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的眼光看青春

不惑的眼光看青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幾年前,半夜接到了以前學生家長的電話,媽媽告訴我了她兒子的近況,也就算是染毒與販毒,這陣子都沒好好回家與生活,希望我能給予一些幫助,因為家人已無法聯繫到他。

編導至善高中表演藝術科「大幕啟」畢業製作排練照。

編導至善高中表演藝術科「大幕啟」畢業製作排練照。


實際上我也不是學校老師,不過就是曾在學校帶領學生學習戲劇與演出的導演/老師。

但,那孩子特殊,也可能跟我有緣,以前就曾告訴他家人,我是他最能聽進話的一位老師。

因著如此,當然包括過往的情誼,我跟這位學生依然有辦法聯繫得上。

在我用自己的方式與他線上對談後,我隻身去到他所在的毒窟,也正是他在休息的汽車旅館。

凌晨了,當然我出門前,我太太不希望我出門,我也只是大致說一下情況,去跟他見個面之類。

順利進到房間,可見一般器具在旁,三個大男人裸著上半身躺在床上休息,似乎忘了我進來的事情。

可我不可能這樣呆坐在那,喚醒他之後與他一篇長談過往與近況,接著連結跟家人該有的節日與近況,直戳他內心對家人的愛。

他被我引導兼教訓反思與家人相關的問題,但他身邊的壯漢兄弟醒來,一副準備要作戰的樣子。

我無暇準備如何應付,只能直覺的感知過往如有意外衝突,我會往死裡攻擊。

2-3小時的談判後,他答應我會回家去,讓家人安心,並且理解了後續如何安排,解除現階段的問題(當然這都是這之間的談論)。

不確定是否我也長得難看兇狠,當那壯漢醒來,我也皺眉專注待命準備攻擊,經一點時間後,壯漢竟躺下繼續睡眠,我就更氣勢高漲的使我學生知道現況的輕重。

幾天後,他母親聯繫我,學生有回家去,經過一點爭吵,希望我能去到他們家。

約好了時間到了他們家,在這之間的談論過程中,我似乎還被他們家人懷疑這一切是我所造成的緣故。

上一段應該要多說的是,這可能就是戲劇的能力。

我不想以八面玲瓏或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來形容,而是有些時候有些人,你必須用某種口氣/氣勢 台語不清楚怎麼拼音,(氣口 khuì-kháu)與話語溝通協調,那才能聽得進去;這就是溝通。

