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府狂借錢 OECD示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債務上限問題不只是美國的問題,許多國家在未來兩年面臨巨大的到期公共債務負擔。

根據OECD最新公布的《2023年主權借款展望》報告,估計今年借款總額將增加約6%,總額為12.9兆美元。許多政府將把更高比例的預算用於償還債務,導致未來幾年可能面臨更大的財政制約。

例如義大利的公共債務和利息占GDP約39.1%,將會在兩年內到期;新興市場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也積累新債務,不僅面臨利率風險,還面臨外匯風險。

OECD統計,會員國的有價債務約23兆美元,近半數將在未來三年內到期。


🎯我是股市鴿|鴿的方向只有一個

👍追蹤社群:IG每日成交紀錄股市爆料同學會Vocus專題Vocus個人頁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贊助🥐

📰今天的股市鴿新聞到此,明天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市鴿園地
15會員
935內容數
每日重點財經新聞
股市鴿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3/07/31
美股市值五強中,除了蘋果外,其他四家都是AI領域的重要企業,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輝達。 這些企業的AI發展帶動台系供應鏈受惠,法人不斷提高目標價,多頭火力強。 光寶科、金像電、華碩、台光電、廣達等都是受惠股,有望持續看俏。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
Thumbnail
2023/07/31
美股市值五強中,除了蘋果外,其他四家都是AI領域的重要企業,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輝達。 這些企業的AI發展帶動台系供應鏈受惠,法人不斷提高目標價,多頭火力強。 光寶科、金像電、華碩、台光電、廣達等都是受惠股,有望持續看俏。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
Thumbnail
2023/07/31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警,美國兩年內恐陷缺電危機,將阻礙AI與電動車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 馬斯克呼籲能源業加快發電計畫時程,並保持高度急迫性,他認為美國用電量將大幅增加。 美國近年已感受到電力供不應求,除了新興科技產業增加用電需求之外,氣候異常也讓用電量飆高。 美國電力公司預計未來20年需投資
Thumbnail
2023/07/31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警,美國兩年內恐陷缺電危機,將阻礙AI與電動車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 馬斯克呼籲能源業加快發電計畫時程,並保持高度急迫性,他認為美國用電量將大幅增加。 美國近年已感受到電力供不應求,除了新興科技產業增加用電需求之外,氣候異常也讓用電量飆高。 美國電力公司預計未來20年需投資
Thumbnail
2023/07/31
第二季全台房價指數季增2.3%、年增5.1%,新北、台南、高雄等三都房價都處於歷史新高水位。 房價漲幅已明顯趨緩,但仍沒有鬆動跡象,賣方對房價期待值高,買方追價意願低。 政府陸續以稅制、法規等手段調控房市,預售市場買氣驟降,建商挑戰區域高價的現象減少許多。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Thumbnail
2023/07/31
第二季全台房價指數季增2.3%、年增5.1%,新北、台南、高雄等三都房價都處於歷史新高水位。 房價漲幅已明顯趨緩,但仍沒有鬆動跡象,賣方對房價期待值高,買方追價意願低。 政府陸續以稅制、法規等手段調控房市,預售市場買氣驟降,建商挑戰區域高價的現象減少許多。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消費支出持續強勁的同時,美國信用卡債務卻如山般堆積。根據最新數據,信用卡債務已突破 1 兆美元大關,這是否預示著經濟風險正在累積?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這個引人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在消費支出持續強勁的同時,美國信用卡債務卻如山般堆積。根據最新數據,信用卡債務已突破 1 兆美元大關,這是否預示著經濟風險正在累積?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這個引人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一個國家的債務能有多高?美國剛剛給了我們一個驚人的答案。根據最新數據,美國國債已經突破35兆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重要話題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一個國家的債務能有多高?美國剛剛給了我們一個驚人的答案。根據最新數據,美國國債已經突破35兆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重要話題
Thumbnail
德國製造業的長期低迷繼續拖累歐元區的經濟活動。G20財長:全球經濟軟著陸機率增,示警地緣政治風險! 經濟學家估今年降息兩次,9月首降!但,美國經濟又頗強勁增長,乃有認降息可能延後! 然而,美國經濟衰退指標頻示警,可能硬著陸! 經濟週期固嘗可有其週期階段,但又受到諸多影響,未來美國經濟演變仍值得關注!
Thumbnail
德國製造業的長期低迷繼續拖累歐元區的經濟活動。G20財長:全球經濟軟著陸機率增,示警地緣政治風險! 經濟學家估今年降息兩次,9月首降!但,美國經濟又頗強勁增長,乃有認降息可能延後! 然而,美國經濟衰退指標頻示警,可能硬著陸! 經濟週期固嘗可有其週期階段,但又受到諸多影響,未來美國經濟演變仍值得關注!
Thumbnail
美國的債務已經突破了34兆美元,可能對全世界產生影響。本文介紹了美國債務的其他主要持有者,以及臺灣為何持有大量美國債券。同時也提及了持有美國債券的風險。臺灣在國際金融中的角色不容忽視。
Thumbnail
美國的債務已經突破了34兆美元,可能對全世界產生影響。本文介紹了美國債務的其他主要持有者,以及臺灣為何持有大量美國債券。同時也提及了持有美國債券的風險。臺灣在國際金融中的角色不容忽視。
Thumbnail
美國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政府2023年發行了創紀錄的22.7兆美元國債。這甚至超過了2020年的債務狂潮,當時包括為新冠疫情救助計劃提供資金的近21兆美元債務...
Thumbnail
美國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政府2023年發行了創紀錄的22.7兆美元國債。這甚至超過了2020年的債務狂潮,當時包括為新冠疫情救助計劃提供資金的近21兆美元債務...
Thumbnail
2024開始了,猶如過去一年,大家都在期待著美國Fed降息!隨著時間的經過,大家開始猜測今年的Fed降息是否會超過4碼?降息的次數是否會超過2次? 過去美國通貨膨脹的歷史數據 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 (圖1),美國的通貨膨脹最高來到20%,最近23年的新高則發生在2022年6月。所以就歷史資料來看,
Thumbnail
2024開始了,猶如過去一年,大家都在期待著美國Fed降息!隨著時間的經過,大家開始猜測今年的Fed降息是否會超過4碼?降息的次數是否會超過2次? 過去美國通貨膨脹的歷史數據 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 (圖1),美國的通貨膨脹最高來到20%,最近23年的新高則發生在2022年6月。所以就歷史資料來看,
Thumbnail
美國2024年等不來降息?恐怕是真的! 考慮到過去預測失準的紀錄,例如彭博經濟研究公司在 2022 年 10 月預測 2023 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 100%,因此這種非共識的前景也不能排除。 由 Matthew Luzzetti 領導的德意志銀行美國經濟團隊提出 Fed 今年全年維持利率不變的
Thumbnail
美國2024年等不來降息?恐怕是真的! 考慮到過去預測失準的紀錄,例如彭博經濟研究公司在 2022 年 10 月預測 2023 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 100%,因此這種非共識的前景也不能排除。 由 Matthew Luzzetti 領導的德意志銀行美國經濟團隊提出 Fed 今年全年維持利率不變的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