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有用嗎?】罹癌後才明白:買保險的意義是為了活得有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有用!在我30初確診鼻癌四期、面臨破百萬的自費治療方案時,深刻感受到,買保險是為了在危難時刻,安心選擇想要的治療方式。

為什麼要買保險?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透過保險,讓自己遇到風險時,不被壓垮。

買保險的本質─「用最少的費用,轉嫁最大的風險」。

不是為了投資,不是為了儲蓄。

而是當人生遇到意外、生病、失能時,我們還能有選擇、有尊嚴。

買保險的意義與好處

買保險的目的

用最少的費用去規避最大的風險、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大的保障。

這才是保險的功能。

買保險的好處

當人生遇到重大風險時,買保險能有效轉嫁經濟壓力,帶來以下幫助:

  • 醫療保障:確保有足夠資源應對醫療費用,不讓治療成為沉重負擔。
  • 穩定財務:減少家庭經濟崩壞風險,讓保險成為整體財務規劃的一環。
  • 擁有自由:在關鍵時刻,能擁有更多餘裕,選擇更好的治療與生活方式。

買對保險才能保障人生風險

罹癌後,身邊很多人問我怎麼看保單,我才發現,多數人對保險的理解非常模糊。

很多人買保險,因為保險員推薦或跟著親友買,不了解自己買了什麼、有哪些保障。

同樣的疾病,有人領到高額理賠,有人只拿到微薄慰問金。

差別不在於花了多少保費,而是有無買對保險。

如何買對保險?3個買保險的原則

  • 定期險為主:以較低的保費獲得較高的保額。終生險保費高但保障低,不符合買保險的目的。
  • 聚焦重大風險保障:規劃以「重大疾病、癌症、重大傷病」為主,保障金額至少200萬以上。
  • 保險與投資請分開規劃,買保險只是為了規避風險,不是為了理財!

我買保險的邏輯:用有限的預算,撐住最大的風險

30歲那年,我重新盤點保單,當時我沒有小孩,但有房貸。我當時買保險的思考邏輯:

1. 盤點自己的責任義務,規劃壽險保險額度

是否有貸款、需要扶養長輩妻小等,列出這些費用。

在每個人生階段所負擔的責任不同,因此需要定期檢視,調整壽險保障額度。

2. 規避重大風險:配置重大疾病、重大傷病、癌症險

  • 我主要考慮重大傷病/ 重大疾病/ 癌症,優先選擇一次性給付型,保障金額建議200萬元以上。
  • 這部分也可依據個人工作性質及收入,增加其它對你來說是重大風險的項目。
  • 不需要將每個保險保好保滿,以最少的費用去規避最可能的重大風險即可。

3. 實支實付醫療險

  • 先投保一張,若預算允許,再擴充第二張。
  • 雜費額度最重要,建議設定20萬以上,日額、手術費用次要,因為材料雜費才是佔治療費用最大比例。

4. 意外險:人壽+產險搭配

  • 產險沒有保證續保,搭配人壽的意外險彌補續保風險。
  • 產險費用較便宜,可以用較低的費用拉高保額,雙重保障。

關於實支實付,你該知道的事

實支實付是詢問度最高的保險之一,實支實付有分

  • 醫療實支實付:因疾病或意外,有住院或動手術時所產生的費用,可以申請理賠。
  • 意外實支實付:所以意外造成的任何治療費用都會給付 (非疾病因素),不限制要住院才理賠。


以上兩項可以分開理賠不衝突。

醫療實支實付怎麼理賠?

  • 主要包含三類:病房費、手術費、醫療(材料)雜費
  • 醫療(材料)雜費:一般來説這個佔治療費用最大宗,若要規避最大風險,應該將雜費費用上限提高,才能有效轉嫁醫療費用。
  • 日額:3,000~4,000 元就夠,一般來說病房費並不是一筆拿不出錢的數字,況且現在想要較好的房型,可能還等不到…
  • 若同一疾病和併發症,需等待14天後再住院,才能重新啟用保額額度。即8/3住院,要等到8/18住院,才能再次重新計算保額額度!

*詳細還是要請教你的保險員

常見買保險的迷思 Q&A

Q1:終生險跟定期險哪個好?

