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標題出現問號,那就表示答案是否定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傳統電池將被取代?"最近又看到新型電池的新聞,結果一看,跟本就是兩三年前的"舊聞"了…因為電動車的興起,電池問題時不時就會登上新聞版面,甚至想不到要寫什麼,就來寫電池,而只要一家開始寫,只要夠聳動,很快就會有其他的跟上…

Power!-by龍阿迪@bing image creator

Power!-by龍阿迪@bing image creator

這次的事主是日本APB公司的APB(ALL Polymer Battery)電池,雖說是全樹脂(ALL Polymer Battery),但其實還是鋰電池,屬於半固態電池系,使用樹脂取代電解液,能量密度(重量)很高但是能量密度(體積)不怎麼樣,而且充放電效率也不出色,主要用在定置用途(風力、太陽能的儲能電池)。

近年來因為電動車衝擊產業,連帶的電池也成為熱門的焦點,加上電池本身的覆雜性,因為屬性夠多,所以隨隨便便都可以講出一大堆優點,至於缺點則絕口不提,反正屬性那麼多,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懂,先搶一波眼球再說。

電池的屬性包括壽命(循環次數)、重量能量密度、體積能量密度、充電速度、放電效率、生產成本、安全性等等…文章中提到安全性高、成本低、生產效率快、能量密度高…但其實生產效率和成本本身就是掛鉤的,生產效率"快"還能起到誤解的作用(干擾充放電效率"快")、能量密度的部份,還分成重量密度和體積密度,樹脂本身的特性就是輕,所以重量能量密度有優勢,但其實體積能量密度上並沒有表示(因為這是弱項),另外也完全沒有講到充放電效率(因為這是弱項)。

