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揚名立萬》電影手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也就是為什麼,讓整部電影真正成為一齣悲劇的,不是齊樂山的死,不是夜鶯的(被偽造的)死,不是遠征軍的死,也不是片尾旁白裡暗示的,所有人由真相不明的船難造成的死,而是他的死。就是這樣一個同儕當中最優秀的年輕人,在某種更大的敘事為了掩蓋殘酷黑幕的時候,只配得上最先倒地的命運。整部電影,只在他倒下的那刻,我真正覺得悲傷和絕望。

電影是好看。對女性議題的思考和討論也比隔壁影廳的引進片《叢林奇航》強出不知多少。本著“尖子生多鞭策,差生多鼓勵”的精神,先說兩點不足。再依據“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的宗旨,誇獎影片對一個人物的表現。

raw-image

一、劇情

劇情方面,我只注意到一個有些吹毛求疵味道的微瑕:當齊樂山聽說且僅僅聽說夜鶯被幾位老闆請到樓上之後,立即就先殺了四個人(保鏢)。我們從上帝視角來看,或者說,從某種社會語境來看,當然知道他這麼做有理。但是從角色的視角來看,這個細節就不那麼站得住腳了。

raw-image

推理題材在塑造一個“值得同情的兇手”時,一般需要讓他的每一步都別無選擇。我本以為這裡的處理會是:讓夜鶯失蹤幾天,齊樂山多方走訪,輾轉知道內幕但毫無辦法,只能出此下策(幾個蒙太奇就能解決)。

也許有人會說,齊樂山在歌舞廳做侍應,他也許早就知道被老闆請上二樓是什麼概念——這個解釋可以,但那也需要鋪墊,需要給一個鏡頭寫出他的“早就知道”。否則的話,這就不算一個以“必然性”為要義的“悲劇”,而是一個以“偶然性”為要義的“傳奇”,就是說,兇手只是剛好沒有錯殺無辜。

從另一個角度看來,這裡的問題也許並不那麼吹毛求疵:齊樂山在夜鶯離開視線的這麼一會兒,立即就陷入無法自製的狂躁想像,這未始不是一種對於女方社交生活的獨佔欲和控制心。由這一點往深了看,不免窺見無意之中順著墨水流到稿紙上的編劇潛意識。

二、語言

語言方面,導演更擅長解構性的鏡頭,相對不那麼擅長建構性的鏡頭,所以喜劇處理更成功,悲劇或正劇的處理較薄弱。劇本是下了功夫的,每個扔下的線索最後都撿起來了。每個人物也獲得了所謂“螺旋式上升”的成長,其標誌便是他們在影片後半段都會走到一個和前半段的某處似曾相識但又截然不同的地方,一個故事的完成度就是從這些地方體現出來的。但也就是上述那種薄弱,導致在走到這些地方的時候,有些效果可能沒出來。

raw-image

爛片導演最後打了過氣男星一巴掌,是為了和多年以前後者打前者的一巴掌呼應,並且實現從“報復”到“拯救”的轉喻,從而達到感人的效果。但是影片的鏡頭剪接可能讓很多觀眾都來不及注意到這種呼應關係。作為成功的參照物,大家可以回憶《少年的你》裡那句“想活命就閉嘴”。

嘴欠記者一輩子都把揭露真相奉為金箴,直到這一次,他離最後的真相——那個女子登上電車前的背影——只有咫尺之遙的時候,想觸碰卻收回了手。但是鏡頭調度也不見得很好地提示了這種轉折關係。作為成功的參照物,大家可以回憶《額滴個神啊》裡的外星人,從來只說真話,直到他因為愛情撒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謊。

三、人物

我只想談一個人物,菜鳥警察海兆豐。他有一頂後來墜落了的,“槍神”的光環。

先問一個問題: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警察其實就像他的綽號所稱讚的那樣優秀,或者說,是從什麼時候發現的呢?

我猜很多人是從陸老闆決定不再往下挖而他說“我不同意”的時候發現的,觀眾們或許想起了《十二怒漢》當中,第二個舉手說無罪的那位老頭。但我不是,這個情節對我來說已經到了“他果然沒有讓我失望”的階段。我發現他傑出,是在更早,在那個閃回鏡頭中,他因為沒來得及從兇手身邊逃開而變成一馬當先的時刻。

這個情節源自經典的喜劇橋段:隊長有個麻煩的任務,讓願意承擔的人出列;我沒有出列,但我沒想到其他人趁隊長轉身的時機各退了一步。

海兆豐是片中唯一一個靠得上顏值的男性角色,出場時戲份不多。很多評論說《揚名立萬》像劇本殺,那他就像劇本殺裡的NPC。果不其然,就像所有喜劇都“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了給人看”一樣,沒過幾分鐘,這位“槍神”就露了連槍都拿不穩的老底。

