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手的溫柔》(The Blue Caftan)是摩洛哥導演瑪莉安圖澤尼(Maryam Touzani)第二部劇情長片,奪下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的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亦代表摩洛哥角逐2023奧斯卡國際影片入選前15強。這是個悲傷中有溫柔,溫柔裡有悲傷的故事:米娜(魯比娜阿扎巴爾Lubna Azabal飾)和丈夫哈林(薩萊赫巴克里 Saleh Bakri飾)共同經營傳統裁縫店,哈林手藝高超堪為大師,但在手工逐漸被機器取代市場供需後,技藝也隨之沒落不受重視,甚至收不到學徒;米娜負責接待客人和維護丈夫的專業,但罹癌復發,健康堪虞。二人相依為命,尤瑟夫(阿尤布密蘇伊 Ayoub Missioui飾)來應徵學徒,原本以為到處學藝的他應難久留,不料卻讓夫妻之間的關係起了漣漪。

說是漣漪,乃因米娜與哈林相知扶持之深,作為伴侶,唯一不可跨越的只是先天的性傾向而已。摩洛哥高達99 % 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對同志的立場保守,同性性行為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故而哈林每次去澡堂洗浴,只能隨機尋找對象發洩性欲。米娜緘默心知,察覺哈林與尤瑟夫彼此吸引也不免嫉妒,主動求歡時哈林雖極力配合,溫差卻甚為明顯,深愛丈夫的米娜甚至因遺失粉紅緞向尤瑟夫發難,使受到冤枉的尤瑟夫一度憤而離開。


片名譯為《雙手的溫柔》,電影裡顯性的有哈林大量手的特寫,包含在細緻的布料間裁縫編織、手把手教尤瑟夫技藝,剝米娜最愛吃的橘子、為已病弱無力的她換衣服,以及撫摸她胸乳開過刀的傷疤;米娜則是隱性的,不僅在客人面前護衛哈林大師級的技藝,更是推進他與尤瑟夫關係的推手。位於北非的摩洛哥是阿拉伯國家,崇尚「厚養薄葬」的習俗,不論貧富死後均一切從簡,幾尺裹屍布,一段簡短的宗教儀式,葬禮即告結束。米娜死後依俗原本已裹好了白布,哈林卻親手為米娜換上最後完成的油藍色禮服,正是原片名《The Blue Caftan》,他多年技藝最純熟的作品,既是補償兩人當年未及穿上禮服、甚至可能沒有公證而結合的伴侶關係,接著與尤瑟夫一前一後抬著米娜至墳場送葬,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更是向來畏懼世人眼光的哈林,卸除傳統的限制,最勇敢的示愛。墳場面朝大海,不遠處則有遊客與當地人的娛樂活動,他們同居時只能聞到的海潮氣息,如今一起與米娜為伴,喜愛熱鬧的她,穿著哈林親手縫製的禮袍,應能安眠於此吧。

對於愛情,彷彿總是從吸引開始,用激情延續,再占有確認,直至延續或毀棄承諾;過去男導演作品裡的同妻,往往悲情、冷漠、憤怒,僅是「真愛」的配飾或障礙。《雙手的溫柔》卻著重米娜與哈林之間愛的真實存在,是一起努力的相依相護,是時間點滴累積的珍惜,是打破樊籬、無邊無際的海洋。即使米娜離開了人世,過往記憶仍會穿針引線,縫進彼此的生命──那是愛細緻溫柔的極致,看似平淡,實則柔軟如油藍,浸潤如甘霖,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