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閒逛:舊城區裡的微時尚街區「清澄白河」一日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不只有「Blue Bottle」,東京下町舊城區裡散發閑靜時尚氣氛的「清澄白河」

因為目前在日本的住處位於押上,一直想找時間去「清澄白河」附近逛逛,終於選在一個沒下雨的週末成行了。(六月份為東京的梅雨季,雖然梅雨的時間可能只有短短兩週,完全不能跟台北比(笑),但下雨還是多少有點不方便。)

交通資訊:

「清澄白河站」停靠的路線總共有兩條,分別是東京地下鐵半藏門線、大江戶線,其中半藏門線離東京skytree所在的「押上站 (東京晴空塔站)」僅三站的距離,建議如果是觀光行程可以先前往「清澄白河」找間咖啡廳,吃頓早午餐,在前往晴空塔逛街,或是坐上半藏門線直接一路前往澀谷都是不錯的選擇。

個人不太推薦大江戶線,因為該路線的車站站體深度在整個東京地下鐵裡,可是出了名的深,經常要爬很多樓梯,轉乘別的路線也常常都是要出站後,從地面上走一小段才能轉乘,對於不熟系東京街道或是不習慣走路的人,並不是太友好。

今天的行程就只是很簡單的前往車站附近的咖啡廳吃個早午餐,再到附近的東京都現代美術館逛逛。

清澄白河位於隅田川沿線,這次選擇的咖啡廳是當地頗有人氣的 iki Espresso。從清澄白河站 A1出口出來,直接往左轉過橋後再走大約兩個街口左轉就可到達該店。(不需要過馬路,本人就是不小心過了馬路,又因為車站出來就是主幹道,中間幾乎都沒有斑馬線可以穿越,因此繞了一大圈、、、)

到的時候大約是早上11:30,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了,不過可能我只有一個人的關係,馬上就有店員幫忙帶位,如果是結伴前來就必須要稍等。

raw-image

因為很多人在排隊,不好意思一直站在店門口拍照,就在對街隨便拍了一張,整棟咖啡店外觀呈白色,散發著一股文藝清新風,地點也不算很難找。回車站路上也一直都有見到有人前往。客人的比例以日本人居多,也有幾組歐美或東南亞的觀光客。雖然還是以偏好咖啡廳文化的年輕女生為主,但其實也見到不少帶著小孩的家庭前來用餐,整體氣氛輕鬆,並不會讓人覺得很難入內。

點了冰拿鐵+hot mixed plate

看官網介紹,選用的自家烘焙的咖啡豆,並且店內的咖啡師也具有25年的行業經驗。

口感偏苦且咖啡香濃厚的冰拿鐵

口感偏苦且咖啡香濃厚的冰拿鐵

在班乃迪克蛋套餐和這個套餐之間猶豫了很久,最後決定偶而放縱一下來點高熱量全餐,那個半熟蛋太可愛了,所以又默默拍了一張半熟蛋的近照。

Hot mixed plate

Hot mixed plate

除了標準的早午餐套餐之外,另外也有義大利麵、漢堡套餐和甜點的選項。產品種類還頗豐富,整份套餐加起來只要2680日圓,算是很佛心的價格。因為主打的是咖啡,餐點部分的確就顯得比較一般了,不到驚為天人的必吃,但也不至於會失望到踩雷,算是中規中矩又有點小驚喜的店家。日後有時間,還是會願意去試試另外的品項。(*付款方式僅接受現金或paypa / Line pay,不接受刷卡)

iki Espresso官網:https://www.iki-espresso.com/

(About us裡有店舖概念video)

吃完後,沿原路返回車站,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okyo 又簡稱為MOT」。從清澄白河站的B2出口徒步約10分鐘。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簡介:

展出作品主要以二戰後日本及海外的藝術家作品為主。

美術館開館時間:10:00〜18:00(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分鐘)

