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參加《文訊》雜誌創刊40周年的慶生派對,見到許多老朋友,新朋友,還有只在書本上見過的幾位資深作家。
這樣的文學盛會,總讓人心中湧起對文學創作的熱情與壯志。這麼多前輩孜孜不倦地在文學路上努力前進,開拓了相對平坦寬闊的道路,身為受惠的後輩,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然而,文學之路多艱,特別是在有更多新媒體爭奪閱聽時間的此時此刻。每回被問到「文學有什麼用?」總是一怔,不知道如何以簡單又有說服力的方法,解釋文學對人生的意義。
「文學如春雨,潤物細無聲。」今天聽到這麼一句話。
潤澤萬物,卻輕細無聲,在這眾聲喧嘩的時代,很容易就被忽視,甚至當成不存在。
但是,要大聲疾呼,才能讓大家體會文學的美,文學的好嗎?
都說創作是孤獨的,閱讀是主觀的,但如何讓人願意拿起一本書(無論紙本或電子),品味字裡行間所蘊藏的人生感悟,喚起共鳴,或許才是我輩有志推廣閱讀之人所要思索的。
希望有更多人感受到文學來自生活,文學並不遙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367內容數
愛閱人的生活日常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來有很多機會和不同的朋友聊寫作。 有什麼寫作計畫?為什麼不多寫一點?幾乎每位朋友都問。 忽然想起以小說《繁花》成為華語文壇傳奇的金宇澄。他二十幾歲就得文學獎,進入文學雜誌工作,此後再無創作,直到三十多年之後,才以《繁花》震驚文壇。 被稱為「文壇潛伏者」的他說,自從當了編輯,天天改別人的文稿,下班回
到醫院回診,碰見了相熟的朋友。 喜愛小說,也常和我交換閱讀心得的她問:「最近有沒有讀到什麼好看的小說?」 見我愣了一下,她又說:「我最近都找不到好看的書。」 聽她這麼一說,我也想起好長一段時間,沒讀到讓我欲罷不能的小說了。原本以為是前段時間生病,連帶著影響閱讀心情。但顯然不是。 這段時間照常買書、讀
今天為了錄音,去了久違的松菸文創園區。 不常到這裡來,主要是交通不便。獨自出門喜歡搭大眾交通工具的我,總覺得這裡距離捷運站太遠,無遮無掩的一段長路,不管冬夏雨晴,走起來都辛苦。 但這裡其實環境很好。保留完整的舊廠區,充滿工業風的現代感,是拍照取景的絕佳地點。而綠意盎然的生態池,雖然不大,映照著信義區
這半個月排滿錄音行程,彷彿是要把失聲兩個月沒講的話全補回來似的。 向來不覺得自己是很會聊天的人,但一場場錄音訪談,幾乎都是「一條過」,不太吃螺絲,也從不喊暫停。 想想,或許中小學階段的演講訓練還是有用的。 記得唸小學時,每學期代表學校參加演講、朗讀比賽,也在學校任教的校長夫人王老師,總是在放學後,帶
長假後的第一個上班日,認真做了一點工作,想努力補上之前落下的進度。 心很急,但工作自有節奏,怎麼也急不來。況且,燒腦的工作,總是進行一段時間,就得休息一下,無法像機器連續不斷以相同的速率接連運轉。 滑開臉書,看見同行好友們都在積極工作,突然覺得好佩服他們不滅的熱情,因為困在工作與生活夾縫之間的我,總
長假的最後一天,午後終於沒有暴雨。趁著天晴,出門吃晚飯。 停車的地方離近一、兩年蔚為打卡新勝地的日式建築古蹟區不遠,於是飯後便決定去一探究竟,兼散步消食。 這個區域其實就在我的生活圈裡,多年來都是荒湮蔓草,大樹懾人,後來某日突然大興土木,出現了一排日式「老宅」。再經過一段時間,聽說這裡進駐了多家餐廳
近來有很多機會和不同的朋友聊寫作。 有什麼寫作計畫?為什麼不多寫一點?幾乎每位朋友都問。 忽然想起以小說《繁花》成為華語文壇傳奇的金宇澄。他二十幾歲就得文學獎,進入文學雜誌工作,此後再無創作,直到三十多年之後,才以《繁花》震驚文壇。 被稱為「文壇潛伏者」的他說,自從當了編輯,天天改別人的文稿,下班回
到醫院回診,碰見了相熟的朋友。 喜愛小說,也常和我交換閱讀心得的她問:「最近有沒有讀到什麼好看的小說?」 見我愣了一下,她又說:「我最近都找不到好看的書。」 聽她這麼一說,我也想起好長一段時間,沒讀到讓我欲罷不能的小說了。原本以為是前段時間生病,連帶著影響閱讀心情。但顯然不是。 這段時間照常買書、讀
今天為了錄音,去了久違的松菸文創園區。 不常到這裡來,主要是交通不便。獨自出門喜歡搭大眾交通工具的我,總覺得這裡距離捷運站太遠,無遮無掩的一段長路,不管冬夏雨晴,走起來都辛苦。 但這裡其實環境很好。保留完整的舊廠區,充滿工業風的現代感,是拍照取景的絕佳地點。而綠意盎然的生態池,雖然不大,映照著信義區
這半個月排滿錄音行程,彷彿是要把失聲兩個月沒講的話全補回來似的。 向來不覺得自己是很會聊天的人,但一場場錄音訪談,幾乎都是「一條過」,不太吃螺絲,也從不喊暫停。 想想,或許中小學階段的演講訓練還是有用的。 記得唸小學時,每學期代表學校參加演講、朗讀比賽,也在學校任教的校長夫人王老師,總是在放學後,帶
