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合淝之戰,張八百vs孫十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喝酒、射虎、打合淝」,是孫權一生的三大愛好。孫權一生共打了五次合淝,但卻每次鎩羽而歸,成為敵將升官的經驗大禮包。
合淝是長江、淮河交界的重鎮,如果想進軍中原,就必須打下。所以常看到很多人說孫權沒有孫堅孫策奪取天下的膽識,只會龜在江東,背刺盟友。其實不是的,孫權也努力過了,只是合淝城前,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存在:那個男人,張遼。
孫權雖打了五次,但最慘的還是和張遼對戰的這次,張遼僅用 800 人就打爛孫權的 10 萬大軍,甚至差點丟了老命,「孫十萬」這個戲謔的稱號也是在這時獲得的。

<張八百,孫十萬>

公元 215 年,看著盟友劉備拿下了益州,曹操又帶大軍親征漢中,後方空虛,孫權決定趁此良機幹一番大事,二度親征合淝。
孫權共帶了 10 萬大軍,參戰將領包括凌統、甘寧、呂蒙、潘璋、蔣欽、陳武、賀齊、周泰、徐盛、丁奉,這已經是當時吳國最豪華的明星陣容了,要知道當時赤壁之戰吳軍也才 3 萬多人,可見孫權對合淝的勢在必得。
而看曹軍的陣容,主將張遼,帶著樂進、李典及守軍 7000 人,如果有賭盤,張遼賠率一定超高。
孫權肯定也沒想過會輸,所以一到合淝後就浩浩蕩蕩的圍城,自己也親上前線指揮。但他忘了一件事,守城主將可是當年在漠北孤軍深入,奮勇斬下榻頓單于首級的張遼・張文遠。
張遼也知道情況危急,當晚軍事會議就和樂進、李典決議,應趁孫毛頭立足未穩時,發動突擊以挫其銳氣。因此當晚張遼就招募了 800 名敢死隊,殺雞宰牛飽餐一頓,並在第二天出城突擊。
《三國志·張遼傳》記載:「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衆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衆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衆。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沒看錯,這是史書的記載,不是電玩,張遼就帶著 800 人一邊衝殺,一邊大喊:「張遼來也!」,孫權被嚇到逃到小山丘上,張遼就殺到山丘下,並叫陣孫權下來單挑,孫權當然是嚇到不敢出聲。
直到孫權稍微冷靜後才發現張遼也才數百人而已,立刻聚集軍隊將其重重圍困,而張遼突擊的目標已達成,就殺出重圍,但突圍後發現有士兵還在包圍網裡大喊:將軍難道要棄我們而去嗎?,張遼立刻復馬殺入,來回數次,神擋殺神,如入無人之境,最後竟將 800 壯士全數救出,無一受損。

<威震逍遙津>

被張遼這一嚇,孫權都被打矇了,剛好當時軍中又鬧瘟疫,就決定撤退了。但孫權是個愛面子的人,心想帶了 10 萬大軍竟被 800 人打得屁滾尿流,以後還要不要做人?因此他決定展現君王的霸氣:帶領一千人親自斷後。
張遼在合淝城上看到吳軍過橋撤退,而孫權竟像隻待宰肥羊傻傻留著斷後時,嘴角一揚,只說了一句:「時機已到」,便立刻點撥 7 千鐵騎,全速推進,直撲逍遙津追殺孫權,估計孫權看到張遼的帥旗可能腿都軟了。
兩軍一陣混戰後,幸好凌統、甘寧、呂蒙等人率部死戰,而孫權騎射功夫也不錯,還能一邊射箭一邊逃跑,好不容易逃到了橋邊,卻發現橋早就被張遼切斷了。但幸運之神眷顧,孫權就這樣縱馬一躍,竟然就連人帶馬飛過了逍遙津,逃出生天。
張遼不知道孫權已逃走,還問投降的吳軍剛剛那個紫色鬍鬚、蠻會射箭的小伙子是誰,才知道那人就是孫權,既然人都跑了,張遼便放棄追擊,凱旋而回,替這場驚心動魄的合淝之戰劃下句點。

