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_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

小津安二郎人生散文

◎ 小津安二郎

#書摘

我面對攝影機時想到的本質,是透過鏡頭尋回人類本來豐富的愛⋯⋯戰後或許風俗人情、心理狀況產生了質變,但仍然有道力量在底層流動。那力量說是人性可能過於抽象,就算是人的溫情吧!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才能將這溫情完美地表現在畫面上。

小津安二郎,日本傳奇導演及編劇,1903年12月12日生於東京,1963年12月12日於東京去世。

二十歲進入松竹映畫當攝影助理,二十四歲當上導演,電影作品五十四部,最多一年曾拍七部電影,最快三天完工。

德國新電影大師文·溫德斯曾說:「在這世紀,假使仍存在某些神聖事物,能被稱為電影的神聖寶藏,我認為那必然是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文·溫德斯懷抱著對小津安二郎的愛,在1983年,小津逝世二十週年時,特意去了小津描寫的東京,拍了一部《尋找小津》的紀錄片。

▍我是賣豆腐的

raw-image

《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是收錄小津安二郎本人撰寫的唯一文集。

從如何成為導演、對拍攝電影的想法、一度因為戰爭而中斷的導演生涯的戰地書信,到後期成為電影巨匠後對日本電影未來的思考,最後一章是小津自評五十三部劇情作品,是一窺小津內心想法必不可錯過的書。

有人覺得小津的作品都在討論相似主題,鏡位、演員甚至片中的角色名都一樣,小津自己則這樣說:「雖然有人跟我說,『偶爾也拍些不同的東西如何?』但我說過,因為我是『賣豆腐』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哩飯或炸豬排,怎麼會好吃呢?」

「無謂的事追隨流行、重大的事遵從道德,藝術則聽從自己的聲音。」這就是小津安二郎的人生及藝術哲學。

▍榻榻米視角

小津安二郎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在後期的電影作品裡經常使用的低鏡位,一般俗稱為「榻榻米視角」,據說他的第一任專用攝影師茂原英雄因為長時間以腹部貼地攝影的姿勢,被冰冷的地板搞壞了胃,而他的徒弟厚田雄春接任攝影師後,虧得了本身強健的胃,才能跟隨小津安二郎到最後一部作品《秋刀魚之味》。

小津安二郎在這本文集裡面提到為何開始使用低鏡位、由下往上拍的仰視構圖,最早是出於1928年的電影《肉體美》,為了避免拍到地上的電線,乾脆不拍到地板,將攝影機微微往上,構圖不差也省時間,後來變成小津愛用的個人招牌鏡位。

但以小津安二郎的對電影近乎吹毛求疵的性格,貪圖方便當然不是最主要的理由。

導演筱田正浩在50年代曾任小津的助手,他曾談到小津低鏡位的目的:「小津將攝影機放得這麼低,是為了防止鏡頭成為某個人的主觀視角。

我認為小津的鏡頭是劇場式的,處心積慮的安排場景及畫面構圖,但以讓觀眾感覺到最低限度的干預,讓我們以旁觀而非成為角色的方式,貌似清明的看待事件的發生。

▍有感覺,無文法

不僅僅是低鏡位視角的選擇,小津安二郎在電影中實驗了許多方法,例如角色對話的軸線。

對話時一般電影中習慣的表現方式是對角人物各拍左臉與右臉,或是以過肩鏡頭來表現對話中的角色位置,但小津安二郎將這些電影文法全部捨棄。

他會用一個鏡位標示角色相對位置之後,然後以「相似形」的方式,亦即拍攝對話角色的同一側臉,來進行對話。

松竹電影研究家李建璋在講座「成為小津一種敘事與美學風格的完成」裡面提到在小津的電影作品裡經常出現的「相似形」構圖,不同的人或物以同樣的角度在同一構圖中出現,這樣同步的視覺效果會讓觀眾更能馬上理解當下人物的心理狀態,是疏離的或是親近的。

我想也近似神經語言學(NLP)裡面經常被應用到的鏡射(Mirror)心理技巧,透過「仿效對方的行為」,與對方處在相同的狀態、產生一樣的頻率。

小津經由自己的鏡頭實驗及生活哲學,推翻了所謂電影文法存在的必要性。

「我經常如此無視電影的文法。我討厭彰顯理論,但小看理論也不對。或許是我喜歡與人唱反調,但我就是以這樣的好惡判斷事情。」小津如是說。

▍死的人、活的物

仔細觀察小津電影裡的每一個畫面,你會發現鏡頭構圖的協調與電影節奏的嚴謹,他對於演員與物品要完全符合他腦中畫面的異常執著,如同日本知名的電影評論家飯田心美稱之的「樣式美風格」。

演員不需要過度展露演技或情感,小津安二郎要的是節制,他說:「導演要的不是演員釋放感情,而是他們如何壓抑感情。我想減少戲劇誇張的成分,想不著痕跡地堆砌表現時的餘韻。電影並不是滿滿十分的戲劇性,而是只展現七、八分,讓那些沒有表現出來的部分打動人心。」

