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代在台北,一個初夏的晚上,平時早被媽媽趕去做功課、洗澡、睡覺,然而那天卻讓我換了衣服出門訪友。原來鄰居李伯伯家的曇花開了,邀請諸親好友共聚一堂,同樂慶祝。晚上看花,對我而言的確特別,一進大門就看到高朋滿座互道恭喜,讚美之聲此起彼落,簡直像是在拜年。院子裡有幾張小桌,擺了些香菸、甜點、水果,還有書法繪畫的案台。大人們也就擺起龍門陣,咦?不是來看花的嗎?為何都坐著等啊?


霎那之間,幾十年過去,到了美國又為家庭和生活打拼,沒有閒情怡緻去養花種草。直到退休才想到,不仿拈花惹草一番,以便接近大自然。正巧友人遷居,花園中有大盆曇花,搬運不便,請我收留。由於暸解是低度保養維護的花種,水都不需要多澆,看來飼養不是問題。今年初夏五月中旬,發現結苞竟有十幾個,不到一週花兒齊開綻放,居然是艷紅色的洋曇花。此起彼落,火焰般的花瓣,張牙舞爪,吐著白色的花蕊,爭奇鬥艷,前後也有三四天才會隕落。但是隨而發現,就是毫無中國白曇花的清香,美中不足略有遺憾。但足已讓我庭院滿園春色,也讓我想起兒時難以忘懷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