以現在來說,其實風頭浪尖是電動車,但電動車需要加速度(瞬間放電功率大)、需要快充,因此這種電池用在電動車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因其為已量產之產品,其實確實有其適用場景,但劍走偏鋒,硬要搶版面,就讓人想要拿來吐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龍阿迪的沙龍
36會員
98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龍阿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31
因為只有拼命打壓台灣,才能降低美國霸權走衰的壓力,為何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屢屢受挫?因為美國製造不具競爭力: 自己想輕鬆過日子,卻來怪別人太努力! 高估自己的價值,卻來批評別人是廉價勞工! 自己能力不足,卻來嫌棄公司不懂管理! 自己無法配合工作,卻來怪公司制度有問題。
Thumbnail
2023/08/31
因為只有拼命打壓台灣,才能降低美國霸權走衰的壓力,為何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屢屢受挫?因為美國製造不具競爭力: 自己想輕鬆過日子,卻來怪別人太努力! 高估自己的價值,卻來批評別人是廉價勞工! 自己能力不足,卻來嫌棄公司不懂管理! 自己無法配合工作,卻來怪公司制度有問題。
Thumbnail
2023/08/24
是的,又是個打問號的標題,而且還慢了一個多星期,就是一篇廢文… 今天來挑戰超短廢文! 就在8月14、15日,大批媒體開始發表,起因為印度的《Analytics India Magazine》這個媒體在8/10發表了一篇文章,雖然文章中有舉出許多支持標題的觀點,但是就如同:這部車再不轉彎,就會撞上道
Thumbnail
2023/08/24
是的,又是個打問號的標題,而且還慢了一個多星期,就是一篇廢文… 今天來挑戰超短廢文! 就在8月14、15日,大批媒體開始發表,起因為印度的《Analytics India Magazine》這個媒體在8/10發表了一篇文章,雖然文章中有舉出許多支持標題的觀點,但是就如同:這部車再不轉彎,就會撞上道
Thumbnail
2023/08/12
新的吐槽題目又來了,最近一直看到類似的標題,一直重覆,一直重覆,真是看到毛都"牙"起來了! 用伺服器的耗水量,去算出回答一個問題"喝"掉多少水,不知道怎麼算,我真的很好奇。另外,我還很好奇,伺服器怎麼"喝"水?喝完了水去哪?又排出了什麼? 其實伺服器最主要的耗水是冷卻水,而冷卻水是冷水進熱(溫)
Thumbnail
2023/08/12
新的吐槽題目又來了,最近一直看到類似的標題,一直重覆,一直重覆,真是看到毛都"牙"起來了! 用伺服器的耗水量,去算出回答一個問題"喝"掉多少水,不知道怎麼算,我真的很好奇。另外,我還很好奇,伺服器怎麼"喝"水?喝完了水去哪?又排出了什麼? 其實伺服器最主要的耗水是冷卻水,而冷卻水是冷水進熱(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篇我們提到,液態電解質電池能量密度上限約在300~350 Wh/kg左右,固態電解質電池天花板較高,約在500 Wh/kg。電解質轉成固態,可以解決液態電解質電池易燃易爆炸易洩漏等安全性問題,而安全性的提升,又能進一步減少包材,提升電池pack的能量密度。 👉話雖如此,固態電解質電池的能量
Thumbnail
👉上篇我們提到,液態電解質電池能量密度上限約在300~350 Wh/kg左右,固態電解質電池天花板較高,約在500 Wh/kg。電解質轉成固態,可以解決液態電解質電池易燃易爆炸易洩漏等安全性問題,而安全性的提升,又能進一步減少包材,提升電池pack的能量密度。 👉話雖如此,固態電解質電池的能量
Thumbnail
電池作為電動車續航和動力的來源,稱為電動車的心臟也不為過,因此各家廠商都在研發下一代電池技術,想在電動車關鍵技術車拔得頭籌。其中固態電解質被視為重要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電池作為電動車續航和動力的來源,稱為電動車的心臟也不為過,因此各家廠商都在研發下一代電池技術,想在電動車關鍵技術車拔得頭籌。其中固態電解質被視為重要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傳統電池將被取代?"最近又看到新型電池的新聞,結果一看,跟本就是兩三年前的"舊聞"了…因為電動車的興起,電池問題時不時就會登上新聞版面,甚至想不到要寫什麼,就來寫電池,而只要一家開始寫,只要夠聳動,很快就會有其他的跟上… 這次的事主是日本APB公司的APB(ALL Polymer Battery)
Thumbnail
"傳統電池將被取代?"最近又看到新型電池的新聞,結果一看,跟本就是兩三年前的"舊聞"了…因為電動車的興起,電池問題時不時就會登上新聞版面,甚至想不到要寫什麼,就來寫電池,而只要一家開始寫,只要夠聳動,很快就會有其他的跟上… 這次的事主是日本APB公司的APB(ALL Polymer Battery)
Thumbnail
大家好,身為兩位孩子的爸爸,我是一位理工科出身的在職工程師,也是一位對經濟有興趣的財經素人,今天要分享電動車會不會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的轉機關鍵。 容量密度高為何如此重要?首先可以觀察為何Tesla為何較其他車廠成功關鍵就是電動車里程數大於或等於傳統燃油車(每桶油500~700km),這會大大的降低使
Thumbnail
大家好,身為兩位孩子的爸爸,我是一位理工科出身的在職工程師,也是一位對經濟有興趣的財經素人,今天要分享電動車會不會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的轉機關鍵。 容量密度高為何如此重要?首先可以觀察為何Tesla為何較其他車廠成功關鍵就是電動車里程數大於或等於傳統燃油車(每桶油500~700km),這會大大的降低使
Thumbnail
歐盟批准 2035 年禁止銷售新的化石燃料汽車。 先不談此項政策是否可行或是其他相關的政治、經濟、就業問題。 我們就來聊聊此政策對於自行車業可能會帶來的衝擊吧。
Thumbnail
歐盟批准 2035 年禁止銷售新的化石燃料汽車。 先不談此項政策是否可行或是其他相關的政治、經濟、就業問題。 我們就來聊聊此政策對於自行車業可能會帶來的衝擊吧。
Thumbnail
燃油車的「三大件」:引擎、變速箱、底盤 電動車的「四大件」:電池、馬達、偵測器、AI晶片 █鋰電池放電原理 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就是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來回搬運的過程。 電池的正負極,就是鋰離子的兩個箱子,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箱搬到負極箱存 放,放電時,又從負極箱搬回正極箱存放。 鋰離子電池分兩種
Thumbnail
燃油車的「三大件」:引擎、變速箱、底盤 電動車的「四大件」:電池、馬達、偵測器、AI晶片 █鋰電池放電原理 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就是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來回搬運的過程。 電池的正負極,就是鋰離子的兩個箱子,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箱搬到負極箱存 放,放電時,又從負極箱搬回正極箱存放。 鋰離子電池分兩種
Thumbnail
新能源車不只是能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術層面上,新能源車改造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原本汽油車的零部件有3萬多個,由鋼鐵、輪胎、機械、電子等上百個產業組成。現在無論是零部件供應,還是整車製造,或者是銷售維修,都在為了適應新能源車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Thumbnail
新能源車不只是能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術層面上,新能源車改造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原本汽油車的零部件有3萬多個,由鋼鐵、輪胎、機械、電子等上百個產業組成。現在無論是零部件供應,還是整車製造,或者是銷售維修,都在為了適應新能源車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