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AI將在2024年底破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是的,又是個打問號的標題,而且還慢了一個多星期,就是一篇廢文…
今天來挑戰超短廢文!
raw-image

就在8月14、15日,大批媒體開始發表,起因為印度的《Analytics India Magazine》這個媒體在8/10發表了一篇文章,雖然文章中有舉出許多支持標題的觀點,但是就如同:這部車再不轉彎,就會撞上道路盡頭的牆壁…

是的,大家都知道,有彎要轉,不會直直的撞上牆壁,如果單就目前的狀況持續下去,會如何如何,其實都是假議題,因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一直在變動的。或許這樣的警告,有其影響力,但其實很可笑的是媒體的跟風有辦法跟到這種程度。

或許我該開始思考,該怎麼寫,可以寫出這種國際級轉發的廢文…

avatar-img
36會員
96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龍阿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的吐槽題目又來了,最近一直看到類似的標題,一直重覆,一直重覆,真是看到毛都"牙"起來了! 用伺服器的耗水量,去算出回答一個問題"喝"掉多少水,不知道怎麼算,我真的很好奇。另外,我還很好奇,伺服器怎麼"喝"水?喝完了水去哪?又排出了什麼? 其實伺服器最主要的耗水是冷卻水,而冷卻水是冷水進熱(溫)
"傳統電池將被取代?"最近又看到新型電池的新聞,結果一看,跟本就是兩三年前的"舊聞"了…因為電動車的興起,電池問題時不時就會登上新聞版面,甚至想不到要寫什麼,就來寫電池,而只要一家開始寫,只要夠聳動,很快就會有其他的跟上… 這次的事主是日本APB公司的APB(ALL Polymer Battery)
到底是大出版社比較會鬼扯,還是小作家比較會吐槽? 最近又有新的題目了! 因為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指出,在一份2000人的問卷報告中,有在使用ChatGPT的,只有19%。並指出其實ChatGPT並沒那麼熱門,使用者並不多…
隨著大型文本生成模型的快速發展,出現的擬真假文越來越多,然而,我們生活中的不實信息其實從未少過。然而,鬼扯的小道消息雖多,大型資訊網站的鬼扯,也從來沒有少過…
新的吐槽題目又來了,最近一直看到類似的標題,一直重覆,一直重覆,真是看到毛都"牙"起來了! 用伺服器的耗水量,去算出回答一個問題"喝"掉多少水,不知道怎麼算,我真的很好奇。另外,我還很好奇,伺服器怎麼"喝"水?喝完了水去哪?又排出了什麼? 其實伺服器最主要的耗水是冷卻水,而冷卻水是冷水進熱(溫)
"傳統電池將被取代?"最近又看到新型電池的新聞,結果一看,跟本就是兩三年前的"舊聞"了…因為電動車的興起,電池問題時不時就會登上新聞版面,甚至想不到要寫什麼,就來寫電池,而只要一家開始寫,只要夠聳動,很快就會有其他的跟上… 這次的事主是日本APB公司的APB(ALL Polymer Battery)
到底是大出版社比較會鬼扯,還是小作家比較會吐槽? 最近又有新的題目了! 因為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指出,在一份2000人的問卷報告中,有在使用ChatGPT的,只有19%。並指出其實ChatGPT並沒那麼熱門,使用者並不多…
隨著大型文本生成模型的快速發展,出現的擬真假文越來越多,然而,我們生活中的不實信息其實從未少過。然而,鬼扯的小道消息雖多,大型資訊網站的鬼扯,也從來沒有少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Thumbnail
這就是去年我們也複製過的人性遊戲,去年7月底~8月中一樣 不過去年8月只有修正到融資維持率155%所以沒有更極端的行情出現 反而是我們去年10月底確認的融資斷頭153%才確認準備要有"預期降息"行情出現 8月如果有更多產業題材尤其是AI相關題材恐慌出現,那我也會有更多有慾望的電子股會
