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五) - 相遇
我有時候覺得「相遇」這兩個字很神奇,總是在經過這麼多事情,錯過和相遇的發生,才知道自己想抓住的是甚麼,或是才知道最重要的東西什麼,才知道自己錯過的是甚麼。
這是奇妙的感覺,
像是總是在對的時間,遇到不對的人,或是在不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接著可以走長遠的交情並不多,必須要是雙方都願意這麼做,兩個人才會繼續待在對方的世界裡,只要有一方沒有想要這麼做,就會錯過。
所以一定有主動的那一方,然後也有配合的那一方,
彼此有產生交流,才能鋪成一段關係。
我只想說,順著你的心吧,
就算會受傷,也不要因為懦弱而錯過。
最近看了超立方解說的《美國殺人魔》,描述社會菁英的階級風氣,使得男主角發瘋成為殺人魔的故事,故事用反諷的手法去推疊,達到衝擊錯愕的效果。
(以下會劇透,想看的人可以先去看)
看完解說,我又在看一遍電影,又再看一遍解說,才有真正的理解故事。
劇情描述的是一群自私自利,只在乎物質享受,且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他們對彼此毫不關心,甚至常常認錯人記不住對方,因為每個人的特色也都一樣,就是西裝、油頭、有品味,追求的東西也很膚淺,就是金錢、權力、地位。
這樣的環境下,主角的價值觀逐漸崩壞,他唯一能獲得認可的是別人的稱讚與肯定,於是他想辦法融入這一切,可是總有人比他更好,總有人比他更能訂到高級的餐廳,總有人的名片質感比他好,當發生有人比他好這件事,他就會承受不住,好像是否定了他自己,他必須找一個方式來讓自己有優越感。
於是他直接去罵流浪漢,罵他還不夠,直接殺了他,才能讓自己好過一點。似乎在評斷自己價值的衡量標準徹底偏差了,還有自己調適心態的作法,也整個扭曲了。
對他來說可能在他人眼中扮演好這個角色,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他渴望獲得他人喜愛,同樣地恨透這些人。
於是得不到喜愛,就直接殺了他們。
結果他殺人越來越誇張,也越來越病態,然後他向別人透漏很多次,自己的行兇想法,不過周遭的人全不相信他,都覺得他在開玩笑,也不當一回事,也沒有人真正地關心他。
他很需要一個真正交心的人,才能跳脫這種狀況
劇情安排他相遇很多人,不過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靠近他,每次認識一個人,對他們感到失望的話,就殺了對方。
有很多次他是可以溝通的,可能被感化的,卻也在每一次相遇充滿絕望。
唯一他沒有真正下手的是他的助理,因為行兇前,無意和助理真誠的對話,以及突然被未婚妻的答錄音給打斷,他才停下來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作為。
到後來紙包不住火,他的犯案事情快警方查到了,加上他也越來越克制不住自己,然後他打電話告訴自己的律師,所有犯案的經過,跟他很痛苦殺了很多人,交代好掛了電話。
隔天,卻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房東把他殺人證據掩埋,因為不想房價掉落,他的律師更扯,完全不相信他說的話,甚至認錯他已經殺掉的人,說前幾天還跟他吃過飯。
他的病態沒人在乎,因為大家只在乎自己。
電影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在追求名利富貴的世界,真正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花了很多力氣,去迎合他人,為的又是什麼?
表面上的功夫,底下的我們又是什麼?
包裝過後的自己,才能受到喜愛,不是很痛苦嗎?
這是一個社會現象,也是一個病態的社會現象,逼我們去追求符合社會價值觀,成為別人眼中的形象,可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
在這個世界,要去思考自己最想要的是甚麼?
不然會被這個世界慢慢地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