<後續影響>

經此一戰,多名東吳將領、士兵戰死,而凌統則在死戰後穿著盔甲潛水游回(這游泳功力真的有點強),雖僥倖逃脫,但父親留下的 300 老兵全數戰死,自己也因傷口過多在不久後過世,年僅 26 歲。孫權還因此痛哭流淚,但不就是你老兄害死的嗎...
張遼則一戰成名,威震逍遙津。《魏略》記載:「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經過這一戰,估計吳軍心理醫生可能嚴重供不應求,甚至傳出東吳的小孩如果哭不停,父母一講張遼來了!孩子就不敢哭了。
而張遼除了升官進爵,也圈了大批粉絲,例如曹丕曾在一次宴會上不斷要張遼講述當年合肥之戰的故事,還在洛陽蓋一座豪宅給張媽媽,甚至張遼病危時曹丕還親自探望牽著他的手痛哭流涕,根本死忠迷弟。
合淝之戰也對三國發展造成很大影響,曹操得以全力攻下漢中,和老對手劉備展開最後一次的生死鬥;孫權大概也知道進攻中原無望,把目光轉向自己的盟友,對荊州的關羽虎視眈眈,這就又是後話了。
每次讀到這段故事,除了笑孫權是經驗大禮包外,更讚嘆的還是張遼的勇武果斷,這種類似三國無雙才會有的場景,竟然就發生在真實世界中,哪位大將會一邊喊自己名字,一邊衝鋒陷陣的?三國正史記載中,有這種在萬軍衝鋒經驗的將領,除了張遼,也就剩關羽、曹仁、文鴦、趙雲了。
同時也會感嘆,孫權啊孫權,如果你爭氣點打下合淝,是不是就能和關羽聯手進攻中原,而不是背刺他了?
但歷史無法改變,這些古人譜出的英勇事蹟,成了我們茶餘飯後的笑談故事,點綴我們的生活。而那些遺憾,也成了點綴浪漫的一部分吧。
avatar-img
274會員
48內容數
CFA 國際特許金融分析師、台大財金、半導體/消費產業投資人。現任富果投資分析師及私募基金投資經理。信奉價值投資,也同時熱愛歷史,蒙格、劉備粉絲。 FB/IG 粉專: Min 投資說書小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n 投資說書小棧 的其他內容
說起三國最暗黑系的兵法家,大家腦海浮現的會是誰? 對我來說便是賈詡。而他的暗黑哲學,在早年的一個小故事就已顯露無遺。
光秀為什麼要叛變?或許從信長和光秀兩人的價值觀可略虧一二
說起三國最暗黑系的兵法家,大家腦海浮現的會是誰? 對我來說便是賈詡。而他的暗黑哲學,在早年的一個小故事就已顯露無遺。
光秀為什麼要叛變?或許從信長和光秀兩人的價值觀可略虧一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曹操於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在赤壁遭遇大敗,龜縮北方,孫劉聯軍戰勝大捷,天下已然形成三足鼎立
Thumbnail
第四十六戰:群雄討董(10)界橋會戰 原創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2020-03-09 22:29 袁紹公孫瓚會戰界橋,先看雙方實力: 公孫瓚軍出戰四萬,配置堪稱豪華。 中軍是三萬人的步兵方陣,騎兵一萬,左右兩翼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特種兵為中堅,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 在這裡面
Thumbnail
來看一下此時此刻的天下大勢吧。 總體來講,關西的董卓勢力和益州的劉焉勢力暫時趨於穩態,這兩伙要先放一放。 關東方面,已經打亂營了。 但是,雖然亂,還是有主線的。 第一條主線,是袁紹集團和袁術集團的搏殺。 袁紹雖然被董卓竊取了第一出大戲的票房,但最終的局面走向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他袁導的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第四十五戰:189年漢末崩塌(6)靈帝駕崩山雨來 原創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2019-12-16 22:30 公元185年九月,韓遂、邊章帶著隊伍殺下了隴山,張溫率領諸郡兵步騎十餘萬在美陽讓人家西涼軍迎頭痛擊了。 羌兵悍猛,給政府軍上來就弄得很沒面子,總司令張溫比較憂愁,心急如焚,董卓則比較淡
Thumbnail
偶然翻到舊文章寫得還行就來貼一下,其實主要是講湘水之盟:建安二十年孫權襲擊荊州,劉備帶大軍回援後定下的盟約。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曹操於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在赤壁遭遇大敗,龜縮北方,孫劉聯軍戰勝大捷,天下已然形成三足鼎立
Thumbnail
第四十六戰:群雄討董(10)界橋會戰 原創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2020-03-09 22:29 袁紹公孫瓚會戰界橋,先看雙方實力: 公孫瓚軍出戰四萬,配置堪稱豪華。 中軍是三萬人的步兵方陣,騎兵一萬,左右兩翼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特種兵為中堅,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 在這裡面
Thumbnail
來看一下此時此刻的天下大勢吧。 總體來講,關西的董卓勢力和益州的劉焉勢力暫時趨於穩態,這兩伙要先放一放。 關東方面,已經打亂營了。 但是,雖然亂,還是有主線的。 第一條主線,是袁紹集團和袁術集團的搏殺。 袁紹雖然被董卓竊取了第一出大戲的票房,但最終的局面走向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他袁導的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第四十五戰:189年漢末崩塌(6)靈帝駕崩山雨來 原創 渤海小吏 渤海小吏 2019-12-16 22:30 公元185年九月,韓遂、邊章帶著隊伍殺下了隴山,張溫率領諸郡兵步騎十餘萬在美陽讓人家西涼軍迎頭痛擊了。 羌兵悍猛,給政府軍上來就弄得很沒面子,總司令張溫比較憂愁,心急如焚,董卓則比較淡
Thumbnail
偶然翻到舊文章寫得還行就來貼一下,其實主要是講湘水之盟:建安二十年孫權襲擊荊州,劉備帶大軍回援後定下的盟約。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