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羊學的性質
- 人類的學術源於人的焦慮:實存性的焦慮和制度性的焦慮。實存性的焦慮是生命的焦慮,焦慮對象是生命的價值、道德和人格,由此發展出心性儒學,由此發展出心性儒學;制度性的焦慮則使人不斷地改進制度以維繫自己的生存,由此發展出公羊學。
- 公羊家從春秋經中看到人性的險惡,難以認同性善的觀點。故公羊家傾向要依靠政治禮法制度來矯正人性。
- 公羊家不反對人性中有善,假如如人性中沒有善,再好的制度也不能使人性向善。
- 心性儒學的實踐目標是成己成德;公羊學的實踐目標是改制立法,救周文之弊以建立新制。
- 公羊家從春秋經中看到人性的險惡,難以認同性善的觀點。故公羊家傾向要依靠政治禮法制度來矯正人性。
- 公羊家反對把天子當作與天同等,認為天子低於天,若天子上同於天,就是僭妄。
- 公羊學是批判性的儒學,它具體地在歷史中進行政治批判,其批判的重心在於社會公義。
- 公羊學的批判具有二重標準,即歷史的標準與理想的標準,使其既能切合歷史現實,不至流於迂闊空泛,又能緊扣未來理想,不至陷於狹小固陋。
- 所謂歷史批判,是指把批判標準放在歷史中進行批判。
- 所謂理想批判,是把批判的標準放在歷史之外的終極關切上來進行批判。
- 公羊家不從王道最高理想的角度來進行批判,而是以當時能接受的標準來批判,因為這標準在特定的歷史階段中有特定的價值,所以會出現「實與文不與」的情況。
- 公羊家認為擾亂是歷史的起點,太平是歷史的終點,並把至善至美的社會當成其終極關切的目標來追求。
- 大義微言,大義是歷史批判,微言是理想批判。
- 仁應該在體現倫理關係的制度中表現出來,而不純粹在個體心性中表現出來。
- 公羊學產生於黑暗痛苦的時代,而其歷史信仰可以為亂世帶來希望。
- 公羊學對於理想社會是用信仰去把握一些理想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不會被歷史發展所否定,因其存在於人類心靈的渴求中。
第二章 公羊學的創立與傳承
- 公羊口說主要包括八個方面:張三世說、通三統說、《春秋》新王說、孔子為王說、孔子改制說、《春秋》王魯說、天子一爵說、天人感應說。
第三至五章 公羊學的基本思想
一、《春秋》新王說
- 孔子作《春秋》,以此行天子褒貶進退、存亡繼絕之權,因此為一新興之王。
二、《春秋》王魯說
三、孔子為王說
- 1.孔子為聖王是就內外打通上說。
- 2.孔子為素王是就有德無位上說。
- 3.孔子為文王是就改制立法上說。
- 4.孔子為先王是就戰國後儒和諸子而言,獨康有為主此說。
- 5.孔子為後王是就上古諸王而言。
- 歷史上四次對孔子地位的改變,使孔子為王說逐漸消失,分別是以孔子為史學家、教育家、道德家、哲學家。
四、孔子改制說
- 孔子改制說為公羊家口傳微言,認為《春秋經》即是孔子改正朔、易服色、制禮作樂、改制的大章大法。
- 公羊家認為《春秋》中的譏、貶、誅、絕皆是根據孔子所立的新制。
- 1.改定夏時制
- 《論語》載孔子主張行夏朝時制,《春秋》中則以「夏時冠周月」的方式隱晦呈現。「王三月」就是暗示改周時以行夏時。漢武帝聽從公羊家的勸說,改行夏正。
- 2.改定嫡子繼承制
- 借隱公桓公的繼承問題,改定「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子繼承制。
- 嫡長子未繼位而死時,不立嫡長孫而立嫡弟,在繼位而死時立嫡長孫而不立嫡弟,是為以長不以賢。
