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核心的問題

2023/06/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在我們航向投資的航道,探索無盡的荒野之前,先問問自己,展開這一切蝴蝶效應的初始點,投資的定義是什麼?
劍橋字典說,Investment is the act of putting money into something to make a profit.
非常通俗,投資是為了賺錢--獲得利潤,賺取報酬。
報酬從何而來?總報酬(Total return)的公式=配息(如利息/股息)+資本增值。
前者基本上是相對穩定,只要投資標的如公司有在盈利,就付得出預定或是預期的利息和股息。後者不確定性高,但又偏偏是影響總報酬的重大因素,無法忽略。資本增值來自於價格變動,因此價格才是投資最核心的問題
讓你上天堂和住套房都是價格的漲跌,讓你魂牽夢縈食不下嚥的也是價格的漲跌。不論你是畫線高手還是價值大師,最終你的判斷對錯與否都會反映在價格的變化。更現實的角度而言,不是人人都是巴菲特,拿人錢財操盤每年檢視報酬是基本條件;也不是人人都有千萬以上閒錢,靠領息就能保證年收百萬,豈能不食人間煙火,談報酬不管價格。
既然價格是投資最核心的問題,接下來就是要知道影響價格的因素
舉例來說,以大家熟知的股價指數,可以從三個方向去著手:
  1. 經濟實質:P(價格)=E(盈餘)*P/E(估值)。
  • E(盈餘)的成長主要來自於總經的實質成長,通膨與本國幣貶值也會助益。
  • P/E(估值)則先反過來看成E/P(盈利率),市場要求的盈餘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risk-free rate)+風險溢酬(risk premium)。如果風險溢酬(risk premium)不變,無風險報酬率(risk-free rate)越低,E/P(盈利率)越低則P/E(估值)越高,這也就是常聽到降息會提升股價的原因。風險溢酬(risk premium)就更容易理解,風險偏好高了大家貪婪了就會要求的風險補償更低,也因此導致P/E(估值)越高。
  • 以上可以得出成長、利率、風險偏好三大因素。而這三項因素也可能互相影響,譬如成長越高可能會帶動升息,同時也讓大家風險偏好更高;利率升太高也可能壓抑成長以及風險偏好,風險偏好太低不利於成長但也可能促使央行降息。
2. 數據驗證:基於成長、利率、風險偏好,去找相對應的指標來解釋股指變動。
  • 這裡的目的在於使用實際資料驗證理論,不僅避免空談,更可以讓因素更加精準:譬如筆者在過程之中發現,成長有解釋能力的通常是預期而非既成事實。
  • 驗證的結果不是要搞出一個合理價值(fair value)模型,市場跟它不一樣就可以來買低賣高,也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數據通通丟進去跑出完美配適,而是先有1.的經濟實質去蕪存菁,日後所有的觀察都可以化繁為簡,萬變不離其宗。
3. 事件催化:每年都會有獨特的事件,暫時性或結構性,塑造新的模式趨勢。
  • 因為每次都不一樣(或是太久不一樣),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驗證,需要當下的觀察,是否可以用2.的模式去追蹤(但因素變化超出想像),譬如疫情帶來的超刺激政策疊加供應鏈瓶頸,造就了三十年未見的高通膨,使得FED目標的實質利率達到2%超出想像的緊縮,但也讓名目盈餘成長的下滑並沒有像以前的downturn那麼嚴重。因此市場去年先被緊縮速度嚇到,今年再被盈餘韌性嚇到。
  • 順帶一提,更常見是會發生結構性改變,讓原有的模式解釋能力大幅下降,最經典的案例是公債利率:當初QE的效應硬是把利率壓低了20-30bps,如今高通膨又讓升息預期的影響凌駕其他因素。
掌握影響價格的因素之後,下一步要理解,因素->價格,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時間靜止在當下。
我們很常會聽到,價格已經反映(priced in)了,但往往是反映當下的狀況,而沒有考慮到整個過程結束了沒,還會加速還是放慢?價格是反映預期,永遠會走在現狀之前。譬如有人說,利率已經反映未來每季加息一碼了,但更重要的是,升息循環結束了嗎?會不會一次升息兩碼或更多?決定升息的因素如通膨會怎麼演變,央行官員還會變得更鷹派?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價格分析與推測,否則總是不停地在反映(priced in),每次都追著尾巴跟不上,便宜還會更便宜,超買還會更超買,直到你投降為止。
複習本文重點:價格是投資最核心的問題/影響價格的因素可從經濟實質、數據驗證、事件催化去著手/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價格是反映預期,走在現狀之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會員
70內容數
十多年投資管理經驗淬鍊的架構,真希望剛入行就可以知道的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