他對每一個演員的動作有嚴格的規定,甚至會具體地指導演員,搧扇子的節奏、在鏡頭前走幾步後停下。對演員來說,有些要求是非常不自然也難以入戲。

小津安二郎聽到演員的抱怨之後只是笑了笑說:「你的表演沒有我的構圖重要。」

雖說小津對於電影中的人是用操縱物的方式對待,卻反過來用物來代替人的存在。

例如在小津的許多電影當中出現的各式酒瓶、食物與茶壺,除了成為畫面構圖中相似形的擺設之外,也經常在各個事件發生時,象徵著不同的意義,甚至可能是扮演著見證者的角色。

例如在《東京物語》片頭片尾中載著老夫婦的火車,或是在《麥秋》裡面嫂嫂跟小姑吃的昂貴草莓蛋糕,在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中,許多時候人是死的,而物則是活生生。

▍ 透過鏡頭尋找愛

今年(2023年)適逢小津安二郎進入電影世界一世紀,他的電影作品的韻味經過了歲月甚至與日俱增,不僅僅是他反映了時代變遷的疏離、無常及輪迴,更是因為他總是以溫情與正面的眼光去看這些人生破敗與離散。

「我面對攝影機時想到的本質,是透過鏡頭尋回人類本來豐富的愛⋯⋯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才能將這溫情完美地表現在畫面上。」

終生未婚卻擅長描寫家庭生活,與母親相伴一生,母親過世後隔年也離開人世的小津安二郎,墓誌銘是一個「無」,小津的電影主題也經常圍繞著消逝與瓦解。

雖說是無,卻其實是有,那無是小小的銀河,無限凝縮在小津安二郎的鏡頭空間中,注定要消失的事物,永久長存在膠片中。

◍ 作者|小津安二郎

◍ 譯者|陳寶蓮

◍ 出版|新經典文化

raw-image

備註: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從6/11-7/16舉辦「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回顧影展,非常非常推薦觀看。