- 由嫡夫人、右媵、左媵、嫡侄娣、右媵侄娣至左媵侄娣,是貴賤順序,是為以貴不以長。
- 3.孔子改定親迎制
- 古時婚娶時親迎未成定制,孔子確立夫婦處於相敬如賓的平等地位,娶妻時必須親迎。
- 夫婦正則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和,君臣和則天下治。
- 4.孔子改定三田制
- 四時田獵為殷周舊制,但夏時田獵會影響禽獸生長規律,於是訂立夏時不田獵的規定。
- 5.孔子改定選舉制
- 孔子通過譏世卿來表達建立選舉制的思想。
- 6.孔子改定郊制
- 魯國郊祭不定時又違禮,孔子定郊制於夏時制的正月上辛日,有始新首先之意,又廢止卜郊制度。
- 漢人言孔子為漢制法,猶言孔子為當世制法。
- 孔子改制的原則:傳統與現代結合;不同文化相結合;天道與人情相結合。
五、天子一爵說
- 春秋之前,天子不包含在五等爵位之中。
- 尊天子與天同質有其內在危險性,天子可以以天命為自己的惡行辯護,成為維護暴政的依據。
- 貶天子即指廢去天子一辭而不用,貶低天子與天同質的神聖地位。
荀子分義榮與勢榮兩種,義榮是仁義之尊,由內而發,勢榮是勢位至尊,由外而加。
- 春秋三等爵應為天子一等,公侯一等,伯子男一等。
六、天人感應說
- 隨事而至曰災,先事而至曰異。人類的行為會上感於天,天會根據人類行為的善惡邪正,用災異的方式來下應和譴告於人。
七、夷夏之辨說
- 文明程度高,有禮義文教者謂之諸夏,文明程度低、無禮義文教者謂之夷狄。
公羊傳實際判斷標準在仁義道德,夷狄有德者可進而為中國,諸夏無德者則退而為夷狄。
- 西方民族主義是民族與國家高於文化,是政治上的民族主義。《春秋》中的民族主義是文化高於民族和國家,是文化民族主義。
八、經權說
- 主張既守經志道,又根據具體情況變通行權的學說。
- 權在行為方式上必須是一種變通,相對於守經而言是反經,行為後果上必須是善,不善的行為後果不能稱為權。
- 實與是權,根據實際情況權且承認某一政治行為有其現實的必面性。文不與是經,指《春秋》義法不承認具有現實必要性的行為有其合理和合法性。
九、張三世說
- 隱桓莊閔僖為所傳聞世(據亂世),文宣成襄為所聞世(升平世),昭定哀為所見世(太平世)。
- 據亂世中,詳內略外,有先正己後正人、由近及遠的思維。
- 升平世中,魯與諸夏沒有區別,只有與夷狄有區別。
- 太平世治世的用心深細,遠近大小若一,夷狄進至於爵,王道普及於天下。
- 歷史演進並不如三世說一般愈來愈好,反而是愈來愈差,但三世說表達的是歷史應當如此信仰。
- 三世說認為人類歷史的演進有高低之分,而判斷標準在於道德。
十、大一統說
- 主張建立起一統的政治秩序,以實現天下的安寧和統一。大是推崇之意,非大小之大。
- 公羊家有所謂五始,即元為天地之始、春為歲之始、王為人道之始、正月為政教之始、即位為一國之始。
十一、通三統說
- 通三統是指王者在改制與治理天下時,除依自己獨有的一統外,還必須參照其他王者之統。
十二、大復仇說
- 復仇的三種類型:
- 1.國君復國君殺祖殺父之仇
- 2.個人復國君殺父之仇
- 3.臣子復亂賊弒君之仇
- 公羊家肯定個人可以向君主復仇的思想,像孟子認為人人可以誅一夫一樣,充滿着對不起合理君主制的批判精神。
- 公羊家極力推崇復仇思想,認為在天下無道、公權喪失的情況下,只有這樣才能維繫住人類存在的天理良知,使人心不致完全墮落。
閱讀時間:2019年3月18日至2022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