關於他的刻畫,接下來就是那場一眾警察沖進凶案現場的情節。

鋸門的時候,他在眾人中間,不是最先,不是最後,一副路人相。他哆嗦,他腿軟,他嘴唇發白,他眼神恐懼。但他慫了沒有呢?沒有。這就是勇敢。人都會恐懼,沒有恐懼的,不是勇者,和自己恐懼作戰的,才是勇者。伊格爾頓在《文化的觀念》裡說(假如我沒記錯的話),渾身刀槍不入的阿喀琉斯其實配不上勇士的名聲,畢竟他本來也就用不到勇氣這個東西嘛。

沖進去的時候,大家見到一屋子血,拔腿就跑,他跑了沒有呢?沒有。這不是反應夠不夠快的問題。一個人會反應不夠快,說明他沒有為此做準備。其他人快,是因為早想著了。既然他沒有做準備,就說明他還在鋸門的時候,就從沒想著,假如情況不妙,還能臨陣脫逃。那麼這是什麼呢?這是責任心。

兇手把刀一揚,他閉著眼睛下意識就是一槍,正崩在刀面上,瞎貓撞著死耗子,撈得個“槍神”的名聲。真是這樣的麼?能閉著眼睛下意識一槍打中,這只能是練習的結果,而不會是巧合的結果。他缺乏社會性的經驗,但不等於他沒有學院性的技能。他害怕不假,但是害怕阻礙的是他的意識;當他的“意識”失效的時候,他的“下意識”出來幫忙了。他在警校裡,在單位的靶場上,打下過扎實的基本功,打到他的本能裡去了,這才能危急時刻,一發正中。

raw-image

咱不怕給他起個高調。技能嫺熟,好學近乎知;雖懼不退,知恥近乎勇;臨敵不逃,力行近乎仁。跟在這三樣東西後頭的是什麼呢?《中庸》說:“子曰: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所以那個破門而入的情節,是一個最好的喜劇情節,它在笑的外衣下,偷渡了人物的內面。當所有人都以為它描寫著人物的怯懦、木訥與顢頇時,它描寫的恰恰是這一切的反面。同樣像所有最優秀的喜劇一樣,一切被撕破了的“無價值”,最後被發現是“有價值”,一切被所有人看穿的謊言,最後竟被證實是真話:“槍神”就是真的槍神。

——槍神也有年輕的時候;而即使在年輕的時候,槍神也已經成為了他自己。

這也就是為什麼,讓整部電影真正成為一齣悲劇的,不是齊樂山的死,不是夜鶯的(被偽造的)死,不是遠征軍的死,也不是片尾旁白裡暗示的,所有人由真相不明的船難造成的死,而是他的死。就是這樣一個同儕當中最優秀的年輕人,在某種更大的敘事為了掩蓋殘酷黑幕的時候,只配得上最先倒地的命運。整部電影,只在他倒下的那刻,我真正覺得悲傷和絕望。