我已看過小津的三部電影,這次個人最想看《浮草》,若是首次接觸小津的作品,我會推薦《東京物語》。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博
114會員
146內容數
雜讀者,不評論書籍,單純紀錄(極私人)閱讀感受,對象有時真實、有時虛構
安博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三|Doctor Yourself X 字癒自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Doctor Yourself 」就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讓自己活得更好。將這份關注落實於每天的行動,就能明白什麼對自己而言最重要,什麼能為自己帶來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三|Doctor Yourself X 字癒自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Doctor Yourself 」就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讓自己活得更好。將這份關注落實於每天的行動,就能明白什麼對自己而言最重要,什麼能為自己帶來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二|感覺美好的人生,從懂得凝視開始】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哪怕是再怎麼枝微末節的事,任誰都有不同於別人的觀點,這就是自己的個性。要想豐富人生,就得花時間思考一件事。減少知道的時間,多些了解的時間,才能深度了解重要事物。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二|感覺美好的人生,從懂得凝視開始】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哪怕是再怎麼枝微末節的事,任誰都有不同於別人的觀點,這就是自己的個性。要想豐富人生,就得花時間思考一件事。減少知道的時間,多些了解的時間,才能深度了解重要事物。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一|想說的事只有一件 用心生活深思人生】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用心就是心懷感謝。不是舉止從容優雅,也不是把桌子擦拭得一塵不染之類肉眼可見的事,而是無論對於任何事都能心懷感謝,這才是用心生活。」 ▍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一|想說的事只有一件 用心生活深思人生】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用心就是心懷感謝。不是舉止從容優雅,也不是把桌子擦拭得一塵不染之類肉眼可見的事,而是無論對於任何事都能心懷感謝,這才是用心生活。」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全世界小津電影相關論文應該有一億字吧?沒有要寫論文,只想在看了感動的電影之後,順手記幾句。
Thumbnail
全世界小津電影相關論文應該有一億字吧?沒有要寫論文,只想在看了感動的電影之後,順手記幾句。
Thumbnail
日本名導演小津安二郎有本文集,書名很有趣:《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
Thumbnail
日本名導演小津安二郎有本文集,書名很有趣:《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
Thumbnail
柊老師按奈不住心中澎湃的情緒,回身扭住茅野那一刻。心裡著實忍不住: 喂⋯⋯這不好吧,放開那位女同學⋯⋯ 《電影之神》的劇情、故事、拍攝手法,用現今世代的標準十分古典。非常典型的家庭、人物角色性格,工整而平凡的運鏡,流暢沒有驚喜的起承轉合,演員的演出初時還略嫌過份用力。
Thumbnail
柊老師按奈不住心中澎湃的情緒,回身扭住茅野那一刻。心裡著實忍不住: 喂⋯⋯這不好吧,放開那位女同學⋯⋯ 《電影之神》的劇情、故事、拍攝手法,用現今世代的標準十分古典。非常典型的家庭、人物角色性格,工整而平凡的運鏡,流暢沒有驚喜的起承轉合,演員的演出初時還略嫌過份用力。
Thumbnail
這年多以來我們因為疫情關係正在經歷很多新常態。我們從戲院看電影到串流,結果很多令我們期待的作品都要變成小螢幕觀看…結果有些東西真的一去不復返。 《電影之神》的原裝小說原本是拯救一本電影雜誌的故事,但到了山田洋次的手上,主角卻變成了拯救戲院和回顧電影旅途,看完之後總算理解了他的苦衷...
Thumbnail
這年多以來我們因為疫情關係正在經歷很多新常態。我們從戲院看電影到串流,結果很多令我們期待的作品都要變成小螢幕觀看…結果有些東西真的一去不復返。 《電影之神》的原裝小說原本是拯救一本電影雜誌的故事,但到了山田洋次的手上,主角卻變成了拯救戲院和回顧電影旅途,看完之後總算理解了他的苦衷...
Thumbnail
本次專訪很特別,我們邀請了同為方格子專業影評創作者的癮君子來採訪資深影評人、釀電影主編張硯拓。從具有社工及心理諮商背景的癮君子眼中,會觀察到怎樣的硯拓?人稱暖男主編的硯拓又會如何分享電影之於他生命歷程的每一道深刻印記?迫不及待想邀請你來閱讀,兩位影評創作者的交流所創造的溫暖火花…
Thumbnail
本次專訪很特別,我們邀請了同為方格子專業影評創作者的癮君子來採訪資深影評人、釀電影主編張硯拓。從具有社工及心理諮商背景的癮君子眼中,會觀察到怎樣的硯拓?人稱暖男主編的硯拓又會如何分享電影之於他生命歷程的每一道深刻印記?迫不及待想邀請你來閱讀,兩位影評創作者的交流所創造的溫暖火花…
Thumbnail
岩井俊二近期的作品《你好,之華》以及《最後的情書》,恰巧是幾乎同一個劇本的不同製作,而兩者對照之後,可以看出他和攝影師神戶千木已經找到合作的默契。因此在這裡跟各位岩井的影迷報佳音,儘管這個劇本有嚴重的問題,但日版攝影之強大,不禁讓人期待他往後的創作能夠重回巔峰。
Thumbnail
岩井俊二近期的作品《你好,之華》以及《最後的情書》,恰巧是幾乎同一個劇本的不同製作,而兩者對照之後,可以看出他和攝影師神戶千木已經找到合作的默契。因此在這裡跟各位岩井的影迷報佳音,儘管這個劇本有嚴重的問題,但日版攝影之強大,不禁讓人期待他往後的創作能夠重回巔峰。
Thumbnail
……初次與風吹女士一起演出連續劇的感覺是,她的演技不好不壞,不是那種會刻意塑造角色的人。風吹女士在拍攝現場給人的感覺很空靈,有一種難以捉摸的存在感,也稱不上是演技派。對我而言,演技這行為就是「純粹感受對方」,絕非道理可以解釋的行為,所以我覺得演戲還是別太出色比較好。
Thumbnail
……初次與風吹女士一起演出連續劇的感覺是,她的演技不好不壞,不是那種會刻意塑造角色的人。風吹女士在拍攝現場給人的感覺很空靈,有一種難以捉摸的存在感,也稱不上是演技派。對我而言,演技這行為就是「純粹感受對方」,絕非道理可以解釋的行為,所以我覺得演戲還是別太出色比較好。
Thumbnail
   日本電影自1950年代末期,發起新浪潮運動,催生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導演。特別是在2017年春季去世的鈴木清順,懂得在劇情通俗的黑幫電影,藉由背景、物件和顏色等,結合成相當有獨特風格,能在影像中,極
Thumbnail
   日本電影自1950年代末期,發起新浪潮運動,催生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導演。特別是在2017年春季去世的鈴木清順,懂得在劇情通俗的黑幫電影,藉由背景、物件和顏色等,結合成相當有獨特風格,能在影像中,極
Thumbnail
與電影比較,分析小說裡的描寫與電影真實呈現的畫面,兩者間氣氛與節奏的掌控,還有帶給讀者(觀眾)有什麼樣不同刺激?小說裡不斷出現的「自我意識」(應該說手記的形式本來就是書寫自我內心世界的文體),後設地反覆檢討或是真實披露;相較電影所呈現出的視角及秉持的態度,兩者的差異與呼應。
Thumbnail
與電影比較,分析小說裡的描寫與電影真實呈現的畫面,兩者間氣氛與節奏的掌控,還有帶給讀者(觀眾)有什麼樣不同刺激?小說裡不斷出現的「自我意識」(應該說手記的形式本來就是書寫自我內心世界的文體),後設地反覆檢討或是真實披露;相較電影所呈現出的視角及秉持的態度,兩者的差異與呼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