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投資全世界,買 VT 跟 VTI 加 VXUS 的差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中鼓勵大家考慮將資產投資分散到全世界,一來分散投資集中的風險,二來也增加投資到好公司的機會。要投資全世界的股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一檔 VT 即可,或也可以買下 VTI(全美國)與 VXUS(非美國)來搭配。
我個人是選擇 VTI 與 VXUS 的搭配,主要原因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美國與非美國的持股比例,若想跟 VT 一樣,就將 VTI 規劃資產占比 60%,VXUS 占比 40%,若想增加美國投資比重,可以提高 VTI 比例,或是從 VXUS 分一點資金買 VOO(S&P 500)或VO(美國中型股)或 VB(美國小型股)。
如果用 60% 的 VTI 加 40% 的 VXUS,是不是就等於 VT 了呢?其實這兩種買法還是有些不同的,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這三檔分別的成分股數量與市場占比。
(訂閱閱讀內容)
單筆投入,每年定期定額,固定再平衡,VT與VTI+VXUS的績效差別
單筆投入,每年固定再平衡,VT與VTI+VXUS的績效差別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5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雨果生活理財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人常會有一個問題,手上突然多了一筆金額較大的資金,不知道該單筆買進還是分批進場,通常我都會建議單筆買進就好,原因我解釋在《ETF存股》這本書的第236頁。 但有些情況,這筆金額真的是大到最好是分批買進比較好,譬如說突然拿到一筆上千萬的遺產,領到幾百萬的退休金,或是原本完全沒有投資股市的人,突然想
透過股票公開交易市場投資企業,本是讓一般民眾也可以成為好企業股東的管道,無論你是月入3萬或20萬的受薪階級,亦或是某家企業的股東也想入股另一家企業,都可以直接在股市買進你想要投資的企業股份。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裡的31頁強調,我們一般散戶投資股票,最基本的目標應該要先求能讓資產增長能打敗通貨膨
我有看到越來越多人討論如何用季配息的ETF搭配月月領息的方式,甚至現在還要推出月月配息的ETF(00929),針對這點我有些想法,可能會得罪一些人,我先說抱歉。 為何會想要月月領息? 我猜可能原因是習慣了領月薪,月月領息就好像每個月都還有一筆薪資收入,不用工作還有月薪可以領,真的是一項不錯的被動收入
之前有看過一個說法,執行存股的時候,投資人該在意的是手上的持股數是否增加,而非手上持股的股價,我對於這說法認同一半。 確實,對於許多所謂的存股族來說,心不定的人,看到股價下跌,就會擔心該不該賣,該不該繼續抱住持股,於是有人出來心戰喊話,價格越低就可以買到更便宜價位,定期定額可以買到更多的股數,不要在
近幾年的房價飆漲速度之快,令許多人必須要申請30年甚至40年的房貸才有辦法購買房子,但想到要揹著30年~40年的房貸,就讓許多人裹足不前,許多人抱怨,房子買下去,可能到退休時都還還不清房貸,一輩子就要當房奴了。 我能理解每個月都要還貸款的壓力,這房貸一揹就是30年以上,確實令人感到不舒服,有一種
兩週前,我寫了一篇「年花費50萬,準備1000萬的退休金夠嗎?」的文章,主要重點是表達,如果考慮通貨膨脹,要維持每年50萬的消費力,實際需要準備的退休金應該是多少錢,那時計算出來的金額是1667萬(考慮2%通膨)與2500萬(考慮3%通膨)。 有些網友反映,我的計算方法是本金價值/消費力不減損的方式
許多人常會有一個問題,手上突然多了一筆金額較大的資金,不知道該單筆買進還是分批進場,通常我都會建議單筆買進就好,原因我解釋在《ETF存股》這本書的第236頁。 但有些情況,這筆金額真的是大到最好是分批買進比較好,譬如說突然拿到一筆上千萬的遺產,領到幾百萬的退休金,或是原本完全沒有投資股市的人,突然想
