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魚男悲歌》諷刺當代社會的荒誕寓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魚男悲歌》電影海報
《魚男悲歌》描述一個男人突然變成「魚頭人身」的變種人
電影以荒誕寓言的形式剖開人性的醜陋,如實呈現出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各種畸形亂象。
主角是一位名叫朴九(李光洙 飾)的打工仔,參與了製藥公司的臨床人體實驗,結果突變成既非魚也非人的「魚男」。為了揭開魚男真相,一位充滿正義感的菜鳥記者尚元(李天熙 飾)被派去調查魚男。
然而,這則報導的播出卻意外引起社會一連串的騷動和混亂。

魚男成為英雄

魚男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偶像。
在電影中,年輕一代面臨薪資低和就業率低下的困境,感到無力與沮喪。但魚男的出現卻意外成為年輕族群追捧的偶像和精神寄託。
藉由媒體大肆報導,「為了賺錢不惜做人體實驗」「工作難找,為賺學費不惜...」等。新聞利用聳動、戲劇性的標題引起廣大共鳴,魚男被形容為打工仔的「英雄」。商人們也看準商機,炒作魚男的形象來賺取利潤,製作各種T-shit、紀念品。
諷刺了當代資本社會中,過度商品化的現象,以及媒體擁有絕對話語權,善於對人物形象的操作,它可「造神」抑或「妖魔化」

「現在那個不重要。」

長官下令停止調查「魚男事件」。
後來為了卸責,製藥公司開始利用媒體公關為自己辯解,將風向翻轉成是“為了國家未來發展”而進行的實驗,如果因研究停滯有可能錯失“未來能源霸主的機會”。用這種扭曲事實的手段,讓公眾對魚男產生了指責和負面的輿論。
同時,尚元作為調查這一事件的記者,也承受上級的施壓,長官告訴他:「現在那個不重要。」這句話暗示了長官的態度,即為了保護公司的利益,真相與人權可以被置之不理。強烈諷刺了權力的貪婪,媒體淪為大企業的傳聲筒,成為掩蓋真相的工具。

弔詭的大眾心理

記者的提問都圍繞在卞博士的研究成果,而非實驗疏忽道歉。
除此之外,電影中諷刺媒體常將一件理當看作是悲劇的事件,藉由媒體渲染,將此視為某種「媒體奇觀」(media spectacle)。以滿足觀眾的好奇心獲取更高的收視率與流量。
反映當今社會,大眾往往只會盲從輿論的趨勢,隨之起舞,媒體對於事件的報導只關注其是否具有話題性
就像電影中卞博士(李炳俊 飾)因魚男事件召開的道歉記者會上,記者們只關心卞博士的科技能否得到諾貝爾醫學獎,如何製造話題、流量。
然而,隨著魚男風潮結束,人們漸漸不再關心、也不再提起,它就這樣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
不經讓我想到「台灣人總是健忘」的社會現象。每當台灣發生重大社會事件、災害時,儘管當初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但隨著時間推移,討論度明顯下降,過了一段時間,這些事件就像從未發生過一樣
這種現象讓我反思,我們是否真的關心真相和正義,還是只是追求短暫的刺激和滿足好奇心。

