是一樣。 第三天,也是一樣。 同
我去過幾個地方,那些地方聚集著很多人。 大家閒聊著奇聞異事,熱鬧得很。 偶爾會有「神異之人」參加,談些玄學大道、不同的見聞。 有一天,來了一位異人,自稱是『大神』。 我好奇的靜靜地坐在一旁聽。 「大神」針對在場眾人開始點評,大家紛紛點頭稱是,真有神異之處。 後來「大神」對某人說:只要妳願意買下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隔岸千里,心卻藉著教育相連 我們與尼泊爾創古佛學院相隔兩千多公里的距離,慶幸的是今年有許老師的常駐。我們才有機會更貼近佛學院所發生每個微小、卻令人心起漣漪的日常。   這裡的學僧們不僅修持經文,佛學院也時常舉辦藏文、尼泊爾文、英文的演講比賽。多元的學習安排,顯示「終身學習」是所有人共同追崇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小時候我看過一個故事「窮和尚與富和尚」,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有一窮一富兩個和尚是好朋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去南海禮佛朝拜,但因為他們住在北方,離南海有數千里路,兩人約定回去準備好就上路 就這樣過了一年,兩人又遇上了,窮和尚興奮地問富和尚說:「你去了嗎?南海那邊的信徒真的很多,朝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從前有兩個和尚,一個很富有,每天過得舒舒服服; 另一個很窮,日子過得非常苦。 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印度求取佛經,你看如何?” 富和尚說:“那麼遙遠,你如何去?” 窮和尚說:“一個缽、一個水瓶、兩條腿就夠了。” 富和尚哈哈大笑:“我想去印度也好幾年了,一直沒成行的原因是旅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約莫九年前,在住家附近遇見了國小同學,當時萬事不順的我,聽了他的建議,去尋找宗教的慰藉,沒幾天我就跟他到了,他口中所說的,很厲害的精舍, 我一進門,看到一張很大的照片,當下反應就是我被騙了,完全沒有他們說的心安心定,更沒有什麼神奇的幻象,我只有想著怎麼脫身。 精舍裡的信徒,每個都掛著笑容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大學時期因為忙碌的生活選擇,經常在一座廟裡尋找寧靜。廟公了解作者的情況,曾提出工作機會,並在畢業前的一次神明託夢中警告作者家人病情,但卻未被當作重要,直到幾年後家人發病,作者才明白神明的預警意義。文章描述了作者與廟公之間的因緣及對神明的信仰和感悟。
Thumbnail
老法師說,天堂很寬敞,因為人少,走來走去都碰不到,相對的,地獄場場爆滿,像人間的夜市,黑壓壓一片。老法師說,因為造善業的人少,造惡業的人多,造善業要有慈悲心,要能捨,現代人捨不出去,只想從別人那邊得,得不到就起邪念,偷搶拐騙,造成受害人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那個果報《地藏經》寫得非常清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隔岸千里,心卻藉著教育相連 我們與尼泊爾創古佛學院相隔兩千多公里的距離,慶幸的是今年有許老師的常駐。我們才有機會更貼近佛學院所發生每個微小、卻令人心起漣漪的日常。   這裡的學僧們不僅修持經文,佛學院也時常舉辦藏文、尼泊爾文、英文的演講比賽。多元的學習安排,顯示「終身學習」是所有人共同追崇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小時候我看過一個故事「窮和尚與富和尚」,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有一窮一富兩個和尚是好朋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去南海禮佛朝拜,但因為他們住在北方,離南海有數千里路,兩人約定回去準備好就上路 就這樣過了一年,兩人又遇上了,窮和尚興奮地問富和尚說:「你去了嗎?南海那邊的信徒真的很多,朝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從前有兩個和尚,一個很富有,每天過得舒舒服服; 另一個很窮,日子過得非常苦。 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印度求取佛經,你看如何?” 富和尚說:“那麼遙遠,你如何去?” 窮和尚說:“一個缽、一個水瓶、兩條腿就夠了。” 富和尚哈哈大笑:“我想去印度也好幾年了,一直沒成行的原因是旅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約莫九年前,在住家附近遇見了國小同學,當時萬事不順的我,聽了他的建議,去尋找宗教的慰藉,沒幾天我就跟他到了,他口中所說的,很厲害的精舍, 我一進門,看到一張很大的照片,當下反應就是我被騙了,完全沒有他們說的心安心定,更沒有什麼神奇的幻象,我只有想著怎麼脫身。 精舍裡的信徒,每個都掛著笑容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大學時期因為忙碌的生活選擇,經常在一座廟裡尋找寧靜。廟公了解作者的情況,曾提出工作機會,並在畢業前的一次神明託夢中警告作者家人病情,但卻未被當作重要,直到幾年後家人發病,作者才明白神明的預警意義。文章描述了作者與廟公之間的因緣及對神明的信仰和感悟。
Thumbnail
老法師說,天堂很寬敞,因為人少,走來走去都碰不到,相對的,地獄場場爆滿,像人間的夜市,黑壓壓一片。老法師說,因為造善業的人少,造惡業的人多,造善業要有慈悲心,要能捨,現代人捨不出去,只想從別人那邊得,得不到就起邪念,偷搶拐騙,造成受害人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那個果報《地藏經》寫得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