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推薦買癌症險?
癌症是一場長期抗戰,它所帶來的不只是醫療花費,還包括:
- 治療期間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 暫時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與收入
- 治療後的復健、營養補充、心理支持與未來可能的復發
台灣健保雖然健全,但在癌症治療仍有限制,想要選擇最新、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幾乎都需要自費。
👉 所以,我認為癌症險,或者重大疾病保險、重大傷病險等,能保障癌症發生的風險非常重要!📌 而現實的是,年輕人患癌趨勢上升,因此提早準備更為重要。
癌症治療費用很貴嗎?以我的經驗告訴你
在沒罹癌前,我也只是聽說治療費用很高。但當我面臨鼻癌四期的治療方案時:
健保給付的光子治療
自費差額約:10~30 萬元
健保未給付的質子治療
自費差額約:135 萬元
上述只是放療費用,還不包含:
- 化療費用及開刀住院費用
- 治療期間不能工作導致的收入中斷
- 治療期間的營養補充、交通等生活開銷
- 後續復原期間的相關支出
癌症險怎麼買? 3個原則分享
首選「一次性給付型」癌症險
這類保單在確診後一次性理賠,讓你能安心安排治療,不必擔心每筆支出是否會被保險認定、報銷。
我也有搭配「醫療實支實付型」,但理賠流程較多細節要確認,甚至還需因保單限制調整治療方式,因此在癌症治療中,我認為是輔助搭配的保險,而非主要。
選擇「定期險」而非終身型
雖然終身型保障長,但保費通常高、保障額度低。
定期險能用較低的保費,買到較高的保障,而買保險的目的就是以最少的費用規避最大的風險,因此定期險才符合這個精神。
👉 參考文章:買保險的意義與好處
建議保額:至少 200 萬元起跳
我的治療經驗就花了 150 萬,如果預算允許,我會建議直接拉高到300~500 萬元。
癌症不是「一次就好」,有病史後將無法再加保癌症險,還要考量復發的情況…
癌症險、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的差別
癌症險
- 保障內容:障癌症確診(僅限癌症,部分排除原位癌、皮膚癌等)
- 理賠依據:根據病理診斷報告確診為惡性腫瘤
重大疾病險
- 保障內容:保障特定重大疾病(含癌症),疾病範圍固定
- 理賠依據:需符合疾病嚴重標準及醫療條件
重大傷病險
- 保障內容:保障重傷病卡範圍內疾病(含癌症等)
- 理賠依據:健保重傷病卡核發即可
📌 小提醒:實際保障內容仍以各家保險公司條款為準,建議投保前詳閱條款細節,或與專業保險顧問討論確認。
購買癌症險的注意事項
保單等待期是多久?
多數保單等待期為90 天~180 天,等待期內若確診癌症,保險公司可拒絕理賠。
📌 建議:投保後請留意等待期期間內的任何身體不適,避免誤觸不理賠條件。
保單的保障範圍— 不能忽略的「理賠條件」
- 是否限定癌症期數(如只賠第二期以上)
- 是否排除特定部位(如皮膚癌、原位癌等)
- 是否排除家族史或過往體檢異常
📌 建議:投保前請詳細閱讀條款或請保險顧問逐條解說。
什麼情況會被拒賠?
- 投保前未誠實告知病史
- 在等待期內發病
- 未如期繳保費導致保單失效
癌症險的理賠流程
- 確診癌症後,請盡快聯絡保險員,請教他理賠流程與注意事項。
- 備妥理賠文件:包含診斷書、病理報告、醫療單據等,先請教保險員才知道要準備哪些文件。
- 理賠金撥款:確認無異議後,保險公司將款項撥入指定帳戶。
📌 小提醒:現在理賠條件越來越嚴苛,請務必找找一位負責且信任的保險員合作,提升理賠申請的效率。
買癌症險常見問題 Q&A
Q1:癌症可以用醫療實支實付型保險理賠嗎?
可以。但需依保單規定申請可理賠項目、提供單據,過程較繁瑣。
Q2:癌症險只理賠一次嗎?
「一次性給付型」通常只理賠一次,但市面上也有設計「多次理賠型」保單,保障更長期的癌症風險。
Q3:全民健保有包含癌症治療嗎?
有,但部分新式治療、標靶藥物仍需全自費,癌症險能補足這些支出。
👉 延伸閱讀:癌症可以申請什麼補助?
Q4:癌症險可以終身保障嗎?
可以。若你選擇終身型癌症險,它保障至終老,但保費高、保額通常較低。
Q5:得過癌症後,還可以買保險嗎?
癌症後一般無法再投保相關險種,即使有,通常會加費承保或排除癌症保障。所以請在健康時做好規劃。
Q6:癌症險買多少才夠?
建議至少 200萬元,可支配所得允許者拉高到 300 萬元以上,因應未來可能復發與長期治療需求。
買癌症險只是為了避免人生中的黑天鵝
我很感謝自己在罹癌前有好好審視保單、幫自己增添保障。
罹癌後,很多人都會問我「你有保險嗎?」,而這篇文章就是我會跟朋友分享的內容。
另外找一個靠譜的保險員非常重要,很感謝我的保險員非常積極幫忙申請理賠、提醒注意事項,讓我可以專心治療,減少擔心保險權益的問題。
以上是個人經驗分享,如果你對保險有任何疑問,建議找信任的保險顧問好好聊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