休館日:星期一(遇日本國定假日則正常營業,隔日為休館日)、展覽替換期間、日本新年假期
※ 詳情請見官網


以下就是一些照片連發。(*館內的作品有些可以拍照,有些禁止拍照,作品旁邊都會有標示,參觀的時候記得要遵守規定喔!本次上傳的也都是可以拍照的作品)

充滿設計感的招牌

充滿設計感的招牌

博物館大門旁的空間

博物館大門旁的空間

raw-image

特別喜歡這個鑄鐵的造型,連拍了兩張。


raw-image
該美術館最具特色的就是這一個呈倒三角型的結構柱,是該建築的標誌設計。

該美術館最具特色的就是這一個呈倒三角型的結構柱,是該建築的標誌設計。

美術館一樓除了開放給一般民眾的休憩座位(不需要購票看展也能自由在一樓座位區休息),就是兩個展演空間和伴手禮區。二樓有提供輕食的用餐空間和圖書室。

這次因為純粹是來打發時間,就把兩個展廳的展覽都看了。

首先介紹第一展廳的展覽

さばかれえぬ私へTokyo Contemporary Art Award 2021-2023 受賞記念展 
此為免費展覽,位於第一展廳。現代美術館故名思義,展出的內容以二戰後日本或海外的現代藝術家作品為主。

第一展廳由藝術家志賀理江子拍攝的一系列照片,是以311東日本大地震及災後重建的紀錄為主題。

另一區塊由藝術家竹內公太以日本於二戰為攻擊美國而投放偽裝成大型氣球的「氣球炸彈」為背景的展覽。現場播送著此事件的紀錄片,並有一只仿照當時所投放的「氣球炸彈」的裝置藝術。

仿照當時所投放的「氣球炸彈」的裝置藝術

仿照當時所投放的「氣球炸彈」的裝置藝術

這次展出的兩個內容都是反思戰爭、核子等內容為主,展覽內容雖都有附上英文解說,但主要是以日本在二戰的經歷和戰後日本社會的政經、文化的變遷及遭遇為切入角度。身為外國人其實多少會有不同觀點,無法完全感同身受,但我想希望世界和平,沒有戰爭或者說祈禱未來不再有任何衝突,皆是大多數人所期盼的。

第二展廳

「被膜虚実(ひまくきょじつ)」Membrane of the Time

依循美術館以日本二戰後的社會及藝術發展為主軸。第二展廳的展覽亦是以現代藝術作品(畫作、雕塑、影像)為題。主要以1980年代末期日本以及海外的藝術家作品展出為主。

「被膜」源自日本藝術家三上晴子的創作理念,字面意思为「覆蓋的薄膜」,引申為隔開内部和外部的事物或抽象概念。意為這些薄膜在起到保護與隔絕外界,形塑自我的同時,也讓內部變得難以窺探,影響認知與判斷。

名和晃平 《PixCell-Deer #17》2009 Photo: Nobutada OMOTE | Sandwich

名和晃平 《PixCell-Deer #17》2009 Photo: Nobutada OMOTE | Sandwich

加藤美佳《カナリヤ》1999

加藤美佳《カナリヤ》1999

個人很喜歡人像畫,整個展場特別喜歡這幅畫作。每次看到人像畫總會被人物的眼睛給吸引。

名和晃平 《PixCell-Deer #17》2009 Photo: Nobutada OMOTE | Sandwich

名和晃平 《PixCell-Deer #17》2009 Photo: Nobutada OMOTE | Sandwich

金氏徹平《White Discharge(建物のようにつみあげたもの#4)》2009 Photo: Eiji Ina

金氏徹平《White Discharge(建物のようにつみあげたもの#4)》2009 Photo: Eiji Ina

千葉正也《タートルズ・ライフ#3》2013

千葉正也《タートルズ・ライフ#3》2013

撇開展出內容是否為個人喜好,去過之後的感想是,如果不是有特別想看的展覽或是或特別想來這裡拍照打卡,若只是短期來觀光的朋友並不建議排這個點。因為交通不是特別方便,不管是哪一條地鐵路線都有一段距離,如果時間沒有拿捏好,很容易會耽誤下一個行程。

