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心靈小屋(The shack)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寬恕消解創傷––展望心靈與生命的自由

raw-image


作者:威廉·楊

出版單位: 寂寞出版

出版年月: 2017 年 5 月


就像水之於魚,因為太普遍而變得視而不見,不成問題。這就是矩陣,一 種邪惡的結構,會讓你們在沒有察覺到他的狀況下,就無望地受困其中。 (p.165)
因為你不相信。你不知道我們愛你。靠恐懼過活的人不會在我的愛中找到 自由。(p.189) 老爹從來不需要邪惡來完成祂的美好目的。(p.215)


我的觀點:

你有過無法諒解的人事物嗎?

在《小屋》這本書中,主角麥肯錫因女兒遇害離 世耿耿於懷,連帶著家中長期籠罩著低落的氛圍,連他本人也因此懷疑、怨懟 上帝,他自己就像身陷高大的迷宮裡原地打轉。直到他收到來自老爹的邀請, 再度回到當初的事發地點……。

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是沙瑞玉帶麥肯錫進入山洞中,「邀請」他成為「法 官」,像上帝將審判人類時那樣,讓他決定自己的哪位兒女應該上天堂或下地 獄。這一段是劇情的高潮,也是麥肯錫這段人物內心的重要轉折,然而剛開始 我卻無法理解作者的安排。因為那時我和麥肯錫一樣,心中有著難以諒解的事 情,並為此介懷不已。總覺得故事中的老爹與耶穌聯合起來洗腦並「要求」麥 肯錫放下過去,這是何等艱難的糾結心情啊!。我想麥肯初次遇見老爹時的心 理,也與我當初的感受頗為類似。然而在深入閱讀,思索文本中的細節後,現 在我發現作者的用意是為了告訴麥肯錫,上帝之愛子,如同麥肯錫愛他的孩子 一樣,即使他們總是忤逆他,即使他們總是犯錯……。同時上帝還教導麥肯錫 「愛與順從」,因為上帝愛我們,所以「順從」我們的決定,即使大多數時候 人類總是用自己的眼光來斷定善惡。我覺得這個段落使我倍感有趣的一點是, 此段描述的前後文化用《聖經》中耶穌帶彼得行走水面的典故,這是麥肯錫與 上帝信任關係的轉折。進入山洞前,耶穌邀請麥肯行走在水面上,而他半信半 疑覺得耶穌在開玩笑,從山洞出來後,麥肯終究學會愛與順從,重拾了對上帝 的信任,主動的踩在水中。本段對應到現實人生的「釋懷」 課題,因為麥肯 錫把審判這樁悲劇的能力交給上帝,而不再深陷於仇恨,他才得以寬心以對, 重新開啟讓生命自由的嶄新篇章。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時,讓我最糾結難受的是整本書對殺害女兒蜜思的兇手草草 帶過,我想書中上帝的用意並不是要讓主角去復仇,而作者安排這一段的用意也 是為了投射現實中無法追回的公義。相同地,我認為世界上有許多事情,不能單憑善 惡來斷定,世事的流轉、原本的是非對錯早已無法用絕對的價值判定。每個人的行動 都是過去的經歷驅使,焉知那位兇手背後又有怎麼樣的曲折故事?而事實是我們並沒 有上帝般的視角,只能用凡人的第一視角看待事情。因此,本書中提到一句話:「『憐 憫勝於公義』,何況人總是用自己眼光來分辨善惡。」引發我深思其中的意涵。當人們 受到傷害時,大多數人的想法一定希望討回公道,甚至讓對方嘗嘗和自己同等痛苦的 滋味才算公平。若是因為各種因素而達不到心中所想的這些念頭,有的人只得悻悻然 地放棄,不停怨著上天不公,懷著這份心情,度過餘生,活在無盡的黑暗中。我們早 已習慣落入受傷害時要有仇必報,必討公道的思維,即使日後意識到應該要放下,但 面對此情境的人都難免經歷痛苦的掙扎,有時反而會麻痺自己,認為改變思維比繼續 憎恨還痛苦,於是放任自己活在恨意之中。然而人們活在世上,並非每件事都能客觀 公正地分清對錯,若要因為一時傷害而影響往後的日子,這才是對生命最深切、漫長 的殘害。

事隔多年,我再次拾起書本讀到那段描寫,細想並省思後體悟更為深刻。我更能了解 為何耶穌要求麥肯錫體驗法官的審判立場,也明白上帝並非要我們刻意去「強行原 諒」加害者,最重要的是因為往日不可追,然而未來可期,將無能為力的事情交給上 帝,寬心、用心過好往後的生活,才能開啟與生命和解的契機。在這本書中,你可以 看見一位受到內心受傷的人與自己一步一步和解的過程,而身為讀者的我們也能在閱 讀與探究的過程中,尋求屬於自己生命難題的解方與展望未來的嚮往。


Q&A環節:

如果現實中某些人事物深深的傷害到你,使你無法輕易諒解,甚至為此忿恨不平,且 這樣的困擾已經影響生活,你將如何應對?應對的方法有哪些值得深刻考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好過日子
2會員
40內容數
熱愛文學的雕塑系大學生的腦中風暴。 在這裡你會看到我不定期分享在大學的做作品與生活日常,同時近期我開始動筆一本小說,我亦會在此同步分享我的田野調查和創作紀錄。 在成為創作者的路上,好好過日子就是最重要的事。 ★藝文展覽、活動 ★心得分享 ★有趣的生活★山中有味田調紀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屋》蟬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逾70週冠軍的暢銷小說,於2017年被改編成電影《心靈小屋》在美國上映。作者威廉‧保羅‧楊,生於加拿大傳教士家庭,本書是其為了向他六個小 孩傳達他對上帝的看法,在通勤時寫下。主角麥肯錫的女兒蜜思不幸遇害。這場巨慟壟罩麥肯錫的家庭。一日,他收到來自老爹(上帝)
Thumbnail
《小屋》蟬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逾70週冠軍的暢銷小說,於2017年被改編成電影《心靈小屋》在美國上映。作者威廉‧保羅‧楊,生於加拿大傳教士家庭,本書是其為了向他六個小 孩傳達他對上帝的看法,在通勤時寫下。主角麥肯錫的女兒蜜思不幸遇害。這場巨慟壟罩麥肯錫的家庭。一日,他收到來自老爹(上帝)
Thumbnail
2017年上映的《心靈小屋》改編自作家William Young的暢銷小說《小屋》,描述一名喪女而身陷自責的父親,在某天意外收到一封來自天父的信,於是再度回到案發的小屋中尋找解答,然而在絕望無助之中,神沒有當下給他苦難的解答,反而是一步步引領他看見神的愛與憐憫。
Thumbnail
2017年上映的《心靈小屋》改編自作家William Young的暢銷小說《小屋》,描述一名喪女而身陷自責的父親,在某天意外收到一封來自天父的信,於是再度回到案發的小屋中尋找解答,然而在絕望無助之中,神沒有當下給他苦難的解答,反而是一步步引領他看見神的愛與憐憫。
Thumbnail
如果你有機會遇見上帝,你想問問什麼問題呢?。在上一集的故事裡,蜜思的悲劇讓麥肯與上帝漸行漸遠,加深了對上帝更多的懷疑與指責。就如同作家紀伯倫說的,「悲傷是兩座花園之間的一堵牆」,他想問上帝「你是造物主難道你也創造有毒的東西嗎?」心裡憤怒地問,「蜜思難道不是上帝的孩子嗎?」。而這次,他有機會遇見上帝。
Thumbnail
如果你有機會遇見上帝,你想問問什麼問題呢?。在上一集的故事裡,蜜思的悲劇讓麥肯與上帝漸行漸遠,加深了對上帝更多的懷疑與指責。就如同作家紀伯倫說的,「悲傷是兩座花園之間的一堵牆」,他想問上帝「你是造物主難道你也創造有毒的東西嗎?」心裡憤怒地問,「蜜思難道不是上帝的孩子嗎?」。而這次,他有機會遇見上帝。
Thumbnail
還記得上一集小屋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個故事的作者,以及作者描繪故事的背景。
Thumbnail
還記得上一集小屋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個故事的作者,以及作者描繪故事的背景。
Thumbnail
如果你有機會遇見上帝,你想問問什麼問題呢?。在上一集的故事裡,蜜思的悲劇讓麥肯與上帝漸行漸遠,加深了對上帝更多的懷疑與指責。就如同作家紀伯倫說的,「悲傷是兩座花園之間的一堵牆」,他想問上帝「你是造物主難道你也創造有毒的東西嗎?」心裡憤怒地問,「蜜思難道不是上帝的孩子嗎?」。而這次,他有機會遇見上帝.
Thumbnail
如果你有機會遇見上帝,你想問問什麼問題呢?。在上一集的故事裡,蜜思的悲劇讓麥肯與上帝漸行漸遠,加深了對上帝更多的懷疑與指責。就如同作家紀伯倫說的,「悲傷是兩座花園之間的一堵牆」,他想問上帝「你是造物主難道你也創造有毒的東西嗎?」心裡憤怒地問,「蜜思難道不是上帝的孩子嗎?」。而這次,他有機會遇見上帝.
Thumbnail
你曾經想過上帝的模樣?他像一位慈祥的老爺爺還是一個易怒的大怒神?上帝創造人類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上帝愛祂創造的一切,為什麼容許不幸的事一件又一件接連發生?原諒別人是為了與他人建立好關係嗎?為什麼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卻感覺不到上帝在我們身邊?社會與宗教制度的建立是為了建立教條讓人們遵守嗎?
Thumbnail
你曾經想過上帝的模樣?他像一位慈祥的老爺爺還是一個易怒的大怒神?上帝創造人類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上帝愛祂創造的一切,為什麼容許不幸的事一件又一件接連發生?原諒別人是為了與他人建立好關係嗎?為什麼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卻感覺不到上帝在我們身邊?社會與宗教制度的建立是為了建立教條讓人們遵守嗎?
Thumbnail
當初會買這本書大概是看到介紹說天主降臨小屋跟喪女的主角對話,這個構思很有趣,而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還是想看一看天主會怎麼解釋世間的不幸。 《小屋》的故事很簡單,內涵卻十分豐富。故事說男主角的女兒被人擄走殺死,卻連屍體也找不到,多年來男主角一直走不出喪女陰霾,同時認為遭天主背叛。有一天他在信箱中收到自
Thumbnail
當初會買這本書大概是看到介紹說天主降臨小屋跟喪女的主角對話,這個構思很有趣,而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還是想看一看天主會怎麼解釋世間的不幸。 《小屋》的故事很簡單,內涵卻十分豐富。故事說男主角的女兒被人擄走殺死,卻連屍體也找不到,多年來男主角一直走不出喪女陰霾,同時認為遭天主背叛。有一天他在信箱中收到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