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魚男悲歌》諷刺當代社會的荒誕寓言

2023/07/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魚男悲歌》電影海報
《魚男悲歌》描述一個男人突然變成「魚頭人身」的變種人
電影以荒誕寓言的形式剖開人性的醜陋,如實呈現出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各種畸形亂象。
主角是一位名叫朴九(李光洙 飾)的打工仔,參與了製藥公司的臨床人體實驗,結果突變成既非魚也非人的「魚男」。為了揭開魚男真相,一位充滿正義感的菜鳥記者尚元(李天熙 飾)被派去調查魚男。
然而,這則報導的播出卻意外引起社會一連串的騷動和混亂。

魚男成為英雄

魚男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偶像。
在電影中,年輕一代面臨薪資低和就業率低下的困境,感到無力與沮喪。但魚男的出現卻意外成為年輕族群追捧的偶像和精神寄託。
藉由媒體大肆報導,「為了賺錢不惜做人體實驗」「工作難找,為賺學費不惜...」等。新聞利用聳動、戲劇性的標題引起廣大共鳴,魚男被形容為打工仔的「英雄」。商人們也看準商機,炒作魚男的形象來賺取利潤,製作各種T-shit、紀念品。
諷刺了當代資本社會中,過度商品化的現象,以及媒體擁有絕對話語權,善於對人物形象的操作,它可「造神」抑或「妖魔化」

「現在那個不重要。」

長官下令停止調查「魚男事件」。
後來為了卸責,製藥公司開始利用媒體公關為自己辯解,將風向翻轉成是“為了國家未來發展”而進行的實驗,如果因研究停滯有可能錯失“未來能源霸主的機會”。用這種扭曲事實的手段,讓公眾對魚男產生了指責和負面的輿論。
同時,尚元作為調查這一事件的記者,也承受上級的施壓,長官告訴他:「現在那個不重要。」這句話暗示了長官的態度,即為了保護公司的利益,真相與人權可以被置之不理。強烈諷刺了權力的貪婪,媒體淪為大企業的傳聲筒,成為掩蓋真相的工具。

弔詭的大眾心理

記者的提問都圍繞在卞博士的研究成果,而非實驗疏忽道歉。
除此之外,電影中諷刺媒體常將一件理當看作是悲劇的事件,藉由媒體渲染,將此視為某種「媒體奇觀」(media spectacle)。以滿足觀眾的好奇心獲取更高的收視率與流量。
反映當今社會,大眾往往只會盲從輿論的趨勢,隨之起舞,媒體對於事件的報導只關注其是否具有話題性
就像電影中卞博士(李炳俊 飾)因魚男事件召開的道歉記者會上,記者們只關心卞博士的科技能否得到諾貝爾醫學獎,如何製造話題、流量。
然而,隨著魚男風潮結束,人們漸漸不再關心、也不再提起,它就這樣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
不經讓我想到「台灣人總是健忘」的社會現象。每當台灣發生重大社會事件、災害時,儘管當初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但隨著時間推移,討論度明顯下降,過了一段時間,這些事件就像從未發生過一樣
這種現象讓我反思,我們是否真的關心真相和正義,還是只是追求短暫的刺激和滿足好奇心。

我只是個平凡人

魚男獨自對窗外嘆息,對事態的演變感到無奈。
直到後來,尚元看見魚男突變前,還是「人」的照片,感慨地說:“那時我才得以看到朴九的真面目。”這句話充滿淡淡的哀傷,沒有人記得他原本的長相,只記得變成「怪物」的模樣。
長期以來,大家忽略了魚男也是人,不論它現在外表多麼怪異,依然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是和大家一樣擁有夢想的平凡人,不應該遭受不公平的對待。
魚男代表著絕對的弱勢,象徵著那些被社會邊緣、權力壓迫下無法發聲的人們。
電影中它台詞甚少,比喻沒有話語權。當大眾為了兩派立場爭論不休起了衝突時,有誰真的在乎魚男的心聲?
假如社會狀況是穩定的,年輕人沒有遭遇就業困境,也許可能不會同情魚男,魚男也不會被視為英雄,更不會有人替他站出來發聲。
結局魚男游向大海,象徵解脫和逃離人們的偏見。
電影在充滿詩意的結尾中,描繪魚男做出的重要決定。它選擇離開人類社會,也許是知道自己終將不會被這社會所接納。
它游向大海,追求自由的生活。
※ 劇照 /《魚男悲歌 돌연변이》版權所有
7會員
5內容數
用一部電影,認識一種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