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_尋找小津】 三個男人的愛情。或者也許我只是想要認同,或許我尋找的東西已蕩然無存

【電影_尋找小津】 三個男人的愛情。或者也許我只是想要認同,或許我尋找的東西已蕩然無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尋找小津】

◎ 文・溫德斯

#電影台詞

我才明白為何我對東京的印象,在我看來像是夢遊者。



未曾有其他城市或其居民,讓我感到這麼熟悉和親密,在我專程去那裡之前早就如此,主要就是因為小津的電影。



這種親密性,才是我想要在東京找到的影像。或者也許我只是想要認同,或許我尋找的東西已蕩然無存。

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 於1983年,小津安二郎逝世二十年時,來到東京,探訪小津安二郎電影中的城市,那個經由電影飄洋過海到文・溫德斯眼中,讓他魂縈夢牽的城市。



「我把小津當作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文・溫德斯曾這麼表示。



文・溫德斯在這部紀錄片一開頭就說,這不是一趟朝聖之旅,他只是想來東京找尋小津電影中東京的痕跡,文・溫德斯在紀錄片中像是喃喃自語般的冷靜旁白,與其說是講給觀眾聽,更像是他獨自在回憶那段旅程,從嘴中擅自迸出的囈語。



紀錄片中不僅用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作為開頭及結尾,文・溫德斯也採用了小津安二郎著名的低攝影拍攝角度「榻榻米視角」,以及50釐米焦距鏡頭來拍攝1983年當時的東京,雖然與文・溫德斯在小津安二郎電影中接收到、腦中所描繪的東京相差甚遠。



小鋼珠互相碰撞,發出如同催眠般金屬聲響的吵雜柏青哥店,擺上全身鏡只注重揮桿姿勢的高爾夫球練習場,幾可亂真的食物模型工廠,上班族於開滿櫻花的墓園野餐。



溫德斯說東京給他帶來的印象是冷漠而近乎暴力的,完全迥異於小津電影中的溫情及平靜。



從頭貫穿到尾的配樂,似乎在空曠地方吹的薩克斯風,點綴著電子音效及打擊樂節拍,呈現了有點不和諧又詭譎的氣氛,這也許是溫德斯在東京的感受。



三個男人對小津的愛情。



raw-image


電影中溫德斯訪問到長年與小津安二郎合作的演員笠智眾及攝影師厚田雄春,兩位在回憶跟小津共事的那些年月,都展露了對他深深的情感,連同紀錄片導演溫德斯,我感受到的感情只能用愛情來形容,超越性別、國籍、年齡和生死的,那種愛情。



從溫德斯冷靜的語調、笠智眾微笑的嘴角、到厚田雄春說著小津死後他已失去最好一面的眼淚,他們共通的語言,是對小津安二郎的愛。



「小津是大師,擁有不凡的人格力量,會在他身邊的一切留下個人印記,所以一切變成小津的延伸。」幾乎演過小津所有電影的笠智眾說。



raw-image


片尾溫德斯放了原節子在《東京物語》掩面哭泣的畫面,火車離去。笠智眾演的父親坐在空無一人的房裡,看著不知名的遠方,他沒說寂寞,但除了寂寞無法形容這個畫面,劇終。



我想去看看小津安二郎的墓,那個只寫了「無」的墓。



raw-image



#尋找小津 #文溫德斯 #tokyoga #wimwenders #小津安二郎#tokyostory #1985 #暗之光


avatar-img
安博是個文藝半熟少女~⸜( ˶'ᵕ'˶)⸝
114會員
130內容數
雜讀者,不評論書籍,單純紀錄(極私人)閱讀感受,對象有時真實、有時虛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東京物語】 ◎小津安二郎 #摘 人生只是一列從出發後就無法停下的火車,路邊的風景很美,我們想要停留卻無暇觀看,因為剛剛停下時,生命已經在催促我們向前,而這種催促,至死方休。  現代家庭生活的幻滅。  小津安二郎執導的《東京物語》被《時代雜誌》列為影史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之一。 
【Blue Giant 藍色巨星】 ◎ 石塚真一、立川讓 電影台詞 「你為什麼選擇爵士樂?」「因為超級熱血又激情!」 一部在紙本裡聽得見音樂的漫畫,於此同時因為高完成度的音樂性,也被譽為是最難改編成有聲電影的漫畫,就是石塚真一的《Blue Giant 藍色巨星》。
【東京物語】 ◎小津安二郎 #摘 人生只是一列從出發後就無法停下的火車,路邊的風景很美,我們想要停留卻無暇觀看,因為剛剛停下時,生命已經在催促我們向前,而這種催促,至死方休。  現代家庭生活的幻滅。  小津安二郎執導的《東京物語》被《時代雜誌》列為影史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之一。 
【Blue Giant 藍色巨星】 ◎ 石塚真一、立川讓 電影台詞 「你為什麼選擇爵士樂?」「因為超級熱血又激情!」 一部在紙本裡聽得見音樂的漫畫,於此同時因為高完成度的音樂性,也被譽為是最難改編成有聲電影的漫畫,就是石塚真一的《Blue Giant 藍色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