我只是個平凡人

魚男獨自對窗外嘆息,對事態的演變感到無奈。
直到後來,尚元看見魚男突變前,還是「人」的照片,感慨地說:“那時我才得以看到朴九的真面目。”這句話充滿淡淡的哀傷,沒有人記得他原本的長相,只記得變成「怪物」的模樣。
長期以來,大家忽略了魚男也是人,不論它現在外表多麼怪異,依然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是和大家一樣擁有夢想的平凡人,不應該遭受不公平的對待。
魚男代表著絕對的弱勢,象徵著那些被社會邊緣、權力壓迫下無法發聲的人們。
電影中它台詞甚少,比喻沒有話語權。當大眾為了兩派立場爭論不休起了衝突時,有誰真的在乎魚男的心聲?
假如社會狀況是穩定的,年輕人沒有遭遇就業困境,也許可能不會同情魚男,魚男也不會被視為英雄,更不會有人替他站出來發聲。
結局魚男游向大海,象徵解脫和逃離人們的偏見。
電影在充滿詩意的結尾中,描繪魚男做出的重要決定。它選擇離開人類社會,也許是知道自己終將不會被這社會所接納。
它游向大海,追求自由的生活。
※ 劇照 /《魚男悲歌 돌연변이》版權所有
avatar-img
7會員
5內容數
用一部電影,認識一種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Q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夢醒哈瓦那Epicentro》中文片名中的「哈瓦那」(Havana)為古巴的首都代表「天堂」的意思,與「夢醒」相呼應。 象徵著古巴複雜、獨特的歷史地位,觀光客帶著許多朝聖的幻想前來,想一窺「拉丁美洲最後一個共產國家」;當地人則在崩蹋的現實中,找尋夢中的「烏托邦」。 什麼是烏托邦? 電影前半段,導演
《夢醒哈瓦那Epicentro》中文片名中的「哈瓦那」(Havana)為古巴的首都代表「天堂」的意思,與「夢醒」相呼應。 象徵著古巴複雜、獨特的歷史地位,觀光客帶著許多朝聖的幻想前來,想一窺「拉丁美洲最後一個共產國家」;當地人則在崩蹋的現實中,找尋夢中的「烏托邦」。 什麼是烏托邦? 電影前半段,導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我們對於其他職業的想像,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電視劇而來!例如醫生都在白色巨塔裡權力鬥爭、老師一定有很熱血諄諄教誨的形象⋯⋯等等。 這次要介紹的幾部作品,要顛覆大家的想像,可能是很少被影劇作品提及的職業、也有可能跟想像的大相徑庭。所以,一起跟著我們的腳步,來一場各行各業的「社畜大冒險」吧:)
Thumbnail
接續上篇文章提到的流量小生,今年男主提名的事也可算是迴旋鏢,自己當男二時掀男一桌,自己當男一時被男二掀桌。2020年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共提名六位,結果其中五位都沒到場視為自動放棄,由男藝人獲獎,被其他粉圈群嘲六缺五水獎。
Thumbnail
2009年,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熱映,這才讓社會大眾開始注意到這群直對死亡的外線工作者,其實這行業包含的面向很廣,禮儀師、入殮師、法師、國樂手、化妝師、孝女白琴、雕刻師等,而近日熱度逼人的陸劇「春色寄情人」中男主的職業~遺體整容師,也在他們同一行列中。 或許是劇中場景位於小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執導的《怪物樵夫》改編自倉井眉介的同名小說,揉合懸疑、驚悚和都市傳說元素,故事主軸為精神病患者和連續煞人魔的PK大戰。片中穿插小孩口吻讀出兒童繪本的內容,透過隱喻的方式展現情節的發展。劇情中的轉折和角色的性格也是影片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深海魚〉在肅殺的氣氛中表達了生存的無奈。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在水族館看著嬉戲遊玩的魚,突然旁邊的人發出驚嘆,有一頭紅髮的少年,紅寶石般的魚尾巴目入眼簾 你愣住看著那個紅髮美人魚,伸出手去出摸玻璃,他看到游到你面前伸出手觸碰隔著玻璃觸碰你得手。 "..." 他好像在說什麼,但你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選擇奉公守法、安穩過一生,有些人則鋌而走險,盤旋於利益和良知間;出於選擇,有的則出於無奈。而於202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神鬼海底撈》便講述了一段為生存而被迫從事非法事業的故事,故事背景發生於1970年代的韓國小漁村,隨著經濟發展,工業廢水的排放,海中生物出現痛痛病而逐漸死去,那些仰賴漁獲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我們對於其他職業的想像,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電視劇而來!例如醫生都在白色巨塔裡權力鬥爭、老師一定有很熱血諄諄教誨的形象⋯⋯等等。 這次要介紹的幾部作品,要顛覆大家的想像,可能是很少被影劇作品提及的職業、也有可能跟想像的大相徑庭。所以,一起跟著我們的腳步,來一場各行各業的「社畜大冒險」吧:)
Thumbnail
接續上篇文章提到的流量小生,今年男主提名的事也可算是迴旋鏢,自己當男二時掀男一桌,自己當男一時被男二掀桌。2020年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共提名六位,結果其中五位都沒到場視為自動放棄,由男藝人獲獎,被其他粉圈群嘲六缺五水獎。
Thumbnail
2009年,日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熱映,這才讓社會大眾開始注意到這群直對死亡的外線工作者,其實這行業包含的面向很廣,禮儀師、入殮師、法師、國樂手、化妝師、孝女白琴、雕刻師等,而近日熱度逼人的陸劇「春色寄情人」中男主的職業~遺體整容師,也在他們同一行列中。 或許是劇中場景位於小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執導的《怪物樵夫》改編自倉井眉介的同名小說,揉合懸疑、驚悚和都市傳說元素,故事主軸為精神病患者和連續煞人魔的PK大戰。片中穿插小孩口吻讀出兒童繪本的內容,透過隱喻的方式展現情節的發展。劇情中的轉折和角色的性格也是影片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深海魚〉在肅殺的氣氛中表達了生存的無奈。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在水族館看著嬉戲遊玩的魚,突然旁邊的人發出驚嘆,有一頭紅髮的少年,紅寶石般的魚尾巴目入眼簾 你愣住看著那個紅髮美人魚,伸出手去出摸玻璃,他看到游到你面前伸出手觸碰隔著玻璃觸碰你得手。 "..." 他好像在說什麼,但你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選擇奉公守法、安穩過一生,有些人則鋌而走險,盤旋於利益和良知間;出於選擇,有的則出於無奈。而於202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神鬼海底撈》便講述了一段為生存而被迫從事非法事業的故事,故事背景發生於1970年代的韓國小漁村,隨著經濟發展,工業廢水的排放,海中生物出現痛痛病而逐漸死去,那些仰賴漁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