長假後的第一個上班日,認真做了一點工作,想努力補上之前落下的進度。 心很急,但工作自有節奏,怎麼也急不來。況且,燒腦的工作,總是進行一段時間,就得休息一下,無法像機器連續不斷以相同的速率接連運轉。 滑開臉書,看見同行好友們都在積極工作,突然覺得好佩服他們不滅的熱情,因為困在工作與生活夾縫之間的我,總
長假的最後一天,午後終於沒有暴雨。趁著天晴,出門吃晚飯。 停車的地方離近一、兩年蔚為打卡新勝地的日式建築古蹟區不遠,於是飯後便決定去一探究竟,兼散步消食。 這個區域其實就在我的生活圈裡,多年來都是荒湮蔓草,大樹懾人,後來某日突然大興土木,出現了一排日式「老宅」。再經過一段時間,聽說這裡進駐了多家餐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今天下午返回母系參加第41屆〔中興湖文學奬〕頒獎典禮,現場來了數十位全台各校的來賓,有得獎者、有親友團,甚至還有代領獎牌奬金的家長,非常之熱鬧。〔中興湖文學奬〕開辦超過40年,我大半都曾參與,也見證了這個文學奬由校內活動擴大成校際規模;奬金由寥寥幾文,變得極為可觀;文學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Thumbnail
理科的外表下有一個寫作魂,寫作魂中,詩、散文、小說鼎立著,原先勢力不相上下,但隨著壓力的增加,時間的不足。詩與散文的力量也變得強大。小說則被埋在最深層之處,許久未見陽光。 高中的時間是緊湊的,這也是我遲遲沒有構思小說的緣故。 寫自己的日常生活,由於都是真實發生的,所以寫起來不用思索,便能行雲
毋需贅言,每個人參加古舊書展的目的迥然各異,不必追問具體原因,在我看來,那純粹是吸引可以理解為吸引個人所需的盛會。我不知道其他參與者是何想法,我認為作家和小說家參加古舊書展非常重要。首先,當你置身在書海之中,感受著不同年代的舊書的氣質靈動,等於接受一股神奇的力量。其次,我相信每個作家來到書展現場僅從
Thumbnail
既然來到了方格子上寫作,我想很少人是平時不閱讀的吧?閱讀是養份,聽音樂是養份,人生經歷是養份,然後最後才能轉由筆尖或鍵盤把它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目前參加一個閱讀社團,一個寫作社團,都是實體聚會。閱讀社團的文學取向非常重,有些壓力。寫作社團因為是要自己去寫出來,相對比較輕鬆。但是反過來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文青對我來說,是動詞而非名詞,營造喜歡的文藝生活,建立清新獨特的生活品質,就是我認知的文青。 假日上市場採購一周食材是例行事務,順便稍上幾朵花,夏秋之間有野薑花,玫瑰、百合全年可見,根據心情挑選喜歡的花朵,讓花香瀰漫屋內。當完家政婦後,取出茉莉香片沖泡,以手機播放喜歡的音樂,找個舒服的坐姿,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今天下午返回母系參加第41屆〔中興湖文學奬〕頒獎典禮,現場來了數十位全台各校的來賓,有得獎者、有親友團,甚至還有代領獎牌奬金的家長,非常之熱鬧。〔中興湖文學奬〕開辦超過40年,我大半都曾參與,也見證了這個文學奬由校內活動擴大成校際規模;奬金由寥寥幾文,變得極為可觀;文學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Thumbnail
理科的外表下有一個寫作魂,寫作魂中,詩、散文、小說鼎立著,原先勢力不相上下,但隨著壓力的增加,時間的不足。詩與散文的力量也變得強大。小說則被埋在最深層之處,許久未見陽光。 高中的時間是緊湊的,這也是我遲遲沒有構思小說的緣故。 寫自己的日常生活,由於都是真實發生的,所以寫起來不用思索,便能行雲
毋需贅言,每個人參加古舊書展的目的迥然各異,不必追問具體原因,在我看來,那純粹是吸引可以理解為吸引個人所需的盛會。我不知道其他參與者是何想法,我認為作家和小說家參加古舊書展非常重要。首先,當你置身在書海之中,感受著不同年代的舊書的氣質靈動,等於接受一股神奇的力量。其次,我相信每個作家來到書展現場僅從
Thumbnail
既然來到了方格子上寫作,我想很少人是平時不閱讀的吧?閱讀是養份,聽音樂是養份,人生經歷是養份,然後最後才能轉由筆尖或鍵盤把它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目前參加一個閱讀社團,一個寫作社團,都是實體聚會。閱讀社團的文學取向非常重,有些壓力。寫作社團因為是要自己去寫出來,相對比較輕鬆。但是反過來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文青對我來說,是動詞而非名詞,營造喜歡的文藝生活,建立清新獨特的生活品質,就是我認知的文青。 假日上市場採購一周食材是例行事務,順便稍上幾朵花,夏秋之間有野薑花,玫瑰、百合全年可見,根據心情挑選喜歡的花朵,讓花香瀰漫屋內。當完家政婦後,取出茉莉香片沖泡,以手機播放喜歡的音樂,找個舒服的坐姿,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