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犯》— 有需要死這麼多人嗎?

《模仿犯》— 有需要死這麼多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十幾年前看過的書,沒想到台灣可以拍成電視劇了。很久以前的日本電影版我有看過,即使是當時的中居正廣(我應該可以算半個粉絲?),也讓我覺得不夠深刻。

這本書太強大了。《模仿犯》上下兩冊,破百萬的文字量,裡面的刻畫描寫、轉折細節,很多情緒是文字細細堆疊出來的,當時我就覺得:這是推理小說嗎?這是社會學還是心理學小說吧?在當時真的有深深震撼我。

後來社會的變化真的太快了。台灣也開始有無差別傷人、當街砍殺、精神患者犯罪議題等,很多以前只在影集、小說,甚至國外新聞才會看到的訊息好像漸漸成為生活的日常。

成為日常所以開始思考,我們可以處理《模仿犯》這麼大的議題,我覺得非常感人。

這齣戲拍得很好,角色、時代、畫面都很流暢。現在的戲太多了,只要讓人想「一集一集看下去」就是非常成功的作品了。前半部分的節奏處理的非常好,每一集結束我都有「什麼?下一集了?」的感覺。

這是我今年看到我認為最好看的戲劇(包含日劇韓劇),如果滿分10分我可以給到9分。

角色不用說,每個選角都是一時之選,真的要說只有路妍真(江宜蓉) 讓我覺得卡卡的,但因為戲裡面她是菜鳥,所以好像也還可以接受。

時代的選擇我本來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不改成現在,要90年的台灣?但後來看一些說明完全可以說服我,像是當時call in 節目風行全台、也真的有壞人會打電話去電視台、新聞頻道比八點檔還撒狗血等等,瞬間可以帶入當時的情境。

畫面感很強,連空拍台灣的風景我都覺得技術提高很多,另外像刑警的外套、鬆垮的西裝、打開廟門的瞬間,都有一種特殊的色調,一點懷舊、一點滄桑。

不過對比前半的緊湊,後半部分比較讓我出神一些。角色重點壓在沈嘉文身上時,故事性比較強,他有完整的故事,如何成魔、為什麼瘋癲,他有明確的顏色在身上。但是換到陳和平身上時,很多事沒有交代清楚,他好像彷彿天生就是心理變態,莫名就喜歡暴力血腥了?有些時候看戲,我會覺得「有必要一直交代壞人的故事嗎?不能單純壞嗎?不想同情壞人了」還是編劇對他的期待也是這樣呢?

不得不說,為了塑造大魔王的出場,他殺了超多人。多到我覺得—有必要死掉這麼多人嗎?

有列出名字的演員有9位,最後有5個人都死了。雖然不斷殺人會讓社會陷入一種高張、檢警會更有壓力、氣氛會一直往壓抑的狀態走,但很多人的死亡其實我都覺得好像可以不用?

只討論一個的話,我很疑惑為什麼陳和平需要死掉?戴面具的人朝他開槍,呈現一種殺人越來越放肆的社會狀態,我想殺誰槍拿著在攝影機前我可以照開槍不誤等等,這裡我可以理解;陳和平發瘋的被射中之後對著攝影機大叫「拍我!拍我!」他的渴望被關注、認為惡就是這麼無所不在的心中之惡我也可以接受,但,怎麼就讓他死了呢?

這樣的惡人,最後死在莫名的人手上。可能這會是真實人生會發生的事,或許我就是老古板,認為還是有一些教化意義會不會更好?他應該要接受更縝密的研究調查,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犯罪學家都應該要針對他做更細膩的判斷,這不是他僅存在社會上的貢獻嗎?

不過陳和平(姚淳耀)演的很好,口條真的很像主播。

台灣有些細節改編的很好,或許有些部分拍成番外也不錯,像是林尚勇、張大超的警察事件日記、姚雅慈的犀利人生等等,不用太嚴肅的幫這個嚴肅人生翻個篇吧。




avatar-img
宇宙買家的沙龍
6會員
3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宙買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目前看到第三集中後吧。一開始是沒什麼興趣的,畢竟「到外國開設韓國餐廳」這類型的實境秀實在太多了,韓食也快看到食慾疲勞了。
小的時候我常常覺得不公平。姊姊可以先選書包、「不公平」,弟弟可以買玩具車、「不公平」,這星期我多洗一次碗、「不公平」。
那天去到一個空無一人的堤防,提心吊膽的走上去。 一個人都沒有,只有鳥飛來飛去。
前兩天結束了人生第一次露營。 朋友邀約前我猶豫了很久,比起外面、我喜歡我家,比起玩樂、我喜歡我家,比起在外面呼朋引伴、我喜歡我家。後來還是去了的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是一個多麼無趣的人,所以我自己一定不會去做這件事,這根本是老天爺送我的禮物。 不,是我的強大隊友送我的禮物。
我會在走出辦公室的時候,看著突然出現的朗朗晴空發呆。
老人已經躺在床鋪上一小時,也已經嘆氣超過十次了。
目前看到第三集中後吧。一開始是沒什麼興趣的,畢竟「到外國開設韓國餐廳」這類型的實境秀實在太多了,韓食也快看到食慾疲勞了。
小的時候我常常覺得不公平。姊姊可以先選書包、「不公平」,弟弟可以買玩具車、「不公平」,這星期我多洗一次碗、「不公平」。
那天去到一個空無一人的堤防,提心吊膽的走上去。 一個人都沒有,只有鳥飛來飛去。
前兩天結束了人生第一次露營。 朋友邀約前我猶豫了很久,比起外面、我喜歡我家,比起玩樂、我喜歡我家,比起在外面呼朋引伴、我喜歡我家。後來還是去了的原因很簡單,我知道我是一個多麼無趣的人,所以我自己一定不會去做這件事,這根本是老天爺送我的禮物。 不,是我的強大隊友送我的禮物。
我會在走出辦公室的時候,看著突然出現的朗朗晴空發呆。
老人已經躺在床鋪上一小時,也已經嘆氣超過十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