建議定期險為主。因為終生險,保費高、保障低。

舉例:每年1萬元保費,終身險的保額可能只有20萬,定期險卻能保到100萬以上。年輕時該把資源放在撐住風險,不是綁死在終身保費上。(上述數字皆為假設)

如果同樣保額,終生險的保費相對高很多,可能導致經濟壓力過大、壓縮到年輕當下的生活品質。

最佳解為年輕時利用保險透過較低的費用去規避重大風險。同時規劃投資理財,用時間複利累積更多資產來面對老年生活,而不是花較多的費用去買低保障的終生險。

Q2:保費預算怎麼抓?

Google看到的資訊,建議月收入的10%。

個人覺得5-10%的範圍差不多,不過還是要依個人的生活開銷與風險容忍度調整。

Q3:一般人需要哪些保險?

醫療險、意外險是基本,重大疾病險、癌症險可視預算調整,壽險則依責任需求規劃。

Q4:沒錢該買保險嗎?

先提升主動收入。如果連基本生活都很吃緊,保險不是第一優先,請先好好提升主動收入!

Q5:買保險會不會浪費錢?

只要遵循「最小成本轉嫁最大風險」原則,就不會浪費。

Q6:誰不需要保險?

如果有足夠資產、經濟能力良好,可以完全應付「風險發生時要面對的支出費用」,則不一定要買保險,可以把錢投入在更有效率的投資商品上。

Q7:幾歲該開始買保險?

愈年輕買愈便宜。年紀越大,相同保額,保費越高,且能選擇的保單也較少,建議至少在50歲前完成核心保障。 大多數的定期保險商品,都可以續保至75歲,因此75歲之前透過定期保險給予足夠保障,75歲之後就靠過往投資理財所累積的財富!

Q8:罹癌後還能買保險嗎?

原則上不行。保險公司雖然只會調閱近五年病歷紀錄,但前提是這5年你都沒有定期追蹤檢查的病例,因此實際上是很能再購買保險!

Q9:憂鬱症可以買醫療險嗎?

實務上較為困難。雖不是醫學定義中的「精神病」,但保險公司常視為風險因素。建議與保險員誠實討論,避免未來拒賠爭議。

在簽訂保險時,要保書會要求要保人告知是否有「精神病」病史:

  •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法規,「精神病」是「精神疾病」的一種。
  • 但對於保險公司來說,「精神病」是指所有的「精神疾病」。
  • 憂鬱症是歸類在精神疾病--> 功能性精神病--> 精神官能症,照醫學界的認定非精神病,因此在要保書中,要保人其實是可以不用告知。
  • 請教專業保險員的說法,若沒有先告知,屆時理賠送件,保險公司很有可能拒賠。若是在要保書中告知,一般會被拒保,因此務必跟保險員確認,以免屆時付了保費卻得不到理賠!

買保險,是為了活得有選擇

保險不能讓你賺錢,但可以讓你在最無助的時候,有喘息空間、有尊嚴地選擇更好的治療。不是每個人都會用到保險,但該用上的那一刻,你會知道:它值得。

📌 記得,保險不是投資,是為了有效轉嫁風險,請大家不要想說一石二鳥,買保險兼投資,真的要投資,還是好好研究其他理財商品吧!

