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曾子的母親在家裡織布縫衣。
外地發生了一樁殺人案,犯人竟然與她的兒子同名同姓。
有人跑來跟這位母親說 : 「你兒子殺人啦 !」
這位母親知道她兒子的為人,她認為這只是謠言而已,並不相信這件事是真的,於是她泰然自若地繼續縫衣。後來,又有人過來告訴她「你兒子殺人」,這位母親依然不相信。
但是當第三個人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這位母親開始相信她兒子真的是殺人犯,於是放下手中的東西,趕忙逃跑。
這是記載於《戰國策》中著名的「曾參殺人」故事。
這位母親的兒子其實並不是殺人犯,真正的殺人犯是另一個同名同姓的人。
但當謠言被廣為流傳,即使是假的謊言,也可能被當成真的事實而被人們相信。
這是因為重複的心理暗示所造成的結果,類似心理學中的真相錯覺效應。
戈培爾是德國納粹黨的宣傳部長,他控制所有新聞媒體,利用廣播、報刊、戲劇等方式,重複、大量地宣傳納粹黨的理念資訊,並且打壓其他違反其思想的聲音,藉此控制國家民眾。
但其實戈培爾內心清楚,謊言不管再怎麼重複也不會變成真理。
他只是利用政治規範,讓謊言不允許被戳穿,營造出人人皆將此視為真理的表象。
他知道隨著謊言不斷重複出現,就會有人開始相信這是真理,這就是「戈培爾效應」。
為甚麼會有人相信假新聞?
從上述故事可知,古今中外都有類似的情形發生,這已然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會欺騙自己,尤其在感情中,可以看見許多人活在自己虛構的世界裡。
例如對方已經很嚴正明確拒絕,卻被當成是欲拒還迎,最終導致性騷擾的事件發生。
這個世界真真假假的資訊滿天飛,如果沒有站穩自己的心思,很容易被風向帶著走。
我們要擁有獨立思考、媒體判讀的能力,才能在紛亂中找到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