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文訊》講座有感:我們的數位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下班後顧不上吃晚餐,就搭公車直奔《文訊》參加講座。大學畢業後,很難得聽講座(何況還是付費講座),在座位上,久違地感受論述與思想交鋒激盪,覺得很過癮。肚子固然很餓,於智識上卻飽嘗了一頓。

講題是「我們的數位時代:新文學.新媒體.新社群」,一言以蔽之,就是在討論文學和媒體(場域)之間如何互相影響。當文學的媒體從報紙副刊、文學獎、文學社團過渡到了臉書、廣播甚至影片的時候,文學創作者如何「被看見」的策略也跟著不同了,甚至成功的關鍵因素也變得不一樣。

如今,坐擁許多讀者的作者不一定得過文學獎,得過文學獎的作者也不一定能被大眾看見。此外,就像博聞強記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不再是做學問的必備條件一樣,文筆好也不再是知名作家的首要條件。


raw-image


在「人人都可寫,處處都能發表」的背景環境下,如何成為作者,如何進入文壇,如何累積讀者,其後都有不同於紙媒時代的策略。如果我真有一個文學夢,我的策略是什麼?而出版社與編輯在這個「作者不用文筆好(只要有讀者)」的時代中,又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呢?

聽完講座,回到自己身上的問題是上述兩個。最後,我也得出兩個結論。雖然隨著時代發展,文學與媒體互相影響,但總有不變之處,各個時代皆然:


一、無論在哪個時代,想要成為好的作者,獨特的生命經驗與感受力都是基礎,比起文筆好壞更加關鍵。

二、各個時代的讀者對好故事的渴望都是一樣的,甚至更無止盡。



寫於2020年8月15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鴿白妮的沙龍
45會員
103內容數
鴿白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隨著紙媒的沒落,早期靠著搖筆桿、領稿費過日子的作家,已無法回到昔日盛況!但是提供寫作的網路媒體,卻又如雨後春筍般的陸續開台;敲鍵盤投稿的人,亦如滔滔江河水般,一波又一波在網域裡翻滾!
Thumbnail
隨著紙媒的沒落,早期靠著搖筆桿、領稿費過日子的作家,已無法回到昔日盛況!但是提供寫作的網路媒體,卻又如雨後春筍般的陸續開台;敲鍵盤投稿的人,亦如滔滔江河水般,一波又一波在網域裡翻滾!
Thumbnail
身處網際網路發達、串流媒體當道的時代,巨量資訊癱瘓了注意力讓我們難靜下來閱讀長篇書籍,而更習慣於簡短的影像創作,文字的處境貌似被逼迫到了牆角⋯⋯
Thumbnail
身處網際網路發達、串流媒體當道的時代,巨量資訊癱瘓了注意力讓我們難靜下來閱讀長篇書籍,而更習慣於簡短的影像創作,文字的處境貌似被逼迫到了牆角⋯⋯
Thumbnail
也就是說,在普遍「家裡沒礦」的前提下,有效寫作就成為仙風道骨文學人的必須先修課,當然,只把稿費當作斜槓的業外收入,那也很好;「寫作有價」一直是本專題的核心命題,「價值」是自己創造的,「價格」則是爭取來的。
Thumbnail
也就是說,在普遍「家裡沒礦」的前提下,有效寫作就成為仙風道骨文學人的必須先修課,當然,只把稿費當作斜槓的業外收入,那也很好;「寫作有價」一直是本專題的核心命題,「價值」是自己創造的,「價格」則是爭取來的。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Thumbnail
為了當作家,我在圖書館裏舉辦座談會,聽取各類書籍的意見,以便確立未來的寫作方向。 首先發言的是財力雄厚、親族眾多的文學小說:若要源遠流長,靠寫作維生,一定要寫小說,一集、二集...不斷電地寫,不但能累積廣大的讀者群,甚至還能拍成電影,光是版稅收入,就能活好幾回人生了!(現場掌聲不斷,口哨聲此起彼落
Thumbnail
為了當作家,我在圖書館裏舉辦座談會,聽取各類書籍的意見,以便確立未來的寫作方向。 首先發言的是財力雄厚、親族眾多的文學小說:若要源遠流長,靠寫作維生,一定要寫小說,一集、二集...不斷電地寫,不但能累積廣大的讀者群,甚至還能拍成電影,光是版稅收入,就能活好幾回人生了!(現場掌聲不斷,口哨聲此起彼落
Thumbnail
  這是我參加某個線上課程的時候,從講師口中聽到的。     他說,網路上的商業文章盡可能簡單明瞭,最好是小朋友都能看得懂的程度,他已經很久沒有用成語了,如果不小心用成語還會把它特地改掉,而且一個段落不要超過三句,盡可能列點並佐以圖表。           「──因為現代人都有閱讀障礙。」   也
Thumbnail
  這是我參加某個線上課程的時候,從講師口中聽到的。     他說,網路上的商業文章盡可能簡單明瞭,最好是小朋友都能看得懂的程度,他已經很久沒有用成語了,如果不小心用成語還會把它特地改掉,而且一個段落不要超過三句,盡可能列點並佐以圖表。           「──因為現代人都有閱讀障礙。」   也
Thumbnail
  我曾經說過「故事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必須的」,不過這句話也是從某處聽來的,但我也不太記得是從哪裡了。     故事是必須的沒錯,不過隨著科技與文明的發展,創作的主流媒介也不斷地在變化。     遙遠的古代,是口傳或壁畫,隨著文明演進,出現了文字、紙張等,接下來就有更多樣的創作被流傳下來,到了近代,
Thumbnail
  我曾經說過「故事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必須的」,不過這句話也是從某處聽來的,但我也不太記得是從哪裡了。     故事是必須的沒錯,不過隨著科技與文明的發展,創作的主流媒介也不斷地在變化。     遙遠的古代,是口傳或壁畫,隨著文明演進,出現了文字、紙張等,接下來就有更多樣的創作被流傳下來,到了近代,
Thumbnail
如今,坐擁許多讀者的作者不一定得過文學獎,得過文學獎的作者也不一定能被大眾看見。此外,就像博聞強記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不再是做學問的必備條件一樣,文筆好也不再是知名作家的首要條件。 在「人人都可寫,處處都能發表」的背景環境下,如何成為作者,如何進入文壇,如何累積讀者,其後都有不同於紙媒時代的策略。
Thumbnail
如今,坐擁許多讀者的作者不一定得過文學獎,得過文學獎的作者也不一定能被大眾看見。此外,就像博聞強記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不再是做學問的必備條件一樣,文筆好也不再是知名作家的首要條件。 在「人人都可寫,處處都能發表」的背景環境下,如何成為作者,如何進入文壇,如何累積讀者,其後都有不同於紙媒時代的策略。
Thumbnail
開稿的第一頁,我通常會打上書名及作者名,書名放左上角,作者名放右上角,以前當我打上"作者:OOO"時,總會因為擁有這樣的身份覺得很愉悅,明明稿子一個字都還沒動,卻在打上這幾個字時,瞬間感覺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Thumbnail
開稿的第一頁,我通常會打上書名及作者名,書名放左上角,作者名放右上角,以前當我打上"作者:OOO"時,總會因為擁有這樣的身份覺得很愉悅,明明稿子一個字都還沒動,卻在打上這幾個字時,瞬間感覺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