你若說人家聽不懂的話,永遠無法溝通。

待溝通算是成功,他家人算是70%相信我了,我學生也開始算近日平穩狀態,我們才能進一步溝通。

這進一步有點久,我們才能真正面對人的問題,身心的狀況,讓學生去療養院,出來後在去相關的社福單位重新學習生活。

許多年過去,他還是有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可能不單是他自己而已。

不過他心底還是良善,願意負起責任。

現在持續看見他會為了家庭努力生活賺錢,且不是非法之途。

avatar-img
導演/陳義翔的沙龍
12會員
8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若酒只是經過喉嚨 那太灑脫 一定有前因後果 開心還是難過還是未覺察的因素 那年我寫了個對手戲也執導了 劇情發展在偵訊室中 一位年輕的檢察官訊問年紀相符的女性/汪涵 檢察官犀利的訊問言詞 卻被汪涵輕鬆的態度一一毀滅 檢察官焦慮的拿出酒來與汪涵對飲 在訊問對話間如同讓檢察官回想起 如同斷片與壓力及大所喪
在某個路上 東張西望的看著街 想看見妳 某個角落有妳和我 吃小火鍋 不太見面的妳只能想妳的聲音 好像妳依然在那個地方 跟我一樣喜歡不知道在幹嘛 不就是這樣沒什麼事情不聯絡 好像我也能過得很好是嗎 跟妳一樣討厭不聯絡在幹嘛 總以為自己過得好 妳是過得過好 總以為 妳在思念我 妳在看著我 妳想抱著我 妳
那是我們在國中開始的記憶 為了對抗體制內的制式教育 我總在6:50進到教室掛上書包 拿著CD Player 去到操場 練舞 超越了早自習與第八節課的時間 我們不斷在操場的跑道、走廊、學校空地轉換位置 因著練舞 抵抗那不斷以籐條聲音換來的同窗 你們看著我們在校園逃躲 一直躲到比大家還晚下課 我們都在練
藝術從模仿開始,人們從大自然中模仿風、樹林、雲雨、動物等... 從動作開始接著創造出言語,很自然的我們在這些動作言語上模仿,也就是扮演,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戲劇,只是沒意識。 親友總是傳講著誰和誰的故事,甚至不時扮演起當下的情緒姿態,更能在擁有相機的時刻擔任起導演的角色,要被攝者如何擺拍(我的兒時照片
當我們歷經了許多爭執與衝突後,總會有些心得或發現。 我們會因著這些經驗去尋求正確的方法,隨著經驗的增長,越來越會溝通, 其中最顯著的技巧是「不要帶有情緒」。 不帶著情緒才能讓對方聽見你要表達的訊息。 但我們忽略了一個重點,這個重點是除了經驗的增長外, 我們的年齡習慣也在增長,所以這個重點在於我們個人
許許多多的人因為工作、家庭還有學業的考量, 最後住慣了大都會,最終希望選擇的是平靜的小鎮。 汲汲營營的生活步調其實讓人們很不健康, 不過擔心若不在大都會中生活, 或許就無法有更好的競爭力與生活機能。 桃園市的大溪區,大家應該不陌生, 雖然桃園2015年升格為直轄市, 大溪還是保有小鎮的樣子, 只是在
若酒只是經過喉嚨 那太灑脫 一定有前因後果 開心還是難過還是未覺察的因素 那年我寫了個對手戲也執導了 劇情發展在偵訊室中 一位年輕的檢察官訊問年紀相符的女性/汪涵 檢察官犀利的訊問言詞 卻被汪涵輕鬆的態度一一毀滅 檢察官焦慮的拿出酒來與汪涵對飲 在訊問對話間如同讓檢察官回想起 如同斷片與壓力及大所喪
在某個路上 東張西望的看著街 想看見妳 某個角落有妳和我 吃小火鍋 不太見面的妳只能想妳的聲音 好像妳依然在那個地方 跟我一樣喜歡不知道在幹嘛 不就是這樣沒什麼事情不聯絡 好像我也能過得很好是嗎 跟妳一樣討厭不聯絡在幹嘛 總以為自己過得好 妳是過得過好 總以為 妳在思念我 妳在看著我 妳想抱著我 妳
那是我們在國中開始的記憶 為了對抗體制內的制式教育 我總在6:50進到教室掛上書包 拿著CD Player 去到操場 練舞 超越了早自習與第八節課的時間 我們不斷在操場的跑道、走廊、學校空地轉換位置 因著練舞 抵抗那不斷以籐條聲音換來的同窗 你們看著我們在校園逃躲 一直躲到比大家還晚下課 我們都在練
藝術從模仿開始,人們從大自然中模仿風、樹林、雲雨、動物等... 從動作開始接著創造出言語,很自然的我們在這些動作言語上模仿,也就是扮演,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戲劇,只是沒意識。 親友總是傳講著誰和誰的故事,甚至不時扮演起當下的情緒姿態,更能在擁有相機的時刻擔任起導演的角色,要被攝者如何擺拍(我的兒時照片
當我們歷經了許多爭執與衝突後,總會有些心得或發現。 我們會因著這些經驗去尋求正確的方法,隨著經驗的增長,越來越會溝通, 其中最顯著的技巧是「不要帶有情緒」。 不帶著情緒才能讓對方聽見你要表達的訊息。 但我們忽略了一個重點,這個重點是除了經驗的增長外, 我們的年齡習慣也在增長,所以這個重點在於我們個人
許許多多的人因為工作、家庭還有學業的考量, 最後住慣了大都會,最終希望選擇的是平靜的小鎮。 汲汲營營的生活步調其實讓人們很不健康, 不過擔心若不在大都會中生活, 或許就無法有更好的競爭力與生活機能。 桃園市的大溪區,大家應該不陌生, 雖然桃園2015年升格為直轄市, 大溪還是保有小鎮的樣子, 只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