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 隋唐盛世的奠基者

2023/07/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運河建設是隋朝的功績, 但主要功勞不在文帝。文帝所建是與渭水平衡的廣通渠, 旨在疏導關中交通, 規模有限。上圖是京杭大運河 (網絡圖片), 其基礎來自文帝之子煬帝所開鑿貫穿南北的運河系統。
隋文帝楊堅,其父是北周的漢族權臣,其母是北周的鮮卑貴族。其女是北周宣帝皇后。楊堅雖然擁有龐大的政治籌碼,但更要步步為營,謹慎行事。至其外孫靜帝即位,楊堅才真正的集大權於一身,最終篡位自立,成為隋朝開國君主。
從倫理角度,楊堅是從外孫手中奪取權力,政治現實中難言對錯。從民族角度,楊堅是混血兒,但以父系計算,楊堅的政變,讓漢族重奪政權,結束了胡族政權的更替。
楊堅政變前,北周已吞併北齊,統一北方。隋朝建立後,先安頓內部,繼而於開皇七年滅西梁,於開皇九年滅南陳,完成了南北的統一。自西晉亡國,南北對峙局面持續了二百七十多年,在楊堅的征戰下終於結束。
隋文帝在位廿四年,其治績被稱為開皇之治。中央政制方面,文帝設立五省六曹制,其中內史、門下、尚書三省為最高的行政機構。地方政制方面,文帝簡化魏晉以來煩瑣混亂的制度,設立州縣二級制。選舉制度方面,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設立秀才科,以考試形式選拔官員。經濟制度方面,文帝嘗試在全國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
以上改革的成效具有討論空間,但唐承隋制,文帝設立的制度,是唐代制度的藍本,此觀點相信沒有異議。然而隋朝是短命皇朝,制度需要時間見其成效,因此論者多歌頌唐太宗的建制功勞。
或說隋文帝的改革中,最見成效,當世有目共睹的,是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由於長期戰亂,百姓逃亡,戶籍難以及時更新,打撃了政府的稅收。文帝推行被稱為「大索貌閱」的人口普查,令戶口數目急速增加一百餘萬。又推行輸籍法,由中央根據戶籍資料,按貧富劃分繳稅等級,收納稅收。這些改革讓政府富裕起來,同時,納稅人增加,平均稅收減少,也是官民兩利。
此外,文帝在沿黃河設立官倉,如黎陽倉、河陽倉等,儲存關東地區的稅糧,加強管理,以支援政府開支。又開鑿廣通渠,修建大興城等,有助京師的繁榮,有利於政府運作,也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繁盛。
或說,隋文帝雖有開皇之治,但個人性格牽累了政績。雖然各項建設為盛唐打下基礎,卻為隋朝速亡埋下伏線。文帝崇尚節儉,處理不善,變成了刻薄寡恩,關中發生饑荒,文帝拒絕開倉賑災,被批評為「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文帝在權鬥中歷煉,對臣下防範是可以理解的,但變成多疑猜忌,結果殺戳功臣,至後繼人沒有輔弼大臣。
總結而言,隋文帝標誌著魏晉南北朝紛亂局面的結束,隋唐盛世的開始。或許文帝稍欠盛世明君的氣派,但肯定佔據了顯赫的歷史位置。
19會員
85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