比起地鐵,公車可直達美術館附近是比較方便的方法,回程時,就直接從美術館對面搭了直達東京晴空塔(途經地鐵菊川站)的公車回家 (美術館旁邊也有可搭往豐洲的班次)。但因為公車對多數遊客而言還是比較難搞懂路線和抓時間。想去參觀的朋友建議要預留充足時間並看好交通方式。

以下是公車的路線,推薦給想挑戰東京都市區公車的朋友。

東京都營巴士(菊川站)

東京都營巴士 (木場站)


總結:抱著想在東京市區閒晃一天的心情,或許能成為不錯的體驗。

比起鬧區的逛街行程,也許是因為自己是住在當地的關係,個性也比較不愛人多吵雜的環境,最近總想著要發掘一些比較清閒的景點。如果想要體驗一下單純在東京市區閒逛,體驗一下東京的「下町」氛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日後會不定期分享自己旅居東京的生活體驗,也希望大家會喜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dy. Y的沙龍
5會員
31內容數
我想大家都有過在日常生活中突然腦中靈光一閃的時候。 或是看了一本書、一段話甚至是聽到一首歌或一段旋律突然就有一股念頭湧現的時候。 這裡記錄的是在自己平凡生活中那一個個靈感湧現的時刻。 (白話點就是個人碎碎念的刻刻)
Judy. 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福岡獨旅的第四天,旅程也接近尾聲,明天就準備回東京了。 今天來到福岡相當著名,同時也被納入日本文化國寶之一的「櫻井神社」。不過目的地並非神社,而是距離海岸約150m,矗立於海中與後方的夫婦岩並列為福岡名勝之一的白色鳥居,又稱「櫻井二見浦」。還有意外發現的寶藏景點稻荷住吉神社。
Thumbnail
2025/04/04
福岡獨旅的第四天,旅程也接近尾聲,明天就準備回東京了。 今天來到福岡相當著名,同時也被納入日本文化國寶之一的「櫻井神社」。不過目的地並非神社,而是距離海岸約150m,矗立於海中與後方的夫婦岩並列為福岡名勝之一的白色鳥居,又稱「櫻井二見浦」。還有意外發現的寶藏景點稻荷住吉神社。
Thumbnail
2025/03/28
直到看到這個畫面,才明白為什麼有些攝影愛好者喜歡在特定的季節拜訪某些景點。夏天追豔陽、春天追櫻花、秋天追楓葉或是冬天追雪,每個季節都有其迷人之處。到訪時,天空正飄著大雪,漫天雪花下的神社建築更顯其靜謐、莊嚴之美。這次來到了擁有三隻兔傳說的熊野大社。
Thumbnail
2025/03/28
直到看到這個畫面,才明白為什麼有些攝影愛好者喜歡在特定的季節拜訪某些景點。夏天追豔陽、春天追櫻花、秋天追楓葉或是冬天追雪,每個季節都有其迷人之處。到訪時,天空正飄著大雪,漫天雪花下的神社建築更顯其靜謐、莊嚴之美。這次來到了擁有三隻兔傳說的熊野大社。
Thumbnail
2025/02/18
久違的回台,和好久不見的好姐妹碰面。吃完了台灣近年來很紅的蔬食料理之後,臨時轉戰位在餐廳附近巷弄裡的咖啡廳。來到這間非常有日式昭和復古風的咖啡廳「昭和冰室」。座落於台北的巷弄中,兩層透天厝的建築,日式與台式的混搭,非常有特色。
Thumbnail
2025/02/18