ChatGPT 開燒 70 萬美金,OpenAI 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最近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 AI 應用百花齊放,各家科技巨頭都搶著要分一杯羹。微軟、蘋果、輝達(NVIDIA)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股價都跟著水漲船高,市值更是直逼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寶座。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些企業之所以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2024年,全球經濟預測將持續衰退,使企業對支出和創新投資保持謹慎態度。然而受科技和社會趨勢影響,某些領域仍具有創新和投資的潛力,其中人工智慧(AI)是明顯的例子。當前商業趨勢主要受到科技推動,將帶來對人類本質的新視角。未來的關注點包括AI等領域,預計將引領商業發展方向,為我們帶來新的觀點與可能性。
Thumbnail
現在多數的AI產業尤其在2023/10月~2024/1月才開始想要進場的投資人,產業信仰都很弱的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觀察的人性節奏 只要一個波動或是利多沒反應 利空就回測 就會拉開技術面害怕自己在高點 賺少也想跑 賠一點也想跑 相反在2022/10~2023/3月進場AI產業的投資人 就不
Thumbnail
【假訊息】 根據法新社報導,2024年代表世界半數人口的國家要舉行關鍵選舉,因而被視為民主的「成敗關鍵年」。 然而新技術卻加劇假訊息/假新聞的擴散,2024年將是對人工智慧(AI)一次重大壓力測試。
Thumbnail
2024已如清晨的黎明破曉,遙想2023年在科技業的風風雨雨也已是過往雲煙。如果說2023年台灣的代表字是「困」,那不管國內或國外科技業的市場在2023年,或許能用「亂」一字以蔽之。 原本2022年底OpenAI在推出ChatGPT時,大家還未意識到他會對個人、或企業帶來甚是劇烈的影響。202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Thumbnail
這就是去年我們也複製過的人性遊戲,去年7月底~8月中一樣 不過去年8月只有修正到融資維持率155%所以沒有更極端的行情出現 反而是我們去年10月底確認的融資斷頭153%才確認準備要有"預期降息"行情出現 8月如果有更多產業題材尤其是AI相關題材恐慌出現,那我也會有更多有慾望的電子股會
ChatGPT 開燒 70 萬美金,OpenAI 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最近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 AI 應用百花齊放,各家科技巨頭都搶著要分一杯羹。微軟、蘋果、輝達(NVIDIA)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股價都跟著水漲船高,市值更是直逼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寶座。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些企業之所以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2024年,全球經濟預測將持續衰退,使企業對支出和創新投資保持謹慎態度。然而受科技和社會趨勢影響,某些領域仍具有創新和投資的潛力,其中人工智慧(AI)是明顯的例子。當前商業趨勢主要受到科技推動,將帶來對人類本質的新視角。未來的關注點包括AI等領域,預計將引領商業發展方向,為我們帶來新的觀點與可能性。
Thumbnail
現在多數的AI產業尤其在2023/10月~2024/1月才開始想要進場的投資人,產業信仰都很弱的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觀察的人性節奏 只要一個波動或是利多沒反應 利空就回測 就會拉開技術面害怕自己在高點 賺少也想跑 賠一點也想跑 相反在2022/10~2023/3月進場AI產業的投資人 就不
Thumbnail
【假訊息】 根據法新社報導,2024年代表世界半數人口的國家要舉行關鍵選舉,因而被視為民主的「成敗關鍵年」。 然而新技術卻加劇假訊息/假新聞的擴散,2024年將是對人工智慧(AI)一次重大壓力測試。
Thumbnail
2024已如清晨的黎明破曉,遙想2023年在科技業的風風雨雨也已是過往雲煙。如果說2023年台灣的代表字是「困」,那不管國內或國外科技業的市場在2023年,或許能用「亂」一字以蔽之。 原本2022年底OpenAI在推出ChatGPT時,大家還未意識到他會對個人、或企業帶來甚是劇烈的影響。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