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迪士尼王子有點渣!

其實,迪士尼王子有點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飛入生活]

其實,迪士尼王子有點渣!

最近,性騷擾案頻傳,#metoo 效應延燒。身邊的友人在閒聊中,似乎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情節或輕或重…..

電車上假借推擠的鹹豬手,刻意擁抱、強吻女性,不願意放開的橋段…似乎也出現在兒時:迪士尼影集中,想想白馬王子也隨意吻了,失去意識的白雪公主大體,甚至,感覺《美女與野獸》的「貝兒」(曾是我最愛的公主),前陣子陪著小孩看時,我心中油然而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錯覺。


科普一下: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瑞典語:#Stockholmssyndromet)

又稱為「人質情結」、「人質症候群」,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指「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同情加害者、認同加害者的某些觀點和想法,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比對一下心理學中所陳述症狀,確實跟貝兒有點類似。

但這些醒悟,

是我到當媽媽才覺得不對勁🤨。

所以,性別刻板印象,其實從兒時,就藉由各式社會情境與文化置入,給內化深根了。

公主情願當個「傻白甜」,只渴望獲得王子拯救,而不能靠自己長出力量。反過來想,這觀念對男性也不甚公平。

求學時,女性幾乎被要求乖順內向,男性必須:「像個男子漢..」得努力隱藏軟弱。

我跟先生,曾在幾次心裡測驗中,才真正意識到:性別刻板印象的荼毒,他表面勇敢,內心其實是個「高敏內向者」,我正好相反。

難怪他面對人群會焦慮,我反而很雀躍,原來,外表的顯現,不斷被社會價值所形塑,不一定是真正的自我。

或許,從《白雪公主》、《睡美人》、《美女與野獸》等等…,迪士尼發現了這問題,這幾年的《魔髮奇緣》、《海洋奇緣》、《勇敢傳說》就有別以往公主系列,這角色特質的改變,或許將漸漸翻轉過往的偏見。

事件一件一件,撬開底層潘朵拉的盒子,讓我們得好好省察,我們是不是也落入刻板的窠臼中,卻渾然未覺呢?

美女與野獸

美女與野獸



avatar-img
楊斐棋的沙龍
3會員
6內容數
飛機老師.讀寫啟程 因諧音,學生稱呼我「飛機」🛩 想把「閱讀」當作翱翔的燃料 「書寫」成為起飛的翅翼 讓思緒更加爬升 隨著天賦的氣流 如鷹上騰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