久違的回台,和好久不見的好姐妹碰面。吃完了台灣近年來很紅的蔬食料理之後,臨時轉戰位在餐廳附近巷弄裡的咖啡廳。來到這間非常有日式昭和復古風的咖啡廳「昭和冰室」。座落於台北的巷弄中,兩層透天厝的建築,日式與台式的混搭,非常有特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旅行前,某次在誠品書店翻到了長澤陽子的《日本色彩物語》,作者描繪的夏季是由一系列藍色系組成,例如:溫暖的空色、亮麗的琉璃色、淡雅的淺蔥色等,自此對於日本的想像蒙上一層綠青色的濾鏡,彷彿東京的感覺就像石田真澄的攝影作品,期待起一些不經意路過的光影、街道、與路人。
Thumbnail
  旅行前,某次在誠品書店翻到了長澤陽子的《日本色彩物語》,作者描繪的夏季是由一系列藍色系組成,例如:溫暖的空色、亮麗的琉璃色、淡雅的淺蔥色等,自此對於日本的想像蒙上一層綠青色的濾鏡,彷彿東京的感覺就像石田真澄的攝影作品,期待起一些不經意路過的光影、街道、與路人。
Thumbnail
消化所需時間:0.5小時 價錢:1~1000円 推薦程度:***** 地址:東京都江東区平野3-7-2 Tabelog 住宅區中的寧靜咖啡店 這天一早和栗醬來清澄白河散步,想說先來到咖啡店喝杯早餐咖啡, 選的店就是allpress咖啡 之前曾經和朋友麻醬一起來買過咖啡,麻醬是個家裡有商用義式咖啡機的
Thumbnail
消化所需時間:0.5小時 價錢:1~1000円 推薦程度:***** 地址:東京都江東区平野3-7-2 Tabelog 住宅區中的寧靜咖啡店 這天一早和栗醬來清澄白河散步,想說先來到咖啡店喝杯早餐咖啡, 選的店就是allpress咖啡 之前曾經和朋友麻醬一起來買過咖啡,麻醬是個家裡有商用義式咖啡機的
Thumbnail
精選下北澤3家咖啡廳!告訴大家住在下北澤的當地人喝什麼?法國文青喝什麼?
Thumbnail
精選下北澤3家咖啡廳!告訴大家住在下北澤的當地人喝什麼?法國文青喝什麼?
Thumbnail
今天是東寺市集。但我只有逛逛,一物都沒買。 本日重點是去鐵道博物館。小孩應該很愛去,我老了,比較沒fu~ 下午,女兒女婿帶我去一家老式咖啡店。咖啡好喝,聖代好吃。但這是抽煙店,算是體會了京都少數的抽煙店。店家必須在門口放很多警告的標示。 晚餐,女兒再帶我吃她們覺得京都最強的居酒屋,也是「一番」,但位
Thumbnail
今天是東寺市集。但我只有逛逛,一物都沒買。 本日重點是去鐵道博物館。小孩應該很愛去,我老了,比較沒fu~ 下午,女兒女婿帶我去一家老式咖啡店。咖啡好喝,聖代好吃。但這是抽煙店,算是體會了京都少數的抽煙店。店家必須在門口放很多警告的標示。 晚餐,女兒再帶我吃她們覺得京都最強的居酒屋,也是「一番」,但位
Thumbnail
喝咖啡稀鬆平常,但是能同時欣賞橋、水道、地鐵的咖啡廳,可就是萬中選一了。REC Coffee在東京水道橋附近的分店,就是集結諸多元素的特色咖啡廳。
Thumbnail
喝咖啡稀鬆平常,但是能同時欣賞橋、水道、地鐵的咖啡廳,可就是萬中選一了。REC Coffee在東京水道橋附近的分店,就是集結諸多元素的特色咖啡廳。
Thumbnail
位在臺南市美術館2館的五樓開了新的咖啡廳,搭配美術館本身潔白的整體,確實是很適合咖啡廳。
Thumbnail
位在臺南市美術館2館的五樓開了新的咖啡廳,搭配美術館本身潔白的整體,確實是很適合咖啡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