說得有些觀後感了,但還是值得說一下的,因為這種人物還有,並且還經常,擋在我們的面前。寫下來,是為了下次見到的時候,認得他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沉舟的沙龍
39會員
52內容數
這組隨筆追慕太史公《史記·列傳》與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的“對傳”結構,每篇將兩部驚悚電影對照講述,篇內以雙璧之間的互文和同異為緯,篇與篇之間大體以時序為經,編貝串珠,兼採“拉片”的風格,蠡測驚悚電影自一九二〇年至今剛好百年匯成的深海。
沉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24
我輕輕把鳥巢整個抽出,捧著它站起來的時候,那一窩小麻雀把嫩黃的小嘴張成七八個菱形對著我,我覺得自己就像帶著剛剛解救的少女飛上雲霄的超級英雄。
Thumbnail
2021/02/24
我輕輕把鳥巢整個抽出,捧著它站起來的時候,那一窩小麻雀把嫩黃的小嘴張成七八個菱形對著我,我覺得自己就像帶著剛剛解救的少女飛上雲霄的超級英雄。
Thumbnail
2020/10/28
玉子燒,土豆,曲奇餅乾,藍盒柚子軟糖,傘,生日帽,樹葉書簽,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家的符號集群。它們沿著情節若隱若現,似斷還連,串起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剖面,銜續成難分難解的血緣脈絡與親情糾葛。而符號的重複利用以及“從一到多”的映射關係,實際上正是既為偵探小說,也為所有藝術所尊崇的金科玉律:簡潔。
Thumbnail
2020/10/28
玉子燒,土豆,曲奇餅乾,藍盒柚子軟糖,傘,生日帽,樹葉書簽,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家的符號集群。它們沿著情節若隱若現,似斷還連,串起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剖面,銜續成難分難解的血緣脈絡與親情糾葛。而符號的重複利用以及“從一到多”的映射關係,實際上正是既為偵探小說,也為所有藝術所尊崇的金科玉律:簡潔。
Thumbnail
2020/09/11
本文將諾蘭既有的智力遊戲型長片對應到六種物理學對稱性:鏡像對稱(《頂尖對決》)、平移對稱(《記憶拼圖》)、尺度轉換對稱(《全面啟動》)、自指(《星際效應》)、旋轉對稱(《敦刻爾克大行動》)、時間反演對稱(《天能》)。緊接著就用一種奇巧、簡潔卻可靠的思路暴露了《天能》的失誤。別的不敢說,你肯定沒見過。
Thumbnail
2020/09/11
本文將諾蘭既有的智力遊戲型長片對應到六種物理學對稱性:鏡像對稱(《頂尖對決》)、平移對稱(《記憶拼圖》)、尺度轉換對稱(《全面啟動》)、自指(《星際效應》)、旋轉對稱(《敦刻爾克大行動》)、時間反演對稱(《天能》)。緊接著就用一種奇巧、簡潔卻可靠的思路暴露了《天能》的失誤。別的不敢說,你肯定沒見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Thumbnail
這部劇,每個人都很有嫌疑。 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殺人動機去幹掉那個會“家暴”的男主角。 不到最後一刻,任誰也猜不出兇手是誰。 馬思純在這部戲裡完美演繹了一個受盡丈夫摧殘的女人,沒有精緻的妝容,沒有高大上的服裝,沒有苗條的身材,但正因為如此,我很喜歡。 這才是我認為一個敬業的演員該有的
Thumbnail
這部劇,每個人都很有嫌疑。 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殺人動機去幹掉那個會“家暴”的男主角。 不到最後一刻,任誰也猜不出兇手是誰。 馬思純在這部戲裡完美演繹了一個受盡丈夫摧殘的女人,沒有精緻的妝容,沒有高大上的服裝,沒有苗條的身材,但正因為如此,我很喜歡。 這才是我認為一個敬業的演員該有的
Thumbnail
入場睇《分手的決心》最重要的原因:我要看湯唯演femme fatale!(喂) 認真講,在120%調整了自己的期望後(?), 《分手的決心》是我近期看得最舒服的「大師級」導演的作品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入場睇《分手的決心》最重要的原因:我要看湯唯演femme fatale!(喂) 認真講,在120%調整了自己的期望後(?), 《分手的決心》是我近期看得最舒服的「大師級」導演的作品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剝除了紅石榴的鮮紅,將果肉凝縮成汁液,好似朴贊郁導演褪去了暴力血腥的外衣,講述更為深沈內斂的情愫,無論是場面調度或是敘事技法依然讓我驚艷(監視的同時幻想身處同一處)。劇本可拆分成上下兩段,前半段先是以女主角的「不在場證明」擄獲了海俊的心臟,在利益關係下製造出有愛的假象,藉此消除自己的罪證,到了後半段
Thumbnail
剝除了紅石榴的鮮紅,將果肉凝縮成汁液,好似朴贊郁導演褪去了暴力血腥的外衣,講述更為深沈內斂的情愫,無論是場面調度或是敘事技法依然讓我驚艷(監視的同時幻想身處同一處)。劇本可拆分成上下兩段,前半段先是以女主角的「不在場證明」擄獲了海俊的心臟,在利益關係下製造出有愛的假象,藉此消除自己的罪證,到了後半段
Thumbnail
這也就是為什麼,讓整部電影真正成為一齣悲劇的,不是齊樂山的死,不是夜鶯的(被偽造的)死,不是遠征軍的死,也不是片尾旁白裡暗示的,所有人由真相不明的船難造成的死,而是他的死。就是這樣一個同儕當中最優秀的年輕人,在某種更大的敘事為了掩蓋殘酷黑幕的時候,只配得上最先倒地的命運。
Thumbnail
這也就是為什麼,讓整部電影真正成為一齣悲劇的,不是齊樂山的死,不是夜鶯的(被偽造的)死,不是遠征軍的死,也不是片尾旁白裡暗示的,所有人由真相不明的船難造成的死,而是他的死。就是這樣一個同儕當中最優秀的年輕人,在某種更大的敘事為了掩蓋殘酷黑幕的時候,只配得上最先倒地的命運。
Thumbnail
或許,《共犯》打從一開始便無「推理」的意圖,反而是藉由這樣的包裝,讓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霸凌行為,其實能讓一個人看似不明不白地死去,殊不知,兇手其實就是每一個冷眼旁觀的平凡人,而我們身處的社會,其實一直都處在「共犯結構」之中,只是因為我們也恐懼,所以漠視。
Thumbnail
或許,《共犯》打從一開始便無「推理」的意圖,反而是藉由這樣的包裝,讓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霸凌行為,其實能讓一個人看似不明不白地死去,殊不知,兇手其實就是每一個冷眼旁觀的平凡人,而我們身處的社會,其實一直都處在「共犯結構」之中,只是因為我們也恐懼,所以漠視。
Thumbnail
看這樣的電影很痛苦,但這才是寫實。一向懂得拍戲該如何從善如流、可以做到觀眾導向的柯貞年導演,當然知道影迷要的是什麼,觀眾需要眾矢之的、需要有個明確一點的怪罪對象。那導演就畫箭靶給大家,而且箭靶不只一個,她畫了十個以上。而你,是否全都射中了呢?
Thumbnail
看這樣的電影很痛苦,但這才是寫實。一向懂得拍戲該如何從善如流、可以做到觀眾導向的柯貞年導演,當然知道影迷要的是什麼,觀眾需要眾矢之的、需要有個明確一點的怪罪對象。那導演就畫箭靶給大家,而且箭靶不只一個,她畫了十個以上。而你,是否全都射中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