透過股票公開交易市場投資企業,本是讓一般民眾也可以成為好企業股東的管道,無論你是月入3萬或20萬的受薪階級,亦或是某家企業的股東也想入股另一家企業,都可以直接在股市買進你想要投資的企業股份。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裡的31頁強調,我們一般散戶投資股票,最基本的目標應該要先求能讓資產增長能打敗通貨膨
我有看到越來越多人討論如何用季配息的ETF搭配月月領息的方式,甚至現在還要推出月月配息的ETF(00929),針對這點我有些想法,可能會得罪一些人,我先說抱歉。 為何會想要月月領息? 我猜可能原因是習慣了領月薪,月月領息就好像每個月都還有一筆薪資收入,不用工作還有月薪可以領,真的是一項不錯的被動收入
之前有看過一個說法,執行存股的時候,投資人該在意的是手上的持股數是否增加,而非手上持股的股價,我對於這說法認同一半。 確實,對於許多所謂的存股族來說,心不定的人,看到股價下跌,就會擔心該不該賣,該不該繼續抱住持股,於是有人出來心戰喊話,價格越低就可以買到更便宜價位,定期定額可以買到更多的股數,不要在
近幾年的房價飆漲速度之快,令許多人必須要申請30年甚至40年的房貸才有辦法購買房子,但想到要揹著30年~40年的房貸,就讓許多人裹足不前,許多人抱怨,房子買下去,可能到退休時都還還不清房貸,一輩子就要當房奴了。 我能理解每個月都要還貸款的壓力,這房貸一揹就是30年以上,確實令人感到不舒服,有一種
兩週前,我寫了一篇「年花費50萬,準備1000萬的退休金夠嗎?」的文章,主要重點是表達,如果考慮通貨膨脹,要維持每年50萬的消費力,實際需要準備的退休金應該是多少錢,那時計算出來的金額是1667萬(考慮2%通膨)與2500萬(考慮3%通膨)。 有些網友反映,我的計算方法是本金價值/消費力不減損的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投資全球市場是指數化投資者的主要策略,而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VT)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理想工具。作為一款涵蓋全球股票市場的ETF,VT提供了廣泛的分散投資,讓投資者能夠涉足不同國家和行業。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投資組合,本篇打算試著每個月追蹤的VT持股比例,透過持續
Thumbnail
如果你年輕(2,30歲),資產也不多,考慮資產配置也是浪費時間,第一優先應該是提高自己的收入。這時候手邊的閒錢除了投資自己外,剩下的就來買「VT」吧!費用率一年不到0.1%,可以讓你投資全球47個國家,八千多間上市公司的股票…你說這是不是太划算了!
Thumbnail
最近被問一個問題? 問 : 如果想投資美國標普500指數ETF,比較多人推薦 SPY或是 VOO;VOO的管理費明顯比SPY低,但SPY同樣也很多人推;除管理費有差外,VOO跟SPY還有哪些不同呢? 這是個好問題! 如果投資標普500指數ETF,有些人覺得選誰都沒差,反正大部分標普5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VTI和VT這兩個投資工具,並提供了關於股票和債券ETF配比的建議。文章中提供了對於長期投資和再平衡的觀點,對於想要穩健獲利的讀者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臺灣與美國股票投資有著多項差異,包括股票單位、證交所市值、交易手續費、稅率和報酬率等。想長期穩健投資,美股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一般台灣投資人在購買股票ETF時,通常會選擇以台灣上市股票為組成的標的,例如0050,但以分散性來說,畢竟成分股都是屬於台灣公司,風險集中在台灣市場,以分散性而言略顯不足,加上如果想要投資美國或是國際級的大公司,買進美國或是全世界股票ETF就是一個適合的選擇,接下來我會分享要一次買
Thumbnail
前幾天一位讀者問到我是否有投資美股和債券 我個人沒有投資美股和債券 因為我的火力都集中在台股一些可以股息價差兩頭賺的個股 從上圖可以看到美股的標準普爾500指數ETF長期績效勝過0050許多 美國身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程度最高的經濟體 擁有多元的經濟結構,企業在技術開發和創新方面處於
Thumbnail
