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攻略(上)|你想過怎樣的富裕人生?
方格精選

致富攻略(上)|你想過怎樣的富裕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剛到美國的第二個禮拜就確診了😢,在家休養的時間裡,打開 Netfliex 看到一部影集《致富攻略》,光是它的影片介紹就很吸引人,它說:「我們都是金錢的俘虜,但情況不盡然得如此。財務專家 Ramit Sethi(拉米特・塞提)與美國各地民眾合作,協助他們登峰致富。」

Ramit Sethi / Netflix《致富攻略》

今天想整理 Ramit Sethi 在《致富攻略》中提到的理財觀與建議,搭配他在 2021 年出版的書籍《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一起和你挖掘財務自由的秘密!

致富攻略 #1
設計你的富裕人生

當你聽到「有錢」這兩個字,你會想到什麼?是可以為所欲為,不必擔心沒錢,還是可以不必看價格,就買下所有想買的東西呢?

這部實境秀的主持人是 Ramit Sethi,他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教大家如何活出富裕人生。在這個節目裡他會用六週的時間幫助大家解決財務上的困境。

我的觀念是把錢揮霍在喜愛的東西上,但不愛的東西要嚴格控制支出,不控制花費,就無法過富裕人生-Ramit Sethi

在這部影集中不斷地強調每個人對於「有錢」的定義都不同,儘管是已經結婚多年的夫妻,對於富裕人生的想像也會不同,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邀請大家思考:你們想過怎樣的富裕人生?

下面我整理了劇中提到的 6 個有錢人生的想像,也許你可以從這些答案中看見你所想要的富裕人生,並為了這個目標去努力與學習。

6 個有錢的人生想像 / 聽思繪製

致富攻略 #2人對金錢永遠不知足,除非你改變你的金錢觀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消費習慣,以我的消費習慣來說,我很喜歡購買碗盤以及杯子,儘管櫃子中已經有類似的,但還是會忍不住想買,劇中針對這樣的情況,指出我們必須要誠實的面對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個人需求。

分享劇中一對夫妻的案例,雖然他們的家庭財務狀況已經入不敷出,但倉庫中卻堆積許多全新卻用不到的家電。在 Ramit Sethi 建議可以將物品拋售出去賺取現金時,他們還覺得有一天會用到這些東西而捨不得,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輕重緩急。眼下對於這對夫妻來說「繳清卡費」才是最首要的任務。

也許這樣類似的情況會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試著去釐清與盤點身旁的物品與財務狀況,才能轉虧為盈。那有沒有實際的理財技巧幫助我們有意識的消費呢?聽思在看完影集與書籍後,整理出兩個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幫我們把個人財務可視化。

方法一:管理財務時力求簡單

假如你有許多戶頭,而且錢都分散在各個戶頭,那你對自身的現金流並不會有清晰的概念,第一步請先整理你的所有銀行帳戶,包括儲蓄帳戶、外幣帳戶以及信用卡等,精簡自己的帳戶和信用卡能幫助你更好規劃金錢的去向。

方法二:制定消費意識計畫

理財觀很難改變,但如果你想要改變理財觀必須靠動機。這也是我們文章最一開始所問大家的問題,當你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戰!也就更有動機去做更多努力與調整。那我們該如何對待金錢呢?你可以採用系統性的方法。

只需要做些準備,提前計畫好錢要花在哪裡,你需要坐下來好好思考你的錢最終會流向哪裡,例如:繳學貸、繳卡費、日常開銷、存款、投資等,花一些時間準備一下,只要確保你每個月都有足夠的儲蓄和投資,剩下的錢就可以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這很值得吧?

有意識消費,並不只是削減在各種事物上的花費,而是決定什麼是重要的,執得花大錢。不要盲目地把錢花在每件事物上。-《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

你可以花錢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而且毫無內疚感!利用上述兩個方法,除了讓你對自己的支出感到自在,還能計畫朝著你心中的富裕人生邁進,讓夢想變成可實現的未來。

下一篇文章將分享更多 Ramit Sethi 在影集中所分享的買房時機以及創業的方式與想法,如果你喜歡這類型的內容,別忘了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和聽思互動唷☺️

avatar-img
理想自我實驗室
122會員
31內容數
【理想自我實驗室】以 BE BETTER YOU 作為出發點,劃分三大主軸,分別為「推薦書單」每個月一本好書,從內容精華延伸到生活運用,「啟發思維」每篇文章一個關鍵思維,帶你找到改變契機,「自我學習」以理想自我為出發,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理想自我實驗室 的其他內容
大家好,我是聽思~ 你最近過的好嗎?2023 年再倒數幾天就要結束了,每年年末聽思都會花上幾天的時間好好回顧這一年來的累積,也想透過這篇文章總結加入 Vocus 方格子後所撰寫的文章、認識的新朋友以及明年的新規劃☺️ 沙龍經營年度總結(2023/05-2023/12) 文章總數:26篇(每個月
你可以把防衛機制想像成是你平常常走的那條路,所留下的車輪痕跡。它們是我們一生習得的思維習慣,已經深深的刻在大腦中的神經連結和路徑,變成我們的反射動作與下意識反應,不會僅僅因為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就離開或消失。如果想要從這些固有模式中跳脫出來,我們必須練習「走不同的路」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逃避最大原因就是我們的「心理防衛機制」,初步談到這個概念也許還不夠清楚,所以這一篇會實際點出我們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在《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這本書提到十種消極且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聽思想和大家分享其中最常見的兩大心態,和你一起了解更多。
大家好,我是聽思~ 你最近過的好嗎?2023 年再倒數幾天就要結束了,每年年末聽思都會花上幾天的時間好好回顧這一年來的累積,也想透過這篇文章總結加入 Vocus 方格子後所撰寫的文章、認識的新朋友以及明年的新規劃☺️ 沙龍經營年度總結(2023/05-2023/12) 文章總數:26篇(每個月
你可以把防衛機制想像成是你平常常走的那條路,所留下的車輪痕跡。它們是我們一生習得的思維習慣,已經深深的刻在大腦中的神經連結和路徑,變成我們的反射動作與下意識反應,不會僅僅因為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就離開或消失。如果想要從這些固有模式中跳脫出來,我們必須練習「走不同的路」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逃避最大原因就是我們的「心理防衛機制」,初步談到這個概念也許還不夠清楚,所以這一篇會實際點出我們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在《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這本書提到十種消極且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聽思想和大家分享其中最常見的兩大心態,和你一起了解更多。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