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歷從古至今對未來的想像

2023/05/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古人對於未來的想像?

想像未來不是現代人的權利!其實每個時代的人都會有自己獨特、對於未來的想像,在那個時期,可能大家都會覺得這想法也太荒謬,但以現在的角度看,有些想像反而是「預言神話」般的存在,雖然不是全部的構想都與現代一模一樣,但有些概念其實是類似於現在的生活情境的。讓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奇特的未來生活案例吧!

1930 年代的人想像的「未來通訊」

這幅畫是1930年代的人對於未來通訊的想像,可以看見人們手裡握著鏡面,但裡面投射的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個人的頭像,另外鏡面下方則連接著話筒,人們看起來在像與遠方的人在通話。
是不是覺得這個畫面似曾相似?跟現代人拿著智慧型手機視訊的畫面簡直是快要一模一樣了,只差在以前的人還沒有辦法想像鏡頭與話筒可以內建在一個硬體設備當中,但這個通訊概念可以說是非常貼近現代人的生活。
1930年代的人想像的「電視新聞」

1930年代的人想像的「電視新聞」

在1930這個電視還沒有普及、大多是用新聞報紙獲取資訊的年代,古人提出這種「在螢幕或電視螢幕上看新聞」的點子。
雖然在整個互動設計上還未能符合電視所提供的可能性,但確實成功預測了這種能夠從「一個螢幕」上看新聞、獲取新知的方式,例如:電視、電腦或手機。

1940 年代的人想像的「食物外送」

下圖是1940年代的人想像食物外送模式,廚師在行動餐車上現做餐點,而外送員則負責把熱騰騰的食物裝在便當盒中,送到家門口。
相較於現在的Foodpanda以及Uber EAT,古人對於外送的想像還更加豪華,但我認為這種餐車的概念就類似於現在的胖卡,差別只是在胖卡都是在定點為客人服務,頂多會在多地進行巡迴式的移動,提供不同區域的民眾朝聖,而不會有親自送到家的服務模式,但這種針對「懶的出門、想節省時間」客群的外送模式概念跟現代確實是大同小異的。

現在對於未來的想像?

2030年 台灣未來形貌
相較於古代人對於未來的想像,現在人對於未來的想像有了更明確的分類。右圖為2018年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領域策略長張淮杞所提出的「2030年台灣未來形貌」,以科技、環境、社會、經濟四大類分析未來大環境趨勢,會不會實現,如果各位有興趣,待2030年我們再來做更詳細的分析與討論囉!

回歸自我的想像

上述案例都是針對大環境的想像,回歸自我,我們可以學習的是從古至今大家放膽想像的勇氣,雖然不確定會不會實現,但至少我們曾經有夢想,並且努力追尋,而未來是有無限可能性的,我們也不必膠著在「會不會實現」這件事,或許只是沒那麼快實現。也不用堅持要像上方例子一樣用圖像來想像未來,只要落實「放膽想像的精神」就好。
千芸說書book review提到,在《3分鐘未來日計》中,剛開始作者寫的日記內容很簡單:「電車上剛好有空位。」沒過多久這個願望就實現了,雖然願望很小,但作者認為光是有實現這件事,就足以振奮人心了。而作者也是因為未來日計,對生活開始抱著希望與目標,甚至還清了前夫留下的債務,同時他原本對無情的前夫、親戚充滿了怨恨,最後卻因為未來日計的出現慢慢地消失了。
希望讀到這裡能讓大家感受到「想像未來的魔力」,相信你已經心動了(雖然感覺是業配常用語,但我真的沒有業配啦),想要著手為自己帶來一些改變,就算這改變只有一點點也好,我們必須相信自己此時此刻的行動可以改善現在的困境,自信展望未來,一起奮不顧身成為心目中想成為的那個人吧!

→廢話少說,我想知道要如何想像未來!

Judy
Judy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