臺灣和美國的證券市場在投資者結構和公司股權分佈上存在巨大差異。美股公司偏向分紅和回購,而臺股更傾向大額再融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絕大多數是臺灣公司的創始人,而美股則由大型基金控制。本文深入分析了兩個市場之間的行為差異和未來展望。
Thumbnail
美股的部分因為NVDA跟MSFT、PLTR帶動,雖然有APPLE、TMF跟TSLA拖累,持股算是三好三壞,大盤是8%,目前績效小贏大盤一點到10%。 台股的部分因為大部分持有2330跟0050,這一季績效算是超級棒的一季,2330在這一季漲了30%,0050也漲了20%。
Thumbnail
探討臺股與美股市值型ETF的差異,討論台股跟美股市場的不同,並分析0050與VOO的報酬率,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和適合投資的情況。
Thumbnail
投資全球市場是指數化投資者的主要策略,而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VT)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理想工具。作為一款涵蓋全球股票市場的ETF,VT提供了廣泛的分散投資,讓投資者能夠涉足不同國家和行業。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投資組合,本篇打算試著每個月追蹤的VT持股比例,透過持續
Thumbnail
如果你年輕(2,30歲),資產也不多,考慮資產配置也是浪費時間,第一優先應該是提高自己的收入。這時候手邊的閒錢除了投資自己外,剩下的就來買「VT」吧!費用率一年不到0.1%,可以讓你投資全球47個國家,八千多間上市公司的股票…你說這是不是太划算了!
Thumbnail
最近被問一個問題? 問 : 如果想投資美國標普500指數ETF,比較多人推薦 SPY或是 VOO;VOO的管理費明顯比SPY低,但SPY同樣也很多人推;除管理費有差外,VOO跟SPY還有哪些不同呢? 這是個好問題! 如果投資標普500指數ETF,有些人覺得選誰都沒差,反正大部分標普5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VTI和VT這兩個投資工具,並提供了關於股票和債券ETF配比的建議。文章中提供了對於長期投資和再平衡的觀點,對於想要穩健獲利的讀者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臺灣與美國股票投資有著多項差異,包括股票單位、證交所市值、交易手續費、稅率和報酬率等。想長期穩健投資,美股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一般台灣投資人在購買股票ETF時,通常會選擇以台灣上市股票為組成的標的,例如0050,但以分散性來說,畢竟成分股都是屬於台灣公司,風險集中在台灣市場,以分散性而言略顯不足,加上如果想要投資美國或是國際級的大公司,買進美國或是全世界股票ETF就是一個適合的選擇,接下來我會分享要一次買
Thumbnail
前幾天一位讀者問到我是否有投資美股和債券 我個人沒有投資美股和債券 因為我的火力都集中在台股一些可以股息價差兩頭賺的個股 從上圖可以看到美股的標準普爾500指數ETF長期績效勝過0050許多 美國身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程度最高的經濟體 擁有多元的經濟結構,企業在技術開發和創新方面處於
Thumbnail
臺灣和美國的證券市場在投資者結構和公司股權分佈上存在巨大差異。美股公司偏向分紅和回購,而臺股更傾向大額再融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絕大多數是臺灣公司的創始人,而美股則由大型基金控制。本文深入分析了兩個市場之間的行為差異和未來展望。
Thumbnail
美股的部分因為NVDA跟MSFT、PLTR帶動,雖然有APPLE、TMF跟TSLA拖累,持股算是三好三壞,大盤是8%,目前績效小贏大盤一點到10%。 台股的部分因為大部分持有2330跟0050,這一季績效算是超級棒的一季,2330在這一季漲了30%,0050也漲了20%。
Thumbnail
探討臺股與美股市值型ETF的差異,討論台股跟美股市場的不同,並分析0050與VOO的報酬率,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和適合投資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