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可以晚成》—跟不上時代會不會是種禮物?

《大器可以晚成》—跟不上時代會不會是種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成名要趁早」和「少年得志大不幸」哪邊是對的呢?

我一直對於上面兩邊都有很多疑問,一直到看到這本書《大器可以晚成》,書名取的真好,人生不用那麼早做很多決定,大器晚成也是可以的呀。

我一直覺得自己的人生進程慢人家五年。例如:27歲才去打工度假、33歲工作才穩定、37歲才有思考婚姻這件事。上面這些軌跡,如果都減掉5歲,是不是比較符合一般人的想像呢?

「22歲去打工度假、28歲得到穩定的工作、32歲考慮結婚。」似乎比較走在所謂「適合」的路上。

因為我是一個膽小的人吧。我需要在世界邊緣探頭探腦一陣子,即使已經決定要跨出那一步,但還是需要再多看兩眼,把眼前的輪廓大致瞄過一次,才能走出第一步。

我常覺得年輕人很厲害,怎麼可以在那個年紀就做出這麼重大的決定呢?我看著很多20出頭的孩子有自信、意氣風發地走在我前方,我曾經非常非常羨慕,覺得自己如果有一半的風采,人生的顏色應該就會突然發亮鍍膜了吧。

書中提到一個概念,對我而言簡直打開一扇高聳大門!作者提到一個在心理學界也一直有在討論的想法,18-25歲的人「執行功能」其實還未發展完成,所以在「控制情緒和衝動、擬定複雜的計劃、未雨綢繆」等成人的關鍵能力上都尚未妥善成熟,但社會進程卻希望這個年紀的人要決定自己的工作、婚姻等攸關一輩子決定的事。

是不是太趕了一些?

對我當然是太過匆促。我之前就發現我對社會的感知大概慢5年,這5年可以讓我慢慢磨著、選擇人生的每一個決定。但看著身邊的人,我會有「我這樣下去可以嗎?我在幹嘛?」的恐慌,而且心裡難免會想「最好人生有那麼多5年可以讓我划水!」

但我也始終清楚我只能這樣活,其他人的方式並不適合我。

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唸研究所,那對我的意義是什麼?我無法立刻決斷職場與我的適切度,我需要6個月以上的適應期。我不知道眼前的人是一輩子的夥伴,或是過眼雲煙的點頭之交。

我用在外人眼中很緩慢的速度一個一個釐清我心中的疑問。

「執行功能發展完全的平均時間雖然是25歲,但有些人20歲就已經發展完全,有些人卻是過了25歲、甚至超過30歲才堪稱發展完全。」

於我而言,關鍵時間應該是打工度假那年。27歲,我去打工度假的那一年對我人生意義非常重要,它讓我更新自己對自己的想像、重新檢視自己的能力,加強和消除了一些對世界的看法。而我其實一直在思考、準備這件事,大概22歲開始陸續蒐集相關資訊、他人經驗等,然後27歲才去執行。

你看,我真的需要5年。

但是很神奇的是,我始終認為「這是一件一定要做的事」,我沒有懷疑、退縮過,他就像一盞亮在前方的燈,我一直看著它往前走,只是別人可能5分鐘就走向光亮處,而我需要5年。

而那一年對我來說就是人生的禮物。我之前無法清楚的向別人說明,為什麼那麼晚才想去打工度假,我只能很空泛的說:再不去就不能去了阿。

或許我可以換一個科學一點的說法:我認為這是一件一定要做的事,但我的執行功能可能在我更年輕的時候尚未發展完成,不足以帶領我完成這場大冒險,我可能會容易害怕、猶豫,甚至輕易決定放棄;好在晚一點的時候它已經足夠成熟,可以帶領我完成這趟人生寶藏旅行。

我非常滿意我在對我而言最好的時間的點,收到這份最好的禮物。



《大器可以晚成:當世界沉迷年少得志,耐心是你成功的本事》

作者:里奇.卡爾加德(Rich Karlgaard)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9/09/01


avatar-img
宇宙買家的沙龍
6會員
3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宙買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十幾年前看過的書,沒想到台灣可以拍成電視劇了。很久以前的日本電影版我有看過,即使是當時的中居正廣(我應該可以算半個粉絲?),也讓我覺得不夠深刻。 這本書太強大了。
目前看到第三集中後吧。一開始是沒什麼興趣的,畢竟「到外國開設韓國餐廳」這類型的實境秀實在太多了,韓食也快看到食慾疲勞了。
小的時候我常常覺得不公平。姊姊可以先選書包、「不公平」,弟弟可以買玩具車、「不公平」,這星期我多洗一次碗、「不公平」。
那天去到一個空無一人的堤防,提心吊膽的走上去。 一個人都沒有,只有鳥飛來飛去。
前兩天結束了人生第一次露營。 朋友邀約前我猶豫了很久,比起外面、我喜歡我家,比起玩樂、我喜歡我家,比起在外面呼朋引伴、我喜歡我家。後來還是去了的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是一個多麼無趣的人,所以我自己一定不會去做這件事,這根本是老天爺送我的禮物。 不,是我的強大隊友送我的禮物。
我會在走出辦公室的時候,看著突然出現的朗朗晴空發呆。
十幾年前看過的書,沒想到台灣可以拍成電視劇了。很久以前的日本電影版我有看過,即使是當時的中居正廣(我應該可以算半個粉絲?),也讓我覺得不夠深刻。 這本書太強大了。
目前看到第三集中後吧。一開始是沒什麼興趣的,畢竟「到外國開設韓國餐廳」這類型的實境秀實在太多了,韓食也快看到食慾疲勞了。
小的時候我常常覺得不公平。姊姊可以先選書包、「不公平」,弟弟可以買玩具車、「不公平」,這星期我多洗一次碗、「不公平」。
那天去到一個空無一人的堤防,提心吊膽的走上去。 一個人都沒有,只有鳥飛來飛去。
前兩天結束了人生第一次露營。 朋友邀約前我猶豫了很久,比起外面、我喜歡我家,比起玩樂、我喜歡我家,比起在外面呼朋引伴、我喜歡我家。後來還是去了的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是一個多麼無趣的人,所以我自己一定不會去做這件事,這根本是老天爺送我的禮物。 不,是我的強大隊友送我的禮物。
我會在走出辦公室的時候,看著突然出現的朗朗晴空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