延伸參考資源(我也曾從這些地方學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易子的日記
11會員
26內容數
1. 分享罹癌的經驗,願對需要的你有幫助。 2. 寫些治療後的日子,關於個人成長與心態改變。
易子的日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30初確診鼻癌,面臨高額的治療費用,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強調保險規劃的重要性,如何在突發疾病時保有選擇的自由。
Thumbnail
2025/04/10
30初確診鼻癌,面臨高額的治療費用,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強調保險規劃的重要性,如何在突發疾病時保有選擇的自由。
Thumbnail
2025/04/05
這篇文章彙整癌症患者可申請的補助與社會資源,包含勞保傷病給付、失能給付、健保重大傷病卡、中低收入戶補助,以及相關基金會和社群資源。文中也提供常見問題解答,幫助讀者釐清申請資格和流程。
Thumbnail
2025/04/05
這篇文章彙整癌症患者可申請的補助與社會資源,包含勞保傷病給付、失能給付、健保重大傷病卡、中低收入戶補助,以及相關基金會和社群資源。文中也提供常見問題解答,幫助讀者釐清申請資格和流程。
Thumbnail
2025/03/25
癌症險怎麼買才不後悔?30初確診癌症的親身經驗,分享癌症險要選定期險還是終生險?保障額度?一次性給付還是實支實付?如果你也曾想過「癌症險有必要嗎?」,希望我的真實經驗能提供你一些方向。
Thumbnail
2025/03/25
癌症險怎麼買才不後悔?30初確診癌症的親身經驗,分享癌症險要選定期險還是終生險?保障額度?一次性給付還是實支實付?如果你也曾想過「癌症險有必要嗎?」,希望我的真實經驗能提供你一些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規避風險是必要的,不只是投資上的風險,還有身體健康狀況也是一種風險,任何一種嚴重的疾病都很可能會造成你的收入中斷,或減少你每年可以投資的金額。 而在所有保險類別中,最容易第一個被想到的就是死亡理賠型的保險,有分為意外險與壽險,所謂的意外險指的是,當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意外所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利變型終身壽險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在何種情況下適合購買此保單。包括保障類型、儲蓄增值、回饋金的啟動標準和給付方法,並提出購買此保單前應該考量的三個重要事項。此外,還指出哪些人不適合購買此類保單。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利變型終身壽險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在何種情況下適合購買此保單。包括保障類型、儲蓄增值、回饋金的啟動標準和給付方法,並提出購買此保單前應該考量的三個重要事項。此外,還指出哪些人不適合購買此類保單。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宥爸~ 保險算是人生中一種很重要的資產配置 但是常常聽到的投資型保單 到底可不可以買呢??? 今天宥爸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投資型保單到底值不值得買 宥爸在年輕的時候買過一張20年期變額投資型保單 一開始還很正常 後來我發現這張不只要繳20年 而是帳戶裡面必須要有錢 扣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宥爸~ 保險算是人生中一種很重要的資產配置 但是常常聽到的投資型保單 到底可不可以買呢??? 今天宥爸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投資型保單到底值不值得買 宥爸在年輕的時候買過一張20年期變額投資型保單 一開始還很正常 後來我發現這張不只要繳20年 而是帳戶裡面必須要有錢 扣
Thumbnail
如果您問我,什麼是建立財富和達成人生目標最重要的一步?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 - 保險。 許多人將保險視為一種必要的負擔,但事實上,它是實現財務安全和長遠規劃的基石。適當的保險規劃不僅可以保護您和家人免受意外事故或疾病的影響,更能成為您財富管理的重要一環。 只有當我們擁有充足的保障,才能真正專注於實
Thumbnail
如果您問我,什麼是建立財富和達成人生目標最重要的一步?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 - 保險。 許多人將保險視為一種必要的負擔,但事實上,它是實現財務安全和長遠規劃的基石。適當的保險規劃不僅可以保護您和家人免受意外事故或疾病的影響,更能成為您財富管理的重要一環。 只有當我們擁有充足的保障,才能真正專注於實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在人生中面臨各種未知風險時,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退路。然而,保險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買下貴重的保單。文章提醒了人們不要花太多錢在保險上,保障、保費、理財的個別重要性需要分清楚,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這樣的選擇能夠真正轉嫁人生中的各種未知風險。
Thumbnail
在上篇中,作者提到「風險」在投資中的重要性,並且建議了避開非系統風險及緩解投入時間的心理壓力,以數據表明在基金中,選擇用較低的成本涵蓋越多市場的「選購心法」才能在長期投資下穩健成長。 接下來,作者針對選擇市場這個議題提出數個問題,第一個便提到了資產配置中大家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我該選擇什麼市場」,作
Thumbnail
在上篇中,作者提到「風險」在投資中的重要性,並且建議了避開非系統風險及緩解投入時間的心理壓力,以數據表明在基金中,選擇用較低的成本涵蓋越多市場的「選購心法」才能在長期投資下穩健成長。 接下來,作者針對選擇市場這個議題提出數個問題,第一個便提到了資產配置中大家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我該選擇什麼市場」,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